•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2

葉落罒無痕
首页 > 论文问答 > 宋元明清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ellycai4141

已采纳
政治:由封建制转为半封建半奴隶制,是历史的倒退经济:中国经济全面衰弱,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文化:文化空前专制,中国科举制彻底腐朽外交:闭关锁国,中国不只没有前进反而倒退260年科技:中国科技开始全面落后西方思想:奴化思想,扼杀明朝开明思想
254 评论

京荣盛门业

四六话二卷 宋王銍撰 百川学海本四六谈尘一卷 宋谢伋撰 百川学海本容斋四六丛谈一卷 宋洪迈撰 学海类编本云庄四六余话一卷 宋杨困道撰 宋刊本文则一卷 宋陈騤撰 台州丛书本朱子语类·论文一卷 宋朱熹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古文关键·看古文要法一卷 宋吕祖谦撰 金华丛书本习学记言序目·皇朝文鉴四卷 宋叶适撰 清光绪刊本仕学规范·作文四卷 宋张鎡撰 宋刊本余师录四卷 宋王正德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履斋示儿编· 文说三卷 宋孙奕撰 知不足斋丛书本过庭录一卷 宋楼昉撰 说郛涵芬楼本崇古文诀评文一卷 宋楼昉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怀古录一卷 宋陈模撰 明钞本荆溪林下偶谈四卷 宋吴子良撰 盼万历刊本黄氏日抄· 读文集十卷 宋黄震撰 清乾隆刊本玉海·辞学指南四卷 宋王应麟撰 浙江书局本文章轨范评文一卷 宋谢枋得撰 明刊本论学绳尺·行文要法一卷 宋魏天应撰 明刊本浩然斋雅谈评文一卷 宋周密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文辨四卷 金王若虚撰 四部丛刊yy旧钞本文章精义一卷 元李淦撰 元至顺刊本修辞鉴衡评文一卷 元王构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章欧冶《文筌》八卷附古文矜式等 一兀陈绎曾撰 日本元禄元年刊本文说一卷 元陈绎曾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金石例十卷 元潘昂霄撰 清乾隆刊本作义要诀一卷 元倪士毅撰 十万卷楼丛书本东坡文谈绿一卷 元陈秀明撰 学海类编本文原一卷 明宋濂撰 学海类编本文式二卷 明曾鼎撰 日本内阁文库旧钞本文章辨体序说 明吴讷撰 明嘉靖刊本震泽长语·文章一卷 明王鏊撰 明刊本升庵集·论文一卷 明杨慎撰 明万历刊本文脉三卷 明王文禄撰 百陵学山本归震川先生论文章体则一卷 明归有光撰 清嘉庆刊本:四友斋丛说·论文一卷 明何良俊撰 明万历刊本荆川稗编·文章杂论二卷 明唐顺之撰 明万历刊本唐宋八大家文钞评文一卷 明茅坤撰 明万历刊本文体明辨序说 明徐师曾撰 明万历刊本文章一贯二卷 明高琦撰 日本宽永二十一年刊本文评一卷 明王世贞撰 学海类编本文章九命一卷 明王世贞撰 日本元文二年刊本 论学须知一卷 明庄一兀臣撰 清钞本行文须知一卷 明庄元臣撰 清钞本文诀一卷 明庄元臣撰 清钞本由拳集·文论一卷 明屠隆撰 明万历刊本文章四题一卷 明屠隆撰 明万历刊本言文三卷 明谭浚撰 明莴历刊本画禅室随笔·评文一卷 明董其昌撰 清乾隆刊本杜氏文谱三卷 明杜浚撰 明刊本文坛列俎评文一卷 明汪廷讷撰 明万历刊本文字法三十五则一卷 明李腾芳撰 清光绪刊本文章缘起注 梁任防撰 明陈懋仁注 学海类编本续文章缘起 明陈懋仁撰 学海类编本举业素语一卷 明陈龙正撰 槜李遣书本文通三十卷闰一卷 明朱荃宰撰 明天启刊本澜堂夕话一卷 明张次仲撰 明崇祯刊本古今文评一卷 明王守谦撰 日本享保十三年刊本书文式·文式二卷 明左培撰 日本享保三年刊本 金石要例附论文管见二卷 清黄宗羲撰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章薪火一卷 清方以智撰 昭代丛书《道光》本日知录论文一卷 清顾炎武撰 清道光刊本救文格论一卷 清顾炎武撰 清康熙刊本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一卷 清王夫之撰 清同治刊本论文杂语二种 清徐枋撰 四部丛刊本万青阁文训一卷 清赵吉士撰 清康熙刊本吕晚邨先生论文汇钞 清吕留良撰 清康熙刊本论学三说·文说一卷 清黄舆坚撰 学海类编本读书作文谱十二卷 清唐彪撰 清嘉庆刊本伯子论文一卷 清魏际瑞撰 昭代丛书《道光》本日绿论文一卷 清魏禧撰 昭代丛书《道光》本铁立文起二十二卷 清王之绩撰 清康熙刊本更定文章九命一卷 清王阵撰 昭代丛书《道光》本规斋论文六卷 清张谦宜撰 清乾隆刊本古文约选评文一卷 清方苞撰 清同治刊本秋山论文 古文辞禁 清李绂撰 清乾隆刊本文颂一卷 清马荣祖撰 昭代丛书《道光》本操觚十六观一卷 清陈鉴撰 清康熙刊檀几丛书本论文四则一卷 清杨绳武撰 昭代丛书《道光》本菜根堂论文一卷 清夏力恕撰 清刊本西圃文说三卷 清田同之撰 清乾隆刊本论文偶记一卷 清刘大櫆撰 清道光刊逊敏堂丛书本援鹑堂笔记·文史谈艺一卷 清姚范撰 清道光刊本经书巵言一卷 清范泰恒撰 昭代丛书《道光》本惺斋论文一卷 清王元启撰 清乾隆刊本古文一隅评文二卷 清朱宗洛撰 清光绪刊本 四六丛话三十三卷 清孙梅撰 清光绪刊本文说三则一卷 清焦循撰 清道光刊本初月楼古文绪论一卷 清吴德旋撰 吕璜整理 常州先哲遗书后编本丈谈一卷 清张秉直撰 清道光刊青照楼丛书本四书文法摘要 清李元春撰 清道光刊青照楼丛书本朱梅崖文谱 清朱仕琇撰 徐经辑 清光绪刊本退庵论文一卷 清梁章巨撰 清道光刊本 艺舟双楫·论文四卷 清包世臣撰 清光绪刊本文法心传二卷 清曹宫撰 清咸丰刊本读文笔得一卷 清黄本骥撰 清光绪刊本睿吾楼文话十六卷 清叶元垲撰 清道光刊本呜原堂论文二卷 清曾国藩撰 清同治刊本艺概·文概一卷 清刘熙载撰 清同治刊本游艺约言一卷 清刘熙载撰 清光绪刊本文品一卷 清许奉恩撰 一九三O年刊文品汇钞本论文章本原三卷 清方宗诚撰 清光绪刊本读文杂记一卷 清方宗诚撰 清光绪刊本论文蒭说一卷 清朱景昭撰 一九三一一年刊本论文集要四卷 清薛福成撰 一九二八年刊文学津梁本盋山谈艺录一卷 清顾云撰 清宣统刊本缙山书院文话四卷 清孙万春撰 清光绪刊本古文方三种 清何家琪撰 一九一五年龙觜山馆本香草谈文一卷 清于鬯撰旧钞本 藻川堂谭艺一卷 清邓绎撰 清光绪刊本论文连珠一卷 清唐才常撰 一九二二年刊古今文艺丛书本四家纂文叙录汇编四卷 清胡念修撰 清光绪刊本文章释一卷 清王兆芳撰 清光绪刊本春觉斋论文 林纡撰 一九二八年北京都门印书局本韩柳文研究法 林纡撰 一九一四年商务印书馆本文微 林纡撰 一九二五年刊本涵芬楼文谈 吴曾祺撰 一九一一年商务印书馆本石遣室论文五卷 陈衍撰晦堂文钥一卷 陈澹然撰一九三六年刊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本一九三二年刊晦堂丛着本文宪例言一卷 陈澹然撰 一九三二年刊晦堂丛着本文学研究法四卷 姚永朴撰 一九二八年商务印书馆本 古今文派述略 陈康黼撰 一九三六年刊四明丛书本国文大义二卷 唐文治撰 一九二O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本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八卷 唐文治撰 一九二五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本文学讲义一卷 唐文治撰 唐氏自印本论文琐言一卷 章廷华撰 一九一四年刊沧粟斋丛刻本六朝丽指一卷 孙德谦撰 一九三二年四益宦刊奉汉文典·文章典四卷 来裕恂撰 一九O六年商务印书馆本文章学二卷 唐恩溥撰 一九六一年香港刊本古今文综评文 张相撰文谈四卷 徐昂撰 一九五二年徐氏丛书再版本读汉文记一卷 胡朴安撰 一九二三年朴学斋丛刊本历代文章论略一卷 胡朴安撰 一九三一一年朴学斋丛刊本论文杂记一卷 胡朴安撰 一九二三年朴学斋丛刊本 桐城文学渊源考十三卷 刘声木撰 一九二九年刊直介堂丛刻本论文杂记 刘师培撰 一九三六年刊刘申叔先生遣书本文说 刘师培撰 一九三六年刊刘申叔先生遣书本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刘师培撰 一九四六年独立出版社再版本:文则一卷 胡怀琛撰 一九一四年刊古今文艺丛书本石桥文论 褚傅诰撰 一九一五年褚氏自印本辛白论文一卷 陈怀孟撰 一九二五年刊独见晓斋丛书本。文学述林 刘咸忻撰 一九二九年成都尚友书塾本附录 知见日本文话目录提要拙堂文话(【日】斋藤正谦撰)渔村文话(【日】海保元备撰)《历代文话》四角号码综合索引笔画检字表

137 评论

80年代之后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是永不消逝的英雄。

290 评论

冬射未至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  在中国古代,通过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代正式形成,一直沿用至清末。对这一制度的评价,今人几乎都持否定甚至全盘否定之见,认为在历史上它从来没有起过积极作用。如有的学者说:“八股的考试制度……残酷地愚弄了和腐化了中国的聪明和智慧的学者至五个世纪的久长。”它“是专制君主愚民的政策”[1]。关于这一问题,笔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全面论述,容俟他日,本文仅就这一制度一个不容忽视而又并非小小的作用,略陈己见,作为献给尊敬的何兹全先生九十大寿的一份薄礼。  我以为评价八股文取士之制,除着眼于立法意图、制度利弊、直接作用外,还不应忽略一个视角,即将这一制度与明清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毫无疑问,我国古代的平民,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文化为极少数贵族、官僚、地主及其子弟所垄断,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十分低的。可是在明清几百年中,却出现、发展了一个突出现象,即广大平民中的一部分人拼命识字、读书,读《四书》、《五经》,逐渐摆脱了文盲、半文盲境地,转化成为士人。关于这一可喜的进步,远的不说,将宋金元的士人数目与明清的士人数目加以比较,便可了然。  据《文献通考》卷三一《选举四》,北宋仁宗年间行“四年一贡举”之制,全国各地经府州解试,贡举至京师者“恒六七千人”;英宗改为三年一试,贡举名额减少,“四分取三”,当为四五千人[2]。同书载欧阳修“上言”,当时解试“东南州军……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十人取一人”。由于东南文化发展,西北落后,如全国取人按高比例计算,平均八十取一,则可推知当时应举士人约40万[3]。金朝占领北方,士人数量大减。据《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金朝中期最下级的乡试等于虚设,后且罢去;其上府试、会(省)试录取比例多为5:1,而每次会试中试者五六百人。由此可以算出:参与会试者每次2500人至3000人[4];则参与府试者仅有5万人。当然,如考虑到北方经长期战乱,一些汉族士人隐居不仕,士人实际数量应多一些,但不会有很大变化,也是可以肯定的。南宋情况则不同。由于未经大的战乱,北人大量南下,文化又比较发达,士人数量显著增加。据《文献通考》卷三二《选举五》,南宋省试为17人取1人。每一次录取名额据学者研究平均当为474人[5],则参加省试者约8000人。府州试录取如全按北宋“东南州军”百人取一比例计算,全境应举士人当有80万[6]。也就是说,南宋与金之士人比北宋约增加一倍多一点。  元朝士人数量回落。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四《选举考·举士二》:自元仁宗行科举至元亡50多年,开科16次,每科取士多者百人,少者35人;“旧例……会试三分内取一分”,则取士百人,参加会试者只有300人。其乡试(等于宋之府州试)比例即使按百人取一计,全国投考士人总数也不过3万人。再看学校。同上书卷六○《学校考·郡国乡党学》:元世祖末年司农司上报全国学校13万余所。这或可被引作元重儒学之证。其实情况并非如此。一是所上学校绝大多数应是设于农村,属于启蒙性质的“社学”,远非宋金以来培养、提高士人以应科举的府州县学,所以才由掌农桑等包括“立社”以劝农桑的“司农司”而非礼部上报[7]。二是即使就少数的府州县学包括书院言,实际生员人数也很少。如据一史料记载:元成宗大德年间在文化发达的建康路,除路学达64人外,涉及的明道书院、南轩书院、上元县学、江宁县学,其生员多者14人,少者7人,4学一共仅40人[8]。而且同一时期的郑介夫上奏更说“今内而京师,外而郡邑,非无学也,不过具虚名耳”。学校已为虚设[9]。其所以如此,是整个蒙古统治集团重吏轻儒政策所决定的[10]。所以虽元仁宗一度重儒,元朝后期社会风气依然是“时人翕然尚吏”[11];“今学者仅能执笔,晓书数,其父兄已命习为吏矣”。苏天爵以为这是“天下之通患”[12]。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无论是行科举,或是设学校、书院,都很难收到多大实效,元朝士人数量回落的大势是无法改变的。由此推定其总数应远少于南宋与金之和——80万,当无大误。  可是明清两代的情况就大不同了。  顾炎武曾估计:明末“合天下之生员(秀才),县以三百计,不下五十万人”[13]。  清朝秀才,据近人研究,太平天国前任何一个时期大体为52万余人[14]。  比秀才数量多若干倍的士人,还有参加童试然未考中的童生。  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前童生之数,据近人研究,一个县在1000至1500人,全国总数“可能达到近二百万”[15]。  清末童生,康有为估计为300万人,“足以当荷兰、瑞典、丹麦、瑞士之民数矣”[16]。梁启超也估计:“邑聚千数百童生……二十行省童生数百万”[17]。  早于清朝的明末童生,总数无考,但从其秀才数与清朝秀才数大略相等推测,童生数纵使略少,也不会相距甚远[18]。  这样,明清两代任何一个时期的秀才加童生,亦即一般士人的总数,按保守估计,也有二三百万[19]。  这是一个什么数字呢?  我们知道,宋金元地方上科举考试,实际上只有一级,相当于明清的乡试,录取后即为举人,所以其应试者总数,本应与明清应乡试的秀才,以及为取得秀才资格而应童试的童生二者总数大体相当,或后者略高一些[20]。可是,如上所考,元代士人总数当远低于80万,而现在明清秀才加童生的总数竟有二三百万,后者增加了三四倍或五六倍。  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当从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中去探寻。  众所周知,明清科举制度和宋金元相比,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地方上乡试前,增加了童试,以选拔进入府州县官学读书的秀才;而和乡试、会试一起,考试内容是八股文,则是另一大特点。这两个特点,共同构成八股文取士之制,影响巨大:  第一,自宋以来,府州县官学一般多非考试入学[21],直到明初,秀才依然“听于民间选补”[22],实际上由官员决定,选补的多是官僚、绅士子弟,平民子弟对之不抱多大希望。大体从明英宗起,渐行“考选”之制[23],后又发展为童试,通过考八股文,实行平等竞争。这一基本制度在与以下措施结合之后,就对平民子弟也企盼读书应试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首先就是录取名额大增。宋金元的第一级考试,如前所述,是选拔举人。全国每次录取总数,最多的如南宋,也只有8000人;而明清第一级考试——童试,全国每次录取秀才总数,一般达到2万多人[24]。而且宋金元按制度这一考试是三年一次,而明清童试则是三年两次,曰岁试、科试[25]。这样,作为一个同样是参加第一级考试的士人,在明清,录取的可能性显然增加了好几倍。  当然,秀才资格不如举人,特别是不能直接参加会试,但是仍享有若干特权:一是秀才需入府州县官学读书三年,由学官教授经史和八股文体。一般来说,只有秀才方能参加高一级的、选拔举人的乡试。换言之,凡获得会试资格,有可能中进士,飞黄腾达的举人,一般必须从秀才中选拔。这样必然提高秀才的社会地位。二是对秀才生活,国家给予补贴。明代“……月廪,食米人六斗,有司给以鱼肉”;后有所增加,“廪馔月米一石”[26]。而且“生员之家……除本身外,户内优免二丁差役”[27]。清代对秀才“免其丁粮,厚以廪膳。……一应杂色差徭,均例应优免”[28]。秀才还享有免笞杖,见县官不下跪等特权。用顾炎武的话说就是:一为秀才“则免于编氓之役,不受侵于里胥,齿于衣冠,得以礼见官长,而无笞捶之辱”[29]。所有这些,也就必然有利于秀才发展成为地方绅士[30]。  这样,一方面和过去的第一级考试相比,如参加明清童试,录取的可能性激增了数倍;另一方面如考中秀才,又可享有若干民间十分羡慕的特权,甚至进一步发展成为地方绅士。平民子弟中稍有条件的一部分人,对读书应试怎能不动心呢?  第二,以上只是就“硬件”而言,如果没有良好的“软件”配合,这一制度仍然不能发挥作用。所谓“软件”,是比喻考试内容。如果新制度仅具备上述诱惑力,但考试内容,特别是童试内容很难,平民望而生畏,则还是无法促成他们真正投身于读书应试的潮流之中。然而在明清,事实上是这一“软件”出现了,这就是内容改用八股文,从而形成八股文取士之制。这一变化对平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考试难度下降,不是高不可攀的了。下面略作阐释。  八股文考试,其答题要求包括三方面:经义、代圣贤立言、八股对仗[31]。三者之中,经义是实质内容,代圣贤立言是阐述经义的角度,八股对仗是阐述经义的文体。故其核心仍是宋以来科举所考的经义。但是明清又有不小的发展,这就是除《五经》外,沿元制加考《四书》;而且经过摸索,逐渐演变成以《四书》为考试主要内容,所谓“专取‘四子’书”[32]。《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六《经部四书类二·四书大全》提要便说:明成祖时编《四书大全》,“尊为取士之制,……初与《五经大全》并颁。然当时程式以《四书》义为重,故《五经》率皆庋阁。所研究者惟《四书》,所辨订者亦惟《四书》。后来《四书》讲章浩如烟海,皆是编为之滥觞”。清朝康熙时依然以“《四书》艺为重”[33]。乾隆时“士子所诵习,主司所鉴别,不过《四书》文而已”[34]。特别是童试,在乾隆中叶以前很长一个时期明定“正试《四书》文二,复试《四书》文、《小学》论各一”,竟不考《五经》[35]。乾隆自己也说:“国家设科取士,首重者在《四书》。”[36]和上述措施紧密相配合的是,明清全都明定:阐述《四书》义,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否则不予录取[37]。所有这些同样是考经义而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明清统治集团的指导思想看,主要在于以此进一步宣扬程朱理学,培养合格的统治人才,更好地维护新形势下的王朝利益[38]。可是对于一般平民,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就是考试难度的显著降低。过去主要考《五经》,内容艰深,文字晦涩,加上汉唐诸儒烦重的训诂注释[39],平民子弟基础薄弱,不能不对之望而却步,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换为重在《四书》,分量减少,内容比较浅显[40];特别是朱熹《四书集注》,摈弃旧的注释,注意“略释文义名物,而使(即引导)学者自求之”[41],被评为“很讲究文理”,和其他宋儒解经一样,“求文理通顺”[42]。由此平民子弟就不难读懂其内容,领会大义了。再加上阐述经义的角度要求代圣贤立言,不许涉及后代史事[43],客观上减轻了平民子弟应童试的负担[44]。至于文体八股对仗,虽麻烦一些,但毕竟只是形式问题,一般经过一定时期的揣摩、练习,便可驾驭[45]。这样,总体上说,考八股文便为平民子弟读书应试,首先是童试,打开了方便之门。他们不但心羡秀才,而且敢于参加童试,为一领青衿而拼搏了。故清初杨宁曰:“入仕之途易,则侥幸之人多,而读书又美名,此天下所以多生员也。”[46]  一方面,如果只行童试,而所考内容艰深,不是八股文,则平民子弟不敢应试,也不会关心读经书,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但另一方面,八股文虽比较浅显,如不以之取士,平民子弟同样也不大可能有读经书、以提高文化素质的积极性。清雍正时,“有议变取士法,废制义(即八股文)者。上问张文和(廷玉),对曰:‘若废制义,恐无人读四子书,讲求义理者矣。’遂罢其议。”[47]而只有将二者结合,实行八股文取士之制,平民子弟才真正会为摆脱文盲、半文盲境地而行动起来。  试举二例: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明代山东汶上县薛家集百十来户“务农”人家,其所以要“做个学堂”,请老童生周进来教“像蠢牛一般”的孩子读书,不就是因为他过去教过的顾小舍人“中了学”(考中秀才),希望自己子弟也能“进学”吗?而“进学”,在他们心目中,其预兆竟会是正月初一“梦见一个大红日头”落在头上,可见分量是何等之重[48]。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清代“彭雪琴(玉麟)侍郎,先世务农,贫无田,佃人之田。其先德鹤皋赠公,幼读书,年逾弱冠,府县试屡居前列,而未得入学[49]。其伯叔父及诸昆弟啧有烦言,曰:‘吾家人少,每农忙时,必佣一人助作。此子以读废耕,徒费膏火资,又不获青其衿为宗族光宠,甚无谓也。’”这事再次证明,务农之家不惜全家劳动,勉强供一人读书,目的就是要他“青其衿”,即考中秀才,“为宗族光宠”。  八股文取士制在推动平民子弟读书应试,提高其文化素质,使之转化成士人上的巨大作用,是再明显不过了。  当然,无可否认,明清两代确有不少尖锐抨击八股文取士制的言论,甚至认为它是明代灭亡、清代官员愚昧无能的罪魁祸首[50](近人对此制持全盘否定论者,也不乏引此作为佐证),但那是因为他们全都从造就、选拔合乎规格的统治人才——官员的角度,以比较高的标准来衡量全体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来要求、评价八股文取士之制,再加上涉及情况复杂,看法很容易出现片面、极端[51]。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将留诸他日。  本文立论角度则不同。如前所考,主要由于实行八股文取士之制,明清社会增加了数倍士人,涌现了几百万童生,几十万秀才。如完全按或基本按合乎规格的统治人才——官员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绝大多数的确难以达标[52]。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明清社会的实际出发,将他们去和未行八股文取士制以前,原来的亿万文盲、半文盲相比,成绩便十分明显,因为他们毕竟都是不同程度上读过《四书》、《五经》,至少能撰写八股文,文化素质大为提高的知识分子。梁启超便赞誉数百万童生“皆民之秀也”[53]。他们的存在,构成由宋金元最多80万士人,到现代“为旧社会服务的几百万知识分子”[54]这一梯链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这些童生、秀才,除一小部分后来成为官员外,绝大多数以其参差不齐的知识,默默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亿万文盲、半文盲所发挥不了的作用[55],从而使整个明清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相当大的提高,推动着历史的进步。追根溯源,八股文取士制的这一功绩,是明明白白的,是不应被抹杀的。  最后再补充一点,这就是据先辈学者研究,八股文逻辑性强。钱基博先生便说:“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还认为近代“纵横跌宕”、“文理密察”的文章,多源于八股文的基础。他说:“章炳麟与人论文,以为严复气体比于制举[56];而胡适论梁启超之文,亦称蜕自八股。斯不愧知言之士已!”[57]如果这一见解不偏颇,则八股文取士制在促成明清士人注意逻辑思维上还有一功[58]。  正确理解顾炎武八股文取士“败坏人才”说  多年来,提到八股文取士,有关论著几乎是一片否定声,而且是全盘否定;作为全盘否定的重要佐证,又几乎无不引用顾炎武这样一段话,见于《日知录集释》卷十六“拟题”条: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可是,顾炎武果真全盘否定八股文取士之制吗?否!  顾炎武此话是针对同篇上文“今日科场之病,莫甚乎拟题”云云,而发的激愤之语。所谓“拟题”,指的是下述弊病:从明初以来,科举所考经义(由于后来文体要求八股对仗,俗称八股文),《四书》是全文,但字数不多;《五经》内容多,但只考其中一经,后来还削减了一些篇章。由于整个说来可出的有意义的考题不过一二百道[1],渐渐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富家巨族”预先“延请名士”,将这些可出之题各撰成一篇八股文,令子弟“记诵熟习”。因为“入场命题,十符八九”,将所记之文抄誊一过,便可中式,结果导致“天下之士,靡然从风,而本经亦可以不读矣”[2]。顾炎武把这叫做“成于剿袭,得于假倩”之风,并说“卒而问其所未读之经,有茫然不知为何书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接着抨击“败坏人才”云云。类似的话亦见于《亭林文集》卷一《生员论中》:“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义、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今以书坊所刻之义谓之时文[3]。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时文之出,每科一变,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故败坏天下之人才……夫然后寇贼奸宄得而乘之,敌国外侮得而胜之。”显然,所谓“败坏人才”,只就“今日”流弊立论(坊刻时文约“兴于隆、万间”[4],自亦属“今日”范围)。所以在另一地方顾氏又说:“盖救今日之弊,莫急乎去节抄剽盗之人”,如能成功,“科场亦自此而清也”[5]。既然清除“今日之弊”后科场可“清”,则自亦意味出现此弊以前的明代前、中期科场是“清”的。这是逻辑之必然。且有下证。  《亭林文集》卷三《与彦和甥书》曰:“万历以前八股之文可传于世者,不过二、三百篇耳,其间却无一字无来处”;希望其甥集门下士“将先正文字注解一、二十篇来……除事出《四书》不注外,其《五经》、子、史、古文句法,一一注之,如李善之注《文选》,方为合式。此可以救近科杜撰不根之弊也”。注释这些“八股之文”,竟要求如李善之注《文选》,此顾氏视其内容充实,用典渊源有自之证。顾氏对“八股之文”的类似看法还有:“前辈时文无字不有出处”[6];“夫昔之所谓三场,非下帷十年,读书千卷,不能有此三场也”[7]。这些看法也有顾氏同时学者言论为之呼应。如黄宗羲便说:“科举之弊,未有甚于今日矣。余见高、曾(祖)以来,为其学者,《五经》、《通鉴》、《左传》、《国语》、《战国策》、《庄子》、八大家,此数书者,未有不读以资举业之用者也。自后则束之高阁……”[8]。也是将流弊定在“今日”,而与“高、曾”之时大量读书对比。  对“今日”流弊,顾炎武无一字涉及文体八股对仗。相反,在断言这一格式“盖始于(宪宗)成化以后”,接着具体介绍明世宗嘉靖以前八股对仗的形成过程及破题、承题等作法。对这一文体,顾氏不但未表示鄙弃反对,而且引《孟子》语,视之为“规矩”;并对“嘉靖以后,文体日变”,略有微词,称“问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谓矣”;顾氏甚至认为“今之为时文者”是在走向“裂规偭矩”。在介绍文体的最后一个环节“大结”时说:“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摅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指有关科举等法令)益密,恐有藉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接着发出感慨:“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于应举之文矣”[9]。从其语气可以看出,顾氏仅不满于万历以后的文体。这和上述他对流弊出现前后八股文内容的不同评价,也是一致的。  顾炎武《蒋山佣残稿》卷一有两封《与李霖瞻(书)》,其一曰:“小儿……衍生,亦颇谨饬。本经《毛诗》已完,令节读《五经》,兼诵先辈八股文百篇,意不在觅举也。”[10]人所共知,顾氏大义凛然,坚决拒仕清朝。此信又反映他不许儿子“觅举”。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衍生诵读八股文百篇,并与节读他最尊崇的《五经》同时进行呢?只能有一个解释,即顾氏对这些“先辈”的八股文十分欣赏、尊重。这和上引他的话“前辈时文无字不有出处”,也是相呼应的。或许有人怀疑:这会不会是顾氏早年的看法呢?肯定不是,证据就在此两信中:第二信称衍生原是顾氏“犹子”,后“立以为子”;第一信称“从弟子严今将六旬,连得二孙,今抱其一为亡儿之嗣”[11]。由此可见:第一,从弟已将六旬,则顾氏自已年六旬左右或六旬以上。信中还自称“老身尚健”、“桑榆末景”云云,均证两信乃晚年之作。第二,顾氏本有一子而亡,至晚年方立犹子衍生为子;后又以从弟之孙为“亡儿之嗣”,则衍生年纪不大[12],刚读完《毛诗》亦可理解,这与两信乃顾氏晚年之作,并不矛盾。以上情况表明:赞许“先辈”八股文乃顾氏晚年定见,不容置疑。  综上四证,可以肯定,顾炎武所谓“败坏人才”云云,仅针对明代后期的科场流弊而言,并无全盘否定八股文取士制之意。  如果这一看法不错,则人们常引用顾氏的另一些抨击八股,时文之语,也就不难正确理解:  《日知录集释》卷十六“经义论策”条:“此法不变,则人才日至于消耗,学术日至于荒陋,而五帝三王以来之天下,将不知其所终矣”。这段话是接着上文及原注宋代“以经义为在外准备之文”,或“窃袭人之语,不求心通者相半”(相当于明代“节抄剽盗”坊刻时文或名士所撰之文),导致不读经史而言的。自与明代前、中期士人能“读书千卷”,所写八股文“无一字无来处”之制无干。故梁章钜《制义丛话》卷八引胡燮斋解释顾炎武其所以“痛诋时文”的心理曰:“彼盖疾夫藉圣贤之言为梯荣钓宠之术,转相摹仿,愈趋愈下,遂发此过激之论耳。”  同上条:“赵鼎言:(王)安石设虚无之学,败坏人才。……若今之所谓时文,既非经传,复非子史,展转相承,皆杜撰无根之语”。这里指的是另一种流弊,即一些科场八股文虽非“节抄剽盗”,但因未读经史,学无根柢,其代圣贤所立之言[13],只能是随意捏造,信口开河,而无经史之依据,此即所谓“杜撰无根之语”。但这种流弊同样有时间限制,因为紧接上文顾氏便出一“原注”说:“前辈时文无字不有出处。”据此,这种“杜撰无根之语”非指明代前、中期的时文或八股文,是很清楚的。   《日知录集释》卷十六“十八房”条:“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这里的“八股”,切不可误会为泛指明代八股文取士制之八股文。据上下文可知,它仅主要指明代后期万历年间开始,由考官十八房(如《诗》五房、《易》四房等,分阅《五经》试卷)所选定、刻录的八股范文,即程文。这些程文,有的是“主司(考官)所作”,有的是“(中式)士子所作”[14]。它们和前述坊刻时文一起流行,目的原想以此范文指导士人学习,使之写出高水平的八股文来[15]。但结果相反,由于“天下之人惟知此物(程文)可以取科名,享富贵;此之谓学问……而他书一切不观。……举天下而惟十八房(程文)之读”,导致经史之学,“文武之道,弃如弁髦”[16]。正是针对这一弊病,顾氏发出前举两句感慨。其“八股”与“十八房”,涵义是互补的。意谓十八房所刻“八股(程文)”兴盛,导致人们惟此之读,治国安邦的经史之学反而无人过问了。很显然,这一感慨或抨击,也有着时间限制,而不可能是指向明代前、中期之制的。  总之,如何评价明代八股文取士之制,对它究竟应不应该全盘否定,这可以讨论;但举顾炎武“败坏人才”说作为全盘否定的重要佐证,根据以上小考证,则似应认为是不符合顾氏原意的。

274 评论

迪士尼0918

我是强。我说看着咋那么熟悉呢,原来是铭铭提的问题啊,下面的答案好像不太够啊····我们还要在努力了····

238 评论

相关问答

  • 宋元明清论文

    我是强。我说看着咋那么熟悉呢,原来是铭铭提的问题啊,下面的答案好像不太够啊····我们还要在努力了····

    猪猪侠xtt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宋元明清史论文

    政治:由封建制转为半封建半奴隶制,是历史的倒退经济:中国经济全面衰弱,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文化:文化空前专制,中国科举制彻底腐朽外交:闭关锁国,中国不只没有前进反

    追梦少年0215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宋元明清文学论文

    宋朝:  宋朝文学十足发达,秉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让宋朝散文走向兴盛并承接古文运动的大师是欧阳修。欧阳修的散文主旨明确、内容充实、平易自然,为宋朝散文的风

    美美meme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元明清文学论文

    袁行霈版的中国文学史上面都有

    哇哇叮咕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元明清作品论文

    王守仁的“心学”怎么样,有深度

    百合海鸥 6人参与回答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