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2

多多吃好
首页 > 论文问答 > 文献与考古材料之对比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神仙鱼左倾45

已采纳
研究都是历史贡献,每个人在历史之中占了比较大的优势,可以从中获取一些知识
193 评论

大大的熨斗

二重证据法大家都认为是王国维首先提出,而三重证据法的情况不同。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由“谁”提出,20世纪80年代后,不同学科领域的一些学者相继提出多种形式的“三重证据法”,更象是对前辈学者的考据方法的总结,而不是“三重证据法”的开始运用。并且对于它的内容,也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例如饶宗颐先生提出:探索一个文化,必须将田野考古、民族学、异邦古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字的研究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即主张从出土文献和实物中系统地整理“寻绎有规律的历史理据”。杨向奎先生主张:纸上的文献材料、地下挖掘出考古材料和民族学的材料皆可作为史料证据。汪宁生先生认为:文献、考古发现、民族学资料、考古学的发掘皆可为古史研究提供新的实证,而语言学的分析可为古史研究(特别是民族历史及古代习俗的研究)提供有用资料。即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调查来的资料,同样可供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进行类比。从而主张:研究中国史现在已不再限于王国维先生“二重证据法”,而应提倡“三重证据法”(文献、考古发现和民族学资料),甚至“多重证据法”,即有关学科所能提供一切证据均可利用。叶舒宪、萧兵认为:纸上的文献材料、地下挖掘出的考古材料以及跨文化的民族学与民俗学材料皆可作为证据而运用于历史研究。毛佩琦先生针对《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一书所撰的书评《历史研究中的“三重证据法”》中提出的“三重证据法”为:纸上的文献材料、地下挖掘出的考古材料和社会调查材料。马彪先生于2006年12月25日在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作题为《谈谈简牍学研究的三重证据法——以龙岗秦简与云梦禁苑为实例》的学术讲演中提出的“三重证据法”为:纸上的文献材料、地下挖掘出的考古材料和实地调查史料。彭裕商先生认为徐中舒先生运用“边裔的少数民族,包括民族史、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史料研究先秦史,即运用了“三重证据法”。从而主张“徐中舒先生是“古史三重证”的提出者”针对上述观点,也有学者予以反驳,说道:通过对饶宗颐、杨向奎、徐中舒等学者的论著细读,发现三位学者的主张及其学术实践,并未突破王国维的“古史二重证”中“历史文献”和“考古史料”的范畴。笔者理解的汪宁生提出的“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调查来的资料”;毛佩琦先生提出的“社会调查材料”;马彪提出的“实地调查材料”,包括调查所获得的文书、实物、口述三方面的资料。这些“调查资料或材科”显然是独立于“历史文献”和“考古史料”之外的第三重证材料,特别是口述史料。其实,调查资料或材科中的文书也在王氏所列的“纸上之材料”之内。

360 评论

凉风正正

躺在你最好虎石料和历史我现在上鼓励时间就中的认识这个确实对于我们国家的这个历史文献非常打在研究过程中对我国在这方面起来非常大的自己的处境的作用

276 评论

幽深的猫巷

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

291 评论

相关问答

  • 文献与考古材料之对比

    1、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2、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

    可爱多VS神话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文献与考古材料之对比论文

    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

    吃货终结者0416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文献与考古材料之对比研究

    研究都是历史贡献,每个人在历史之中占了比较大的优势,可以从中获取一些知识

    Bulabula78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文献与考古材料之对比分析

    个人觉得就是考古诗价值非常非常高的,因为,古代有文很多文学典籍,到目前为止很多已经流失掉了

    cloverEcho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始于张骞;材料二表明西域地区与祖国内地某种形式的经济文化联系在张骞之前就已经存在。(2)考古资料可

    爱吃爱喝薅羊毛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