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6

珍妮爱美食
首页 > 论文问答 > 地质勘查期刊有哪些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n是一颗溏心蛋

已采纳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应指专业核心期刊,即属于某专业或行业的核心性刊物。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为了避免马太效应,还要看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 地质类的期刊: 采矿技术 地层学杂志 地理科学 地质与勘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工程地质学报 中国地质 地球科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物探与化探 世界有色金属 国土资源情报 工程勘查 等等
350 评论

夏天可乐冰

地勘单位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起步早、困难多、办法少、阻力大、进展慢,至今公益性地质工作队伍尚未建强,其余的地勘单位都是带着事业帽子搞内部企业化管理,与国办发〔1999〕37号通知提出的改革目标,相距甚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个难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进一步搞好。总结地质工作改革的主要经验,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方面,“中央和省一级保留一部分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的骨干力量”,这项改革设计很好。但是,只要求国土资源部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没有明确:保留哪些单位、哪些专业、哪些人员、哪些装备;保留数量多少;如何保留;中央和省级保留力量的关系文件也未明确。特别是没有先保留后属地化,对组建公益性地质工作队伍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004年7月经中编办明确为国土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统一管理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明确了局机关编制140人,调查队伍要求逐步组建到位。温家宝总理曾多次督促抓紧组建“野战军”,要求面向全国招聘一些专业技术骨干,改善队伍结构和人员专业结构。现在的基本情况是:(1)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过去12年主要承担中央财政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中的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任务,提高了我国中小比例尺地质调查、地球化学调查和地质环境调查程度,发现一批矿产地并做出资源量评价,为吸引企业开展进一步勘查提供了条件。(2)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单位的队伍规模小、专业不配套、结构不合理,加上最近归口的武警黄金部队,仅1万多人。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的地质工作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单位承担不了,2/3 要委托或发包给其他地质单位去做,实行项目联系,业务指导关系。(3)中央财政支出的其他地质工作专项,如油气地质调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以及地质勘查基金等勘查项目,分别由不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改革的实践证明,没有一支一流的地质调查队伍,就不可能支持一流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未能建强的原因是:(1)国土资发〔2001〕406号地质队伍“野战军”组建总体方案中,“野战军”的构成包括地勘行业重组精干后的地质调查队伍和地方地质调查队伍。实际上,前者既没有正式划出形成建制,也从未列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直属单位。后者是由地方政府保留的,不属于吃中央财政的“野战军”,多数由地矿局的队伍改组。地质院校也组织了地调院。它们都通过项目联系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归口单位以科研单位为主,野外调查队伍少,物化探、水工环、油气和海洋地质调查力量不足。以项目联系进行业务指导的方式参与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单位,实际上是一种雇佣关系,受联系者今年有项目但不知道明年有没有项目,更不知道有什么项目。这种不稳定的松散关系,被联系方不可能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会多方找出路以求生存。(2)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的事业单位,应该在中央财政支出上有固定的科目,过去12年以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取代,只能算是临时措施。实践中,部分项目从大区地调中心发包到地调院再转包给地质队,项目设计和成果验收等程序多、运行成本高,单项工程定额低,项目作价低,有的反映在项目发包中层层克扣,有中饱“小金库”的现象,使得承担施工单位得到的经费更少,有的施工单位不得不自掏腰包,以保证起码的工作要求。经费紧张,必然导致地质工作质量下降。(3)基础性地质调查具有整体性、连续性,需要全国统筹规划,有序进行。地质工作又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和由浅入深、反复认识的特征。因此,把地质调查项目分得很小、很碎,工期很短,市场化承包,频繁更换施工的地质队伍,对积累资料、深化认识、研究创新和人才培养十分不利。第二方面,“其余地质勘查单位逐步改组成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和管理的经济实体”,“主要从事资源勘查、开发和工程勘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服务创收”。指出了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方向,但没有明确如何组织起来,如何在人事制度、财务管理和收益分配等方面逐步脱离事业机制实现企业机制。目前的情况是:(1)各地都把属地化地勘单位保留事业性质,大多数保持原建制,极少数合并了局级机关。地勘单位继续使用中央财政拨款,并视省级财政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充,不同程度地解决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补贴等,但多数还要靠地勘单位自己增收去解决。许多地方的离退休职工反映不能达到“同城待遇”,多有上访鸣不平的事件发生。(2)属地化地勘单位通过向大区地调中心、省级地调院和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办公室、地质勘查基金办公室等打破矿种和地域界限承包中央财政项目,同时向地方财政支持的地质勘查基金和社会企业承揽勘查和工程施工任务。在探矿权实行有偿取得以后,地勘单位得到很少,许多地勘局、队只得通过各种渠道去国外找矿勘查求发展。(3)在“戴事业帽子、走企业化路子”的改革思路指引下,绝大多数地勘单位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做法,成立了地矿局办的或地质队办的矿产开发公司或工程勘察公司。为了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动,地质队伍进行内部重组,职工在公司工作期间,执行企业工资待遇,主管人员有的实行年薪制,从公司退休或离职时,仍按事业机制办理。有的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对进入企业的新职工,签订合同,执行企业用人办法。有的公司实行股份制,地质队可以入股局办的公司,职工可以入股队办的公司。许多地勘单位已经做好了企业化的规划和过渡准备,如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于2010年7月6日在《地勘导报》上提出了10年企业化设想。不少地勘单位以优质探矿权为依托,设想走勘查、开发矿产一体化的企业化道路,规划一局一集团,一队一矿,有的已经初步取得成效。(4)由于地勘单位有财政拨款作后盾,在进入社会市场的初期,为了争取项目,往往压价竞争,向市场提供了扭曲的信息,造成了自我贬低的不良后果。一个地质队一年要做上百个项目,许多项目只是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做,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不免在地质观察、资料编录上过于简单化,更不能在深入研究上下功夫。智力资本的投入没有得到价值体现,就会少投入或不投入,从而对地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产生重大影响。(5)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在2003年出台后,仅五、六年时间,全国探矿权已基本上登记完毕。据初步了解,专业地勘单位由于资金实力差,只取得20% 左右,其余80% 左右被社会人和企业占有。地勘单位往往沦为矿老板的“打工仔”,而勘查服务中同样不计智力投入的价值,地勘单位只取得施工经费,不享有勘查成果价值的分成。探矿权招拍挂的后果是,地勘单位没有得到优惠扶持,难以实现探采一体的企业化,首先在登记环节上拼不过社会企业和矿老板,而后在勘查成果的分配权利被剥夺。地勘单位长期在地质找矿工作上占有的垄断地位失去,普遍有被边缘化的失落感受。地勘单位的对策是,一方面在打工项目上少投入,完成合同要求就行,薄利多干。另一方面,积极去国外寻求发展机会。显然,最终是对我国的地质找矿事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6)中央和地方建立的地质勘查基金,资金来自矿产资源补偿费等财政收入,来自矿业开发,反哺上游地勘工作,本来是很好的机制。但基金定位为周转金,对探矿成果的转让收入要求上交财政,从而带有投资性质,获利多的是政府财政。加上申请基金项目必须公开资料,经过招标定夺承担者。因此,许多申请基金的项目没有明确的找矿线索,而有找矿前景的项目,一般不愿意拿出来申请,怕在招标环节被别人抢了去。(7)国土资源部关于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若干意见在2010年出台,是总结河南“嵩县模式”、“订单找矿”等经验,对地质工作体制改革过程中发现的许多问题进行规范化调控。其中要求统筹协调全国地质工作,是为了克服散和乱;推进实施整装勘查,是为了按地质工作规律有机结合、有序安排;特别是地勘单位可以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折股参与风险投资,分享找矿成果收益的意见很好,问题是要通过立法确定,并由国家财税主管部门认可,有相关文件才能落实。

143 评论

集庭装饰02

岩石学报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地质论评地学前缘 地质学报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矿床地质 沉积学报 地质科学 中国地质地球学报 现代地质 高校地质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四纪研究 地质通报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与勘探 矿物学报 地层学杂志 地质科技情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物探与化探古地理学报新疆地质地球与环境

233 评论

花开旭航

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表1、岩石学报 2、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 3、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地质学报 6、地球化学 7、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沉积学报 10、地质科学 11、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现代地质 14、高校地质学报 15、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地质与勘探 20、矿物学报 21、地层学杂志 22、地质科技情报 2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

292 评论

新民娜姐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2厂 定额补助 四川省西昌市长安北路 机械加工、选矿设备的制造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队 定额补助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大道西段6号 地质矿产、固体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勘探、探矿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地质灾害治理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8地质队 定额补助 崇州市金带街199号 为国家建设提供地矿勘查服务

83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质勘查期刊有哪些

    不错

    chaorenxiaoling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地质勘查期刊有哪些杂志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应

    1号女王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地质勘查期刊有哪些类型

    地学吧,很好

    蛋蛋徐要发疯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地质勘查期刊有哪些级别

    地质类的期刊: 采矿技术 地层学杂志 地理科学 地质与勘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工程地质学报 中国地质 地球科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物探与化探 世界有色金属 国

    姜大大夫人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地质勘探期刊有哪些

    v

    shirleyxtt00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