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9

汉口小霸王
首页 > 论文问答 > 有关安徽历史的论文摘要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承诺』”

已采纳
安徽省是清代光绪年间从江苏省分离出来的
297 评论

定州人民

1、《伟大的“四五”革命精神万岁——纪念天安门革命活动三周年》《安徽师大学报》1979年第1期  2、《论魏忠贤专权》 《安徽师大学报》1980年第4期3、《“为国家爱养人才”——略谈张居正的人才思想及其实践》 《阜阳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4、《隆庆万历初年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安徽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5年第11期对该文作了介绍,本文论点收入大型专业性文摘《中国史研究文摘》(1984年7-12 月)]5、《三杨荐贤小议》《光明日报》1980年3月19日(本文选入天津人民出版社《论智力投资》一书)6、《黄宗羲丧事从简》 《光明日报》1982年2月1日7、《“宰相之杰”张居正》 《文史知识》1984年第10期[本文收入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中华人物 志》(政治人物部分)一书8、《张居正家法》 《安徽史学》1985年第6期9、《论徽商的抗倭斗争》 《安徽师大学报》1986年第1期 (本文为提交1985年10月在黄山召开的“ 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会后《文汇报》1985年12月2日对本文作了专题介绍。文章 发表后《中国历史学年鉴》(1987年)也对本文作了专题介绍。)10、《读书种子方孝孺》 《文史知识》1986年第12期(本文收入台湾《国文天地》杂志社出版的《中华人物志》一书)11、《“自分一腔热血少,尽将赤族报君王”的方孝孺》 载《中国历代名臣》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12、《“冷面寒铁”公——周新二三事》 载《廉吏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版13、《殚心体国的理财家——周忱》 (同上书)14、《正直刚方一尚书——王翱》 (同上书)15、《兴利除弊、关心民瘼的年富》 载《廉吏传》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版16、《夏燮生卒年月考》 《安徽史学》1990年第3期17、《知识性读物中的知识性错误》 《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第4期18、《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 《历史研究》1990年第6期,[《中国历史学年鉴》(1991年)对本文作了专题介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1991年第1期全文 转载]19、《“左儒右贾”辨—— 明清徽州社会风尚考察》 《安徽师大学报》 1991年第1期, [本文获1991 年安徽省社会科学期刊优秀作品三等奖,《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3期对本文作了介 绍。《中国历史学年鉴》(1992年)对本文作了介绍]20、《悔罪改过、著书传世的朱橚》 载《皇子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21、《两度被废、一进暴亡的朱榑》 载《皇子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22、《一代贤王、众藩楷模的朱椿》 载《皇子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23、《怙恶不悛、人称恶藩的朱桂》 载《皇子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24、《密谋反叛、自取灭亡的朱橞》 载《皇子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25、《明代的巡按御史》 《文史知识》1991年第10期26、《以杀立威、以酷行贪的王温舒》 载《贪官传》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版27、《贵倾公卿、贿累巨万的淳于长》 载《贪官传》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版28、《贪婪专横的刘瑾》 载《贪官传》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版29、《贪婪无比、狼狈为奸的严嵩和严世蕃》 载《贪官传》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版30、《朱元璋惩贪“剥皮实草”质疑》 《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 独撰31、《夏燮的史学》 《史学史研究》 1993年第2期 独撰,本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3 年第7期全文转载32、《明代的巡按御史》 载《中国历史百题》(第二分册) ,中华书局8出版 独撰33、《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 《明史研究》第2辑 独撰34、《明清时期徽商的公关艺术》 《文史知识》 1994年第12期 独撰35、《明初削藩的悲喜剧》 《文史知识》] 1995年第7期 独撰36、《论徽商与封建政治势力的关系》 《安徽师大学报》 1994年第4期 独撰,本文被人大复印报刊 资料《中国古代史》(二)1995年第6期全文转载37、《明史·代王传辨误》 《安徽师大学报》 1994年第4期 独撰38、《明初削藩的悲喜剧》 台湾《历史月刊》 1996年第5期 独撰39、《朱元璋惩贪果真“剥皮实草”吗?》 《北京日报》 2640、《论徽商的商业道德》 《光明日报》 1341、《论徽州典商的盛衰》 《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9年第5期全文 转载42、《张海鹏与徽学研究》 《安徽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43、《张海鹏与徽学研究》 《安徽日报》2001年9月21日C版44、《让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 《安徽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45、《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读本·前言》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年9月版46、《树立优良学风 繁荣史学研究》 《安徽日报》2002年8月9日B4版47、《徽商与长江文化》 《安徽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3年第3期全 文转载 48、《徽商精神与现代经济》 《安徽日报》2003年4月11日B4版49、《也谈“贾而好儒”是徽商的特色—与张明富先生商榷》(《安徽史学》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4年第3 期全文转载50、《徽商研究:回眸与前瞻》《安徽师大学报》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5年第2 期全文转载51、 《明清徽商与新安画派》(学术月刊)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2005年第3期 全文转载 获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52、《双子星座:徽商、晋商比较研究》,《安徽师大学报》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6年第2 期全文转载。53、《徽商:商业社会的精神关照》,《北大商业评论》9 。54、《论徽商对“三农”的贡献》《学术界》1, 《新华文摘》7进行论点摘编55、《一文钱创大业》,《青年徽商》创刊号(11)。56、《信心与黄金》,《青年徽商》1。57、《文化是徽商之魂》,《徽商》6。58、《徽州典商:与惩的故事》,《徽商》8。59、《明清徽商是长三角兴起的重要力量》,《学术界》5, 《新华文摘》2全文转载。60、《徽商与戏剧的不解之缘》,《徽商》1。61、《徽商与收藏》,《徽商》3。

253 评论

疯哥觅食

安徽历史名人:老子、庄子(此二人有说河南的)、管仲、孙叔敖、曹操、曹植、曹丕、华佗、周瑜、大乔、小乔、包拯、朱元璋、米芾、吴敬梓、李鸿章、刘铭传、丁汝昌、陈独秀、胡适、朱光潜、张治中、程长庚、王稼祥、李克农、冯玉祥、赵朴初、陶行知、孙立人、胡雪岩、戴安澜、汪道涵、段祺瑞等等等等,太多了 安徽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这就是安徽名称的由来。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龙川气象—徽州安徽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多元。由于历史地理因素导致安徽全省分为若干不同的文化区域。皖东地区 芜湖鸠兹广场(滁州、马鞍山、芜湖、巢湖)由于历史地理因素属于淮扬(即淮左)、金陵文化区,南京都市圈成员。皖中地区(合肥、六安)属于江淮文化淮右区。皖南其他地方则是江南文化和浙、赣文化的相互融合,古徽州(黄山市)文化区和浙江文化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皖北(宿州、淮南、淮北、蚌埠等)地区由于历史上是北方人南迁的聚居区,文化上保留了古淮河文化,同时又融入了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 正是基于多元的文化,形成了安徽丰富繁荣的文化资源,和渊远流长的灿烂历史。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安徽这片江淮大地上,团结努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创造了安徽繁荣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产生于淮河流域的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春秋战国时代的吴越文化和楚文化都在安徽大地上熠熠生辉。徽州文化是安徽文化的代表,也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有力地诠释了儒家文化与经商之道的结合真谛,开创了“儒商”典范。徽商纵横华夏,徽州文化更是广播万里,形成了著名的桐城学派。徽州地区培养出的状元、进士更是数不胜数。如今,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当代中国三大地方学。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

302 评论

李小墨Lena

3000就写不了了~~~1500左右给你参考一下!关于徽州我也去旅游过~~对那里的历史文化也有了解~总结如下:徽州历史档案具有民间性、具体性、真实性、典型性、系统性等五大特点。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1.民间性:徽州历史档案的最显著特点,即是其民间性。从来源上看。徽州历史档案是在民间发现的,是从徽州平民家庭中流散出来的。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比如现存的徽州赋役、官府等方面的文书、档案,都是徽州民间家庭的一些抄本占大多数。不是抄本的,也是当时历史时期保存于宗族、家庭或基层乡村组织的那一部分文书、档案。以黄册为例,按其来源,在徽州,黄册就有保存在州县的正册和保存在里甲的底册或草册。徽州州县官府都设有专门保存黄册等簿籍的架阁库,正常情况下是应该能够保存下来的。但我们目前发现流传下来的徽州黄册大多是家庭抄本和里甲草册、底册。除黄册外,徽州告示、谕令、诉讼抄本、各种誊录簿等,几乎全是各个家庭和宗族保存下来的。至于文契、账簿、租约等更是徽州民间生活的各种伴生物,都是由徽州民间平民百姓保存下来的。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从徽州历史档案的内容看,它也是以反映民间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为主,记载的绝大多数是与平民百姓休戚相关的事情。如中国社会利·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的徽州历史档案中,官府文书只占5.1%,其余的均为与地主、农民、商人有密切联系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材料。反映的领域以农村经济和社会关系为主。特别是经济文书,总数加起来占7%。因此,有学者一提到徽州历史档案,就认为那只是研究徽州社会经济的新材料。这种认识虽然有些偏颇,但徽州历史档案中反映农村经济材料占绝大多数却是事实。这在我国历史档案中是十分罕见和难得的。徽州历史档案同以往发现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突破了以王室部衙类政治史材料为主的局限,表现出厂鲜明的民间性和经济特色,十分具体和实用。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2.具体性:形成于平民社会的徽州历史档案,没有泛泛描述,有的只是具体的、微观的记录。例如,它对徽州大大小小家族的世系递嬗、家族教育、科举状况、土地积累、管理经营、宗祠创建、族产管理和运营、与官府和当地其他家族及农民的关系、商业活动和资产的积累等情况的记载,对徽州平民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各种会社、风俗习惯等日常生活的记录,详细到每家每户,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人。再如,宗族各式账簿,每天的开支、每月的开支到每年的开支,都有流水账和总账相互对应。宗族祭祀登记,更是细到每个支派和各个家庭支丁。土地管理,有的家庭收藏有每一块土地完整的文书、档案,有土地登记和赋税管理的,有税役征派的,有出租收佃和交租谷的,等等。徽州历史档案如同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村社会历史百科全书,对农村社会的各个历史领域都有所涉及。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历史档案中,有许多内容如果在官方文书、档案或文献史籍中是不可能记载的。如歙县档案馆保存有一本《古松山舍风雪寒暑墨集》,记载了歙县崔氏平民道光十四年(1834)至咸丰四年(1854)每天生产生活基本情况,除自己每天的开支和活动外,还有一些民间重大活动记载,有民间教馆、冥寿、续弦、出阁、报讣、药帖、宴席等重大事务记录。通过这册文书,我们可以研究既是地主又是商人的崔氏日常生产生活轨迹,又可以弄清民间一些重大社会活动的真实情况。再如黄山市档案馆收藏有一册《复教馆记簿》,记录了光绪二十五年(1899)至民国六年(1917)一位师塾先生的详细收支账目,内有每年学生人数、组成、束修支付、教馆活动等情况,是研究民间师垫生活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这些有关千民生活的具体记载,正好填补了官方文书、档案和正史官书之空白,成为我们具体研究中国农村平民百姓和社会发展实态的宝贵历史材料。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真实性: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使契约文书真正合法有效,其中多载有公证事项,从而在徽州历史档案中留下了许多标识其真实性的地方。如契约文书中除了受契约条件约束的双方当事人外,还有中间人的见证鉴定,而这中间人大多则是由当地很有名望的长辈耆宿、族长房长等担任。税票、契尾、推单等有里甲组织中的公正、公副、弓手、算手、书手、画手、册里等共同立约或签押。乡约合同上则有全村成年男子的署名画鉴押。商业票据中更有许多票号或商人的钤印作为防伪标志。至于诉讼案卷、布告、租簿、实征册等,都有明显的可以鉴定其真实性的地方。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历史档案的真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记载历史实态的原始文书,其记载历史的真实性超过丁任何一种史料,因此,研究它,可以印证某些史籍记载的不实或不准确。比如,在封建社会中,族长是家族的首脑。从史籍上我们了解到族长由族中生活富裕者担任,在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在徽州历史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明初族长的经济状况亦有与史籍记载并不相同的情况。如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初期的契约中,休宁县一位叫朱胜右的,在洪武三十年(1397)订立的卖田赤契中,是作为“主盟族长”具名的。然而从建文元年(1399)订立的另一件卖田赤契中可以知道,朱胜右租佃有他人土地,是一户佃户。在地主将这块土地的一部分出卖与他人后,朱胜右又成为另一家人的佃户。这说明了明初徽州的族长并不一定由族中的富户担任,一般的自耕农即可,甚至具备佃人(并非佃仆)的身份也不影响他的威望和地位。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典型性:徽州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政策贯彻十分彻底和最为典型的地方。传统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在徽州的历史积淀很深,因此,徽州历史档案所反映的内容在中国农村历史社会中也最为典型。比如,徽州遗存的赋役文书、档案,如亲供册、黄册、编审册、实征底册、易知由单、串票、滚单、完纳钱粮执照等,构成完整而典型的明清赋税制度,是中国明清赋役文书档案中的典型代表。徽商档案,更是中国封建商业集团传统经营和发展的典型反映。如歙县芳坑江氏茶商档案,形成于嘉庆至清末这段时期,其时正是徽州茶商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时期,也正是中同传统商业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时期,它所反映的商业资本形式、经营方式、利润分配和消费以及其衰落的原因等,是中国这—时期传统商业的典型缩影和反映。徽州历史档案的这种典型性十分明显,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农村社会七个世纪的历史缩影-,是研究传统中国文化不可忽缺的典型档案材料。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系统性:徽州历史档案的系统性表现在全面性、连续性上。其全面性表现在横纵两方面。横向上,徽州历史档案对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其种类之多,所涉范围之广,其他史料难以企及。具体来说,它重点涉及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土地制度、政治制度、商业经营、文化、宗族、教育、风俗、人口、社会关系等方面,系统性很强。纵向上,具有连续性。所谓连续性,是指现存的徽州历史档案在历史年代上的长期性和连续不断。现已收藏的徽州历史档案,若论抄件,最早的是黄山市档案馆收藏的五代十同时期的南唐保大:年(945)渝祭文书,若论原件,最早年代的足黟县档案馆收藏的南宋嘉泰元年(1201)家祭龙简,最晚年代是民国三十八年(1949),时间连续跨度达千年,这在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地方历史文书档案中是绝无仅有的。5hJ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如果把徽州历史档案分类别、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各种门类上,徽州历史档案都保持着长期的连续性。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最早年代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南宋嘉定八年(1215)《祁门县吴拱卖山地契》抄白,最晚的是民国三十八年。其中有些土地的档案,从开垦到管理、买卖到过户、税契到赋粮,每一笔都注册清楚,历经十几个王朝而无一疏漏。诉讼档案,据我们所知较早的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明代宣德八年(1433)民事诉讼案件形成的状纸,最晚的有延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诉讼文书。有关赋役档案较早的有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祁门县谢智甫析税文书,最晚的亦有民国三十八年(1949)的文书。徽州宗族档案,最早的是黄山市档案馆收藏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保大三年(945)谕祭文书,最晚的是民国三十八年的。年代就像一条线索,把徽州历史档案紧紧相连,真实地记录了徽州长达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

159 评论

karastt823

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南北,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主要分为:徽文化、江淮文化和中原文化。安徽于清朝康熙六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这就是安徽名称的由来。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安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被称为“和县猿人”的能够直立行走的古人类在这一地区活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潜山县的薛家岗又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痕迹,后来又在本省多处发现了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商朝的开国君主汤曾经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当时安徽大部份居民并非华夏族,而是后来逐步同化入汉族的东夷、山越人等。战国末期,前278年,楚国的郢都被秦国攻占,于是迁都寿春。前224年,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国的王翦60万大军击败,前223年,寿春陷落,楚国灭亡。前221年,秦国完成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计划。安徽大部分地区属于九江郡,北端属于泗水郡和砀郡。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在今安徽固镇县历垓下之战败给刘邦,自刎于乌江。刘邦建立汉朝。汉武帝时东瓯国举国迁到庐江郡。汉朝末年,寿春成为军阀袁术的基地。袁术后来自称皇帝,但不久病死,寿春归属军阀曹操。隋文帝在位时代的开皇之治促使这一地区经济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隋炀帝大业六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经过短暂的混战,唐朝统一天下,并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和平和统一。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由于定都南京,现今的江苏省和安徽省直属中央六部管理,称为“直隶”。该区域跨长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将经济和文化差异很大的广阔地区,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频繁的家乡凤阳,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和今江苏南部以富裕著称的太湖流域,都划归同一个行政区管辖。安徽自古以来是文化发达之地,并经历文化重心从汉唐以前的皖北地区到唐宋以后的皖南地区的转移。安徽,历史源远流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是我国人才最为云集的地区之一,名人贤士享誉内外,正可谓“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中国提出中部崛起政策,安徽省经济有一定的提高。合肥市,马鞍山市,黄山市等安徽城市也陆续加盟长三角经济区

341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安徽历史的论文摘要

    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和长江南北,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主要分为:徽文化、江淮文化和中原文化。安徽于清朝康熙六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

    一吉一吉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有关安徽历史的论文

    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

    ChenYeZhang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有关安徽历史的论文选题

    关于历史专业的毕业论文如何选题,学术堂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众人所关心的问题,是亟待解

    zhangzhangdd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有关安徽历史的论文题目

    安徽省是清代光绪年间从江苏省分离出来的

    sunjingho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有关建筑历史的论文摘要

    【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论文摘要: 自70 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

    我是怖怖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