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3

我喜欢小吃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建筑的文献近五年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千寻小尼玛

已采纳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一:[1] 赵彬,孙会锋 云计算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经济 2013(11)[2] 董屹,王昆鹏 云存储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09)[3] 王妍妍,唐招金 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与特征分析[J] 城市建筑 2012(17)[4] 唐国纯,罗自强 云计算体系结构中的多层次研究[J]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2(11)[5] 罗雪琼,陈国忠,饶从志,徐静,森干,周毅 论云计算及其在医疗卫生信息化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 2012(11)[6] 孙瑞丰 论云计算及其体系结构[J] 企业家天地 2012(10)[7] 李凌霞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域关键技术[J] 微计算机信息 2012(10)[8] 何清华,潘海涛,李永奎,钱丽丽 基于云计算的BIM实施框架研究[J] 建筑经济 2012(05)[9] 顾宏久 浅谈虚拟化与云计算的关系[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1(08)[10] 房秉毅,张云勇,程莹,徐雷 云计算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J] 电信科学 2010(S1)[11] 孙长军,陈江潮 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J] 经营与管理 2010(04)[12] 俞华锋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J] 科技信息 2010(01)[13] 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李卓 云计算:从概念到平台[J] 电信科学 2009(12)[14] 石屹嵘,段勇 云计算在电信IT领域的应用探讨[J] 电信科学 2009(09)[15] 李永先,栾旭伦,李森森 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J]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9(01)[16] 邵瑞,张建高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探究[J] 山西建筑 2009(05)[17] 吴学伟,任宏,竹隰生 英国与香港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J] 建筑经济 2007(02)[18] 应飞虎 信息如何影响法律--对法律基于信息视角的阐释[J] 法学 2002(06)[19] 赵志敏 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内部治理研究[D] 北京建筑大学 2014[20] 刘畅 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 重庆大学 2014[21] 李郁楠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14[22] 李菲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青岛理工大学 2014[23] 陈凤 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与分析[D] 河北工程大学 2013[24] 杨立杰 基于模块化的住宅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4[25] 褚彦秋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厦门大学 2014[26] 夏涛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D] 山东大学 2014[27] 卢立明 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的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09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二:[1] 周怀少 试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的防范[J] 科技资讯 2012(03)[2] 王岩莉,赵春花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因素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30)[3] 朱小旺 土建工程项目造价风险模糊评估模型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03)[4] 饶虹 业主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工程造价风险控制[J] 市政技术 2010(03)[5] 仇一颗,仇劲松 基于灰色层次法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评价[J] 公路工程 2009(04)[6] 雷碧涛,杨建,刘君健 基于模糊评估模型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7] 李高扬,刘明广,吴育华 工程项目风险预测模型[J] 统计与决策 2006(22)[8] 刘静 综合单价风险量化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4)[9] 陈长宏 试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及对策[J] 中国建设信息 2005(14)[10] 王桂强,马羽 解释结构模型(ISM)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联调中的应用[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4(09)[11] 田权魁 模糊理论与AHP相结合的BOT风险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04(02)[12] 戚安邦 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成本集成管理方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12)[13] 杨赞锋 基于风险因素的水电工程造价预测模型[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6)[14] 肖维品,陈松吟,符宁强 工程项目投标报价决策模型及其风险评估方法[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0(04)[15] 胡玫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云南大学 2013[16] 所滨立 龙华建筑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17] 段云萍 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燕山大学 2012[18] 朱其芹 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下全目标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研究[D] 长安大学 2013[19] 文洁 集对分析法在工程造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大学 2013[20] 黄治高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21] 王雯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22] 韦春晓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23] 李庆中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三:[1] 王永刚,贾洪刚 风电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讨[J] 价值工程 2012(32)[2] 柯晓灵 基于价值视角的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2(12)[3] 苏永奕 建筑信息模型在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4] 周燕伟 浅谈FIDIC合同条款和国际EPC项目造价控制[J] 建设监理 2011(06)[5] 赵华 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 净水技术 2011(02)[6] 王冰 限额设计-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J] 浙江冶金 2011(01)[7] 樊春阳,张东强,陈爽,余龙娥 基于限额设计的房地产项目造价控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5)[8] 张跃明 基于项目全过程的房地产项目造价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J] 当代经济 2010(04)[9] 刘雄英 浅论全过程造价管理[J] 科技资讯 2008(20)[10] 朱馥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资讯 2008(19)[11] 熊光蔚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问题研究[J] 江西科学 2008(03)[12] 周巍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控制与成本管理研究[J] 特区经济 2008(05)[13] 皮娟娟 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J] 河南建材 2008(02)[14] 郑波 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技术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9)[15] 张淑华,齐伟军 我国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J] 煤炭技术 2007(08)[16] 黄斐娜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07(07)[17] 刘映菲 房地产开发项目造价控制探析[J] 山西建筑 2007(12)[18] 张一豆 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J]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3)[19] 谭远明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弊端和对策[J] 中国建设信息 2006(08)[20] 田冬梅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技术因素及分析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 2005(03)[21] 郝建新,尹贻林 我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问题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02)[22] 刘红清 试谈全面造价管理[J] 山西建筑 2003(06)[23] 孔宪毅,平全虎 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全面工程造价管理[J] 电力学报 2001(04)[24] 尹贻林,王振强 加入WTO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08)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四:[1] 毛燕红,主编建筑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2] 王卓甫,简迎辉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创新[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3] 丁士昭主编,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建设工程经济[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4] 程鸿群等编着工程造价管理[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5] 尹贻林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6] 马永军,张翠红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7] 郝建新主编美国工程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8] 王振强主编日本工程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9] 李慧民主编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M]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10] 李世蓉,邓铁军主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11] 陈建国主编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12] 谭德精等主编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13] 周述发,李清和主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14] 戚安邦着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15] 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尹贻林主编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编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M]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17] 张传吉编着建筑业价值工程[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18] 王行愚编着控制论基础[M]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1989[19] 李郁楠 如何搞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J] 门窗 2013(01)[20] 李郁楠 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程序[J] 科技创业家 2012(23)[21] 史红 前期阶段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J] 江苏建材 2006(03)[22] 谢颖 价值工程在工程监理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05)
89 评论

刘小贱爱花钱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英文标识CADG)隶属于国资委所辖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后经原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原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合并组建的一家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 中国院秉承优良传统,始终致力于推进国内勘察设计产业的革新发展,将成就客户、专业诚信、协作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提供最为专业的综合技术咨询服务,是国内建筑设计行业中影响力较大、技术能力较强、人才汇聚较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领军型设计企业。 中国院主营业务涵盖建筑的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监理、专业工程承包、环境与节能评价等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全过程服务。具体包括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咨询、设计与施工;城市与小城镇规划;古建、园林与景观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申遗;国家建筑设计标准研究;建筑与住宅产业技术研究;建筑材料及设备研发等项。基本形成了以建筑设计、城市建设规划、建筑标准、建设信息、工程咨询、室内设计、园林绿化、住宅产业化研发、BIM三维设计技术研发、建筑技术科研等于一体的集团化产业构架。 中国院是业内人才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建筑设计企业,现有职工近2000人。其中包括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5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余人;各类国家职业注册人员400余人,高级设计、研究人员近500人,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总人数90%以上。 在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院先后设计完成了北京火车站、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国际饭店、外交部办公楼、首都博物馆、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国家网球中心、故宫保护、丝绸之路申遗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中国各省和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各类建筑设计项目万余项。自1986年至今累计获得包括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金奖在内的各类国际、国家及省部级设计奖项300余项,获得了全国工程质量优秀企业称号。 在为国家城镇化建设提供设计咨询服务的同时,中国院致力于建筑研究领域的发展,打造专业领域齐全、科研实力强劲、技术人才突出的科技研发团队,是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重要的技术支撑单位。目前,中国院已拥有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住宅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科研中心、实验室。研究完成了一批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中的国家和部委科研课题、技术攻关项目,在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住宅产业化研究、BIM三维设计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为行业技术发展、集成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院先后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等科研项目近千余项。自1986年至今共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奖160余项,编制国家标准规范70余项。 作为中央企业,中国院始终牢记“社会脊梁”的社会责任,积极履行各项义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中国院先后承担了汶川、玉树、北川等灾区的重建工作,承担了国家千余项援外项目的设计项目,为人民福祉和国家战略做出无私奉献。先后承担了高句丽王城遗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良渚文化遗址、元上都遗址、哈尼梯田、土司遗址、丝绸之路等近十项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为弘扬和振兴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09年至今,中国院连续多年被北京市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在国家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院将继续以“建筑美好世界”为己任,努力打造建筑设计的专业化、全链条、一体化、平台式服务能力,为社会提供质量最优、服务最好、技术最强、效率最高的优质设计咨询服务。中国院愿与国内外朋友在各领域实现广泛合作,弘扬和发展中华建筑文化,共创中国建筑事业的美好未来。综上,它是一家国企。

349 评论

草泥马叔叔

现代主义泰斗—贝聿铭 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丛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事实证明对于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贝聿铭于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诞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行长,于一九一九年到香港创办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因此,贝聿铭在香港度过了童年,在圣保罗小学读书,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一九三九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一九四四年退役,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一九四五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一九四八年。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 ,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 、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理想搭档。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 ,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 一九六零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 。《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六十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 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中心」始建于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七年落成。它的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 。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 ,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 、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 。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 ,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其实,在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一九七八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了 。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份,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 ,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8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建筑的文献近五年

    现代主义泰斗—贝聿铭 世界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

    寻找梦想之旅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建筑参考文献近五年

    文员实习参考文献

    香城宝地邑人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建筑学论文参考文献近五年

    目前,在一般民用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因其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仍被广泛采用。但其砌体强度较小,结构自重大,砂浆和砖石之间的粘结力较差,抗拉、

    萤火虫BB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节能建筑论文近五年

    建筑节能技术 摘要:建筑物的建筑节能技术内容主要涉及到: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技术。而建筑外围护结构

    魅影幽兰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建筑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近五年

    1 普洛塞克住宅(Plocek House,1977)。 建在坡地上,周围长满树木。住宅的体型、色彩以及装饰部件如柱廊、壁柱、拱心石等的丰富多彩有助于增强它在

    维尼蜜罐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