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5

小禾小影
首页 > 论文问答 > 读文学与人生杂志读后感13期有感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钟玉婷是好孩纸

已采纳
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没有多彩的人生,就不会产生美丽的文学,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但是文学又不完全是人生体验。吴密先生在他的《文学与人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文学是人生的精髓”—哲学是汽化的人生,诗歌是液化的人。
180 评论

么么1009

《意林》杂志简介 励志激扬人生 《意林》改变命运 励志激扬人生,《意林》改变命运。意林杂志创刊于2003年8月,顾名思义,意韵深长,蔚然成林。“意”就是意境、意韵、意义、意味,“林”即智慧之林,“意林”就是通过很多故事营造生命意境、展现哲思意韵、阐述人生意义、透析生活意味。意林倡导积极健康的思想理念,关注现实生活,贴近现代人内心世界,弘扬博爱宽容的为人处世之道,表现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接触。力图通过温馨的故事、生动的语言,补充读者的生活经历,延展读者的精神边界,打造中国人最真实最贴心的心灵读本,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励志杂志之一。目前月发行量160万。邮发代号:16-288 《意林》杂志的办刊宗旨: 以“一则故事,改变一生”为宗旨,通过“小故事大智慧、小故事大道理、小视角大意境”,坚守“励志、感动、启迪、提升”的办刊理念,致力打造中国乃至全球都深具影响的励志传媒。 《意林》杂志主要读者对象: 目前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3-45岁的社会各界人士,重点是在校学生(初中、高中、大学)。 《意林》杂志栏目设置: 励心小品、心灵鸡汤、世间感动、成功之钥、人与社会、成长视窗、生活锦囊、新知博览、精英谭、流行·视觉、诗·画·话、浮世绘、编读互动等 《意林》杂志文章内容: ☆采撷人文精化,让人与人心灵相通,让爱与爱交相汇融;☆彰显乐观向上的人文精神,倡导健康、平衡、阳光、积极的幸福生活新概念;☆致力于开掘、寻觅、展现生活中一花一木的意趣,一颦一笑的意韵; 意林杂志特点: 绿色的封面——健康与活力的象征;绿色的纸张——把健康和环保融入字里行间;绿色的内容——走进心灵深处,把爱织入心田; ☆每期特有的专题、话题、花生等栏目及时捕捉社会热点、引人深思,与时代同步。☆文章故事性强,简短生动,意韵深长,不仅有助于学子们妙笔生花,还致力于增强现代人的幸福感和感受快乐的能力,提高读者的生活智慧。《意林》既是一本现代人的心灵鸡汤,同时又是生活智慧的指南。刊登过的部分名人读《意林》《意林》中多嘉树。美文华章,犹如音乐,余音绕梁。奇思妙想,梦笔生花,会意处可浮一大白!——戊子春二月 莫言《意林》读者 幸福如意——白岩松给心灵更多成长的力量,给生命更多感动的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于丹《意林》——意味深长林林总总的小故事会令你受益匪浅!——姚晨谁有故事谁即胜出。 励志激扬人生,《意林》改变命运。 ——陈忠实《意林》是意蕴之林,这里荟萃的短文篇篇意趣盎然,意象新颖,意味深长,蔚然成林。 ——周国平精神食粮,也要丰富多彩,营养充足。调剂口味,也不排斥话梅糖豆,苦茶辣酒,以及药性小吃,比如薄荷与板蓝根。 《意林》办得不错,祝愿它办出与众不同的风采来。——王蒙页页花木盛期期小森林闲来常做伴意蕴可涤心——著名作家 刘心武越办越好,意蕴成林——贺《意林》——徐静蕾意林是一本温暖洁净的刊物。它能让你变得热情和智慧,还有仁慈和感恩。——毕淑敏 愿情感的珍禽,思想的异兽,以及南来北往的风,都歌唱、栖居、穿行在这一处文学的风景林里。—— 舒婷《意林》是我向我的学生们推荐的为数不多的期刊之一,也是我的案头读物和枕旁读物之一;正如唐诗宋词选本和我的关系。但一期《意林》的内容,当然比任何一种唐诗或宋词选本的内容丰富得多。期期必有精致的或智妙的文章,每每令我获益多多。 《意林》创刊伊始,我便关注它了,并且一下子喜欢上了它的刊名。我读过的,及时送给学生们。现在,我的许多学生也开始喜欢它了。《意林》中的某些文章,我在课堂上亲自读过。对于我和我的学生们,《意林》乃是品质的欣赏教材,习写的引导教材。它影响我的学生们,由自娱式写作,转向意义写作的方向,并提升他们将文章写出意韵的能力。 故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是对《意林》心怀感激的读者…… ——2008年1月10日于北京梁晓声

269 评论

晨馨1205

看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个作家,很喜欢写小说,但是他写出的小说无人问津。后来,他从为女儿做午餐中得到启示,写了很多食谱。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食谱书成了畅销书。这个故事带着励志的色彩,意思是,让思维转个弯,换一条路就有可能成功。这里所谓的成功,就是书畅销了,收获了名和利,比起原来写小说的默默无闻,他的人生翻天覆地,收获了惊喜。我想说的是,人生不只为“畅销书”,还有很多事比“畅销书”更重要,更有价值。人生苦短,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最重要。虽然很多人用功利的标准来评价人的成功,以为所谓的“首富”“名人”等等都是成功人士,但人生的成功与否,真的不在于别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你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事,去追求世人向往的名利,即使到头来有所收获,你的人生也是有缺憾的。我的一个文友,一直以写作为生。虽然他有条件去做别的事,也有可能赚到更多的钱,过上更富裕的日子。可是,因为喜欢写作,他乐此不疲地写下去。他把写作当成一种享受,他说:“灵感像蝴蝶一样纷飞而来之时,人简直进入了妙境,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在文字里纵横江湖,自由驰骋,有什么比这样更愉快?”我知道,他的生活一直很清苦,但因为心中有热爱的事可做,他的人生是丰盈而多彩的。他可能一生都不会出“畅销书”,但有什么关系呢?收获了满足而丰厚的人生,远远比畅销书更有意义。等到他白发苍苍的时候,翻阅自己写过的喜欢的文字,一定会无比欣慰。做自己喜欢的事,远比追逐名利更重要。我一直觉得,喜欢是个带着温暖和幸福色彩的词。因为喜欢,所以乐而忘忧,所以沉醉其中不知归路。喜欢因人而异,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不要管别人如何评说,尊重自己内心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位大哲学家带着孙女在草地上放风筝,两个因不快乐而经常失眠的人找到他,问道:“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哲学家淡淡地说:“做你喜欢的事!”说完,又带着孙女去放风筝。做你喜欢的事,就能获得内心的从容安定,从而得到幸福和满足。还有一位朋友,在事业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突然选择急流勇退,去过自己想要的“房前栽花,屋后种树”的田园生活。他说:“我从小就有一个心愿,过一种自己喜欢的日子,养养花,种种草,看看夕阳,赏赏流云,觉得那样惬意自在,赛过神仙。”虽然他的事业再也没有大的发展,但他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依旧非常快乐。当然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可能收获一份意外的财富。比如,故事中说的写小说的作家,还有我的那位文友,如果一直坚持写下去,只为自己喜欢,这样的写作状态很容易渐入佳境,也许有朝一日,他们写出的作品真的成了“畅销书”。但这些只是因喜欢而得到的“副产品”,有当然高兴,没有也不要紧。人生匆匆,不能只为“畅销书”而活。遵从自己的心愿,做喜欢的事,活出真正的自我,人生才是快乐幸福的,没有遗憾的。

273 评论

Tequila1114

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没有多彩的人生,就不会产生美丽的文学,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但是文学又不完全是人生体验。吴密先生在他的《文学与人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文学是人生的精髓”—哲学是汽化的人生,诗歌是液化的人生。小说是固体化的人生—均从各种含水的不纯物质中得来的,戏剧是爆炸的人生。“初读这段文学,并不知其意,但得出一点结论:文学泊于人生,但又作用于人生。一、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文学样式有多种,谓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但无论作何种文学,为文者均有其水平之高低,文采之优劣;人生亦有多种,但不论是何种人,均有其人品,所以为文者其人品之高低,谓之曰高尚,低俗,伟大渺小,卑微等等。一部文学作品(或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内涵及思想,通过鉴赏一个人文章的内涵及思想,可以看出为文者的为人。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在C•汉密乐顿的作品《小说之素材与方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美国某君,搜集一人之手迹、支票、帐单、照片等,以作小说,试验卒失败。”意思就是说,一人想用真实的人生为写作对象,来写一部小说,但最终失败了。可见文学不是真实的人生经验。(至少小说表现的不是真实的人生)即吴密先生所说的:人生≠真实的与直接的经验。所以,准克地再现人生的做法在文学的做法在文学创作中是不可取的,也是很难做到的。每一部文学著作都是生活细节为对象,再加之以想象,赋之以深邃的思想才完成。四大名著无一不是在历史事件(或家庭琐事)的基础上改编,提炼其精华,投之以作者的感情才形成的:《红楼梦》中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附加在贾宝玉身上,但又加了一些虚幻境、空空道长等),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与广度;《西游记》作者以历史事件玄奘西游为小说线索,加之以孙悟空、猪悟能等传奇人物,使小说主题立刻升华;不是单纯表现唐僧师徒四人如何与妖魔斗智斗勇,而是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细细品味吴密先生对几种文学作品巧妙的比喻,终于体会了“文学是人生的精髓”。真实的人生是混有杂质的一盆水。但在文学作品中,人生便是已经除去杂质的清水、纯净水,而其中哲学是“汽化的人生”,最好为纯净,所以哲学是人生中最精华的部分—精神;诗歌是“液化的人生”,较哲学次之,所以诗歌表现了人的思想情感,是理想化的;而小说最劣,它只是在真实人生的基础上稍稍加工而成,所以小说重在记事,辅之心肝肤浅的情感表达……所以,“文学是人生的精髓”。文学源于人生,是人生的表现,同样,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人的思想。现在中国文学有诸多缺失,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宣传文学——专门作为宣传达室的工具;闲谈文学——缺乏作文的严肃性;消遣文学——低级趣味的文学。从这些文学中就可以看出作者们的低级超味,作文的不严谨,为人的不严肃。读过韩寒的《一座城池》的人,再了解一下韩寒这个人就会真正体会到“文如其人”。二、文学于人生之功用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学?因为文学于人生有非常大的作用。读《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太史公坎坷艰难的人生;读《离骚》,我们懂得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们知道了“公正是灵魂的优点,也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它是其他各种德行的基础“。于是我们学会了公正……所以,文学之于人生等一大功用及涵养心性,培养心志,培养道德。文学还可以促进真正文明。文学改变了人的意识,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促进人的进步。所以,一切优秀文学都在宣扬与体现人的规律,最终让人进步,促进真正文明。除此之外,文学还可以让人通晓人情:《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人章“。可以让人了解世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之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学作用于人生,功效甚广,但一定是好文学才可以促进人养成好品质。最佳文学作品含有人生最大量的、最有意义的部分 ,而且让读者爱到启迪,得到乐趣,这才是文学与人生的最佳契合点。

131 评论

相关问答

  • 读文学与人生杂志读后感13期有感

    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没有多彩的人生,就不会产生美丽的文学,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但是文学又不完全是人生体验。吴密先生在他的《文学与人生》中有这

    月球的球球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读文学与人生杂志读后感

    论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倦地在寻找,在探求,在孕育,终于,人类这棵奇妙的生命之树,绽放出了一枝奇妙的精神花朵。这一精神花朵就是对生命、对人

    兔宝宝装饰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读文学与人生杂志读后感悟

    论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倦地在寻找,在探求,在孕育,终于,人类这棵奇妙的生命之树,绽放出了一枝奇妙的精神花朵。这一精神花朵就是对生命、对人

    小苹果草莓心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读文学与人生杂志读后感受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曾听说过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

    桠枫娇娇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文学与人生杂志读后感

    江西文学与人生杂志社是2012-05-29在江西省南昌市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抚河北路73号6层。江西文学与人生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

    杭椒牛柳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