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7

nono521521
首页 > 论文问答 > 福建民俗文化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eiyiqinww

已采纳
襄樊民俗 家族 旧时,襄樊土著或外地迁入者定居一处,因人丁兴旺而发展为大家族,有的村即以姓氏命名。如市郊董台的董家、陈家营的陈家、刘家河的刘家,他们聚族而居,有族产、族规、族普,家族事务由族长掌管。家道富裕而辈 份高的族人也有一定发言权,族内组织常常与乡里政权组织混成一体。有的族长就是乡长或保长、甲长、集族权 襄樊民俗 人生礼仪习俗 婚嫁 婚嫁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甚繁,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6礼。襄樊旧时婚嫁逐渐演化为订亲、择期、迎亲几个步骤。 订亲 首先,男方父母请红爷(媒人)到女家求婚。若 女方父母同意,则由红爷将女方的“八字庚贴”(即写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时的柬贴)交付男方。俗 襄樊方言 天文地理晒老爷儿(晒太阳)荫凉坡儿(荫凉地)旋磨风(旋转风)麻风雨(毛毛雨)飘泼桶倒(大暴雨)下罩子(雾)天道(天气)月黑头(黑夜)撂天地儿(野外)紧高头(最高处)紧里头(最里边)挨根儿(附近)这儿嗨 儿(这里)那儿嗨儿(那里)哪儿嗨儿(哪里)床头起(床根前)墙根□(底下)(墙根下)末脑笃儿(末尾) 襄樊民俗大观 家族 旧时,襄樊土著或外地迁入者定居一处,因人丁兴旺而发展为大家族,有的村即以姓氏命名。如市郊董台的董家、陈家营的陈家、刘家河的刘家,他们聚族而居,有族产、族规、族普,家族事务由族长掌管。家道富裕而 辈份高的族人也有一定发言权,族内组织常常与乡里政权组织混成一体。有的族长就是乡长或保长、甲长、集族 襄樊民俗文化之婚嫁 襄樊民俗文化之婚嫁 婚嫁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甚繁,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6礼。襄樊旧时婚嫁逐渐演化为订亲、择期、迎亲几个步骤。 订亲,首先,男方父母请红爷(媒人)到 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则由红爷将女方的“八字庚贴”(即写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时的柬贴)交付男方 保康民俗:皮影戏 保康民俗:皮影戏 皮影戏是山区农民为了祈神还愿和庆贺丰年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化皮影是用大张驴皮涂绘勾金、着色雕制而成,是一种图案艺术。所表现的人物、景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皮影戏的表演者点上机油 灯,手持皮影在幕布后上场。舞台形象便靠强烈的灯光将皮影投射到白布上。表演者边舞边唱,题材主要以 唢呐巫音 唢呐巫音 湖北保康县巫音(呜音)调是荆楚文化的重点组成部分,是随着楚国的兴起发展而由民间走入宫庭的音乐。巫音调演奏乐器由马锣、小锣(包锣)、战鼓、小钗、大钗(俗称叶子)、长号、唢呐2支(比现通用的粗 长)组成,由5人或6人演奏,巫音调的主要表现器乐为唢呐。古时演奏者坐在宫庭遥池对面的云台上,故称“云 襄樊市保康酒文化 襄樊市保康酒文化 酒俗酒趣: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人制酒合酒独具特色,特别是饮酒时繁琐的酒规、酒法更是独树一帜,酒成为一种礼仪,一种文化。 接客:每逢过年过节或因需接客,提前给客人打招呼,当天登门再请 ,如果答应主人家邀请,一定得到,否则为瞧不起主人家。 入席:主人家按年龄、辈份、职务等情况合理 保康民俗:薅草锣鼓 保康民俗: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是在湖北襄樊保康当地农民中流传的一种生产习俗。过去,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事有换工的习惯,分大工、小工,两个小工顶一个大工。各种农活都有技术、质量、定额要求。薅草 20人左右即打锣鼓。 薅草锣鼓二人一班,一人敲鼓,一人面挂锣鼓架,架上挂着大、小锣和钹。演唱以
133 评论

草莓宝宝2006

(含发表的主要著作、论文等)2007年专著:1、《台湾近代文学丛稿》 1990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2、《台湾文学史·近代文学编》 1991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3、《台湾文化概观》(合著) 1993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4、《台湾社会与文化》 1994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5、《客家民间信仰》 1995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6、《鲁迅与新思潮》 1996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7、《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 1997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8、《台湾近代诗人在福建》 1998年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份有限公司出版9、《金门史稿》(合著) 1999年鹭江出版社出版10、《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 2000年鹭江出版社出版11、《闽台区域社会研究》 2004年鹭江出版社出版12、《闽台缘与闽南风》 2006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专著:《闽台地方史研究》2011年专著:《闽台地方史论稿》(海峡书局将出)《闽台妇女史研究》(海风出版社将出)2007年论文:1、《赤脚婢、奶丫头及其他— 从晚清诗文看闽、台两地的锢婢之风》 2007年1期 《福州大学学报》2、《清代福建的溺女之风与童养婚俗》 2007年2期《东南学术》3、《性别压迫:“典卖其妻”、“买女赘婿”和“命长媳转偶”—闽、台两地的部分证言、证物和案例》 2007年6期 《福建论坛》4、《闽、台冥婚旧俗之研究》 2007年3期 《台湾研究集刊》5、《从闽南方言俗语看闽、台婚姻旧俗—<闽南话漳腔辞典>札记》 2007年2期 《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6、《<台海击钵吟集>史实丛谈—兼谈台湾文学古籍研究的学术分工》 2007年1期 《福建师大学报》7、《台湾文学研究:选题与史料的查考和使用—以<诗畸>为中心的讨论》 2007年3期 《闽台文化交流》8、《国共合作、闽台合作与新旧文学共同进步—写给永安抗战纪念馆的学术报告》 2007年4期 《福建文博》9、《1944-1945:渝闽两地台胞与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 2007年5期 《台湾研究》10、《从档案看国民党台湾党部创建时期(1940—1945)的若干史实----兼谈海峡两岸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 2007年4期 《漳州师院学报》11、《闽台地方史研究三题》 2007年6期 《福州大学学报》

159 评论

晓柚崽崽!

中国民俗文化 ——风水文化和风水建筑  风水一说被大多数人视为无稽之谈。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水之说并不是一无是处。大多数人也将其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 《黄帝宅经》曰:地善,苗旺盛;宅吉,人兴隆。短短十个字就完全道出风水学的精髓。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风是流动的空气; 水是大地的血脉, 万物生长的依靠。  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群就能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正因为有了空气与水和适宜的温度,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所以,风水一说也有正确所在,正因如此,在建筑中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风水一说。  在中国有许多风水建筑,人们在建造房屋,选择家宅的时候会注意风水的好坏,讲究环境方位问题。人们也常以山水俊秀,地灵人杰等词语来赞美自己所在的地方。风水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那么,何为风水文化?它究竟是迷信还是科学呢?  《葬书》最早提出风水一词,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所谓的风水学便是:太极生两仪(阴阳、正负) ,两仪生四相(五行) ,四相生八卦,八卦生二十四山。通常人们将风水分为:龙、穴、砂、水、向、意、形、天。所有高等的风水师,都是按这些理去做,但要结合人命理,本性去计算;以前风水大师们的一句发家名言便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中国古人把风水称为堪舆,也叫地理,我们可以将其连起来读做:堪舆风水地理——堪(观察天) 、舆(勘察地)、风(空气空间) 、水(水文水质)、地(地形地质)理(的研究分析理论) 。  在地球上, 水、 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是也是风 占最大体积的物质是风、 地。 (空气)、水、地(土地) 。在地球上除了由天体进来的物质之外,几乎所有物质都由风水地三者所承载所包含所孕育,当然也包括人类。可见古代人所说的风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质,风水学就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 根据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余下的就是空间了,空间里只有风了。古人认为,风和空间和天是联在一体的,风水学中所说的风,既是空气,也代表空间,同时也包含天。老子曾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天,所以有天一生水之说,二就是地,三就是水。翻成白话文便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万物。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 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 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  《简易经》里记载: “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 ”这里所指的风水应该就是风水的原义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风水一词是这样定义的: 指住宅基地、 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在《辞海》中也是如是解释:风水,也叫“堪舆” 。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但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准确。其一,它将风水等同于一种迷信,没有肯定其科学的内涵;其二,没有把风水与风水术区别开来。风水是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从表面上讲,它是一种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从本质上讲,它是古人研究人与环境之间关系 、的一门学问。简略地说,它与现代的“人类聚居学”“环境地理学”有些相似,但二者之间仍有本质的差别: 后者是建立在观察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科学; 而前者由于缺乏科学理论与实验基础, 夹杂着许多唯心主义的说法和迷信的内容, 以至于我们还不能将它作为一种科学,只能作为一种“术数” 。  近年来,由于对传统文化研究不断深人,中外学者对风水的看法渐趋一致。他们认为:风水是中国古代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而提出的一套景观评价系统, 是古人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处理的方法与布局的艺术。风水的范围包含住宅、宫院、寺观、陵墓、村落、城市等许多方面,其中涉及死人葬地的称“阴宅风水” ,涉及生人居住地的称“阳宅风水”。风水有糟粕也有精华,不能简单地采用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对待它。有的学者还认为,严格地讲,风水与风水术是有区别的。风水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本体是自然界;而风水术是主观对客观的活动,其本体是人。  中国风水学是宇宙星体学、天文学、天体运行方位学、地球物理学、地磁方位学,水文学、地质地貌学、环境景观学、自然生态建筑学、社会伦理学、美学、人体信息学、气象学、空间选择学、时间选择学、民俗学、做人哲学、玄学、易学、预测学、阴阳学、五行学、形气学、理气学、日课学等等一门庞大的综合类学科。这是中国古人的伟大智慧的结晶,这是我们后人所应学习继承,应大力发扬光大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有人都熟知的风水建筑可能非故宫和明十三陵莫属了。 北京有一条龙脉,贯穿故宫和明十三陵。 古代君王身前居住之所与身后安息之地皆在龙脉之上,受天神庇护。 故宫,距今已经有了 600 多年的历史。故宫的龙脉与昆仑山相通,而昆仑山与天上元气相通。故宫中的交泰殿是故宫的龙穴也是北京城的龙穴,同时也是全中国的龙穴。从静态风水来看,故宫后有景山,前有金水河,位于山水之间,镇山金水,处于山水的环抱之中,为延年穿宅之格。从后宫后寝分析,以前宫前三殿来论,主体建筑太和殿、中永殿、保和殿皆占吉星位置,以后寝、后三宫来论,朝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亦处于吉星位置,尤其是延年吉星得位,更主长久稳固。整个故宫是完全按照风水这个大体的格局来建造的。  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十三陵亦是如此,它始建于永乐七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在昌平境内找到了这一片山地, 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并封为“天寿山”。以后的十二代明朝皇帝也相继把陵墓建造在这里,十三陵周围层峦叠嶂,秀美天成。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开敞,山间众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神道两侧的两座小山,为“龙山”和“虎山” ,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 “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 (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 ,着实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地。这次在去北京的旅游途中,我还听说了北京另一特别知名的风水建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大厦。此建行位于北京西二环金融街 25 号。  “金融街”在元代被称为“金城坊” ,明、清两代是金铺、银号聚集之地;清末至民国,我国的大部分银行也多设于此,是历代各种金融机构垂青的风水宝地。“现在的‘金融街’始建于1993 年 8 月,至 2005 年全部完工。南起复兴门, 北至阜成门,东临太平桥,西沿二环路,占地总面积 103 公顷。这里云集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中行总行、农发行总行等国家级银行总部,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保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等一大批著名金融保险证券单位和电信企业入驻。马来西亚丰隆集团等国外的著名银行机构等 200多家国内外金融及非金融机构落户此地, 成为我国掌握国际最新金融信息, 了解世界金融动态的国家级金融中心。” 虽说在此块“风水宝地”之上,但建行总行却是“地处不兴” 。建行门前天桥斜去,呈虚水而走遇“天桥煞”,而其西北角又面对十字路口遭“路冲煞” ,皆为泄财之象。相传时任行长周小川为此请来了香港著名的风水大师为建行的设计出谋划策, 力图化险为夷。于是便有了这幢为北京人所津津乐道的“风水建筑” 。金融街上的建行大厦通体黑色,在世界建筑史上实属罕见,在风水学中,黑色属水,水亦表财,黑色不仅催财力量强而且可以化煞;在西北角的煞重之位,大厦被设计成两把尖刀状的化煞布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顶部,为四个形如水闸放水的旺财设计, 意为财源滚滚;十字路口与天桥的西北角也有一对号称中国最大的汉白玉貔貅来招财镇宅;在貔貅的正中,竖立三根旗杆,意为三根高香表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在如此风水建筑的庇佑之下,这几年来,建行蓬勃发展,成为了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之楚翘;原行长周小川也官升三级,从总行行长之位扶摇直上至证监会主席、央行行长之高位。  真正的中国古代风水学应该是一种古代人类繁衍生息,治国安民等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生存知识;是一种研究大自然对人类作用的精深学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 是一种流传了几千年的民俗活动;是一种中国独有的以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产物;是一种由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所形成的人居环境选择优化的实用技术;是一种由中国古人的唯物唯心学术混杂而形成的博大学派; 是一种科学与玄学相提并论的、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落后于现代技术的、超越于现代科学的的系统理论;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  风水可以改天命而夺神功,这是古人对风水学的高度肯定。风水学告诉人们要能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天人合一,要优化自然环境,这样就有了好的阴阳宅,有了好的风水地的吉气感应与荫庇,自己和后人即可以平安昌盛,所以丁财贵秀,百福臻临,如果人人家家都能获得好风水地而吉祥, 社会就会因人人平安幸福而和谐,民族国家也就会因人人有为家家发达社会和谐而兴旺,这就是风水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所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风水不是万能的,风水也只是影响人生的一种力量。中国风水学虽博大但杂乱,虽精深但虚玄,虽可验证但少数据,虽有作用但多无科学根据,尚存在很多局限性,广而无边,深不见底,艰以学习,难以操作,尚泥古不化,裹足不前,为此,但愿风水同行们能摒弃成见,在考古践今的同时,努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它,充实它,完善它,提升它。是所至望!

195 评论

samantha427

福安城隍柯潜手记,所说千年贡品竹笼水拄制作工艺,取水工必需沐浴7天,再背一名老者前往白云山龙渊也就是现在的万年冰川景点。相传没背老人取水那取回之水就不是回龙水,没有回龙水的冰甜和天香之气,万年冰川景点是地貌自然形成,中央电视台刚摄制完,将在中央台播出。甘国宝将军在过台湾前,随行军队就是以取水工背老方法来训练士兵,在短时间内军队整体的士兵体质都得到很好的改善,甘国宝在到台湾消灭的海盗充分发挥此次军训优点。台湾高山人也从甘国宝军训方法中演变出许多背老节的版本。 在台湾举行了趣味横生的“背老婆大赛”,这项疯狂的比赛出自当地强盗从邻村抢妻的传统。这是一项以娱乐为原则的赛事,参赛者要求是夫妻,当然也可以变通一下,和邻居的妻子做个组合,或者所背女子年龄超过16岁都可以。此外,还允许参赛者用任何姿势背老婆。但是有一条,就是女子双脚不可以碰到地面而且妻子的体重必须超过49公斤。 22对夫妻聚集参加了这个活动,场面热闹非凡。随着发令员的一声枪响,每一对男女选手用各种姿势从起跑线上出发。参赛者背着老婆,拼命地往前奔,他们不但要穿越泥泞的水池,还要横跨重重的障碍。但是这些辛苦都比不上在丈夫身上、头向下脚朝上、忍受重重颠簸的老婆大人。“老婆说的都是对的,如果老婆说的错了,请参考上面那句话……”昨日上午,近20名男士面对自己的爱人,以庄严的宣誓来表达自己对爱人的忠诚,祝福专门属于女人的节日。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在音乐声中,男士们背着自己的老婆,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向前冲去。背着老婆的、倒栽葱扛着老婆的……各种姿势,让现场“观战”的游客无不开怀。 比赛规定,丈夫必须把老婆背着跑完大概1000米的路程,途中老婆的脚不能着地,从欢乐广场出发,绕湖边半圈,沿途还可以欣赏的生态风景。为了顺利地将比赛进行到底,丈夫们一个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根据比赛规则,参赛的丈夫们还得背出花样来。比赛有“背老婆基础篇”、“背老婆加强篇”、“背老婆挑战篇”3个环节,在场的丈夫们要想取得胜利就得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里,以老婆脚不着地为原则不停“折腾”。“哇!这是什么姿势?”在“背老婆基础篇”里,3号选手把老婆高高的立在了头顶。“这是金鸡独立式。” “来,老婆,来个腾空给大家看看。”背出花样尽管难度很大,但赛场上的丈夫们均在自己老婆面前表现得很勇猛。22号丈夫背着老婆和记者说,他们中午下班后就直接赶到比赛现场了,也许比赛不能拿到名次,但这也是彼此间传递感情的一次好机会,他们觉得很开心。为把老婆背得舒服些,参赛的丈夫们可谓煞费苦心。33号选手背着老婆一会是顺背,一会是倒背,总之是背劲十足,而肩上的老婆心疼了,一会儿为丈夫擦汗,一会儿又扇风。因为两人恩爱有加,配合默契,最终赢得冠军。 在福安二里村为了赶忙参加村里举办的“三八”背老婆比赛,80岁的阿公专门用车接回69岁的阿婆。3月8日下午,二里村举办了系列庆“三八”活动,其中背老婆比赛先后吸引了6对夫妇参赛。整个活动吸引了全村1000多名妇女来参加,成为了二里村众多庆“三八”活动最吸引眼球的活动之一。3月8日下午1时多,二里村1000多名妇女集中该村的村小学里,举行庆“三八”背老婆活动。由于腼腆,刚开始时大家一番你推我搡,只有3对夫妇肯上阵。一声令下,3名男子汉把老婆往背上一背,撒开腿比兔子跑得还快。趴在老公宽厚背上的妇女同胞,既幸福又害羞,舍不得抬起头来。夺得第一名的说,背老婆是小菜一碟,结婚2年多来,他经常背老婆,爬山时老婆走不动了,就趴在他背上;上楼梯,老婆一撒娇,又趴在他背上,今年已经是80岁的阿伯看到一些年轻夫妇害羞不敢上场时,他口大气粗地说:“如果我老婆不是去了猪场,我肯定要背她赛一赛。”有人建议他用车去把老婆接来。在报社记者的帮忙下,他跟车把在猪场养猪的老婆接了回来。一声令下,满头白发的阿婆就趴在了同样满头白发的老伯背上。虽然不能跑得太快,但一个来回,老伯很快就跑完了,脸不红,气不喘。“我今年80岁,体重只有56公斤;我老婆69岁,体重5公斤。”老伯一脸豪气。“结婚50年了,老头子还是第一次背我。趴在他身上,我的心里咚咚乱跳,既幸福又担心老头子背不起。”阿婆开心地笑着说。

355 评论

傻大明白

三平村崇蛇习俗戏 平和县文峰镇三平村一带生长着一种黑色无毒蛇,小的一尺多长。当地群众把蛇当做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尊称蛇为“侍者公”。他们认为家里有蛇是吉祥的象征,蛇越多越吉利,因此,这里的群众是禁止打蛇的。由于千百年来蛇与人类共处,出现了蛇不怕人,人不怕蛇的现象。人在床上睡,蛇在床下爬,是司空见惯的事,人们毫无“后顾之忧”,照样安稳睡觉。有时蛇会钻进被窝,蜷曲在主人的脚旁。有的人夜间不小心踩住蛇尾,被蛇咬上一口,也是一笑了之,决不进行报复。相传在一千一百多年以前,这里的深山密林之中,经常有蛇妖捣乱,危害群众。到了唐代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僧人杨义中使用法力制服了蛇妖,从此蛇妖改邪归正,成为杨义中和尚的随从侍者。另一种说法是,福建古代居住的闽越族,是以蛇为“图腾”加以崇拜的,三平 村崇蛇也是一种遗风。 龙舟竞赛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地俗称“五月节”。在这一天,漳州市区、龙海及九龙江沿岸的村庄,都要按照传统习惯,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参赛船只多者一百多只,少者十几只。每条船二十米左右长,配水手三十至四十名。船身分别漆成红、黄、青、黑、白等各种颜色,象征红龙、黄龙、青龙、黑龙、白龙。比赛时船头一个人击鼓,船尾一个人敲锣,做为指挥水手统一划船的信号,船当中一个人手持五彩缤纷的“蜈蚣旗”在空中挥舞,两岸成千上万的观众欢呼喝彩,场面十分壮观。

336 评论

相关问答

  • 福建民俗文化论文

    三平村崇蛇习俗戏 平和县文峰镇三平村一带生长着一种黑色无毒蛇,小的一尺多长。当地群众把蛇当做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尊称蛇为“侍者公”。他们认为家里有蛇是吉祥的象征

    Lisa艳艳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9
  • 民俗文化论文

    我是从事多年教学的大学老师,如需要,打开登录名,里面有联系方式

    小桥人家198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民俗民族文化论文

    33333333333

    芒果布丁sweet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民族民俗文化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 ——风水文化和风水建筑  风水一说被大多数人视为无稽之谈。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水之说并不是一无是处。大多数人也将其看做中国传统文

    好猫墙纸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民俗文化的论文民俗主题藏族

    藏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中国藏族人民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包括婚丧、饮食等习惯。婚丧习俗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火葬。小

    小小沉醉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