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0

xiaohoulee
首页 > 论文问答 > 研究古代文学的期刊论文格式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zyunicorn

已采纳
1、《诗三百》诗歌观念与孔子论诗 2、《楚辞》的楚文化精神 3、《楚辞》与《诗经》赋比兴艺术的发展 4、《左传》梦象的文学意蕴 5、《战国策》的写人意识及写人艺术 6、论汉代的诙谐小赋 7、从两汉乐府民歌看中国古代诗歌的叙事艺术 8、从意象构成比较建安与盛唐风骨的异同 9、论《史记》语言的文学特色 10、论玄学与魏晋诗歌的关系 11、汉魏六朝诗歌中对女性美描写的变化发展 12、从《文选》看萧纲的文学思想 13、陶渊明田园诗中情景理结合的艺术特征14、南朝山水诗发展的轨迹 15、谢朓山水诗情景交融的艺术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16、吴声、西曲的产生与发展 17、南朝文学对北朝的影响 18、论“盛唐气象” 19、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20、李商隐诗歌的意象选择与组合特点 21、唐代桂林山水诗概观 22、论王维《辋川绝句》的“空” 23、王昌龄与李益边塞七绝之比较 24、杜甫咏物诗中的人道主义 25、李商隐咏七绝的艺术技巧 26、论柳宗元的柳州诗 27、唐玄宗与杨贵妃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嬗变 28、比较唐代古文运动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不同特点 29、唐代传奇与唐代古文运动的关系30、宋诗理趣与唐诗情蕴漫议 31、苏轼题画诗研究 32、苏轼黄州时期创作的变化
171 评论

罗成or房谋杜断

共发表学术论文130篇,主要代表性论文有(1)《从〈飞天〉看大学生诗歌审美观念的流变》,《评论选刊》1986年第7期。(2)《幽默:韩愈诗文的另一种美学风格》,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年第10期。(3)《寄托、象征辨析》,《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第1期(4)《我国都市诗歌不发达原因初探》,《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5)《形不似味似:黄庭坚、陈师道诗比照》,《争鸣》1989年第1期(6)《象征派诗、朦胧诗比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0年第3期摘要。(7)《黄庭坚诗歌审美特征深层结构透视》,《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8)《宋词理性成分摭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4期摘要。(9)《黄庭坚诗歌审美心理机制描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2期。(10)《李贺、李商隐意象诗比较》,《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11)《台湾现代诗的价值取向之我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9期。(12)《关于海峡两岸现代派诗审美嬗变的思考》,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10期。(13)《新生代诗价值体系扫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14)《韩愈诗歌阳刚美观照》,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11期。(15)《中国现代派诗与接受美学》,《文摘报》1994年1月12日摘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16)《中国古代意象诗的哲学探究》,《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3期(17)《山谷诗词的谐趣品论》,《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18)《试论“黄庭坚体”》,《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19)《黄庭坚与茶》,《农业考古》1995年第4期(20)《台湾现代诗与禅》,《福建论坛》1995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5年第12期。(21)《黄庭坚诗歌立意考察》,《晋阳学刊》1995年第3期(22)《黄庭坚诗词理趣、禅趣辨味》,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11期。(23)《顾城诗歌审美心理结构三模式》,《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9期(24)《中国现代派诗与现代西方哲学》,《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1期(25)《诗歌意象组合的几种主要方式》,《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6期(26)《中国古代意象诗的价值取向》,《人文杂志》1997年第5期(27)《中国现代派诗的价值取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7期。(28)《一曲低回的乡愁咏叹调》,《名作欣赏》1998年第2 期。又载台湾《蓝星诗学季刊》第七辑。(29)《诗歌心理时空的几种主要形式》,《求索》1998年第3期。(30)《我国戏剧早萌晚熟原因探赜》,《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31)《“书会”补说与“才人”辨正》,《文献》2000年第3期(32)《试论瓦舍文化的商业性与娱乐性》,《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33)《宋元戏曲融合勾栏伎艺检视》,《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4)《诗学审美意象论》,《学术交流》2000年第4期(35)《戏文、元杂剧情节长度差异及其成因》,《戏剧艺术》2001年第1期(36)《宋元戏曲中的婚丧习俗》,《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37)《戏曲歌词承接与联章诗关系探讨》,《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38)《意象派诗与中国古典诗歌差异的文化阐释》,《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5期,《文艺报》2002年1月15日“理论视窗”摘要。(39)《瓦舍的衰微及其主要因素》,《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40)《我国成熟戏剧形式的主要标志》,《齐鲁学刊》2002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3期摘要。(41)《宋元民间戏班说略》,《戏曲艺术》2003年第1期(42)《我国古代成熟戏剧形式历史生成的三个重要环节》,《艺术百家》2003年第1期(43)《简析宋元民间戏剧观众的主要构成》,《戏曲艺术》2004年第1期(44)《中国古代诗歌的禅宗智慧》,《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45)《万历、嘉庆钞本〈钵中莲〉比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1期(46)《黄庭坚“以剧喻诗”辨析》,《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47)《宋元戏曲中的民俗事象摭要》,《广州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6期摘要(48)《联章: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言说体式》,《文学前沿》第10辑,2005年12月(49)《宋元戏曲商品意识的主要表征》,《艺术百家》2006年第1期(50)《中国古代诗歌的戏剧性因素初探》,《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51)《山谷诗集三家注述评》,《燕京学报》新第二十一期,2006年11月(52)《同题异体:从〈会真记〉到〈西厢记〉》,《文艺研究》2008年第8期(53)《论联句诗》,《学术研究》2008年第4期

161 评论

寻找茉莉花

原来在网上找到过一些的,,好像还有些网站。。。

329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