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8

123456789小姐
首页 > 论文问答 >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请叫我开森果

已采纳
除了个别几个专业还行,其他的都不怎么样。学校小得可怜,设备方面不好评判,但是图书馆不错。学校的领导很贪很蠢,欺上瞒下的那种,搞的是面子工程,很浮夸。学校的宿舍原本有四五人间的高公(没有阳台和独立卫生间),今年也没有了,全是八人间,又小又挤的。关键是校领导蠢的给信息系分配在不能上网的公寓楼里,真是脑子进水了。如有其它疑问,欢迎询问,很乐意继续补充的。
205 评论

笑语莹莹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南路25号。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山西会计学校,1985年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具体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南侧万柏林区千峰南路25号,与太原理工大学相毗邻。扩展资料:1963年9月16日,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山西会计学校,隶属于山西省财政厅。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被迫停止办学。1970年9月,根据山西省革命委员会通知,学校解散。1979年2月15日,中共山西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恢复山西会计学校,同时更名为山西省会计学校,校址在太原市南郊小店公社西桥大队。1982年6月21日,山西省财贸委员会发文将山西省财政厅干部训练班更名为山西省财政干部学校,与山西省财政会计学校合并办学,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83年,山西省会计学校更名为山西省财政会计学校,仍隶属于山西省财政厅,校址由原来的太原市南郊区东桥、西桥村迁至太原市河西区移村(现万柏林区千峰南路15号)。1985年11月2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山西省财政会计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校隶属于山西省财政厅,校址为太原市河西区移村(现太原市千峰南路25号)。2002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与太原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太原理工大学财经学院。2009年11月,被正式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山西省财政会计学校成建制划入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131 评论

tingting2171

还不错啦,财专在山西的专科中算是最好的,这里的学风非常好,每年考本的不少,就业情况也不错。就是占地面积有点小,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硬件、软件都很完善。如果你的分数离二本线不多的话,可以考虑报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哦,我是去年上的财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感觉还不错。。。如有疑虑,可以提问

341 评论

朝夕忆可否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TaxationInstituteofShanxiProvince)是华北地区唯一一所培养高级应用型财经管理人才的专科学校。学校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南侧,风景秀丽的汾河西岸,与山西唯一一所"211"院校-太原理工大学相毗邻。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是一所培养高等财经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山西会计学校,1985年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隶属于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坐落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4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640台,教学仪器设备值3632万元,建有6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2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100余个校外产学合作基地。

268 评论

芦苇薇薇

会计行业比较特殊,继续教育也有两个方向,实战和考证,但考证又是从业的基础。个人认为,以后实践经验相对要侧重一些,

214 评论

静静娃童鞋

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的探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在我国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争议焦点就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是完全替代,还是并列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到底如何,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理论界应对此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和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情况来谈谈本人对此问题的看法。 一、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详细分析各项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必须应用的概念和意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种会计问题作出处理的规范。而会计制度则是以某一特定部门、特定行业或所有部门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和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明确我国实施会计准则的意义及其对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的影响和提出的新要求,有必要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联系。 都属于会计法规。 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发布实施的,因此它们都是同一层次的部门行政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都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 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包括会计法律法规。各国的会计环境不同,一些国家只采用会计准则,而有些国家如法国和改革前的我国只采用会计制度,来规范各自的会计工作,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会计制度。 (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区别。 指导思想不同。在国外,以英美为代表,准则的制定以原则为导向,其指导思想是“指导性”的;而以法国为代表的会计制度的制定是以规则为导向,其指导思想是“指令性”的。这是两者之间的根本性区别。 侧重点不同。会计准则主要侧重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其内容比较抽象简略;而会计制度主要是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进行直接规范,重点规范会计的行为和结果,侧重于记录和报告,其内容比较直观、具体。 制定、修订的灵活性不同。由于一项会计准则涉及的范围通常比较小,易于增加或修改,而会计制度规定得比较详尽,即使经济业务只有一点变动,也要修订整个会计制度,如果新业务涉及所有行业,则各个行业的会计制度都要修订,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要比会计制度方便得多。 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由于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比较抽象、简要,需要会计人员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正确选择,需要较多的专业判断,因而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会计制度所规范的内容比较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强,不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会计原理进行判断选择,只要机械地照搬条文就可以了,因而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自然比较低。 二、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的必然性分析 (一)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资本的加速流动使资本的所有者越来越远离他们投资的企业,加上市场环境千变万化,远离投资企业的投资者迫切需要了解更加真实、相关、可靠的信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发挥会计的作用,为投资者提供及时透明的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前提和保证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是以规则为导向,具有强制性,因而制度应尽可能覆盖所有的经济业务。而现实的经济环境是千变万化的,制度的规定对于层出不穷的经济业务始终是“滞后”的,也就难以提供有用的会计决策信息。相反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导向,它规定的是概念和意义,当准则未能涵盖所有的经济业务时,会计人员可以应用会计原理来处理新问题,这使得会计准则比会计制度更具有灵活性。 转(二)国际趋同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等国际筹资活动日益增多,客观上要求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必须采用相同或相近的准则,以提供真实、公允和可比的会计信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国际社会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全球六家主要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2003年2月12日发布了一份最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调查报告:《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报告——2002年全球调查》。该项调查有一个调查选项就是:是否有直接采用或者是使本国准则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计划。在59个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95%(有56个国家和地区)有意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3%(有2国)已经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92%(有54个国家和地区)表示打算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者是向其趋同,只有5%无意于接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表明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国加入WTO之后,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使我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对外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我国也选择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方向,并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一套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所以在采用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做法的情况下,再采用以前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做法不符合国际趋同的大环境。 三、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一)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完善。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中。特别是2003年初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换届以后,由中国证监会、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企业界、学术界等组成的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从实质上参与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咨询,从而使我们这种纯政府模式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更具有代表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二)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2项会计科目、会计报表规定组成。新会计准则体系构成 (三)会计准则操作性的增强。 《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三部分:具体准则、具体准则指南和具体准则讲解。 具体准则指南其实就是对具体准则的具体讲解,虽不如会计制度那么详细,但相对于大部分会计人员来说足以对具体准则进行理解,而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情况下,实际造成了准则的指南和会计制度在很大部分上的重复,所以在完善准则指南的前提下,取消会计制度其实是完全可行的。 (四)政府部门的努力。 这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涉及面广,影响较大,因此做好相关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工作十分重要。财政部会计司提出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宣传培训及贯彻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召开的各省市财政厅会计处长座谈上,会计司就促进新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提出了若干拟采用的宣传措施供与会人员讨论。另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达了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将对全国5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7万多名注册会计师展开大规模的培训工作。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会使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极大地提高我国整个会计队伍的素质,也为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铺平了道路。 (五)各部门协调合作,加强监督管理。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领导人在会上纷纷表示,为了保证新准则的顺利实施,各部门将协调合作,加强监督管理,今后一段时间,要把上市公司执行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情况作为财政监督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重点之一,并对有关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准则体系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或延伸检查。另外,为了规范和加强对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改进对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服务,实现信息共享和政务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由财政部会计司、监督检查局、中注协、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与信息中心五方联合组织开发财政会计行业管理系统,于2006年2月16日正式运行。这些措施为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提供了外部保证。 四、结论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无论是从会计准则本身的完善程度,还是外部条件的准备,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的时机都已经比较成熟。当然如同执行新会计准则一样,它也需要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企业可以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专家的帮助下制定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以便企业内部人员更快、更好地应用企业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孙铮、刘浩,“经济环境变化与会计思维转换”,《上海证券报》,2; 石丽萍,“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的思考”,《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4; 张东扣、王伶、胡悦欣,“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评析”,《财会月刊(会计)》,4; 梁爽,《中外会计准则模式比较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11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