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8

汀汀20082008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世界史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eiou24680

已采纳
世界文化史看枢轴时代 如所周知,「枢轴时代」(Axial Age, 800-200 B C)是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在40年代末期提出的观念。他指出在那个时代,古代旧大陆的几个主要文明地区,西从东地中海,东至中国的华北,南至印度的恒河流域,都曾同时产生了思想与文化的突破。在他原来的构想中,中亚古波斯祆教(Zoroastrianism)的出现也是包括在「枢轴时代」的文化突破 ,不过近年来学界对祆教是否开始於那个时代,已有怀疑与争议。但是即使把古波斯文明除外,我们仍然可以说,世界三个主要文明,西方、中国与印度,在它们早期发展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枢轴时代」的文化跃进。   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对历来有关「枢轴时代」的认识与研究,作一些大略的检讨,更重要的是: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对这时代的历史意义提出一些个人初步的看法。  一 西方学界对「枢轴时代」的看法   西方学界第一次注意到「枢轴时代」这个历史现象是十九世纪初叶。当时,法国的东方学家亚贝尔─雷慕沙(J P Abel-Remusar)已注意到公元前一千年间,在古代东西几个主要文明的区域 ,大约同时发生空前的思想跃进。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学者拉苏斯(Lasaulx)在他的论著 已经把这个现象提升到历史哲学的层次去反思。但是一个半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这个文化历史现象,虽迭有讨论,到今天,西方学术界的主流仍未给予这现象应有的重视,推究起来,大约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西方史学与社会科学界的主流,承袭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一向是从西方中心的思想架构去看世界历史的发展,自然很难看到非西方地区(如中国与印度)的文化思想跃进有何举足轻重的世界性影响,韦伯(Max Weber)所代表的学术传承就是一个显著例子。如所周知,韦伯对非西方世界几个主要地区的文化发展,曾著有一系列比较文化研究,但是因为他的思想架构是建筑在西方文明特殊发展出来的理性观念上,他虽然对中国与印度传统文化都有专著,却并未重视这些文化在「枢轴时代」所产生的思想突破的影响。   韦伯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传人,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在50与60年代,也是以西方特有的理性化观念为出发点,把世界各种文化放在一个统一的演化架构内作比较研究。不错,他也曾提到公元前六世纪以後在世界几个主要文明圈内发生的「哲学突破」(philosophical breakthrough),但谈到古代文化发展的创新,他只认为古代西方的希腊与以色列是他所谓世界文明演化的「苗 社会」(seedbed societies),而中国与印度的古文明完全不在其列。韦伯与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是二次大战後在西方盛行的现代化观念的思想根源,可以说是现代西方学界的一条主流思想。这条主流思想在近年来,透过贝拉(Robert N Bellah)对宗教演化(religious evolution)的论著,特别是艾森斯塔特(Shmuel N Eisenstadt)的比较文化研究,开始正视「枢轴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意义,但他们对「枢轴时代」的认识是否会对西方学术主流产生影响,尚在未定之天。   这 值得顺便一提的是,在西方学术主流之外,对「枢轴时代」这观念也有一些反响,这 最重要的当数西方现代思想家佛吉灵(Eric Voegelin)巨著,《秩序与历史》(Order and History)。佛氏完全不同意黑格尔─韦伯这一思想传承对「理性」这观念所作的狭隘理解,因此他在评¤世界文化的发展时,可以对「枢轴时代」作相当同情的了解,但问题是他跳出了黑格尔─韦伯这一思想传承的小框子,却跳不出西方文化的大框子。他的基本思想毕竟还是以古希腊与希伯来的精神思想为本源,从这本源的深处他吸收了一些对宇宙与生命的感受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认识,以此为根据他纵览世界文化的各主要发展,给予古印度与中国文化在「枢轴时代」所出现的思想跃进很高的评¤,但最後就生命与历史的 悟深度而言,他仍不认为後者可以与古希腊与希伯来文化在同时所产生的思想突破相提并论。   上面说到在西方学界主流内外对「枢轴时代」这一论旨所产生的一些反响,但这些反响却经不起西方学界在近三十年所涌现的一股强大思潮的冲击,这股思潮就是一般泛称之为後现代主义。这股思潮在两方面对「枢轴时代」的讨论间接地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後现代的一个基本观念是否认主体意识对了解文化现象的重要性。而主体性的重要性正是「枢轴时代」论旨的一个前提:这个时代的出现正由於当时的一些思想人物的主体意识产生了突破性变化,否认了这个前提自然使人无法看到「枢轴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後现代思潮与「枢轴时代」论旨都重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但後者认为不同文化之间有高低发展之异,而前者则因为有文化相对主义的倾向而否认不同文化之间发展程度的高低差异性。二者在这方面观点的不同,自然使得「枢轴时代」这观念在後现代的思想圈 没有引起兴趣。   上面的讨论不但使我们了解为何「枢轴时代」的论旨迄今不能在西方学术界与知识界受到广泛重视,同时也可反衬今天重提这论旨的学术与文化意义。一方面它可帮助我们走出西方文化中心的思想框架去认识人类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认识「枢轴时代」这个文化现象,我们也可避免文化相对主义的陷阱,进而看到人类的一些共有经验在古代不同文化社区 形成内容不同的思想跃进,而这些跃进给此後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想前提,也因此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 二 「枢轴时代」的起因   探讨「枢轴时代」这个历史文化现象,我们首先会问,为何这个现象发生在世界某些地区而不在其他地区出现?更重要的是:为何这个现象在古代几个主要文明地区同时出现?原因是甚堋?这发生缘起的探讨当然是重要而且极饶兴味的问题。西方学者从十九世纪初叶开始认识这现象时,就曾提出这个问题。当时有些学者曾以文化散播(cultural diffusion)的看法作为答案。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个文化现象先在一个地区出现,然後散布到其他地区。鉴於「枢轴时代」的文化跃进,在不同的文明地区,以不同的文字形式与思想内容表现,这种文化散播的说法当然很难成立。  也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各文明的历史环境变动所造成的刺激与回应去解释「枢轴时代」思想突破的出现。例如德国学者亚佛得.韦伯(Alfred Weber)就曾指出公元前2000-1000年间,印欧游牧民族从今日俄国南部向外移动,四处迁徙,在公元前1000年以後开始与当时几个主要文明地区接触而产生冲击。因此他认为这种人口大迁移所造成外在环境的刺激足以解释为何印欧民族迁徙所至之处,当地人民受到震荡,对生命产生新问题与新思想,由此而有「枢轴时代」的思想创新。   此外,欧洲学者魏尔(Eric Weil)也曾经从环境论的观点提出类似的解释。他指出「枢轴时代」的思想突破都是在各文明发生崩解的过程中产生。这不是偶然,因为 答案补充 太多了,你自己到/clcjxs去看看
119 评论

小百合2011

世界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世界历史在最早的历史著作中已出现。在古代世界,西方与东方的历史学家在立足本民族历史研究的同时,开始将眼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注重不同民族与地 区之间的联系。中世纪的编年史家则常常以《圣经》中的创世说和不同民族的起源作为他们历史叙述的开端。启蒙运动时期,历史学家的视野更为广阔,一种对“普 遍史”(Universal History)的探询在法、英、德等国开始出现,欧洲之外的社会引起专业历史学家的足够重视。然而从19世纪开始,伴随着 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工业化进程的展开以及帝国主义的扩张行为,世界历史的研究传统受到阻碍,历史学家的注意力再一次局限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之内,对本国政 治、经济、文化诸层面的关注超过了世界,扩张所带来的优越意识使之不能对欧洲之外的历史予以足够的尊重与重视。 因此,只有到了20世纪,确切地说是在一战之后,更具专业性的世界历史才出现。20世纪早期的世界历史观念是与一些历史哲学家联系在一起的,如斯宾格勒和 汤因比等人。尽管他们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学家,但其理论却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研究的发展。首先,历史哲学有助于阐述范围更大也更为复杂的“文明”这一概 念,从而为全球性的历史分析确立一种恰当的范式;其次,历史哲学家们认识到不同社会和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在他们的影响下,专业的历史 学家开始将这种理论范式引入到世界历史的研究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威廉·麦克尼尔。在《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中,麦克尼尔把不同社会群体和文 化传统的接触视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主要力量,其中技术和工艺在不同地域之间的传播,对于一些地区权力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麦克尼尔的 著作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描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图景,对其后世界历史中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纵观当今的世界历史研究趋向,有两种理论范式对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一是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通过研究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制度及文化, 希望找到传统社会向现代变迁的一般模式。从现代化理论的第一部著作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到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现代化理论的构 建对于理解现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动力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现代化理论的重心在于寻求西方发达国家迈向现代社会的内部动力和特殊经验,并认为这种经验同样适 用于对传统国家的分析。这种带有某种种族优越感的意识限制了它在世界历史研究中的视域。其二是世界体系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不同的是,世界体系论者提出现代 世界历史只有在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霸权的背景下理解才有意义。正如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所力图证明的,不同国家所处的中心、边缘、半边缘地位 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互动成为解释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关键。遗憾的是,世界体系理论只是狭隘地关注经济和政治关系,却忽视了文化、思想等意识形态层面的内 容。两种理论范式对当今世界历史研究产生了近40年的影响,但它们之间却缺少真正的对话。 对明日世界历史研究的展望,有两种重要的可能性会对现有的世界历史理论作出突破。一种是对全球政治经济史的新考察,一种是对全球环境与生态史的分析。对于 第一种可能性,近年来倍受注目的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彭慕兰的理论建构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世界体系论,如 他认为在所谓的1500—1800年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并非沃勒斯坦所说的处在这一体系的外围,而是居于中心地位。中国与欧洲只是在19世纪才走上分 流的道路。彭慕兰的全球经济视野因而更为广阔。第二种可能性则聚焦于环境、生态和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全球影响。如克罗斯比在他的著作中所说明的,伴随着 人类的远距离迁徙,生态和生物的交流经常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存亡。在他的代表作《生态帝国主义:900—1900年欧洲的生物扩张》中,克罗斯比分析了欧洲 物种在世界不同地区获得胜利的原因,而这有助于解释欧洲全球霸权的建立。环境与生态史的兴起表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世界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 新的前景。 世界历史研究的发展需要不同国家历史学家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努力,尤其希望在其中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

334 评论

鹿脸脸舅舅

世界文明史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发展没有绝对独立的物质文明,也没有绝对独立的精神文明,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海国图志》中魏源引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说法: /html/zhexueqita

306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世界史的论文

    世界文明史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发展没有绝对独立的物质文明,也没有绝对独立的精神文明,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在《海国图

    MM头Selina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关于世界文化史的论文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发展史,民族文化的彻底摧毁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人类历史上那些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也许他们的人种依然幸存,但是他们的民族却随着其

    那份噯隻許伱甡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论文

    要中文还是英文?原创,摘录,还是抄袭?

    小怪兽的小胖兽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关于世界史的论文题目

    这种大问题是不会有人回答的 面对现实自己写吧

    篠田麻里子 6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关于世界经济史的论文

    这里很多,

    小不娃娃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