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6

1024个西瓜
首页 > 论文问答 > 陶瓷材料论文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姣姣Devil

已采纳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对粘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但是陶器始终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命运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亨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也将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并受到广大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是有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同时唐代还烧制出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花装饰等品种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金时战乱后遗留下来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窑仍然继续生产,其中龙泉窑比宋时更加扩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龙泉窑的上乘之作还有“金丝铁线”的元哥瓷,应是仿宋官窑器之产物,也是旷世希珍明代从洪武35年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200多年来烧制出许许多多的高、精、尖产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窑厂的存在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还有福建的德化白瓷产品都十分精美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景德镇瓷业盛况空前,保持中国瓷都的地位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朝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并烧制出色泽鲜明翠硕、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郎窑还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郎窑红、缸豆红独步一时还有天兰、洒兰、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闻名于世雍正朝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艺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致,成为与号称“国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种乾隆朝的单色釉、青花、釉里红、珐琅彩、粉彩等品种在继承前新的基础上,都有极其精致的产品和创新的品种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到嘉庆以后瓷艺急转直下尤其是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竭,制瓷业一落千丈,直到光绪时稍微有点回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寿终正寝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发展史,并至此落下帷幕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古陶瓷发展史,它虽然是以衰退而告终,但是它给后人留下的这份珍贵而又丰富的遗产,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173 评论

纳兰美黛子

第1章 绪论1 功能陶瓷的基本性质2 功能陶瓷的分类及应用3 功能陶瓷的发展第2章 功能陶瓷的电导1 量子电导理论初步1 波粒二象性2 费米能级2 电导、电导率与电阻率3 载流子4 离子电导1 晶体的缺陷及其浓度2 离子载流子的迁移3 离子电导率5 电子电导1 晶体中电子的能带2 电子载流子的浓度3 电子载流子的迁移及迁移率4 影响电子电导率的因素6 空间电荷效应7 高温直流负荷下陶瓷材料的电化学老化8 陶瓷的表面电导9 玻璃的电导10 功能陶瓷材料的电导参考文献第3章 功能陶瓷的极化1 极化强度2 表面电荷3 介电系数4 极化强度P与介电系数ε的关系5 克劳修斯?莫索蒂方程6 极化的基本形式1 位移极化2 松弛极化3 其他极化形式7 陶瓷材料的极化1 混合物法则2 陶瓷介质的极化3 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参考文献第4章 介质耗损1 介质损耗及其基本形式1 介质损耗2 电导损耗3 离子松弛损耗2 有电导的陶瓷介质损耗1 恒定电场下的吸收电流2 交变电场下的极化电流和电流叠加原理3 陶瓷材料的介质损耗1 离子晶体的介质损耗2 玻璃的介质损耗3 电离损耗和结构损耗4 降低陶瓷材料介质损耗的常用方法参考文献第5章 陶瓷材料的击穿1 介质的击穿2 击穿的基本形式1 热击穿2 电击穿3影响陶瓷材料击穿强度的因素1 不均匀介质中电压的分配2 陶瓷中的内电离3 表面放电和边缘击穿4 强电场作用下介质的应力参考文献第6章 铁电体和铁电性1 铁电体2 BaTiO3晶体1 BaTiO3晶体的结构2 BaTiO3晶体的电畴结构3 BaTiO3晶体的介电?温度特性3 BaTiO3基陶瓷的组成结构和性质1 BaTiO3基陶瓷的一般结构2 BaTiO3基陶瓷的电致伸缩和电滞回线3 BaTiO3陶瓷的介电系数?温度特性4 压力对BaTiO3基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5 BaTiO3陶瓷的击穿6 BaTiO3陶瓷的老化7 铁电陶瓷的非线性8 BaTiO3陶瓷的置换改性和掺杂改性4 铁电陶瓷的应用1 BaTiO3基介质瓷的应用和典型材料5 反铁电陶瓷的性能及其应用1 反铁电体的微观结构2 反铁电介质陶瓷的特性和用途6 铁电半导体陶瓷材料1 BaTiO3陶瓷的半导化2 影响BaTiO3陶瓷半导化的因素7 半导体陶瓷的应用1 表面层陶瓷电容器2 晶界层陶瓷介质及晶界层陶瓷电容器8 弛豫铁电体、研究与应用1 弛豫铁电体的特性2 弛豫铁电陶瓷材料的研究与发展3 弛豫铁电陶瓷材料的应用参考文献第7章 压电性1 自发极化与铁电性2 压电效应3 压电晶体4 压电陶瓷材料的极化5 压电陶瓷的主要参数1 频率常数N2 机电耦合系数3 机械品质因数4 弹性柔顺常数6 压电陶瓷的压电方程1 第一类压电方程组2 第二类压电方程组3 第三类压电方程组4 第四类压电方程组7 压电振子1 压电陶瓷振子2 压电振子的振动模式8 压电陶瓷性能的稳定性9 压电陶瓷的应用及发展参考文献第8章 功能陶瓷的力学性质1 陶瓷材料的受力形变1 应力?应变曲线2 陶瓷材料的弹性变形3 陶瓷材料的塑性形变2 断裂力学基础1 理论断裂强度2 Griffith断裂理论3 材料的断裂韧性3 提高陶瓷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常用方法参考文献第9章 热学性能1 晶格热振动1 一维晶格的本征振动2材料的热容1 热容的概念2 固体热容理论揭示3 材料的德拜温度及相变3 材料的热膨胀性能1 热膨胀系数2 固体热膨胀机理3 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因素4 多晶体复合材料热膨胀4 材料热传导1 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 热传导理论3 多相和复合材料的热导率4 热导率的影响因素5 材料的抗热震性参考文献第10章 功能陶瓷的光学性质1 光通过介质的现象1 折射2 色散3 反射4 吸收5 散射6 透射2 无机材料的颜色3 无机材料的红外光学性质1 红外技术2 红外透过材料3 红外探测原理4 热探测器材料4 材料的光发射1 材料发光的基本性质2 荧光和磷光3 发光二极管5 光电效应1 光生伏特效应2 光电转换效率6 非线性极化7 电光及声光材料参考文献第11章 功能陶瓷的磁学性能1 绪论2 磁性的种类3 材料的磁性来源1 材料的磁性来源于原子磁矩2 电子轨道磁矩3 电子自旋磁矩4 原子的总磁矩4 宏观物质的磁性1 强磁性物质的磁性特征2 亚铁磁性氧化物的磁性5 与磁性有关的交叉物理效应1 磁热效应3 磁光和光磁效应参考文献第12章 功能陶瓷的耦合性质1 功能材料的压电效应2 功能材料的热释电效应1 热释电现象2 热释电体的结构特点3 热释电效应的热力学4 热释电系数3 功能材料的电光效应4 功能材料的光电效应5 功能材料的磁光效应1 磁光效应2 磁光材料及应用6 功能材料的声光效应1 声光相互作用:布拉格衍射和拉曼?奈斯衍射2 声光效应的应用参考文献第13章 敏感陶瓷的性质1 热敏陶瓷1 陶瓷热敏电阻的基本参数2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主要特性及理论模型3 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4 热敏电阻的稳定性5 NTC热敏电阻的应用及发展2光 敏陶瓷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应用1 光电导效应2 光敏电阻陶瓷的主要特性3 光敏陶瓷材料的应用、研究和发展4 铁电陶瓷的电光效应、应用及其发展3 湿敏陶瓷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1 湿敏陶瓷的主要特性2 湿敏机理3 湿敏陶瓷材料及元件4 湿敏陶瓷元件的应用4 压敏陶瓷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1 压敏半导体陶瓷的基本性能2 ZnO压敏陶瓷3 ZnO压敏陶瓷的导电机理4 压敏陶瓷材料和应用5 压敏电阻的应用5 气敏陶瓷材料的性能及应用1 气敏元件的主要特性2 等温吸附方程3 SnO2系气敏元件4 氧化锌(ZnO)系气敏元件5 氧化铁系气敏元件6 气敏陶瓷元件的应用和发展参考文献第14章 生物陶瓷材料的物理性能1 生物陶瓷材料的基本分类2 生物惰性陶瓷1 氧化铝陶瓷2 氧化锆陶瓷3 碳材料3 表面活性生物陶瓷1 生物活性玻璃和玻璃陶瓷2 羟基磷灰石3 磷酸钙骨水泥4 生物可降解陶瓷材料1 硫酸钙2 β?磷酸三钙材料5 生物医用纳米材料1 纳米氧化铁2 纳米羟基磷灰石3 其他纳米材料6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1 生物活性陶瓷之间的复合2 生物活性陶瓷与生物惰性陶瓷的复合3 生物活性陶瓷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复合4 生物活性陶瓷与金属表面的复合5 生物活性陶瓷与人体组织中的有机质复合参考文献第15章 超导电性1 超导电现象和超导临界参量2 超导体的性质1 完全抗磁性2 约瑟夫逊效应3 超导电性的唯象理论4 超导体的分类1 元素超导体2 超导合金3 超导陶瓷5 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与前景1 超导量子干涉计SQCID2 超导变压器3 磁通变换器4 超导计算机5 射频量子干涉仪6 混频器7 多层结构8 高温超导无源、有源微波器件9 超导电缆10 超导同步发电机11 超导磁能存储系统12 超导电磁推进系统13 超导磁悬浮装置6 提高超导陶瓷Tc及Jc的途径参考文献第十六章 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能1 纳米材料的概念2 纳米材料的超塑性3 纳米固体材料热学性能4 纳米固体材料光学性能5 纳米固体材料磁学性能6 纳米固体材料电学性能7 纳米材料的应用参考文献

278 评论

杜嘉班纳Ricky

从传统文化继承创新角度剖析“青花热”作者:郁虎妹  时间:2009-4-3 17:02: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摘要:北京奥运的青花系列的礼服,把人们对青花瓷宠爱推向极致。对传统文化瑰宝的爱慕,值得欣喜,但是其推崇方式,从传统文化的量变式和质变式的继承创新角度分析,值得担忧。下文,笔者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创新 量变式 质变式 青花瓷 正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一直是炎黄子孙的华夏情结,政府及学术界都很关注这个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条例的实施可见一斑。然而,如何继承创新却是个争论的话题。一般意义上来说,艺术的创新是指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它在艺术生命中起着变化、促进、增长、更新的作用。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分为量变式的创新与质变式的创新两个方面。量变式的创新主要是指在一种艺术范围里其发展只是一些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变化。质变式的创新则是指突破了原有艺术的性质和范围,创作出了完全新的艺术作品。笔者认为这两者关系可以理解为形似和神似的关系。保护、收藏、修缮、翻新、展览只是一种保存标本的方式,就像把熊猫放到保护区精心喂养以供参观是一样的,物种的苟延残喘而已,不是继承,更不是创新发展。目前的演绎的“青花热”潮流,足以窥见我们的方式深值疑问。青花瓷,作为中国瓷(China)中魁冠,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花色清新明丽幽静雅致,釉色光亮洁净白中泛青,气质典雅清新,极具中国传统墨画之神韵。其对于中国文化的阐述,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我们希望青花瓷作为民族的骄傲,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影响世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敬仰,并能在现代工艺、现代文明的环境下传播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文化效益。青花瓷是艺术殿堂的瑰宝,是文人艺术家手中的爱物,是收藏家的猎物,是博物馆的珍品,是东方中国的传统文化标签。从荧屏热播赵雅芝主演的《青花》到风靡大江南北的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从奥运会水上项目的“青花瓷”系列颁奖礼服到北京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的“青花瓷”立柱,“青花瓷”已更多地成为彰显中国文化的载体,担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青花瓷如飓风卷入寻常人的听觉视觉甚至触觉,掀起一股“青花热”潮流。随着大量“中国元素”在北京奥运会上的亮相,以“青花瓷”这一闻名世界、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以下,取几个代表性的实例来展开分析:一、量变式创新,即形的简单模仿。1、直接对传统青花瓷产品形态的现代翻版。下面四个例子是对传统青花瓷工艺品或日用品的直接拿来利用。其中图一是以王步为代表的文人画风格的青花,仍属于量变式的创新。具有青花瓷本身的大致形态,只是做了基本的形态的突破和装饰图案的创新。 2、直接借用青花瓷具象的形态纹饰进行二次创作。以下图例依次为青花瓷地毯、扬帆青岛的广告招贴、相机制造商Lomography 合作推出Diana 青花图案相机、北京10号线的北土城站与奥运支线相交入口、座椅及手枪纹饰、DVD的包装设计、惠普的青花瓷打印机。不禁惊叹从家具用品到电子产品、从宣传招贴到公共设施、从服装品牌到手枪纹饰,虽材料造型功能各异,但皆采用青花瓷的原本具象图案。不可否认的是,即便你第一次或单独看到他们时是多么的振奋与欣赏,可是在此处当它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我敢说“豪无创意”反似小儿科的贴图。让蕴含深厚文化的古典隽永高雅的青花瓷,变得象一阵流行的时尚风。 二、质变式创新,即神的提炼升华。下图依次为:坐落在“绿色家园媒体村”的“青花瓷”ATM自动提款机、奥运礼仪服装和瓷质便筏概念设计。脱离了传统青花瓷的造型图案,现代视觉中多了份宁静、大气与优雅,透出的仅仅是青花的经典气质,然而每个设计却又明确告诉人们自己的功能与特色,透过自身设计展示自己的魅力,而不是借助青花瓷形态。我们不会感叹这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神的提炼,因为在传统文化分析中前辈早已对青花瓷的风格气质做了最凝练的叙述,但是我们赞赏设计师们能在理解吸收,并在现实的设计中把这些灵魂结合产品功能诉求用设计的形态视觉语言表达出来。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出生于苏州的国际建筑大师贝律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很现代,很中国,很苏州的古老的现代建筑。他以绝妙的艺术手段用现代手法展示了苏州园林及建筑的景致小巧、移步换景、假山池沼、动静虚实等典型气质。传承并升华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用现代清新的空气水分滋养的生长于传统文化沃土上的艺术形式,是可持续的。 结语:诚然,在青花瓷的传承创新中,只有量变式的模仿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保存古人的文明,实属拿来主义的做法,但是我们并不能为此全盘否定之,其存在是传统文化继承的最原始最基础的方式。质变式的创新升华,是传统文化的实质性的传承,是根植于文化土壤的民族文化史的进步,在该项实践中,可以挖掘现代人的文化潜质,从而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留下至深的脚印。所以,青花瓷艺术的真正生命力不可能在于天价的收藏更不在于时尚的简单模仿,这些浮浅而泛滥模仿的“青花热”只能是给古雅的青花瓷艺术本身蒙上污点。青花瓷的文化的传承发展要依靠质变式的创新,用现代科学的设计思维去传达凝练的文化神韵。参考文献:[1]熊廖.中国陶瓷美术史.紫禁城出版社,1993[2]杨永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陶瓷[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4:6-7.[3]景德镇的青花瓷.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4]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84 评论

相关问答

  • 陶瓷材料文献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可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

    龙龙1004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2
  • 陶瓷材料论文文献

    从传统文化继承创新角度剖析“青花热”作者:郁虎妹  时间:2009-4-3 17:02:00  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摘要:北京奥运的青花系列的礼服,把人们对青花

    今天天很蓝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3
  • 陶瓷材料论文

    陶瓷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原始的时代,那么中国就基本上有一些比较简陋的淘器了。那个时候就可以用这些淘气。装一些水用来喝。虽然做的比较简陋,但是已经有一定

    追风的夕夕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4
  • 陶瓷材料文献格式

    你可以上GOOGLE学术上搜一搜看看目录,有很多,中文和英文的都很多,然后再可以上中国期刊网或万方上搜一些中文的资料,到sciencedirect上搜一些英文文

    茶舞清香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4
  • 陶瓷材料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 摘要:在国际社会中,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

    宾格砖家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