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2

水蓝色的风铃
首页 > 论文问答 > 唐朝的制度文化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真美呀?

已采纳
经济方面;贞观之治时期,采取“静以抚民”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得社会的生产力的得到提高。取得一定社会效益。对外交往方面:一面和草原的“突厥部落和谈,一方面聚集力量实行征服拓疆的准备。
229 评论

分享奇闻怪事

能直接看文言文的话,首先当然是三国志、晋书以及宋书、南齐书等等然后有世说新语,可以下一本简译版的,再加一本笺注,笺注余嘉锡的很不错另外再细一点的话: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唐庚的三国杂事、孙盛的晋阳秋等,还有各家的晋纪,不过有几本比较难找如果楼主要的是现代文的概述,那就太多了,而且我看了一些,现在貌似还没有各方面都很好的书。楼主随便到百度有关贴吧(直接就有魏晋南北朝吧),看顶上的帖子就好了,那里都是fans们,又有大家的回帖,比电子书好;这方面的论坛也很多如果要的是专著,鲁迅就有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另外我这里有一张表,以前往复论坛总结的: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年。马植杰《马植杰秦汉三国史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王利华《中国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雷依群《北周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傅克辉《魏晋南北朝籍账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王启涛《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巴蜀书社,2001年。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2000年。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程维荣《拓跋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王素《敦煌吐鲁番文献》,文物出版社,2002年。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年。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李蔚然《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刘长东《晋唐间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米文平著《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版,2000年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年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胡阿祥《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刘磐修《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2003年1月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华书局,2002年11月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世界汉学译丛),中华书局,2002年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丁福林《宋书校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许福谦《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张承宗《六朝民俗》(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卢海鸣《六朝都城》(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2年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罗维明《中古墓志语词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刘季高《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2月孙若风《高蹈人间—六朝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林超民、王跃勇主编《南中大姓与爨氏家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3年戴洪才、周瀚光《六朝科技》(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3年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连镇标《郭璞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王家葵《陶弘景丛考》,齐鲁书社,2003年汤伟侠《汉魏六朝教育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彭自强《佛教与道教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巴蜀书社,2001年范新干《东晋刘昌宗音研究》,崇文书局,2002年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刘纯鑫《魏晋南北朝诗文韵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李万生《南北史拾遗》,三秦出版社,2003年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高敏《南北史掇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325 评论

是薇一的我

唐朝文化,太宽泛了,你可以把【文化】分割成若干个小块来进行分析,比如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服饰,交通工具,经济发展,对外交流,民俗,诗歌文学,绘画艺术、书法等。这样就不至于慌乱,无从下手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52 评论

a长了一半的草

唐朝的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影响唐朝时候,国家强盛,实力日益加强,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国家的繁荣统一对文化的发展也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唐初诗歌,并没有随着政治经济的统一繁荣而迅速转变,相反地齐梁诗风凭借着帝王的势力还继续统治着诗坛。盛唐时代,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充满蓬勃向上精神的浪漫主义的诗风是这时期诗坛的主流。中晚唐文学却有多方面的发展,除诗歌风格流派更加复杂多样而外,古文运动在这时期取得了胜利,传奇小说也发展到了全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涌现了一大批有卓越成就的诗人。伟大的诗人李白,具有进步的理想,宏伟的抱负。但他生活在唐代统治阶级开始走向腐化,社会各种矛盾逐渐显露的时代,理想无法实现。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时代。在天宝年间,他已经密切注意社会的种种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专横骄奢、穷兵黩武以及贫富对立的黑暗现实。这个前所未有的文学全面繁荣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固然是文学本身不断发展变革的结果,但更为根本的还是决定于文学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本文将就唐代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具体的论述。唐朝的创建: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定都长安。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镇压了各股农民起义军,统一了全国初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学:变革浮艳的宫廷诗 树立新诗风隋朝前后只统治三十多年,作家大半是南北朝旧人,受南朝文风影响极深,加上隋炀帝大力提倡梁陈宫体,因此浮艳淫靡文风仍然泛滥文坛。但是,由于隋初国势增强,对外战争取得一定胜利,隋文帝又曾提倡改革文风,隋初的一些诗歌,尤其是边塞诗歌中也曾出现了一些比较清新刚健的作品。这又表明隋代文风开始向唐代过渡的特点。唐初诗歌,并没有随着政治经济的统一繁荣而迅速转变,相反地齐梁诗风凭借着帝王的势力还继续统治着诗坛。唐太宗时的虞世南、高宗时的上官仪,都是皇帝优宠的专写浮艳的宫廷诗的代表人物。武后时的沈全期、宋之问也写了大量宫廷诗,但是他们继承前人的成绩,完成了五、七言律诗形式的创造,对诗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唐代诗风转变的关键,在于代表中下层地主阶级利益的新起诗人和宫廷诗人展开了斗争。高宗时,"初唐四杰"崛起于诗坛,他们虽然还没有脱尽齐梁诗风的影响,但是已经提出了轻"绮碎",重"骨气"的主张,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深表不满。他们的诗或表现从军报国的壮志,或揭发贵族生活的荒淫空虚,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题材内容扩大了,思想感情也开始变化了。武后时代,陈子昂更高地举起了诗歌革新的旗帜,有破有立,提出了在复古中实现革新的主张。而且在创作实践上完全摆脱了齐梁浮艳习气,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上存在的种种矛盾。显示了刚健的风骨。终于改变了齐梁诗风统治的局面。端正了唐诗发展的方向。 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学:诗歌、散文全盛 各种艺术繁荣发展 诗歌多浪漫主义经过了将近四百年的分裂动乱的痛苦之后,隋唐时代终于实现了人民所渴望的国家的统一。隋唐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的地位,不得不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在政策上不得不照顾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限制豪门士族的势力。自隋代开始,士族势力逐渐削弱,隋末农民大起义更给士族以沉重的打击。隋唐实行均田制,把国家掌握的官田、无主地、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一部分农民。对地主豪族过多地占有土地也有限制,某些豪族逾限占有的土地曾被没收,一部分农民就从地主豪族的部曲转为政府的均田户。在生产发展中,租佃剥削方式的庄园地主经济,逐渐代替了奴役部曲剥削方式的豪门地主经济。租庸调税法的实行,赋税、徭役负担有所减轻,中小地主阶级逐渐抬头,劳动人民的处境也有一些改善,再加氏族志的重修,户等的重新划定,士庶界限逐渐消失,豪门士族的势力更日益衰微了。正由于这一系列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唐代国家迅速强大起来,从贞观至开元一百多年中,农业、手工业生产不断上升。贞观时期,斗米值三四钱,成为历史佳话。手工业方面,绫绵、陶瓷、纸张、金属制品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国家政治、经济达到了昌盛繁荣的顶点。。唐朝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那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亲密,唐朝疆域空前广大。唐朝时,北方先后有突厥,回纥民族,东北有秣褐民族。唐朝在北部边境先后建立了都护府和都督府。西南有南诏和吐蕃;南诏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曾接受唐朝云南王的封号;吐蕃为藏族的祖先,与唐几次通婚,保持"和同为一家"。边疆各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国家空前规模的统一,对文学繁荣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过去由于南北对立,文化发展殊途。在学术上是"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在文学上是"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但自隋代统一,双方就开始互相吸收。盛唐的诗歌,中唐的古文,正体现出南北文化汇流的汪洋浩瀚的局面。同时国家的统一,水陆交通的发达,也使作家生活视野扩大了。唐代作家如李、杜、高、岑、元、白、韩、柳等都走过很多地方,都有许多出身地位、思想性格不同的朋友,这是六朝文人,乃至许多两汉文人所不及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国内各民族关系比过去更为融洽,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比过去更为活跃。中国传统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乃至日常生活的饮食、服饰,都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有重要的发展。唐代在中国各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外来音乐,建立了燕乐、清乐、西凉、高昌等十部乐曲。舞蹈方面,剑器舞、胡旋舞等也来自西域。绘画方面也吸收外国色彩、晕染的技巧,出现了敦煌许多壮丽的壁画,也出现了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等绘画大师。各种艺术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王维的山水诗,号称"诗中有画",显然受到山水画的积极影响。音乐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诗歌的入乐传唱,还直接促成了词的诞生。更值得注意的是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使唐人精神生活大大地丰富了。我们读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可以看出当时艺术创作饱满的内容,新鲜的活力,也可以看出当时作家们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鲁迅说:"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不算弱。例如汉人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则办法直前无古人。汉唐虽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绝不介怀。"这种魄力和信心,正是来自国家的强大和统一。 伟大的诗人李白,具有进步的理想,宏伟的抱负。但他生活在唐代统治阶级开始走向腐化,社会各种矛盾逐渐显露的时代,理想无法实现。他写出许多热烈追求光明理想,猛烈抨击黑暗现实,极度蔑视腐朽无能的权贵人物,勇敢冲击封建礼教制度的光辉诗篇,表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他的诗风壮浪纵恣,摆脱拘束,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不愧是屈原以后另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中晚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学: 古文运动兴起和胜利 现实主义诗歌发展 古文运动的胜利,是中唐文学发展的重大成就。六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虽然自隋代李谔、王通,到初唐陈子昂、盛唐李华、萧颖士等都曾经努力反对,却一直很少改变。到中唐时代,由于社会矛盾的发展,政治思想的斗争趋于尖锐,骈文已经无法适应这种要求。韩愈首先发起了复兴儒学的运动,幻想通过加强儒家思想的统治,遏制佛老思想的流行,加强中央集权,并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在文章上他也反对六朝骈俪的文风,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他的政治主张虽然受到一些人拥护,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在文体改革上,却得到和他政治见解颇不相同的柳宗元等人的支持,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文运动。韩、柳二人除写了许多政论外,还写了不少传记、杂文、寓言、游记之类的文学散文,以深厚的功力,独特的风格,锤炼精粹的语言,显示了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优越性,终于使骈文在文坛上失去了统治的地位。 尽管盛唐的政治开明,经济发展但是封建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继续存在,继续发展。这首先突出地表现在土地兼并问题上。唐代虽然有过均田的措施,占田的限制,但到高宗时代,洛阳豪贵占田逾限者已很多。到玄宗天宝年间,更"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在经济繁荣外衣下面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玄宗早年虽颇能"励精图治",晚年却沉湎酒色,信任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内政日趋腐败,对外穷兵黩武。天宝十载、十三载两次征南诏,全军覆没,更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玄宗为加强边防,设置节度使,更种下了边镇节帅拥兵作乱的祸根。天宝十四载(755)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这一变乱持续了八年,唐帝国的统治力量受到严重打击,开始由盛而衰,逐渐走向没落。 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次动乱虽然最后被平定,国家元气已经大伤。原来存在的社会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日趋尖锐。。安史之乱所破坏的社会经济,虽然到贞元、元和时代逐渐恢复,但整个北方已今非昔比,经济重心逐渐转向南方。德宗时权德舆说:"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新唐书·权德舆传》)南方的扬州、苏州、杭州、广州、鄂州、洪州、成都等城市比以前更加繁华,歌楼妓馆,更加发达。但是这种畸形的繁荣,更助长官僚、地主的享乐欲望。安史乱后,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地主的庄园经济日益发展。以前的许多均田户,逐渐沦为庄园地主的佃户,有很多农民则流亡道路,衣食无着。王朝的税收办法,也不能不适应土地兼并迅速、无数田园易主的形势,在德宗建中元年,改租庸调为两税法。这个新的税法解除了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负担,一度保证了国家财政的收入。加以航运的恢复,江淮物资能够顺利北运。宪宗时,国家实力有所增强,曾经先后平定了剑南、淮西两个藩镇,其余藩镇也开始表面上归附中央。这就是史家所谓的"中兴",对中唐文学的繁荣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但这个局面没有维持很久,随着政治的日益腐败,两税法的弊端百出,人民的负担又越来越加重了。到穆宗时,人民的赋税负担比德宗时增加了三倍。其他杂税徭役,更有增无已。皇帝公开奖励各地官僚进奉"羡余",立"月进"、"日进"等名目。各地藩镇官僚更借进奉为名,残酷搜刮,"唯思竭泽,不虑无鱼"。人民起义反抗的浪潮,此伏彼起,。在社会矛盾复杂尖锐的形势下,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潮流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局面。安史乱后,元结、顾况等揭发社会矛盾的诗歌,成为杜甫的同调。中唐时代,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更继承杜甫的传统,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掀起新乐府运动。他们的新乐府诗揭发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残酷剥削,对人民的深重疾苦表示同情,对国势的削弱也深感不安。他们的诗在当时就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除了以白居易为首的现实主义诗派而外,中唐时代诗歌的风格流派比盛唐更多了。大历年间,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李益、卢纶的边塞诗,都是盛唐诗风的余响。贞元、元和之际,韩愈、孟郊以横放杰出的诗笔,开创了奇险生新的新风格。青年诗人李贺,更融合楚辞、乐府的浪漫幻想的传统,以浓丽的色彩,出人意表的想象,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苦闷和追求。刘禹锡的学习巴楚民歌,柳宗元的借山水以抒幽愤,艺术上也有独到的成就。   晚唐诗歌,随着国势的衰危动乱,风格面貌也有很大的变化。杜牧、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有一些新的发展,但无论写忧国忧民,或写爱情生活,都有相当浓厚的感伤情调。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在黄巢起义前后写的一些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但感情更愤激,批判的锋芒也更尖锐,从他们诗里,我们看见了唐朝国势摇摇欲坠的景象。 这一时期最值得一提的伟大诗人是杜甫。杜甫生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时代。在天宝年间,他已经密切注意社会的种种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专横骄奢、穷兵黩武以及贫富对立的黑暗现实。安史之乱发生后,许多盛唐诗人的浪漫豪情消失了,对动乱的现实也很少反映,杜甫却和人民一起经历了一段饥寒流浪的生活,写出了很多惊心动魄的诗篇,愤慨外敌的入侵,期待国家的中兴,描绘了人民深重的灾难。他的诗象一面镜子,照见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赢得了"诗史"的称号。宏深博大的思想内容,海涵地负的艺术才力,"转益多师"的学习态度,"毫发无遗憾"的严肃创作精神,使他成为中国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唐朝文学自身的发展:唐代文学的繁荣,也是文学本身不断发展的结果。从先秦到汉魏六朝,文学经历了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诗歌、散文、小说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遗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光辉传统的建立和发展,不同思想倾向的表现,不同题材领域的开拓,不同文体特征的探索,以及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都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财富,同时,也留下了不少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唐代文学繁荣的必要条件。但是,更值得重视的是唐代作家对文学遗产所采取的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态度。隋及初唐时期,齐梁形式主义诗风虽然还占统治地位,但初唐四杰已开始对它表示反对,到了陈子昂,更大力扫荡齐梁诗风,标榜"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传统,在复古之中实现革新。李白继承着陈子昂的革新精神,一面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一面又学习楚辞和乐府,创造了独特的浪漫主义的诗风,完成诗歌革新的使命。到了杜甫,更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明确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主张,既有批判,又有继承,既注意内容精神,又注意声律形式。正因为如此,他的现实主义的诗歌才能够"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负起了继往开来的任务。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论,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传统。在散文方面,韩愈一方面指责六朝文风:"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但是他并不全废骈俪,而且他的"陈言务去"的主张,也受南朝文人"辞必穷力而追新"的启发。这些唐代杰出作家在对待遗产上,都体现了一种既批判又继承的共同精神。这种既不拜倒在古人脚下,又能虚心向古人学习的精神,使他们借鉴而不流于摹仿,继承而又能有所创造。这是非常值得珍贵的。 也许,只有唐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才会产生这样深厚的文化积淀,才会对我们的今天产生这样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因为它是值得我们永远骄傲的。

163 评论

相关问答

  • 唐朝的制度文化论文

    唐朝的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影响唐朝时候,国家强盛,实力日益加强,经济和文化都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国家的繁荣统一对文化的发展也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唐初诗歌,并没有随着

    龙发集团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唐朝文化的论文

    可以延伸到文化差异和传承来写。那个时候日本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学习,朝廷制度、经济发展、茶文化……可是现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在一个弹丸之国传承的比中国自己都要好些,应

    西湖草莓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唐朝文化的论文选题

    写关于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比如文学昭明文选,还有玄学,史学的造诣,还有经济发展。政治的运作,改朝换代,派系宗室之争。还有北方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太武帝的统一战争,

    曼丽nilei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唐朝文化的论文题目

    写关于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比如文学昭明文选,还有玄学,史学的造诣,还有经济发展。政治的运作,改朝换代,派系宗室之争。还有北方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太武帝的统一战争,

    魔法袋的礼物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有关唐朝文化的论文

    《唐之韵》,介绍唐代的诗词歌赋,

    想鱼的熊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