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4

adamjackjason
首页 > 论文问答 > 学术期刊审稿人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桐叶封弟

已采纳
成为通讯作者更容易当审稿人。1、一般做过通讯作者都是有很大机会成为审稿人的,审稿越积极机会就会越来越多,审稿越消极机会就会越来越少。2、审稿人特指为期刊杂志审阅待发表学术论文并给出修改意见的专家或学者。
186 评论

123456789小姐

[1]《ACM Computing Surveys》期刊审稿人,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学术刊物,SCI杂志(Impact factor: 250)[2]《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审稿人,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协会学术刊物,SCI杂志(Impact factor: 929)[3]《Computer-Aided Design》期刊审稿人(SCI杂志),Elsevier学术刊物(Impact factor: 446)。[4]《IET software Journal》期刊审稿人(SCI杂志),英国电子电器工程协会刊物(即IEE)(Impact factor: 640)[5]《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杂志审稿人, EI检索源刊物;[6]《管理科学》杂志审稿人[7]《同济大学学报》杂志审稿人

163 评论

ID换了又换

这篇文章是站在审稿人的角度去说说笔者我的审稿过程。首先得的声明一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人员科研人员,没有那些大牛人深厚的专业知识,没法一眼就看得出一篇文章的好坏。所以,这里只是一个平凡的审稿人的一点小经验。最开始的时候,收到了associate editor发来的邀请审稿的邮件,让一个星期内答复。读了摘要之后,觉得与我的研究方向比较吻合,对文章的内容也比较好奇,于是就答应审稿了。然后就收到了文章的全文,并附有审稿的dead line。有的期刊是3个星期,有的是4个星期,我还没有见过更长的,也许理论类的会更长些。当然,为了表示自己是认真的读文章的,我不会选择第一个星期就交回审稿意见,即使有的文章确实是看得比较快,一般是选择比dead line提前2-3天提交审稿意见。我不清楚别的审稿人人是怎么做的,如果都按我这个做法的话,一篇文章审稿周期2个月以上实在是太正常了。在我看来,审稿的过程就是找麻烦的过程。如果一篇文章你都没有找出毛病,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文章实在是写得太好了,另一个就是你水平不够。在这种挑刺的前提下,一篇随意的文章很容易给批的一无是处。在读稿之前,我会用几分钟的时间扫视一下文章,了解一下文章的基本状况,比如篇幅、排版是否清爽、有没有章节遗漏、图表标注是否清楚、文字上有没有显眼的错误等等。文章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一篇第一印象很差的文章,会加重审稿人挑毛病的决心。所以在投稿之前,让旁人浏览一下文章是很有用的。因为很多时候,即使文章已经给修改很多道,但是一些眼皮底下的错误通常容易忽略掉。读文章的时候,我通常都是直奔引言。文章标题跟摘要一般是不会有啥明显的问题的。在引言上,我会花很多时间,也愿意花这些时间。审稿意见的表格里有文章是否创新,有意义的问题,这个答案只能在引用里面找。审稿人是不会帮你去总结这些创新点的,所以在引言里面,要包含这些信息。读引言时,不但要看作者的描述,还要去读一下参考文献。这样才能判断文章的表述是否诚实,不能只看作者的一面之词。所以,对不恰当的文献引用,我会比较恼火。要在审稿意见里面指明。在读引言部分时,还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查查作者的背景以及文章中描述的问题的背景。如果作者的reputation比较高的话,对文章的立意就不会那么怀疑了。所以,新人在这方面上要受比较大的压力。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科研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看到作者近几年同方向的文章比较多的话,还得都翻看一下,看是不是有比较多的重叠。看完引言部分,其实心里大概就有了一个判断了。如果文章意义不大,结果还不好,那就倾向于拒稿或者大修。这里还要再看一下工作量。如果工作量大的话,而且杂志要求又不是那么高的话,就倾向于修改;如果杂志影响因子比较高的话,就倾向于拒稿。没办法,不是勤奋就可以成爱因斯坦的。如果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如果工作量也不大的话,那也是倾向于拒稿。文章主体部分的问题主要是逻辑。如果后面的论证跟论点逻辑上没有问题的话,最终结果就决定于引言部分了。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不可能都不出毛病的。总是可以找到一些逻辑问题,或者一些假设是相互矛盾的,或者是用不充分的论据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读文章的时候,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跟着作者的思路是不容易找出问题的。这样,一篇文章基本上就给定性下来了。如果倾向于接收,还要看看文字部分,是否有语法、词汇等表达上的问题。如果倾向拒绝的话,文字部分就不用看了。总结一下,笔者本人的审稿过程:1:看第一感觉。2:看引言。3:看逻辑。4:改语法。5:写审稿意见。

148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术期刊审稿人

    这篇文章是站在审稿人的角度去说说笔者我的审稿过程。首先得的声明一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人员科研人员,没有那些大牛人深厚的专业知识,没法一眼就看得出一篇文章的好

    doubledennis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学术会议期刊审稿人

    相关如下:学术生涯以来被数十个期刊邀请审过数百余篇/次的文章,publons统计验证的数据。有jacs、nature子刊,也有四区末流。拿过几个期刊的年度最佳审

    密果儿小雨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学术期刊审稿人有工资吗

    审稿本身对于审稿人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目前绝大多数的审稿是无偿审稿,研究者出于学术职责,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社区,而接受editor/area chair的审稿邀请

    nana鬼鬼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审稿人

    前述两项应该是基础。后两者的难度较大,尤其对于咱们这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不过,其间尚有一衔接的角色——国际学术刊物审稿人。 倘若您能成为某刊物的资深审稿人,就有

    若伦丫头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学术期刊审稿人含金量高吗

    一般来说,还是挺厉害的。SCI期刊编辑部,通常从已经发表过相关研究方向论文的作者及合作者中选择审稿人,作者需要认真回答审稿人的问题,否则很难录用。

    机器猫TJ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