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97

听风者三
首页 > 论文问答 > 青年科学杂志封面现在叫什么名字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街头流浪泡泡

已采纳
青年文摘刊名及字体发展史  我是1981年1月正式到《青年文摘》工作的,当时的十二条21号还是一座由平房构成的大院子,在这所院子的东边是一处四四方方的小院,就在这小院的西北角有一个两居室,里屋是《旅行家》编辑部,外屋就是《青年文摘》编辑部了。当时编辑部只有5个人,我就是那第5个人。  我来《青年文摘》的时候,第一期杂志的稿子已经编得差不多了,封面已经设计好了,插图也基本上约齐了,前期的工作是由当时出版社美编室主任秦耘生先生完成的,我只是接着编排版式和去印刷厂发稿,这一年封面上的刊名字很像现在的黑体字,但是是手工设计出来的,记得是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在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装系的学生写的。这一年的杂志一共出版了4期,第一期的发行量是17万册。  1982年杂志改为双月刊,开本也由小32开改为16开,封面自然是要重新设计的了,封面上刊名的字体也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几经筛选,选中了由陆杰夫先生设计的刊名字,字形有些同现在的粗黑体,由于刊名字体在当时已经成了大家眼球关注的焦点,所以怎么看怎么不舒服,于是第二期由我把那四个字动了一下手术,笔画的粗细和字的结构都做了一些变动,时间不等人,第二期封面就这么发了稿。在这期间编辑部陆续收到了一些热心读者的来稿,其中有几十幅刊名书法作品。当时的负责人张清雅先生灵机一动,提议刊名字可否在读者中征集呢?还有人说可以像出版社的社名那样从鲁迅先生的字里面摘选,可以从毛主席诗词里选……当时也没有什么版权一说,最终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得出了结论:请名人题写!于是第三期的封面刊名字诞生了,作者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时年74岁高龄的吴作人先生。第四期换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师杜大恺先生的墨宝;第五期使用了张爱萍将军的墨宝。至此大家的心气儿总算平静了一些,觉得总这么折腾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回过头来比较了一下,觉得杜大恺先生的字还是很有“味儿”的,于是第六期就又用了杜大恺先生的字。  转过年来,有人提出还是使用吴作人先生的字好些,于是从1983年至1985年的三年时间里《青年文摘》刊名字一直使用的是吴作人先生的题字。  转眼间就到了1985年底,社里的《旅行家》杂志停刊,该杂志的美术编辑陈辉先生调入《青年文摘》杂志做美编,陈先生的美术字写得非常好,在他的建议下,青年文摘的刊名字由陈先生做了重新的设计,新的刊名字比较厚实,在报刊摊上也比较抢眼了。当时杂志的封面照片,每期都是选用多幅,虽然有点“摘”的感觉但是总的感觉不够大气,到了1986年,我们重新设计了封面,字体也相应做了改进,改进后的刊名字就是现在刊名字的原型了。杂志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越来越成熟了。  在以后的十几年里《青年文摘》刊名的字型经过了4-5次的小手术,特别是电脑的使用,使得字型的修改和变化较以前方便了许多。  如果把一本杂志比做人的脸面的话,刊名就是这个脸上的眼睛。变化是永恒的,人类在变化中进步。但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好的,不要为了变化而变化,要知止而后为。李嘉成先生说过一句话: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这话想想还真是挺有“味儿”的。
10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