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0

娜娜nancy
首页 > 论文问答 > 经济犯罪论文选题最新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梦似路长!

已采纳
论中国的死刑废除  〔摘 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废除死刑,死刑的废除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趋势。既然如此,中国就应该顺应这种历史的潮流,那么中国废除死刑的原因是什么呢?  〔关键词〕 中国 刑罚 死刑 废除  从封建社会进入近现代社会后,刑罚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古代的极不人道的刑罚如死刑、杖刑、笞刑已经逐渐被近现代西方的刑罚体系所代替。古代那些如凌迟、枭首、车裂等死刑也被一些能尽量减少人痛苦的死刑如枪决、针刑、毒气所代替,尽量减轻死刑犯的痛苦,以示对生命的尊重。  可是现在死刑不但失去了其在刑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而且限制、减少死刑乃至废除死刑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与趋势。 现在尊重人权的呼声越来越烈,而生命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因此许多国家都相继废除了死刑。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一旦失去,生命便不会重来一次,所有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认为废除死刑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应该废除死刑。  早在清末时期,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就提出了限制乃至废除死刑的观点,沈家本从传统的“王道仁政”出发坚定地认为:“臣等窃维治国之道,以仁政为先,自来议刑法者,亦莫不谓裁之以义而推之以仁,然则刑法之改重为轻,固今日仁政之要务,而即修订之宗旨也。”并且强调“化民之道,固在政教,不在刑威也。”  可见废除死刑的观点是由来已久的,那么我认为中国应该废除死刑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下文我将浅谈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加入世界市场,并且中国国际化的程度也是越来越深。从2005年10月4日到现在,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在法律或实践上废除了死刑。具体情况如下:对所有罪行都废除死刑的国家有68个,普通罪行废除死刑的国家有11个,实践中废除死刑的国家有24个,所以,在法律或实践中废除死刑的国家总计有121个,保留死刑的国家仅有75个。而且最近几十年情况显示,平均每年有三个国家在法律或实践中废除了死刑。可见废除死刑在整个世界上都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因此,中国若想在世界舞台上更好的展现自己的魅力,赢得更多国家的尊重,就应该与世界接轨,废除死刑。  其次,“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观念从西汉就根植到了人的脑海中,或许现在这种观念对人还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观念并不是成为中国废除死刑的一个障碍。  很多时间若是问大家一个人杀了另外一个人,应该对杀人的人怎么办,大家肯定会说应该给他判处死刑,但是如果情况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呢?比如,甲要强奸乙,乙在甲未得逞之继而因为防卫过当将甲致死,这时候大家可能并不认为乙应该被处死,反而会因为乙的勇敢而称赞乙。再比如,一个男人回家后看到妻子正和第三者通奸,然后火气大发,用菜刀将妻子和第三者砍死。此时,如果按照中国现行的法律,此男人必将会被处死,可大家可能大多数都会有一些同情该男人,认为他不应该被处死,任何男人遇到了这种情况都会一时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  可见,“杀人偿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条件的限制的,人们真想让杀人者死的是那些罪大恶极的,极度危害社会的罪犯。但是这种罪犯在社会上不是多数,为何不废除死刑呢?  再次,死刑并不比终身监禁具有更大的威慑力。迄今为止,并没有研究表明重罪的发案率与死刑的存废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有研究表明人在犯罪后被判为死刑对社会的威慑力并不比终身监禁的威慑力大,而且如果被判处死刑,犯罪率依然保持在原先的水平。从实践中考察,死刑也从未对犯罪产生过有效的威慑力。 因为一个人若是明确知道了自己何年何月何日死,刚开始可能会恐惧,但是随着他意识上的逐渐接受,到真正执行死刑时却不是太害怕了,可见死刑的威慑力难以持久,而且威慑效果的巩固期有明显缩短的趋势。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整日活在对自己死期的猜测之中,这时的威慑力才是更大的。西方废除死刑的国家对重刑判罪时一判就会判个几百年。中国完全可也借鉴这种刑罚,当人犯也被判几百年后,即使该罪犯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减刑,那么他还是无法走出牢狱,对社会的危害也就无从谈起。  第四,当谈到一个人被判为死刑时,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想是不是该犯人杀了人。其实并不是仅仅杀了人才会被判为死刑的,一些经济犯虽然并没有犯杀人罪但是却也会判为死刑的。经济上的犯罪无非是官僚贪污了,企业逃税了,盗国家财产了,他们之所以会在经济上犯罪很可能是因为自己思想上一时出了差错或者是受到了他人的教唆,如果立即执行死刑,便等于夺取了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是完全有可能在经过改造后重新成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可是一旦生命权都没有了,还何谈改过自新呢?还何谈更好的建设祖国呢?从矫正论的角度看,是否所有的死刑犯都不能够改造呢?死刑剥夺了刑罚积极的、改造的价值。  第五,人无完人,只要是个人即使他再怎么细心也是会犯错的。古往今来,发生了许多的冤假错案,中国古代的窦娥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吗?  冤假错案并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失,好比再精密的仪器也有出差错的时候。德国国际记者协会日前在欧洲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是欧洲各国的检察官、法官等执法人员以及一些律师组织。调查的内容是刑事重罪案件的误判比率。调查结果出人意料,这类案件的误判率为5%,记协据此得出结论:欧洲每年至少有数百起重罪案件存在误判现象。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德国的冤假错案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失。那么可以判断出中国每年的冤假错案的数量也是为数不少的。死刑之误判率高,而冤狱之发现与平反又非常困难,所以生命刑应该废止。 如果废除了死刑,虽然嫌疑人被判了终身监禁,可一旦事实的真相被查明,那么嫌疑人就会成为自由身,所有的一切还可以重新开始,如果执行了死刑,不仅仅他被冤枉,而且会给他的家人,亲属带来多么大的伤痛,我相信那个判刑的法官也会一辈子无法安心。  有学者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调写道:生命一次性让人对它珍惜;生命的美好使人为它感到伤感;死者亲属的伤痛使人同情;罪犯临行前的恐惧让人怜悯;一旦错判难以纠正使人感到后悔;任何罪犯都有可以让人宽宥的原因。  总之,生命是宝贵的,一旦一个人的生命被剥夺,一切就无从谈起,所以从上面的五个方面我一一论述了我认为中国应该废除死刑的理由。可是从现在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废除死刑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是死刑已成为强弩之末,丧失了昔日的威风,废除死刑是人类法制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刑罚改革的大方向。 废除死刑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我依旧会充满信心,我相信死刑会走向它的终点,走进历史博物馆,终究有一天中国大地上不会再出现死刑!  [参考文献]  1、崔敏:《死刑考论—历史 现实 未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陈琴:《刑法中的事实错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何显兵:《死刑的适用及其价值取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黄晓亮:《暴力犯罪死刑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李交发:《简论沈家本的废除死刑观》,载《现代法学》2005年版。  6、赵秉志主编:《中国废止死刑之路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赵秉志主编:《死刑改革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97 评论

金语佳诚

1.《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参著) 重庆出版社 1993年4月第1版2.《刑事疑难案例研究》(参撰)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1版3.《盗窃罪个案研究》(参撰)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4年11月第1版4.《刑法学教程》(西南政法大学教材)(参撰)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年12月第1版5.《刑法的修改与完善》(参撰) 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5年6月第1版6.《国家公务员犯罪及其防治》(副主编)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7.《中国特别刑法通论》(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8.《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研究》(参撰)(合)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第1版9.《刑法修改建议文集》(参撰)(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2月第1版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与司法适用》(副主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第1版11.《新刑法教程》(高校法学教材)(参撰)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7年9月第1版12.《新编刑法学》(西南政法大学教材)(参撰)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10月第1版13.《刑法》(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教材)(参撰)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第1版14.《刑法自学指南》(参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15.《刑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参撰)(合) 法律出版社 1998年7月第1版16.《新刑法基本知识》(参撰) 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17.《新刑法典的理论与实践》(参撰) 重庆出版社 1998年9月第1版18.《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犯罪预防与控制》(参撰)(合)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19.《新刑法施行疑难问题研究与适用》(参撰)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20.《经济刑法学》(参撰) 法律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刑法》(参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22.《刑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个人专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23.《刑法学总论论点要览》(参编) 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24.《新刑法研究与适用》(参撰)(合)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25.《刑法学》(参编) 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26.《刑法适用研究》(参撰)重庆出版社, 2000年7月第1版27.《刑法学同步练习》(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28.《新世纪刑法新观念研究》(参撰)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29.《新千年刑法热点问题研究与适用》(参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30.《犯罪认定与适用研究》(参撰)长安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历史变革中的刑法观沉思 《政法研究生》1988年第2期2.我国现阶段犯罪产生的原因探析 《劳改工作研究》1988年第2期3.对挪用公款罪有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安徽法学通讯》1988年第3期4.试论经济体制改革与刑法观的转变 《中国法学》1988年第3期5.试论我国刑法改革的价值取向 《法论》1989年第1期6.试论我国当前盗窃犯罪的新趋势 《劳改工作研究》1989年第1期7.对“略论罚金刑应当废除”一文的思考 《云南法学》1989年第1期8.试论我国现行刑事立法的价值基础和价值标准 《青年法学》1989年第1-2期9.法人犯罪与共同犯罪辨析 《当代法学》1989年第2期10.关于“权利”与“权力”的思考 《法论》1989年第3期11.犯罪-刑法研究的永恒主题(译文) 《当代法学》1989年第3期12.对我国刑法第153条的修改建议 《河北法学》1989年第5期13.试论“官倒”产生的根源及其治理方略 (合)《法学研究参考》1990年第2期14.关于正当防卫社会效果的几点思考 《法学杂志》1990年第3期15.世界各国防腐保廉措施概览 《政法学刊》 1990年第3期16.关于罚金刑存废的思考 《湖南法学研究》 1990年第4期17.妨害税收行为的法律责任 《经济与法》 1990年第8期18.反革命罪仍宜改称危害国家安全罪(合)《法学研究参考》1990年增刊19.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之简析 《法学研究参考》1991年第1期20.谈我国刑法中四大“口袋罪”的修改 《法律科学》1991年第6期21.论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 (合) 《劳改工作研究》1992年第1期22.建议增设破坏土地资源罪 《经济与法》1992年第2期23.浅析拐卖绑架犯罪中增设的新罪名 《天津政法》1992年第2期24.反革命宣传煽动罪的认定及其界限 《法律函授》1992年第3期25.浅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本质特征及认定 (合)《安徽法学》1992年第3期26.关于国家公务员犯罪的概念及其分类研究 (合)《四川法学》1992年第3期27.关于索贿行为应否独立成罪的思考 《四川法学》1992年第3期28.受贿罪的对象与客体新探 《法学研究参考》1992年第3期29.试论“一国两法”的基本原则 《重庆人大》1992年第3期30.我国刑法功能的协调发展浅议 《法律科学》1992年第5期31.试论权力机关的廉政监督 《重庆人大》1993年第1期32.关于党政干部经商问题的法律思考 《四川法学研究》1993年第1期33.试论绑架勒赎罪 《四川法学》1993年第1期34.谈律师辩护中如何把握量刑的法定情节 《安徽律师》1993年第1期35.浅谈故意传播性病罪 《天津政法》1993年第2期36.冒充派出所民警抓赌该当何罪 《云南司法》1993年第2期37.论毛泽东同志若干刑事法制思想 (合)《四川法学》1993年第2-3期,《四川法学研究》1993年第3-4期,《四川检察》1993年第6期38.受贿罪客体与对象再议 《福建法学》1993年第4期39.我国历代惩贪兴廉举措纵览 《法论》1994年第1期40.论妨害税收犯罪的几个问题 《云南司法》1994年第1期41.谈律师辩护中如何把握量刑的酌定情节 《安徽律师》1994年第1-2期42.试论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天津政法》1994年第2期43.关于妨害税收犯罪中增设的新罪名浅析 《天津政法》1994年第3期44.关于人的生命起止的刑法学说研究 《法律科学》1994年第4期45.关于索贿行为应否独立成罪的思考 《安徽法学》1994年第期46.关于政务公开若干问题探析 (合)《权与法》1994年第4期47.试论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主要特征和刑事责任 《天津政法》1994年第4期48.关于法人犯罪若干问题探析 《法律函授》1995年第1期49.反腐倡廉呼唤阳光法案-关于建立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构想 (合) 《权与法》1995年第1期50.简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司法适用 《四川审判》1995年第1期51.试论刑事赔偿的若干问题 (合)《四川检察》1995年第1期52.我国特别刑法的立法原则研究 《四川法学研究》1995年第1期53.我国赔偿法中的刑事赔偿范围探析《安徽律师》1995年第2期54.生产、销售假药罪新探 《天津政法》1995年第2期55.关于扩大罚金刑适用范围的思考 《安徽律师》1995年第3期56.我国刑事赔偿中的国家追偿权浅析 《四川审判》1995年第4期57.索贿应成为独立的罪名 (合)《江苏检察》1995年第4期58.关于渎职罪立法问题的系统研究 (合) 《贵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59.试论加强防腐保廉的监督机制 (合)《四川法学》1995年第3-4期60.试论特别刑法在我国刑法领域中的地位 《云南法学》1995年第4期61.受贿罪的客体与对象再探 《法学天地》1995年第5期62.我国现有的单行刑法及新罪名概览 《江西法学》1995年第6期63.我国特别刑法的适用范围 《法律函授》1995年第6期64.试论对国家公务员从严处罚的原则 《法学杂志》1995年第6期65.我国特别刑法的渊源及其分类刍议 《四川审判》1995年第9期66.论加强人大的廉政监督 (合)《权与法》1996年第1期67.论当前赌博的动态与危害 (合) 《青少年犯罪问题》1996年第1期68.论偷盗婴幼儿罪的几个问题 《四川审判》1996年第2期69.试论利用职务阻碍解救妇女、儿童罪 《天津政法》1996年第2期70.世界各国关于公务员兼职经商的法律规定概览 《法制与经济》1996年第2期71.论我国当前职务型经济犯罪及其治理方略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1996年第3期72.论渎职罪主体范围的认定 《四川检察》1996年第3期73.论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刑法保护 (合)《云南法学》1996年第4期74.关于欺诈性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合) 《现代法学》1996年第5期75.关于绑架勒索罪的若干问题研究 《法律函授》1996年第6期76.单位犯罪问题研究 (合) 《法学天地》1997年第4期77.试论我国新刑法的立法成就 《法律函授》1997年第5期78.新刑法对未成年犯废除死刑的理由及适用 《四川检察》1997年第5期79.试论新刑法的主要特色 (合) 《公安研究》1997年第5期80.试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合)《法学研究》1997年第6期81.新刑法规定的洗钱罪探析 《政法学刊》1997年第6期82.试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 (合) 《犯罪与改造研究》1997年第7期83.弄权渎职 国法不容-谈新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的规定 《权与法》1998年第1期84.试论金融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防治(合)《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7期,《云南法学》1999年第2期85.无限防卫问题研究 《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86.试论经济犯罪处罚中自由刑的适用 《四川检察》1998年第6期87.扰乱法庭秩序罪浅探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88.论经济处罚中的生命刑适用 《经济与法》 1999年第1期89.关于经济犯罪的财产刑适用问题研究 (合) 《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90.扰乱法庭秩序罪研究 (合)《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91.关于惩治外汇犯罪决定的解析 《经济与法》 1999年第4期92.中外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之比较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93.医疗责任事故罪研究 (合) 《云南法学》 2000年第1期94.犯罪构成的集合模式研究 《法学评论》 2000年增刊95.环境犯罪的主体与客体研究 《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96.青少年吸毒的防范措施探析 (合)《云南法学》 2000年第3期97.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理性思考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98.贷款罪若干问题研究 《云南法学》 2001年第1期99.犯罪的基本特征新探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1年第2期100.关于犯罪概念的多向性思考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2年第7期101.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和认定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02.犯罪分类问题研究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3年第4期103.我国刑法中选择性罪名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3年第3期104.试论婚内强奸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合) 1.新刑法的主要特色及其立法进展 《公民报》1997年3月20日第3版2.浅谈新刑法的基本原则 《公民报》1997年3月30日第3版3.试论新刑法的效力范围 《公民报》1997年4月10日第3版4.新刑法对正当防卫的立法完善 《公民报》1997年4月20日第3版5.谈反革命罪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意义 《重庆法制报》1997年4月22日第3版6.新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 《公民报》1997年4月30日第3版7.新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立法完善 《公民报》1997年5月10日第3版8.新刑法对死刑规定的修改与完善 《公民报》1997年5月20日第3版9.新刑法对量刑制度的立法完善 《公民报》1997年5月30日第3版10.新刑法对行刑制度的修改与完善 《公民报》1997年6月7日第3版11.新刑法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 《公民报》1997年6月30日第3版12.新刑法规定的国际犯罪 《公民报》1997年7月10日第3版13.新刑法规定的业务过失犯罪 《公民报》1997年7月20日第3版14.新刑法规定的侵犯国有资产的犯罪 《公民报》1997年7月30日第3版15.新刑法规定的证券犯罪 《公民报》1997年8月10日第3版16.新刑法规定的金融犯罪 《公民报》1997年8月20日第3版17.新刑法规定的竞业犯罪 《公民报》1997年8月30日第3版18.新刑法规定的计算机犯罪 《公民报》1997年9月10日第3版19.新刑法规定的危害卫生犯罪 《公民报》1997年9月20日第3版20.新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 《公民报》1997年9月30日第3版21.新刑法规定的黑社会犯罪 《公民报》1997年10月10日第3版22.新刑法规定的文物犯罪 《公民报》1997年10月20日第3版23.新刑法规定的金融渎职犯罪 《公民报》1997年10月30日第3版24.新刑法规定的淫秽物品犯罪 《公民报》1997年11月10日第3版25.新刑法规定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 《公民报》1997年11月20日第3版26.新刑法规定的危害国防利益罪 《公民报》1997年11月30日第3版27.新刑法规定的公务渎职犯罪 《公民报》1997年12月10日第3版28.新刑法规定的司法渎职犯罪 《公民报》1997年12月20日第3版29.新刑法规定的军人违反职责罪 《公民报》1997年12月30日第3版30.论经济犯罪资格刑的立法完善 《重庆法制报》1998年11月第6版31.论经济犯罪的死刑适用 《重庆法制报》1998年12月26日第6版32.怎样行使正当防卫权 《公民报》1999年1月13日第3版33.论经济犯罪中的没收财产刑的适用 《重庆法制报》1999年3月4日第6版34.论经济犯罪处罚的概念和原则 《重庆法制报》1999年11月20日第6版35.试论经济犯罪中罚金刑的适用 (合)《重庆法制报》2000年2月23日第6版36.论我国反邪教立法及其完善 《重庆法制报》2001年2月16日 1.《试论经济体制改革与刑法观的转变》,原载《中国法学》1988年第3期,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法学》1988年第8期全文转载。2.《谈我国刑法中四大“口袋罪”的修改》,原载《法律科学》1991年第6期,本文主要观点为《中国法学研究年鉴》(1991年卷)摘登。3.《我国刑法功能的协调发展浅议》,原载《法律科学》1992年第5期,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法学》1993年第1期全文转载。4.《关于人的生命起止的刑法学说研究》,原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4期,本文主要观点为《人民检察》1995年第1期摘登。5.《关于渎职罪立法问题的系统研究》,原载《贵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本文的主要观点为《中国法学》1995年第6期作摘要介绍,并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刑事法学》1996年第1期全文转载。6.《我国现有的单行刑法及新罪名概览》,原载《江西法学》1995年第6期,本文为吉林省法学会主办《当代法学》刊物1996年第2期大部转载。7.《关于欺诈性犯罪的若干问题研究》,原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5期,本文于1996年8月4日为《法制日报》作摘要报道,并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刑事法学》1997年第2期全文转载。8.《试论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原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7年第9期,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刑事法学》1997年第11期全文转载。9.《无限防卫问题研究》,原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5期,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刑事法学》1999年第2期全文转载。收入中国方正出版社《刑法问题与争鸣》专题论文集。

251 评论

奔跑de小土豆

市场推销及顾客心理分析我选这个题目我们专业,人员很多,基本上所有题目都可以写

333 评论

小熊爱兔兔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论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及法律规制  2、论法律的平等价值  3、上市公司并购业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4、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5、所有权保留若干问题研究  6、网络金融犯罪的法律规制  7、论公司合同风险及其规制  8、论夫妻侵权的法律规制法辅  9、逃税罪研究  10、校园暴力的成因与法律防范  11、正当防卫疑难问题研究  12、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13、不真正不作为犯研究  14、论交通肇事罪  15、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以上选题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215 评论

相关问答

  • 经济犯罪论文选题最新版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论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及法律规制  2、论法律的平等价值  3、上市公司并购业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4、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5

    泡芙小工坊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经济犯罪论文选题最新

    题目呢?你不说我该怎么答?

    scropio12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经济犯罪论文选题最新成果

    海商法的行吗?

    啾啾啾…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经济犯罪论文选题

    2税收的分配职能税收的分配职能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家在借助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中,需要将一部分社会产品或者国民收入转化为国家所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税收在

    清晨一叶浮舟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经济犯罪的论文选题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

    福星蛋蛋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