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34

冬雨霏霏nz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樱樟枫了雪枝丛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一样@016

已采纳
香樟树 香樟树又称樟树、乌樟、芳樟等,是江南四大名木之一。 香樟树为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樟科梓属的常绿高大乔木。初夏开花,黄绿色、圆锥花序,树冠广展,叶枝茂盛,浓荫遍地,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香樟树因含有特殊的香气和挥发油而具耐温、抗腐、祛虫之特点。是名贵家具、高档建筑、造船和雕刻等理想用材。日常用的樟脑就是由香樟树的根、茎、枝、叶蒸馏而制成的白色晶体,无色透明、有清凉香味,用于防蛀,也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学工业。 在民间,人们常把香樟树看成是景观树、风水树、寓意避邪、长寿、吉祥如意。香樟树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青睐,杭州、义乌、马鞍山等城市均将其选为“市树”。 香樟树很有特色,树皮粗糙,质地却很均匀,从来没有白杨树的斑斑驳驳、没有柳树的肿瘤结节;树枝树干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路长去,不会偷工减料也不会画蛇添足;树冠的形态是球形的,在天空中画出优美的曲线。香樟树就像是苏东坡的书法,圆润连绵、俊秀飘逸,却又中规中矩,如果是长满香樟树的一面山坡,那简直是苏东坡绝世碑帖了。因此,学美术的人喜欢用香樟树做写生对象了。更为难得的是,香樟树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虫,所以几乎不需要园丁喷洒农药。这两天在以香樟树闻名的江西出差,大饱眼福,大大地满足了我这不足为外人道的特殊爱好。江西境内的香樟树满山遍野,五六百年树龄以上古树也很多,洒落在村落、河边、山顶。 像你说的情况应该是正常的
110 评论

总迷路的熊

·人物与书林·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纪晓平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信息管理系 吉林长春 130117 )王凤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吉林长春 130117 )【摘 要】历史学家吴枫先生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记载了吴先生文献学术成就,被誉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又一力作[ 1 ] ”。文章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吴枫先生的其它文献学研究成果给予了评述。【关键词】吴枫 古典文献学 辞典【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 6938 (2005) 06 - 0108 - 03 吴枫( 1926—2001) ,原名吴春城,辽宁省兴城市人,著名唐史学家、古文献学家。吴枫先生1951年毕业于原东北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 1953年起开始从事隋唐五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1955年编写完成了《隋唐五代史》,作为校内历史系本科生、函授生“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材, 1958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是新中国出版较早的大学历史系教科书,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历史学界和高等院校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吴枫先生也由此一举成名,走进隋唐史研究领先地位的专家行列。20世纪80年代以后,吴枫先生在继续研究隋唐五代史的同时,将更大的注意力转向古典文献学方面。这是因为当代学术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文献学的研究和建设提到重要位置,需要构筑新的框架体系,需要学科理论总结,需要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和突破。吴枫先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领军人物之一。1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出版“盛世修书”是中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从解放初期有关部门就组织许多专家学者整理校勘古典文献。进入80年代以后,古籍整理工作的规模更为巨大,任务更为繁重。198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吴枫教授出任所长。在此之前,吴枫先生就已承担了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古典文献学教学任务。他根据多年的知识积累,撰写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于1982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吴枫先生在该书的《前言》中写道:“1978年9月,因指导进修教师工作需要,根据手边现有资料,写出一份讲授提要,向青年教师介绍有关古文献的知识。1980年,又先后为东北师大图书馆学系、历史系开设古典文献学课程,系统讲授有关古文献的源流、部类、数量、考释、注疏、版本、校勘与流通阅读以及四部书、类书、丛书、辑佚书等专题,于是,边整理旧稿,边补充搜集若干新资料,几经修订改写,终于在年底完成了这部书稿。”[ 2 ]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不仅是一部条理清晰,文字简练的大学教科书,也成为当时社会大众读者学习古典文献的参考书,是文献学的奠基之作。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如何寻找、阅读,进而研究利用,继承和总结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青年一代难以把握,又急于求解的方程。关于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书,解放前曾有郑鹤声、郑鹤春两先生所著《中国文献学概要》一书,较有影响,但是,由于出版年代久远,新中国建立以后,一般读者难以找到。解放后,又很少出版系统的文献学著作。吴枫先生所著108200516《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填补了新中国文献学出版的空白点,及时地满足了当时社会读者的需要,也解决了大学文献学课程的教材问题。在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出版以后,陆续有几种文献学出版物面世,而且各有长短,促使这个学科的园地更为绚丽多彩。吴枫先生的书,自然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诚然,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并非完美无缺,其中有的地方,在今天来看仍需要补充和修订。例如,关于现存古典文献数量问题,解放前,郑鹤声先生说,今日可读之书,盖亦不下40万卷。[ 3 ]解放后60年代初期,李诗先生在《谈谈我国古籍》一文中,估计我国现存古典文献约有7、8万种。[ 4 ]吴枫先生说,我们根据一些新资料,加以补充,得知现存古典文献不能少于8 万种。他列举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孙殿起编《贩书偶记》与《续编》,朱士嘉先生编的《中国地方志综录》以及除此而外的小说、戏曲、唱本、佛经、道藏、谱牒、金石拓本等,说明目前我国现存古典文献约为8万种的估计是可信的。然而,几乎是与吴枫先生同时,王树伟先生在《我国古籍知多少》一文中说:“今存世的中文古籍,总数在20万种以上。”并说,待“将来编出全国古籍总目时,会发现这一数字仍是保守的。”[ 5 ]王先生的估计很有余地。伴随人们的不断发现与总结,对中国古籍的数量估计会逐渐接近实际。山东大学王绍曾先生编著的《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一书,于200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增补《清史稿艺文志及其补编》以外的清代著作达54880种,可以说是古典文献数量的最新补充。如果1981年王树伟先生的统计在20万种以上,那么增加《清史稿艺文志拾遗》收录的5万余种,应该说现存古籍可能在25万种以上。[ 6 ]这个数字超过了吴枫先生当年统计数量的两倍。2 主持《简明中国古籍辞典》、《中华古文献大辞典》等多项文化工程吴枫先生主编了《简明中国古籍辞典》一书,于1987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简明介绍现存的中国古代主要典籍近5000种,内容包括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地理、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医学、农学、科学技术、语言文字以及工具书等。其中侧重文史及综合参考类古籍。这是一部适合大学生、研究生、中学教师和社会青年读者的工具书。这部辞典从选目到解题,不仅参考了前人的有关著述,而且也汲取了今人的研究成果。每一辞条都对作者、时代、著书缘起、成书时间、主要内容、文献特征、价值、影响以及版本流传等逐项解释,尤其对各书的初刻本、善本、新版本,力求标注,便于读者检索。这部古籍辞典充分汲取了前人治目录学的长处,克服古人的缺点,弥补古人的不足之处,在许多方面具有超越前人的优点。该书是东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内外30余名专业人员集体的劳动成果,文字功底参差不齐实属自然。例如,“校点”,还是“点校”,用词缺乏一律,所注新版也有疏漏。然而,《简明中国古籍辞典》的编辑和出版,为《中华古文献大辞典》的编辑工作积累了经验。自1983年3月,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不久,便决定组织人力编写《中华古文献大辞典》。这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计划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政法、文教、地理、民族、科技、医药、综合10个分卷编辑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了《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 1991年出版了《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 1994年出版了《中华古文献大辞典·文学卷》。吴枫先生撰写了《中华古文献大辞典总序》一文,转载于1994年8月6日《深圳日报》,题目为《繁衍文化的壮举》,表述了他主持编辑这项巨大文化工程的豪情壮志与宏伟蓝图。吴枫先生主编的文化工程还有1992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华儒学通典》、1994年出版的《中华道学通典》、1998年出版的《中华佛学通典》以及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十三经大辞典》。此外,他还主编《中华思想宝库》、《中华野史大博览》、《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著有《隋唐文献集释》等多种大部头的文献学作品。正当先生踌躇满志、丰收在望的时候,却猝死于2001 年3 月22 日。终年75岁。10卷本的《中华古文献大辞典》还有一多半没有面世,这是学界无法弥补的损失。3 《吴枫学术文存》吴枫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勤奋努力,颇多建树的人。他的学术见解集中反映在中华书局2002年11月出版的《吴枫学术文存》一书中。该书为国家 6 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外文明比较研究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吴枫教授平生所写论文,内容涉及隋唐五代史、古文献学和历史研究方法论等研究领域,基本反映了作者的治学特色和学术成就。在全书45篇论文中,有20余篇涉及历史文献学的系统论述。他认为历史文献学工作是历史研究中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到历史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史学工作者要从历史文献工作入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与运用的能力,以期达到最佳的研究效果。凡有成就的史学家都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指出,历史文献学在新中国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 7 ]改变了以往被人们认为是历史学研究的副产品状态,逐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吴枫先生总结了新中国40年来文献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同时,他也提出学科建设的迫切任务,希望新一代学人继续努力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更大的成绩。吴枫先生作为老一代文献学的巨擘,在学科建设方面开拓了道路,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们在赞叹吴枫先生留下总计约3000余万字的巨大学术文存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的学术态度和治学精神,为文献学建设做出不懈的努力。2006年3月22日,是吴枫先生辞世5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略表哀思。【参考文献】[ 1 ]王余光等 中国文献学理论百年概述[ J ] 图书与情报, 1999, (3) : [ 2 ]吴枫 古典文献学[M ] 济南:齐鲁书社, [ 3 ]郑鹤声,郑鹤春 中国文献学概要[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 4 ]李诗 谈谈我国古籍[N ] 文汇报, 1961 - 01 -[ 5 ]王树伟 我国古籍知多少[ J ] 百科知识, 1981,(12)[ 6 ]纪晓平 四库文化工程与古籍数量问题[ J ] 周书馆杂志, 2001, (11)[ 7 ]吴枫 吴枫学术文存[M ] 北京: 中华书局,【收稿日期: 2005 - 03 - 04;责任编辑:党燕妮】(上接第84页)占当年关键词总数的 43%。随后的2001 年和2002 年,“检索”频次持续减少,2002年频次最低,仅出现了362次,占当年关键词总数的 94%。2003年有所增加,达538次,其中“检索方法、技术”的频次明显上升,“检索功能”的频次也有较大增加。改进检索方法和技术、增强检索功能逐渐成为情报界关注的热点。 3 “情报方法”频次分析从1999年到2003年,“情报方法”的频次几乎是逐年上升。1999年频次仅为50次, 2000年一跃为151次, 2001年继续增加到183次, 2002年则下降为156次, 2003年增幅最大,为 73% ,共出现了239次。从具体内容来看,主要是“文献计量”的频次大幅度增加,其原因在于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逐渐深入整个情报学科,文献计量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信息计量学”和“网络计量学”等新的内容。2003年“网络计量学”共出现了22次,具有较猛的发展势头。 4 “竞争情报”频次分析在统计中,“竞争情报”归到了“情报学”下,由于它是情报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有必要重点分析一下。从总体上来看, 1999年到2003年“竞争情报”的出现频次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3年,出现了58次。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竞争情报”将成为情报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参考文献】[ 1 ]周晓英 情报学概论[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 ]王欣,孟连生 互联网上3种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比较研究[ J ] 图书情报工作, 2002, (6)[ 3 ]杨祖国,李秋实 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篇名词统计与分析[ J ] 情报科学, 2000, 18, (9)[ 4 ]安秀芬等 期刊工作文献计量学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分析[ J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 13,(6)【收稿日期: 2005 - 01 - 09;责任编辑:陈笑悦】110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 6

108 评论

最爱黄冕

北京有一个“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科技部主管。上海有一个“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限公司”,由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主管。你说的“中国科学科技文献出版社”不存在。

91 评论

caroline2900

香樟树的作用:繁殖与栽培养护播种繁殖为主,10~11月采种,及时处理,以防变质发霉,鲜果浸水2~3天擦去果肉,再拌草木灰脱脂12~24小时,然后洗净晾干,用含水量30%的沙,按2∶1混种贮藏。2月下旬至3月上旬行条播。行距25厘米,播种量150~200千克/公顷,播前用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消毒,然后在50℃温水中间歇浸种3~4天,可提早10~13天发芽,且幼苗出土整齐均匀,当幼苗长出几片真叶时要开始间苗,并行切根,即用锋利铁铲与苗株成45度的角切入,将根切断,以促使侧根生长,深度以5~6厘米为适当。正常管理,当年生苗高50~60厘米,冬季宜在风口处设风障防寒。供城市绿化的苗木应分栽培大3~4年,待苗高2米以上时带泥球移栽,并剪去枝叶约1/2,随掘随栽,充分浇水,并立支柱。在气候较寒冷地区,栽植后应采取适当防寒措施,当寒气侵袭前可用稻草捆缚幼树干部,以免冻害。因樟树多枝,常影响主干生长,故一般栽植数年后,可酌量进行摘芽,以促进其主干生长。栽植在公园、庭园内者,尽可任其自然生长,只需适当修剪即可。其病虫害有:扁刺蛾、大桕蚕、樟叶蜂、樟梢卷叶蛾、樟天牛、梨园介壳虫以及苗期的白粉病、黑斑病等,均应及时防治。观赏与应用樟树在城市绿化中,作庭荫树,行道树皆可,配植池边、湖畔、山坡、平地无不相宜。孤植草坪旷地,树冠充分舒展,浓荫覆地,尤觉宜人。丛植、片植作背景树,酷似绿墙,亦甚得体。如在树丛之中作常绿基调树种时,搭配落叶小乔木和灌木,富有层次,季相变化亦多。樟树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对二氧化硫和臭氧有较强抗性,可选作厂矿绿化树种。由于香樟树冠广展,易遭雪压之害,应注意防护。

254 评论

小耳朵累了

香樟树 _a/baike/pic/item/jpg 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 科别:樟科 樟属 别名:樟树、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产地 湖南 湖北 江西 四川 南方广大地区【形态特征】 樟树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气味,可驱虫。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据说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樟树是常绿乔木,它的常绿不是不落叶,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才开始脱落,所以一年四季都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樟树的小花非常独特,外围不易分辨出花萼或花瓣的花有6片,中心部位有9枚雄蕊,每3枚排成1轮。 病虫害防治 一、白粉病:此病多发生在圃地幼苗上。在气温高、湿度大,苗木过密。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严重的嫩枝和干上也有白粉。 防治方法: 1、苗圃要经常注意环境卫生,适当疏苗;或发现少数病株时立即拔除或烧毁。 2、发生时用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每10喷射一次,连续三、四次。 二、黑斑病 樟树种子发芽出苗后长出1—4片叶时,容易发生此病。从苗尖向根部变成黑褐色而死亡。 防治方法 播种时做好种子、土壤及覆盖物等消毒工作。在发病时,先拔除烧毁病苗,并用5%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喷射二、三次,即可防止蔓延。 三、樟叶蜂 一年中发生代数多,为害期长,1年生苗受害严重死导致枯死,造林后树木树冠上部嫩叶常被吃光,严重时影响树木生长。 防治方法:可用5公斤闹羊花或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射苗木,或用90%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 四、樟梢卷叶蛾 一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枝梢,影响樟树高生长,致使干形弯曲。 防治方法: 1、3月樟树新梢抽出后,第一代幼虫孵化时用90%敌百虫、50%二溴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10000倍液进行喷射,每隔5天一次,连续二、三次,能杀死幼虫。如果幼虫已蛀入新梢,也可喷洒40%乐果乳剂200—300倍液。 2、苗圃或小面积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蛹。 五、樟果螟 一般为害樟树幼苗和20年生以下幼树。一年发生二代。第一代幼虫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害。第二代幼虫在8—9月为害,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残叶卷成球状,包扎顶芽,以至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敌百虫4000—50000倍液进行喷射,即可杀死。 2、如果幼虫已结成网巢,最好将其栽掉烧毁。 六、樟天牛 1、成虫产卵期(五月上旬至六月上旬)用铅丝刷刷产卵疤痕,刺卵或初孵幼虫。 2、用人工剪除被害枝,后由排泄孔注入敌敌畏等药剂,将其中幼虫杀死。 七、蚜虫 蚜虫多发生在春季,以危害嫩叶、嫩稍为主,吸吮汁液,以致叶片背面不规则的皱缩、卷曲、变色、脱落,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同时,蚜虫分泌大量密露,沾污枝叶,诱发烟煤病。发现大量蚜虫时,应及时喷药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①用1: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4小时后喷洒,或用1:6-8的比例配制辣椒水(煮半小时左右)喷洒,或用1:20-3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喷洒,或用1:20: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喷洒,连喷2—3次, 均能取得防治很好的效果。 ②春季蚜虫孵化初期(4、5月份),是防治蚜虫的最佳时期。此时,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辛流磷乳剂1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济3000倍液,或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等,喷洒树冠1-2次。 ③对桃粉蚜一类本身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入3%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效用】 本种为亚热带地区(西南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作用;枝叶浓密,树形美观可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俱、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的如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科学研究证明,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习性】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园林应用】 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 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其他应用】 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具、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的话如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喔。不过您如果注意观察的话,也会发现到:樟树也会有病虫害的侵袭,在大自然界就是这的公平,总是一物克一物。【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扦插繁殖。 果实成熟时自行脱落,有鸟类啄食。用种子繁殖,应随采随播,每公斤种子7,200-8,000粒,发芽率70-80%,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植树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病、黑斑病、樟叶蜂、樟稍卷叶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虫为害。 樟树育苗技术 一、简介 :樟树材质优良,有香气,是上等的建筑、家具、工艺的良材,樟树的樟脑和樟油广泛用于工艺、代工、医药和国防工业,此外樟树还是“四化”中绿化的优良树种。 樟树是常绿乔木,喜光,主根强大,根系发达,喜温湿气候,适应性强,生长较快,寿命较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四旁,河滩冲积生长最好。 二、育苗 1.时间。每年十至十二月,将已成熟的种子采下,然后混沙贮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种。 2.整地。在冬初进行第一次耕耙,播种前进行第二次耕耙,并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厩肥,每亩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公斤,磷肥50公斤、菜饼150公斤,然后筑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厘米,床宽2米。 3.催芽。三月初樟树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温水浸种,当温水冷却后再换50℃水重复浸种3~4次,可使种子提早发芽10~15天。 4.播种。条播行距20厘米左右,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播后覆土盖稻草或地膜,保持苗床表土湿润,以利种子发芽。 5.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长出数片真叶就可以开始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进行定苗。樟树每亩留苗2万株左右。7月份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经常松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最后一次可用尿素10公斤、磷肥5公斤。 樟树1年生苗可达50厘米以上,地径达7厘米以上。 三、移栽 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密度每亩1500株左右。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厘米左右截杆,当芽长到10厘米左右可定主杆,剪去多余枝芽,留一个比较粗壮的枝。冬季床面施厩肥2000公斤。这样3年生苗木胸径可达3厘米以上。 香樟果的功效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香樟条。 【采集】秋季采,阴干。 【性味】微辛,温。 【功用主治-香樟果的功效】解表退热。 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选方】①治高热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 研末,开水送服。 ②治百日咳,痢疾:香樟果二钱,桉叶二钱,水煎服。

273 评论

始终不遇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立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75 评论

库尔尼郭娃

可以美化环境,香樟树一般不会生虫,做工艺品也不会生虫!在雨水多的地区做箱子装衣服不容易发霉…

124 评论

1230985647abc

【树木“香樟树”】 香樟也就是芳樟,它是樟科(Lauracae)樟属(Cinnamomum Schaeffer)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 中的一种类型,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5米,树皮不规则纵裂;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味。叶互生,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宽5-5厘米,顶端急尖或近尾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全缘,微呈波状,两面无毛,具离基三出脉,有羽状脉并存,脉腋有明显的腺窝;叶柄长2-3厘米。花两性,圆锥花序腋生。浆果近球形,径5-6毫米,初为绿色,转红色,成熟时为有光泽的紫黑色;果托顶端平截。花期4-5月。果10-11月成熟,结实有大小年,每隔一、二年丰产一次。樟树是喜温树种,最适宜生长的地方年平均温度在16~17oC,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7oC。 樟树对土壤的要求,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呈中性或酸性发应的粘质土壤为宜(PH5~7)。 樟树耐低温,幼年耐荫,壮年喜强光,寿命长,村旁常有老树。 樟树木材纹理细致,柔韧致密,光滑美观,硬度中等,容易加工,含挥发油和特殊芳香、耐湿、抗腐、祛虫、变形小、保存期长,为贵重的家具、建筑、箱柜、雕刻、造船良材。根、枝、叶、木材均可提取樟脑、樟油,樟脑、樟油为近代医药、冶金、化工、香料、食品工业及军工等方面的重要原料,种子可榨油,供制皂用,樟脑和樟油还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樟树生长迅速,寿命长,树冠开展,主干硕壮,抗风力强,病虫为害较少,萌芽力强,叶色浓绿光泽,不怕烟尘,是我国南方珍贵用材和特用经济树种,也是护林防火、水土保持、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在“四旁”地栽植香樟树,可以美化、净化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栽种香樟若结合生物防火带建设进行,还可做为防火林带,节省防火林带的投资。

35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樱樟枫了雪枝丛

    【树木“香樟树”】 香樟也就是芳樟,它是樟科(Lauracae)樟属(Cinnamomum Schaeffer)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

    吃尸体的秃鹰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六、中华书局它的全名事叫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在1912年由陆费逵筹资创办在上海,最初开始它们是主要出版的是中小学教科书为主的,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等

    Nuannuan暖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老牌的国家级出版社,地点好像是在长安街边,京西宾馆斜对过的大院里,好像叫中国科技情报所大院。挺牛,因为能在长安街边上办公的出版社,好像就这么一家。呵呵。

    啾啾大神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2009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了

    联考大纲:《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版);《2009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联考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yidiandian10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这两家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旗下的出版社。一般情况下来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要好一些。  大多数大学对出版社是分级别区别对待的。通常最好的4个出版社是:人民出版社、

    devilyu2266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