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4

美林小姐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国际政治的期刊论文格式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哇啦哇啦bibibi

已采纳
选我来帮忙原创一份 什么时候交呢
200 评论

无敌的小饭桶

文化与国家行为研究论文1、人、文明体与国家行为 (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04期)2、人、文明体与国家间关系 (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04期)3、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4期)4、“基本人际状态”的类型、维度与“心理-社会均衡”(PSH)的动力学关系——对许氏理论的若干阐释和补充 (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3期)5、“个人”、“个国”与现代国际秩序——心理文化的视角 (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10期)6、心理文化学:一种对原学问的追求 (载于《中国文化报》2013-06-24)7、“和谐”与“伦人”的心理社会均衡模式——心理文化学角度的探讨 (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02期)8、“伦人”与“天下”——解读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古代东亚国际秩序 (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2期)9、儒家的战略文化与中国人日本观的深层 (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2期)10、“伦人”与“服国”——从“基本人际状态”的视角解读中国的国家形式(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04期)南亚研究论文1、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印度村社的论断——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载于《南亚研究》1983年01期)2、关于印度封建制问题 (载于《南亚研究》1983年02期)3、种姓的社会流动及其理论 (载于《南亚研究》1986年04期)4、印度“潘查雅特”制度初论 (载于《南亚研究》1989年01期)5、种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载于《南亚研究》1989年03期)6、文化整合与种姓的未来 (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7、阶级、主导种姓与印度乡村的权力结构 (载于《南亚研究季刊》1990年01期)8、“贱民”运动的领袖安培德卡尔——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载于《南亚研究》1990年02期)9、种姓的名称、定义及本质问题 (载于《南亚研究》1991年01期)10、种姓的对立——种姓构造分析之一 (载于《南亚研究》1991年04期)11、孔雀王朝时代的乡村社会 (载于《南亚研究季刊》1992年01期)12、不可接触制的历史与现状 (载于《南亚研究季刊》1992年04期)13、印度教种姓的思想基础——种姓构造分析之三 (载于《南亚研究》1993年01期)14、马克斯·韦伯的印度宗教观、种姓观浅析 (载于《南亚研究》1993年04期)15、文化传统与西方式政治制度在印度的确立 (载于《南亚研究》1994年02期)16、印度种姓的政治化与政治的种姓化——当代印度民主政治悖论之一(载于《南亚研究季刊》1995年01期)17、“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 (载于《南亚研究季刊》1995年04期)18、印度究竟能走多远?——新兴大国共同崛起的可能性分析 (载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09期)19、“龙”对“象”的魅力——印度民众对中国软实力的认知(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05期)20、文明整合与CHINDIA (载于《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21、中印社会群体凝聚力的对比分析 (载于《南亚研究》1997年01期)日本研究论文1、日本家元制度的特征及其文化心理基础 (载于《日本学刊》1993年06期)2、奥姆真理教与当代日本青年 (载于《青年研究》1995年08期)3、“依赖”、“缘”与“独立”、“契约”——从亚洲金融危机看日本人际关系模式面临的挑战(载于《日本学刊》2000年04期)4、一幅日本民族性的透视图——战后50年再读《菊花与刀》 (载于《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04期)5、日本社会现代化模式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从个人与集团的角度考察(载于《日本学刊》1996年02期)6、土居健郎的“娇宠”理论与日本人和日本社会 (载于《日本学刊》1997年01期)7、中根千枝的“纵式社会”理论浅析 (载于《日本问题研究》1997年01期)8、《比较文明社会论》与许烺光的日本人理论 (载于《日本学刊》1998年03期)9、文化与日本外交 (载于《日本学刊》2003年03期)10、自民党得票率与日本的米价——对自民党统治与其农业政策关系的数量分析(载于《日本学刊》2004年03期)11、“缘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 (载于《日本学刊》2006年03期)12、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 (载于《日本学刊》2007年02期)13、论日本人感情模式的文化特征 (载于《日本学刊》2008年01期)14、论日本人的交换模式 (载于《日本学刊》2009年04期)15、日本社会的“个人化”:心理文化视角的考 (载于《日本学刊》2010年02期)16、中日传统家庭制度的比较研究 (载于《日本学刊》1991年04期)17、亲属体系与行为方式——中国人与日本人特点的比较分析(载于《日本学刊》1992年02期)18、中国人的日本观的深层次分析(载于《中日两国的相互认识——第四届日本研究青年论坛论文集》)19、中日文化心理研究的一个视角 (载于《世界知识》1998年06期)20、中国人·日本人:我眼里的你是什么样 (载于《世界知识》2002年14期)中国研究论文1、从“无交往婚”到“半交往婚”——对豫东地区-村落婚前交往变化的考察 (载于《青年研究》1996年03期)2、《论当前中原地区的婚事消费——对西村三个结婚个案的考察》 (载于《青年研究》1996年01期)3、豫东地区婚礼中的“随礼”现象分析 (载于《社会学研究》1996年06期)4、中原地区的“分家”现象与代际关系——以河南省开封县西村为例 (载于《青年研究》1997年01期)5、中原地区的生育婚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以西村为例(载于《民俗研究》1997年02期)6、中原地区“闹房”习俗的社会功能及其变化——以“西村”为例 (载于《民俗研究》1997年03期)7、中原地区村落社会中青年择偶观及其变化——以西村为例(载于《青年研究》1997年09期)8、中原地区的干亲关系研究——以西村为例 (载于《社会学研究》1997年06期)9、中原地区青年同辈群体“把子”研究——以西村为例 (载于《青年研究》1998年02期)10、中原五村上门女婿及其社会地位问题 (载于《民俗研究》1999年02期)11、乡村社会离婚现象分析——以西村为例 (载于《青年研究》2000年12期)12、藏族一妻多夫婚俗:一项文化人类学分析 (载于《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01期)非正式学术论文1、“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日本文化漫谈之一 (载于《当代亚太》1995年02期)2、“单一社会”与“社会的单一化”——日本文化漫谈之二(载于《当代亚太》1995年03期)3、“姬百合之塔”、“耻感文化”与大国梦——日本文化漫谈之三(载于《当代亚太》1995年04期)4、真理!真理!——日本文化漫谈之四 (载于《当代亚太》1995年05期)5、面条、“道”与日本文化——日本文化漫谈之五 (载于《当代亚太》1995年06期)6、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日本人意识”漫谈之一 (载于《当代亚太》1996年03期)7、日本人的等级意识——“日本人意识”漫谈之二 (载于《当代亚太》1996年04期)8、日本人的“岛国意识” (载于《当代亚太》1996年06期)9、日本人与“榻榻米” (载于《今日民族》2002年03期)10、日本近期发展趋势 (载于《日本学刊》2003年01期)11、日本人的“恩义意识” (载于《当代亚太》1997年01期)12、诸神的争吵与凡人的迷误——关于南亚次大陆上是非恩怨的对话 (载于《世界知识》1998年18期)13、印度——腾越中的亚洲巨象 (载于《21世纪》2000年06期)14、巴基斯坦:困境中的抉择 (载于《世界知识》2001年21期)15、印度教派冲突的背后 (载于《中国宗教》2002年03期)16、宗教对立缠绕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难解之结 (载于《中国宗教》2003年03期)17、印度:生死热浪 (载于《南风窗》2003年12期)18、印度圣河沐浴惨剧随想 (载于《世界知识》2003年12期)19、印度底层社会有何特点 (载于《人民论坛》2010年21期)20、印度的底层社会 (载于《党政干部参考》2010年09期)21、西丸震哉《食物生态学入门》 (载于《读书》1982年10期)22、沉下去,扎扎实实做点事 (载于《青年研究》1997年02期)中日“历史再认识”的实像与虚像 (日文) 《现代中国事情》 第19号 2008年5月尚会鹏:儒家的战略文化与中国人日本观的深层 《国际政治》2004-2,约11000字日语版发在日本法政大学《日本学研究论文集》 2004-9

175 评论

O小魔女O

学术论文是用来进行科研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 写作过程就是研究过程,不能像作品那样有感即发,下笔万言。简称“论文”,又叫“科学论文”。 作为议论文的一类,它研究的是科学领域以内的问题,而一般议论文评论的是科学领域以外的社会生活现象。科学性是其首要的条件:表现在立论上,客观冷静,不带个人好恶;在论据上,要化大力气,力争确实、全面、新颖;在论证上,周密,严谨,不能和一般议论文一样自由展开议论甚至使用比喻论证。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一定要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结构已经形成基本型,即序论、本论、结论。 【标题】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揭示论点的标题和揭示课题的标题。第一类用判断句,第二类仅仅提出内容范围,常用《……论》或《论……》的模式。标题要求直接(不宜使用艺术加工)、具体(使读者把握基本论点或课题)、醒目(不能过长,可用副标题调节)。 【序论】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 提出问题或论点。这是核心。 对这一课题的历史研究进行回顾。 说明将要使用的研究方法。 较长论文有必要对本论部分加以概括介绍,便于阅读理解。除“2”外,其它各点可以灵活减少。 【本论】一般采用下列三种方式之一: 并列分论。把从属于总论点的几个小论点平列起来,一个一个论证。加上序码或小标题。 直线推论。即递进式,提出论点后,步步深入,层层论点之间循一逻辑线索直线移动。 上面两种放在一起的混合型。 【结论】论证得到的结果--基本论点。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 感谢帮助。 “2”、“3”可以不要。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摘要) 1.引言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 2.定义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报告、论文宜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 编写格式 报告、论文的构成 :封面、封二(学术论文不必要)题名页序或前言(必要时) 摘要 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 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引言 正文 主体部分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表 (必要时) 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 结尾部分(必要时)索引 封三、封底

146 评论

我是梅干啊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27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国际政治的期刊论文格式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xiaoxiaAND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关于国际政治的期刊论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

    LiangJin0727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关于国际政治的论文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平等交往的世界由一个国家主宰他国命运和左右世界形式的局面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所以政治多极化成为当代世界

    匆匆来匆匆走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关于国际政治的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

    吃蛋糕的鱼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关于国际政治的论文范文

    人尽其责,诚实守信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

    吃客声声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