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6

小小桐桐
首页 > 论文问答 > 电镀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崔崔shining

已采纳
你丫要闭门造车啊,自己去电镀车间体验工作,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啊
87 评论

花花洒洒洒

全书共分为八章:电化学理论基础;电催化过程;化学电源;金属的表面精饰;无机物的电解工业;有机物的电解合成;电化学传感器和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书中还列有重要参考文献和习题,以便于读者自学。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化学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关人员参考。 前言第一章 电化学理论基础1电化学体系的基本单元1电极2隔膜3电解质溶液4电解池的设计与安装2电化学过程热力学1可逆电化学过程的热力学2不可逆电化学过程的热力学3非法拉第过程及电极/溶液界面的性能1电极的电容和电荷2双电层理论概要3零电荷电势与表面吸附4法拉第过程和影响电极反应速度的因素1电极反应种类和机理2电化学实验及电化学电池的变量3影响电极反应速度的因素及电极的极化4电极反应动力学简介5物质传递控制反应绪论1物质传递的形式2稳态物质传递6电化学研究方法介绍1稳态和暂态2电位扫描技术——循环伏安法3控制电位技术——单电位阶跃法4控制电流技术——恒电流电解5光谱电化学方法参考文献第二章 电催化过程1电催化原理1电催化的类型及一般原理2影响电催化性能的因素3评价电催化性能的方法2氢电极反应的电催化1氢气析出的电催化2氢氧化反应的电催化3氧电极反应的电催化1氧气的电催化还原2氧析出反应的电催化4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1有机小分子在单金属电催化剂上的氧化2有机小分子在二元或多元金属电催化剂上的氧化3有机小分子在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氧化4有机小分子氧化电催化剂的制备5有机小分子氧化催化剂的表征及反应机理探讨参考文献第三章 化学电源1概述1主要术语2化学电源的主要性能3化学电源的选择和应用2一次电池1一次电池的通性及应用2碱性锌锰电池3其他几种锌一次电池4锂电池3二次电池1二次电池的一般性质及应用2铅酸蓄电池3碱性Ni/Cd电池4氢镍电池5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6Na/NiCl2二次电池7处于研究、开发中的锌二次电池4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的历史和发展2燃料电池的特点和分类3国内外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参考文献第四章 金属的表面精饰1金属电沉积和电镀原理1简单金属离子的还原2金属络离子的还原3金属共沉积原理4金属电结晶动力学5金属电沉积过程中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2电镀过程1镀层应具有的主要性能2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3电镀生产工艺4几种典型的电镀过程5塑料的金属化涂装3金属的阳极氧化1金属阳极氧化原理2铝的阳极氧化3钛的阳极氧化4电泳涂装技术1阳极电泳涂装2阴极电泳涂装参考文献第五章 无机物的电解工业1概述2氯碱工业1隔膜槽电解法2汞槽电解法3离子膜槽电解法4氯碱工业未来发展的展望3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电合成1氯酸钠2高氯酸盐4锰化合物的电解合成1电解MnO2高锰酸钾5电解法生产过氧化氢6水的电解参考文献第六章 有机物的电解合成1概述2有机电合成的若干发展方向3已二腈的电解合成4四烷基铅5糖精6苯二酚7有机化合物的电化学氟化8均匀设计法在有机电化学合成工艺中的应用9国外有机物电解合成研究动向1阳极氧化反应2阴极还原反应参考文献第七章 电化学传感器1概述1化学传感器分类2电位型传感器简介2控制电位电解型气体传感器1控制电位电解型气体传感器的发展2Clark电极3控制电位电解型气体传感器的结构原理4气体扩散电极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5电流型气体传感器的几个性能指标6新一代SPE控制电位电解型气体传感器的研制3生物电化学传感器1生物传感器的分类2酶传感器参考文献第八章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意义2金属的电化学腐蚀3腐蚀电池4电势-pH图及其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1Fe-H2O体系的φ-pH图的构作2Fe-H2O体系的φ-pH图在金属防护上的应用5金属的电化学防腐蚀参考文献全书思考题和习题

91 评论

吃货终结者0416

复合镀层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镀层复合材料,它既具有基质金属的优良特性,又具有分散微粒的特殊功能特点。本文通过化学复合镀和复合电沉积的方法,选取微米级和纳米级ZrO_2颗粒为增强相,Ni为镀层基质金属,在Q235碳钢基体上分别制备出Ni-P-ZrO_2微米复合镀层和Ni-ZrO_2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ZrO_2颗粒的加入量和搅拌速率与复合镀层的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镀液中ZrO_2颗粒的最佳添加浓度;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ray衍射仪(XRD)等手段对复合镀层的截面形貌、化学成分和相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ZrO_2颗粒均匀地分布于整个Ni-P基质镀层内,界面镀层与基体界面清晰,且结合比较紧密。整个复合镀层平整均匀,厚度约55μm左右。镀态下复合镀层的物相为非晶态结构;当镀液中ZrO_2颗粒含量达到9g/L时,镀层颗粒含量和镀速均达到最大,分别为%和2μm/h;添加ZrO_2粒子能显著提高复合镀层耐蚀性、硬度和耐磨性,复合镀层经热处理以后,镀层有明显的晶化现象,析出Ni_3P等硬质相,镀层硬度上升,经400℃热处理硬度达到最大,耐磨性最好。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纳米ZrO_2复合电镀液悬浮分散性的影响,探讨了电沉积过程中搅拌方式对镀层纳米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结构复杂的非离子分散剂使纳米ZrO_2在电镀液中具有较好的悬浮分散性。在纳米复合电沉积过程中,采用机械+间接超声搅拌沉积的搅拌方式能使镀层中的ZrO_2颗粒以接近纳米尺寸的粒径大小分布于Ni基合金中。采用氧化增重的方法重点研究了Ni-ZrO_2纳米复合镀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并对氧化前后的微观形貌和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经800℃以上高温氧化时,纳米复合镀层的高温产物主要为具有小平面化特征的NiO,这些NiO互相连在一起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基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纳米ZrO_2镶嵌于镍基质中,一方面阻碍了高温条件下氧在镀层中的扩散,降低了复合镀镍层的氧化速度,另一方面可以阻止Ni~(2+)晶界的短路扩散,从而阻止了氧化过程中晶粒长大,同时由于微粒在镀层表面的均匀弥散,使得基质镀层(Ni镀层)与氧化介质接触的有效面积减少,从而使镀层氧化增重明显降低。此外,由于复合镀层氧化层晶粒尺寸比纯镍镀层的要小,即变形率极大提高。因此,高温循环氧化时,复合镀层的氧化层可通过其扩散蠕变释放热应力。在整个热循环过程中,NiO层的生长是通过O_2~-(氧化初时可能由部分O_2~-)的内扩散从表面向内层进行的。

106 评论

艾米Amysweety

具体文献没有,但相关资料建议到百度文库查一下。相关搜索网址如下:%CB%DC%C1%CF%B5%E7%B6%C6%BC%BC%CA%F5%D7%CA%C1%CF&lm=0&od=0&fr=top_view

100 评论

相关问答

  • 电镀论文参考文献

    具体文献没有,但相关资料建议到百度文库查一下。相关搜索网址如下:%CB%DC%C1%CF%B5%E7%B6%C6%BC%BC%CA%F5%D7%CA%C1%CF

    倾城闸北摄影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论文参考文献电子文献

    引用的是电子期刊。参考文献分为一般文献和电子文献两类。一般文献类型:专著,会议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杂志。

    哇啦哇啦bibibi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电梯论文参考文献

    我这里有几篇,采纳为最佳答案,送你。  摘要  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梯已经成为城市物质文明的一种标

    自飘自落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机电论文参考文献

    去网上找一篇改改算了

    张家阿婆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电气论文参考文献

    目 录摘 要………………………………………………… 设计说明…………………………………………1 主接线…………………………………………2CT、PT配置……

    bluesky588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