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8

bigbig米米
首页 > 论文问答 > 期刊杂志社倒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起名字哈烦躁

已采纳
一、收取版面费是杂志社的无奈之举。在以前,学术类期刊社每年是有国家拨款的,杂志的维持也主要依靠国家的按款。但自2002年起,随国家制度改革,国家出版单位全部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杂志社的一切开销均须自负盈亏。学术类期刊,因为发行一般只限于某些科研机构, 所以收益很少。“自负盈亏” 让很多学术期刊社倒闭或转向发行量大的文艺性期刊。在2003年,有极少部分学术期刊尝试收费发表来弥补经费的不足,并很快取得了成功。此后几年里,很多学术期刊社纷纷仿效。所以,至今天,形成了绝大部分期刊发表论文需要作者付费的局面。二、论文发表行业混乱。很多学术期刊社为进一步扩大稿件数量,在各地区设置很多论文采编员或采编站进行跨地组稿。并与有影响力的各大网站进行合作征稿。为此也出现很多论文发表网站。一些网站甚至故意夸大从业时间,声称拥有十多年的论文发表经验,而实际上,从开始有收费发表学术论文至今,也不过短短4、5年时间,真不知道这十几年的经验从何谈起。更有甚者,打出“论文发表网站排行榜”等字样,真不知道这样的排行榜到底是谁在评选?首先,目前论文发表行业还是游兵散勇状态。不存在任何的行会或联合会之类的机构,评选自然很难作出比较,更别提还出现个“排行榜”。再次,对于论文发表这类机构,国家还没有准许,更不会承认。就算是“版面费”问题,国家都还在忧郁。允许,自会助长学术腐败。不允许,又将影响目前的国内科研成果共享和职称评选。假刊,非法期刊猖獗。利益驱使,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假刊或非法期刊欺广大作者。其中,尤其是中文核心类期刊,因期刊数量少,版面有限,所以版面费一向很高。 很多作者就算花钱也很难刊登,所以,不法分子瞅准漏洞,利用非法期刊或假刊坑广大作者。
308 评论

猪猪爱次次

那就要看你发表文章的目的了,如果是想赚稿费的话,建议你省点力气,研究生的级别想赚稿费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毕业的话,你可能就要花一点点钱了,根据期刊的不同,收费也不太一样,一般的省级期刊都还好,不是很贵,关于收费,作者也应该理解一下,一个杂志社运行不可能单单只靠国家,不然那不早倒闭了,收取合理的费用也是可以理解的。

144 评论

我爱我家2小宝

杂志社有些应该能生存更久一些。 那些用纸优良,图片精美,有艺术气息或专业范儿的杂志设,应该还拥有一批比较稳定的读者。 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时效的报纸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

125 评论

草本Jing樺

发表论文需要作者花钱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学术期刊的发行或交换范围极其有限。很少有读者愿意花钱买一本大部分人看不懂的学术期刊,所以学术期刊的出版通常很少,基本局限于学术圈。分配少了,资本收益就少了,学术期刊就很难维持运营。因此,需要向作者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维持运营。

107 评论

设计监理

他们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但估计不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建议消消气,再想别的办法。

194 评论

相关问答

  • 期刊杂志社倒闭

    他们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但估计不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建议消消气,再想别的办法。

    国王的咖啡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期刊杂志社倒闭了

    问问其他人有没有了不然也没办法了一般杂志社都会留抵挡的吧,你还是没有找对人问吧

    七七七绮哥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期刊杂志社倒闭没

    杂志期刊可到中国知网或中国期刊网查询,杂志社自己的网站访问的人很少,也没时间去管理,毕竟资金人力有限。中国知网是教育部主管的主要收录学术期刊。

    excellentpri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杂志社会倒闭吗

    现在这个年代,谁还买书啊,不准备破产也难以为继了。

    小璐贝贝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知音杂志倒闭

    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在手机上看杂质,看新闻,看故事,所以读者这样的实体杂质已经不流行了。

    企业工作号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