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9

灵魂尽头z
首页 > 论文问答 > 台湾法学期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evilyu2266

已采纳
论文编辑格式  一、作者名称写在篇名下面,用脚注注明作者身份,作者名称用五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二、标题:  (一)标题一(篇名)样式: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用小四号字,右对齐  姓名如果是两个字的,中间空两格  (二)标题二样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二用“一、二、三……”表示。  (三)标题三样式:小四+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三用“(一)、(二)、(三)……”表示。  (四)标题三以下的标题: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四用“ ”,标题五用“(1) (2) (3)”。  三、正文格式: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四、论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  无缩进,名称统一为“摘要”和“关键词”,小四号+楷体+加粗,用【】括起来,摘要内容和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单倍行距  五、脚注及参考书目:  1.全文脚注用小五号字;  2.参考书目不写(除确与文章有关的书目外)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  5.作者注仅注明作者单位(不含院系)及职称或者职务。  6.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7.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8.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9.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10.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1.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2.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13.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行"。  14.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8.港台著作  〔1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12〕史尚宽:《民法总论》,台湾1988年版,第230页。  9.外文类  从该文种注释习惯。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尽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
126 评论

妮裳风云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郑志明教授1980-2007发表的期刊论文: 列子杨朱篇的意识形态,1980,哲学与文化月刊 7卷 9期 疏导台湾当今秘密教派,1980,鹅湖月刊 61 期 圣之时者 ─ 谈孔子对时代的回应,1981,鹅湖月刊 67 期 台湾瑶池金母信仰研究,1984,台湾风物 34 卷 3期 台湾斋教的渊源与流变,1984,台北文献直 67 期 台湾民间鸾堂儒宗神教的宗教体系初探,1984,台北文献直 67 期 浅论当今台湾民间宗教研究的态度与方法,1984,台北文献直 69 期 唐代古文家的天命观初探,1984,鹅湖月刊第 111 期 左传灾异说探论,1984,鹅湖月刊 114 期 试说无量寿经四十八别愿的宗教精神,1984,中国佛教第28卷第12期 唐代永嘉禅师证道歌义理初探,1984,中国佛教 28 卷 6期 台湾无生老母信仰渊源探论,1985,台北文献直 71 期 从台湾俗谚谈传统社会的处世思想,1985,台北文献直 74 期 检验高中新编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中的孔孟「根本」思想,1985,鹅湖月刊 120 期 史通在中国文学上的价值,1985,孔孟月刊 275 期 销释金刚科仪的义理初探,1985,中国佛教 29 卷 5 期 唐代庞居士的诗偈及其宗教境界,1985,中国佛教 29 卷 11 期 敦煌写本老子想尔注义理初探,1986,中国学术年刊第八期 台北地区弘化院的宗教体系,1986,台湾神学论刊 8 期 台北地区夏教的宗教体系研究,1986,台北文献直 76 期 从台湾俗谚谈传统社会的宗教思想,1986,鹅湖月刊第 127 期 庄子内篇「人」的概念探述,1986,鹅湖月刊 133 期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义理疏证,1986,鹅湖月刊 137 期 游记类鸾书所显示之宗教新趋势,1987,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61 期 醉古堂剑扫的社会人格,1987,中华文化复兴月刊 20 卷 6 期 菜根谭的社会思想,1987,科际整合学报第 1 期 台湾劝善歌谣的社会关怀,1987,民俗曲艺 45、46 期 灶君宝卷的灶神信仰,1987,民俗曲艺 48 期 太上感应篇的伦理思想,1987,鹅湖月刊 143 期 王爷传说,1988,民俗曲艺 52、53 期 试论清静经的「道」,1988,鹅湖月刊 155 期 功过格的伦理思想初探,1989,中国学术年刊 10 期 当今台湾民间鸾书的文学形式,1990,汉学研究8卷1期 唐代传奇的梦,1991,鹅湖月刊190期 从残害骨肉事件谈基层社会的文化意识,1991,文化评论 关汉卿杂剧的宗教意识,1992,鹅湖月刊 208 期 从「户蝇蚊子大战歌」谈民间文学的创作意识,1992,淡江大学中文学报1期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1993,淡江大学中文学报2期 从杀害骨肉事件谈基层社会的文化意识,1993,鹅湖月刊 214 期 台湾民间信仰的济世观,1994,内政部「宗教辅导论述专辑」 庄子的鬼神观,1994,鹅湖月刊 233 期 台湾「新兴宗教」的名词界定,1995,台湾史料研究6号 台湾民间宗教的文化意识,1995,历史月刊86期 末世预言与卯劫观音,1995,历史月刊92期 信仰族群与族群和谐,1995,宗教哲学1卷2期 台湾新兴宗教的现象商议,1995,宗教哲学1卷4期 民间信仰与台湾的族群和谐,1995,鹅湖月刊 237 期 民间的养生术与民俗医疗,1996,历史月利96期 台湾观音信仰的现象分析,1996,宗教哲学2卷1期 台湾民间信仰的多重至上神观,1996,宗教哲学2卷2期 台湾善书研究的现况与展望,1996,宗教哲学2卷4期 台湾妈祖祭典的现象分析,1997,宗教哲学3卷1期 台湾「宗教教育」的问题商议,1997,宗教哲学3卷2期 唐君毅儒家宗教精神说,1997,宗教哲学3卷3期 论傅伟勋佛教生死学,1997,宗教哲学3卷4期 从传统宗教生死观谈代理孕母,1997,应用伦理研究通讯(10) 胡适的宗教观,1997,鹅湖月刊 260、261 期 康有为的宗教观1997,鹅湖月利267、268期 林清玄学佛散文的教主形象1998,鹅湖月利281期 二十一世纪儒学的社会实践,1999,文明探索19期 道教的生死观,1999,历史月刊139期 台湾新兴宗教的文化特色1999,宗教哲学5卷1、2期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神人观1999,鹅湖月刊285期 儒学的现世性与宗教性,1999鹅湖月刊286期 元杂剧桃花女的婚姻仪式,1999,鹅湖杂志288期 杨赞儒与圣德宝宫,2000,台湾文献51卷3 期 台湾新兴宗教的救劫运动,2000,宗教哲学6卷3期 明初张宇初「岘泉集」的生命观,2000,鹅湖月刊295期 印顺的中国古代神话研究,2000,鹅湖月刊297期 《太平经》的养生观,2000,鹅湖月刊299期 《太平经》的性命观,2000,鹅湖月刊300期 谭嗣同的宗教观,2000,鹅湖月刊302期 从《太平经》谈道教的生命观,2000,中华道教学院南台分院学报1期 近五十年来台湾地区民间宗教之研究与前瞻,2001,台湾文献52卷2 期 台湾宗教组织化的困境,2001,宗教论述专辑3辑 凉山彝族「驱鬼经」的人鬼交感仪式,2001,民俗曲艺(5) 从说文解字谈汉字的鬼神信仰,2001,鹅湖月刊307期 教育的「圣俗」问题,2001,鹅湖月刊309期 神观交谈-从多重至上神谈起,2001,揭谛学刊4期 社区文化的宇宙图式与神圣空间,2001,鹅湖月刊312期 台湾西王母信仰的时代意义,2001,鹅湖月刊218期 砂劳越华人社团与宗教互动关系,2001,马来亚大学《学术论文集》6 辑 台湾民众宗教信仰的生死关怀与灵验性格,2001,辅大宗教研究3期 台湾民众宗教信仰的生死关怀与灵验性格,2001,辅仁宗教研究3 期 台湾新兴宗教的宗教对话,2001,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1期 民间信仰「合缘共振」与「含混多义」的思维模式,2001,玄奘学报4期 从太上洞玄步虚章谈步虚词的神人交感,2001,中华道教学院南台分院学报2期 台湾宗教团体经济资源的问题,2002,宗教论述专辑4辑 从灵感到修行,2002,宗教哲学8卷2期 谈台湾药签文化,2002,传统艺术19期 从《太上洞玄步虚章》谈步虚词的神人交感,2002,道韵11辑 华人信仰心理与宗教行为,2002,鹅湖月刊324期 从唐君毅《病里乾坤》谈儒学医疗,2002,鹅湖月刊328期 巫术文化的哲学省思,2003,鹅湖月刊335期 禁忌文化的哲学省思,2003,鹅湖月刊342期 唐君毅的《人生之体验》谈儒学的生命教育,2003,新世纪宗教研究1卷3期 哪咤神话的生命观,2003,第一届哪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敦煌写卷「患文」的宗教医疗观,2003,普门学报15期 台湾灵乩的宗教形态,2004,内政部宗教论述专辑6辑 东马德教会的发展,2004,世界宗教学刊3期 宗教组织的现代化与对治现代化,2004,宗教哲学31期 中国命运观的文化意识,2004,文明探索丛刊37卷 佛教与基督宗教社会关怀的省思,2004,文明探索丛刊38卷 陈靖姑信仰与法派的宗教形态,2004,新世纪宗教研究2卷3期 敦煌写卷「亡文」的生命教育,2004,普门学报19期 东南亚大伯公信仰的发展,2004,泉州华侨大学学报 对台湾汉人宗教精神领域的研究,2004,高雄道教学院学报1期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中的宗教观,2004,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3期 老子的医疗观,2005,鹅湖月刊357期 「通神」与「神通」的文化意识,2005,文明探索丛刊41卷 人性与安宁疗护,2005,宗教与民俗医疗创刊号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的家庭礼仪与修行法门,2005,宗教与民俗医疗2期 佛教经典的胚胎生命观,2005,普门学报29期 藏传佛教在台发展现况与省思,2005,普门学报30期 台湾灵乩的宗教形态,2006,文明探索丛刊45卷 台湾寺院经济资源的运用问题,2006,亚细亚民俗研究6辑 《善生经》的生命修持观,2006,宗教与民俗医疗学报3期 杂阿含经》的瞻病关怀,2006,宗教与民俗医疗学报4期 牟宗三《圆善论》的生命关怀,2006,揭谛11期 从《道法会元》谈宋元符箓法派的世界秩序观,2006,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6期 林兆恩的生命关怀,2006,辅仁宗教研究13期 明代王道渊的性命相混说,2007,鹅湖380期 《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死关怀,2007,鹅湖月刊388、389期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的净土观,2007,妙林杂志19卷10、12月 易经六十四卦的生死关怀,2007,中山大学文与哲学报10期

85 评论

力力力力力

很多的,我一般是上知网或万方查询,您也可以百度上咨询下代理,毕竟代理有关系也比较清楚

267 评论

相关问答

  • 台湾法学期刊

    很多的,我一般是上知网或万方查询,您也可以百度上咨询下代理,毕竟代理有关系也比较清楚

    端木青烟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台湾法学期刊官网

    好投稿。学术期刊(英语:academic 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

    fairyzhangyanting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台湾法学期刊投稿

    我略知一二

    美棉家纺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台湾法学期刊排名

    寻找核心期刊!!这些期刊是法学里面比较权威的!!主要有: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法学 法学评论 中外法学 现代法学 法商研究 法律科学 法学家 政法论坛 人

    总迷路的熊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台湾法学杂志

    主要学术论文有:(1)《法国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载《法学纪元》(创刊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2)《德国民事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制度》,载

    rememeber24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