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6

吃货迷思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非洲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haohongxing

已采纳
非洲鼓和民族乐队的融合,我觉得乐器选题一般民乐或者西洋乐器或者流行乐,民乐可能会很少提
309 评论

桠枫娇娇

《亚洲音乐》 我们通过寻求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扩展民族音乐在世界的影响力。亚洲乐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它由中日韩三国民乐团(中央民族乐团、日本亚洲乐团、韩国国家国立国乐团)于1993年共同创建,其宗旨是继承和发展亚洲民族音乐,促进亚洲民乐的相互交流和发展,使亚洲民乐得到世界的关注。亚洲乐团成立后,在中日韩三国举办多场音乐会,得到了中日韩三国音乐界的一致好评和高度重视。通过交流与互访,亚洲乐团用亚洲传统和独特的音乐与西方音乐相媲美,让世界听到亚洲民族音乐的声音。 电子音乐方面: 2008年10月28日,中华世纪坛大屏幕厅记录了亚洲电子音乐发展的历史性一幕,由马克•巴提埃和韩宝强主持的第一届“亚洲电子音乐主题论坛”在这里举行。该论坛旨在通过回顾亚洲电子音乐的发展之路,分析总结亚洲电子音乐教育的格局与现状,期待达到亚洲各国电子音乐家共同为电子音乐的发展统一思想、加强交流、寻求合作的目的。 虽然北京的深秋颇具寒意,但论坛现场却异常炽热。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澳门和中国内地的电子音乐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精彩的演讲,如日本的岛津武仁以“电子音乐创作是日本作曲家至今为止的一个大趋势”为主题,韩国的朴泰弘以“理论的断层——1950年至1980年之间”为主题,新加坡的何忠实以“作曲家在建立数据库中对美学规则的运用,一种亚洲式思维”为主题,香港的李永荣以“香港电子音乐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澳门的李宏君以“澳门音乐与电子音乐之间的渊源和启示”为主题,台湾的曾毓忠以“计算机音乐在台湾的发展”为主题,南京的庄曜以“影像作品中的声音特效”为主题等。 在众多主题发言中,引发人们深刻思考的是张小夫的“中国电子音乐专业高等教育的探索之路”、吴粤北的“走出实验室的电子音乐——中国电子音乐20年发展的得与失”和黄枕宇的“深入理解西方电子音乐发展的文化背景对亚洲电子音乐发展的意义”。张小夫通过介绍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目的,阐述了一个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电子音乐学科体系,这个体系对于中国电子音乐教学的普及和推广,乃至亚洲电子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吴粤北分析了中国电子音乐的独特经历——从现场电子乐器演奏开始,到实验室制作电子音乐,再到实时加预制形式,再到现场互动电子音乐的发展历程,目前有一种过分强调现场综合媒体的要素而丧失了音乐的本质问题。他建议专业电子音乐应该保留自己先锋派和小众艺术的特征,倡导音乐至上,在声音上做文章。黄枕宇认为西方电子音乐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而当下的作曲家没有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该如何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音乐作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他认为科技的推动力掩盖了现代音乐发展的自身规律,科技的进步并不意味着艺术一定会进步。 三位专家的思考,正是每一个关心电子音乐的人要静心思考的问题,也正是亚洲主题论坛需要展开讨论的问题。我们期盼着百家争鸣,更期盼着民族文化的宏扬和中国电子音乐学派的成熟与壮大。《非洲音乐文化丰富多彩》 “彩虹之国”非洲不仅有令人赞叹的自然美景,还有让人难忘的独特音乐文化。有浓厚本土气息的爵士乐、摇滚乐、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在糅入其他文化元素后,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非洲爵士乐遵循传统爵士乐的规则,与非洲音乐的节奏和风格融合后形成,动听易记,极富个性,适合舞蹈,成为大多数南非人的最爱,曼德拉当年也曾常随着其富于感染力的节奏起舞。在约翰内斯堡和开普敦的街头广场,周末夜晚迷人的旋律和富于动感的舞蹈常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爵士乐迷。 在非洲,古典音乐依然呈现着勃勃生机。约翰内斯堡和开普敦是交响乐团巡回演出的频繁光顾之地。深受人们喜爱的黑人城镇索韦托弦乐四重奏乐团通过演奏古典版流行音乐而声名鹊起,并以这种方式把古典音乐呈现给大众。非洲专门的古典音乐广播电台每年定期举行“古典流行乐”音乐会,成为地方上的文化盛事和重要节日。 非洲拥有深厚的传统音乐根基。在20世纪80年代以及非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约翰尼·克莱格将南非著名部族祖鲁族的传统歌舞注入欧洲风格,创建Juluka乐队,在南非和世界各地巡演,展示了欧洲和非洲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 在非洲,传统的以吉他伴奏的老欧洲民歌在融入当地传统音乐元素后欣欣向荣。在从开普敦到约翰内斯堡和伊丽莎白港的民间音乐俱乐部里,老欧洲移民的后裔们常会听着这样的音乐,缅怀故国和先辈。 阿非利卡语(南非荷兰语)是非洲白人的语言,汲取了法语、德语、英语、荷兰语、葡萄牙语等欧洲语言文化的元素。阿非利卡音乐也同样丰富多彩,来自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游客都能从这种音乐形式中找到归属,它因而成为非洲的国际音乐。 此外,以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音乐为代表的亚洲风格音乐独具魅力,在非洲也有很大影响。

135 评论

金夫人照相馆

首页日本美国搜索嗫?暁云?美国黑人论文一、关于美国黑人政治论文急需中英文资料如题【 标 题】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 【 作 者】黄晖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中文系 邮编:215006 【内容提要】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在20世纪初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之一。从其发展线索来看,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经历了从激进到内省,从对非洲文化中心论和黑人民族主义的倡导到对人类共同问题的关注,从理论的建构、解构到重构这一逐步成熟的阶段。 美国黑人文学理论加深了人们对边缘话语和少数族裔话语的理解与认识。【关 键 词】黑人文学理论/黑人美学/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文化研究 【 正 文】 自20世纪初,美国文坛上不断涌现出著名的黑人作家和优秀的黑人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黑人文学批评理论也发展起来,正逐步由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流派之一。 一、“双重意识”的坚守与疏离 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真正形成并初具规模是在20世纪初期,以一系列黑人文学批评刊物的出现为标志。总部设在纽约的黑人政治文化组织及其刊物,如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的《危机》,全国城市联盟的《机遇》,以及《信使》、《黑人世界》等都致力于发展黑人文学艺术。 这些刊物对扩大黑人文学作品的影响,促进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创办于1900年的《美国有色人种杂志》上,保琳·霍普金斯(Pauline Hopkins)专门开设了一个论坛来宣扬黑人文学价值观。她认为真正优秀的小说应该是“一代代人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记录”(注:Winston Napier,ed。African American Literary Theor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0,p。1,pDu Bois)进一步发展了霍普金斯的功能主义美学观,他认为“黑人艺术家一定要去创造美、歌颂美和实现美”,但同时他又强调“在创造美的过程中,黑人艺术家必须认识到美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与真理、美德和公正是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杜波依斯认为“黑人艺术本身一定是宣传”(注:袁霁:《非洲中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杜波依斯用“双重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这一概念解释黑人经验,认为美国黑人在文化身份上表现为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认证,“美国黑人的历史是这样一种抗争的历史——渴望获得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地位,渴望把其双重自我融入更好更真的自我……在白色崇美主义的洪水中,他不会漂白他的黑人魂”(注:杜波依斯:《黑人的灵魂》,转引自刘捷:《美国黑人文学的传统》,《译林》,1999年第1期。

18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非洲论文题目

    首页日本美国搜索嗫?暁云?美国黑人论文一、关于美国黑人政治论文急需中英文资料如题【 标 题】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 【 作 者】黄晖 【作者简介】作者单

    yangyang2336903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关于非洲论文选题

    首页日本美国搜索嗫?暁云?美国黑人论文一、关于美国黑人政治论文急需中英文资料如题【 标 题】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 【 作 者】黄晖 【作者简介】作者单

    格水物獭致知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关于非洲论文

    关键是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自然脆弱,然后以此发挥吧

    zhusun1989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关于非洲的论文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非洲是阿非利加洲(Africa)的简称,位于东半球西南部,为世界第二大洲。近年来,非洲以其迷人的景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旅游。 ■世界

    苏州小诸葛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关于非洲论文600字

    在非洲的丛林中,有一种叫做“织巢鸟”的鸟,用“绝顶聪明”来形容它们可是一点都不过分,它们会精心挑选一根伸出水面的细枝条,然后把鸟巢牢牢地系在枝头,悬挂于水面之上

    我与食俱进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