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1

果果果大美
首页 > 论文问答 > 控制理论与应用投稿模板页脚溢出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乡的风光

已采纳
投稿时须注意以下5个问题: 投稿要对路 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论文原来有没有人研究过写过,研究现状如何,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 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稿件寄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 例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权威杂志——《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经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学教育》栏目简介,《化学教育》征稿简则。如果要向这家杂志投稿,就必须仔细研究这两篇文章。其它几家杂志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等也会对其读者对象、投稿要求、杂志栏目等方面进行介绍。 注意把握时机 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配合(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练习等),另一类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 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与教学进度配合的稿件,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比如:与下学期一开学要学的内容有关的稿件, 一般在上学期期末最迟在假期当中就要发,这样才能给教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如果你等到教完这部分内容后再写出来投出去,那就成了“马后炮”,这类稿件不是极有价值一般不会保留到第二年再发。这便产生了矛盾,因为大多数与教学进度有关的稿件都是在教学后发现了问题才研究撰写出来的,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投稿时机。怎么办?笔者的经验是可以先写出来慢慢加工仔细斟酌,到第二年合适的时候再投出去,这样经过冷加工后,稿件会更成熟。有些报刊采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个月,由于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复,再投给其它报刊也已错过了时机。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办法,只是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 注意格式要规范 如果稿件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规范,整洁清楚,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使用方格稿纸誊清,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还应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号字或小三号字为宜,页脚须注明页数与字数,便于编辑排版时参考。一般报刊编辑部都不收复写稿和复印稿。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之下是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之后是加小括号的邮政编码,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 适当控制字数 不同的刊物,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寄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让别人看了能受到启发教育或拿过来就可以用;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通常组织论文评选的部门下通知或发启示时,对论文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撰写时应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以为参加评选的论文字数以3000- 5000字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据选题只要论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数多少上。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面向教师及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可稍长些,面向学生的作品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在笔者看来,“稍长”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 3000-5000字之间,当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决问题则最好;“ 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如果500-1000字顶多1500 字能说清问题则最好。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 例如:《化学教育》的“化学与社会”栏目字数应在5000字以内,“复习指导”字数应在3000字内,“调查报告”字数在3000字内,“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字数在500—2000。 讲究投稿策略 刚开始投稿的人,将稿子投出后总希望尽快得到编辑部的回音。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无以数计,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连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挫伤了不少作者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从此不再写稿。还有个别刊物大量地照顾“关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几个“名人”,结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基于这种考虑,从撰稿者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投稿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恒,管寄不管发,即经常投稿,投出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发表,压低期望值,用不用让编辑部去考虑,事实上你想也没有用;二是猛打猛冲,以多取胜,越不发越寄,时间长了,编辑就会有印象,特别是一些稿源充足级别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连仔细看都未来得及就提出了处理意见,“屡投屡退,屡退屡投”就可能感动上帝,如果你写的稿件确有水平,不用说,只仔细看一次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连你以前投的稿子都会引起编辑的注意; 三是认准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确有价值,就可以反复投,也可以转投其它同类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发现认可的时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刊物的级别越低,发行范围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样质量的稿件投给这样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机会,刚开始写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梦想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五是趁热打铁,即收到刊物的采用通知后马上再寄,趁编辑部对你的稿子还有印象,继续开拓。六是注意对准档次,即投稿时注意稿件的质量与刊物的级别影响对应一致,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来发表过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对“高级别”刊物,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创牌子、打名声,提高知名度,当然作品一定是“ 拳头产品”,如刊物多次发表过你的稿子属于“熟门熟路”,可采取中档稿子对高级刊物的策略;第二种情况是原来未发表过文章,没有什么名气,门路不熟,属于淌路子的作者,可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以好对中、以中对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胜”的效果。 最后说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规定,都反对“ 一稿多投”,都要求过了采用期之后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时效性很强,特别是配合教学进度的稿件常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办法:一是按规定办,过期改投或留待明年再投,二是采取变相的“一稿多投”,变通的办法就是作好投稿记录,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发。一般说来,知名度不大、刚开始写稿的作者,特别是质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会出现几家刊物同时采用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维护作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赞成第二种办法,各报刊杂志编辑部似亦不应反对这种办法。要说责任的话,作者写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时通知作者,耽误了用稿时机,这个责任编辑部应该负,不知笔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从事文学刊物编辑工作十五余年,对作者不规范的投稿感触颇深,现将投稿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广大作者,以便提高投稿命中率。 一、 稿件首先要书写整齐,字迹不要潦草,稿纸要用方格纸。不少作者在这一方面不太注意,抄写得乱七八糟,字迹潦草。更有甚者,随便将一首诗抄在烟盒上或写在用过的稿纸背面。有些作者虽然用稿纸抄写但未用方格稿纸等等。对于这一类来稿,编辑一般都不会认真去阅读。一是阅读起来太费劲。二是编辑感觉到作者创作不严谨,投来的稿件质量肯定好不到那里去。三是不用方格稿纸抄写,若稿件刊用修改起来也不方便,算行距,字数也不好计算。 二、 投稿时作者要谦虚。不少作者投稿时总爱附言。作者附言可以说五花八门。附言适当地介绍一下自己未尝不可,但要言简意赅,谦虚有礼。记得我刚参加工作在一家市级文学刊物作编辑工作时看到过不少类似的附言:我是某协会会员,某华人文学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可以说我是有一定影响的作家、诗人。今寄诗作几首,在你们这类市级刊物上发表应该是绰绰有余吧``````。诚想,有哪一位编辑愿发这种骄傲自大的作者稿件。你既然这么高的水平,既然眼中没市级刊物,何以给市级刊物投稿呢!当时,我还年轻,耐着性子看完诗作,其实所谓的诗作连上县级刊物的水平都达不到,纯粹是作者自吹自擂罢了。再者作者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总认为自己的稿件水平高,真应了那句“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谚语,来稿时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稿件,甚至讲已得到了某主编的肯定或得到了某位作家的赏识。其实,稿件的好与坏,编辑阅完便知,作者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投稿时作者一定要谦虚,不要过高地宣传自己。 三、投稿要有的放矢。目前,国内报刊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文学报刊在国内有一千余家,再加上各类报纸的文学副刊,那就数不胜数。经常有作者埋怨自己的稿件得不到编辑的赏识,除了质量外,不外乎是作者没找对投稿的报刊。其实,每一家报刊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用稿的标准,不能写完稿不加选择就投,那肯定是不容易投中。一般来讲,报纸副刊发表的文章都要比纯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水平低,而且报纸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一般都要配合本时期报纸宣传主题,也可以说是应景之作。如果是这种稿件,一般不易在纯文学刊物发表。当然,也有一些大报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水平并不低,这要看是什么报了。文学刊物一般分为市级、省级、中央级。通常来讲,级别的不同,所选稿件质量就不同,比如说《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可以说选载的都是小说精萃,一般作者的作品不易被选中。如何让自己的稿件提高命中率,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根据自己的创作水平向相应的报刊投稿,这样就容易投中。 四、 稿件最好不要寄给某一位编辑。作编辑久了,认识的文友也就多了。因此,编辑的私人信件或寄给编辑的稿件就多了,案头上压满了来信、来稿,处理都处理不完。编辑部都有专门的收发人员,来稿及时登记,及时分发,一般都不会积压,反而寄给某一位编辑的稿件常常会积压,得不到及时处理。 五、 稿件要自留底稿,便于一稿多投。现在所有报刊都不退稿,一是工作量大;二是支付不起大量的邮费。一般来讲二个月(有约定的除外)内未见采用通知可另投它刊。稿件还是要多投几家报刊(同一时间不要一稿两投),说不定被哪一家报刊选上了。未发表不一定就是水平低,关键是要有的放矢的投稿。 六、给报纸副刊投稿切忌投长稿。众所周知,报纸副刊的容量极其有限,稿件字数太多,版面无法容纳,编辑修改起来费时费脑,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一般都会选择其它稿件,稿件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七、 寄稿时要在稿末写清固定地址、邮编、姓名,以便编辑联系。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有不少作者往往忘了在稿末写地址,使编辑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系。 呵呵希望你能投稿成功!
266 评论

哇靠哇塞

车床加工论文 《如何控制切削量有关方面的论文》 数控机床的论文 数控编程的论文 数控机床的检测与维修的毕业论文 稀沥青喷刷机设计开题报告 6150车床数控化改造 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六工位卧式镗铣专用加工机床的控制系统设计》 其设计任务如下: 1> 分析六工位卧式镗铣专用加工机床的工艺流程和机床的动作流程 2> 设计其控制系统的硬件 3> 编写其控制系统的软件 要求如下: 1> 画出其硬件原理图 2> 画出PLC接线图 3> 调试系统(这个由我来) 4> 编写毕业设计论文 (1万字以上) 《和面机的设计》 设计S195柴油机中“最终传动箱壳体”的加工工艺和其中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 工程机械的主动减振系统研究 关于模具设计油笔笔筒或矿泉水瓶盖的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减震器的论文 机械零件加工或车床加工 关于印刷机械的工艺与发展 5t/h冲天炉热风炉胆的设计 从公差标准的发展看中国工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影响数控加工质量的分析 数控中心技师论文 矿山机械类毕业设计 关于机电数控机床 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论文 机械产品设计"的论文 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方面的论文 NOKIA8210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8210手机上壳装配图dwg 顶杆固定板零件图dwg 动模零件图dwg 主装配图dwg 主装配图dwg 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A1液压系统原理dwg 总装配图1(A0)A0-dwg 总装配图2(A0)B0-dwg 定位缸(a2)B-dwg 定位缸前缸盖(A2)B0-dwg 防尘压盖(a4)B0-dwg 法兰盖A4纸B0-dwg 后端盖(A4)B0-dwg 活塞(A4)B0-dwg 活塞杆A4纸B0-dwg 夹紧缸A2B0-dwg 导向套A4纸dwg 顶尖A4纸dwg 压装缸Adwg 压装缸活塞A4纸dwg 压装缸活塞杆Adwg 轴承托架a4纸dwg 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1刀库装配图Adwg 2自动换刀装置的安装示意图Adwg 3机械手装配图Adwg 4机械手液压控制图Adwg 5蜗杆零件图Adwg 机械手换刀过程传动演示pg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Φ90磨球群铸金属型复合模具设计及制造工艺设计 说明书doc(46页) 动画演示pg 实际生产 实际生产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上模Adwg 上砂芯Adwg 胎具图dwg 下模Adwg 下砂芯Adwg 装配图dwg 安全帽注塑模具设计及模腔三维造型CADCAM 说明书doc(24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开合模过程avi 装配过程avi 抽芯机构dwg 定模Adwg 动模Adwg 动模垫板Adwg 零件图Adwg 推杆固定板Adwg 斜导槽Adwg 异型推杆Adwg 装配图Adwg 笔筒抽屉注射模实体设计及数控加工 说明书doc(22页) 侧型芯Adwg 抽屉注射模装配dwg 定模板兼型腔Adwg 零件图Adwg 型芯Adwg 拨叉加工自动线设计 说明书doc(27页) A0中间底座装配图(A0)dwg A3中间底座---零件图(A3)dwg 倒挡拨叉(A3)dwg 电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dwg 电气图(A2)dwg 副变速拨叉(A3)dwg 刚性主轴(A2)dwg 滑台装配图(A0)dwg 集中控制图(A2)dwg 加工示意图(A3)dwg 快挡拨叉(A3)dwg 随性夹具输送系统图(A3)dwg 自动线工艺过程图(A3)dwg 自动线总体布置图(A0)dwg 加工动画avi 长度计数器盖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凹模Adwg 模具整体图Adwg 凸模Adwg 型腔设计图Adwg 制品Adwg 主流道衬套Adwg 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及型腔CADCAM 说明书doc(22页) 注塑模拟pg 装备动画pg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零件图dwg 零件图Adwg 零件图Adwg 装备图Adwg 抽屉注塑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2页) 侧型芯Adwg 侧型芯dwg 抽屉注射模装配A0-O0-dwg 导轨块Adwg 定模板兼型腔Adwg 定模板兼型腔dwg 定位圈Adwg 零件图Adwg 零件图dwg 斜导柱Adwg 型芯Adwg 型芯dwg 大口杯盖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4页) 杯盖DWG 顶杆dwg 定位环DWG 上模零件图DWG 下模零件图DWG 主流道衬套DWG 装配图dwg 大型管材相贯线切割机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两轴联动avi 手动调节割炬avi 四轴联动avi 支架装配avi 相贯线切割机软件系统xe A0Z轴方向工作滑台装配dwg A0割炬支架装配dwg A1相贯线切割机总体布局图dwg A1硬件连接线路图dwg 多功能甘蔗中耕田管机改进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端盖(A3)dwg 驱动轮(A2)dwg 驱动轮装配(A1)dwg 行走系(A0)dwg 张紧轮装配图(A1)dwg 支架(A0)dwg 支重轮轴(A4)dwg 支重轮装配(A2)dwg 甘蔗收获机剥叶和集拢环节的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甘蔗剥叶机和集拢装置Adwg 剥叶片Adwg 扫叶片Adwg 橡胶棒Adwg 橡胶棒依附圆筒Adwg 装配图俯视图dwg 装配图右视图dwg 装配图主视图dwg 甘蔗种植机机构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机架装配图Adwg 四张A2图纸dwg 行走机构装配图Adwg 高硬度辊筒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5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浇口套零件图Adwg 零件图Adwg 零件图Adwg 装配图Adwg 海工码头工字钢数控切割设备 说明书doc(24页) 布局零件图Adwg 回转机构装配图Adwg 回转零件图Adwg 液压缸装配图Adwg 整体布局图Adwg 渐开线斜齿轮注塑模设计 说明书doc(22页) 斜齿轮注塑模装配图dwg 斜齿轮型腔dwg 型腔衬套dwg 渐开线斜齿轮dwg 主流道衬道dwg 定模型腔dwg 经济型数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说明书doc(62页) A1数控操作面板外形图dwg A1系统连接图dwg A3板式结构图dwg 数控机床操作面板Adwg 系统电气原理图Adwg 沐浴露瓶盖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说明书doc(28页) 定模板dwg 定模型芯dwg 动模板dwg 动模型芯dwg 上瓶盖dwg 下瓶盖dwg 装配图dwg 46汽车发动机连杆称重去重自动线设计 说明书doc(21页) 设计答辩演示文稿ppt 布局图Adwg 分类机Adwg 进退液压缸零件图Adwg 连杆部件总成图Adwg 连杆零件图Adwg 连杆上端盖Adwg 输送装置Adwg 专用部件输送装置液压缸Adwg 自动线工作循环时间表Adwg 自动线控制框图Adwg 汽车发动机连杆大小头孔中心线平行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 说明书doc(25页) 动画pg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A0汽车连杆大小头平行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装配图dwg 测试箱装配图Adwg 连杆总成图Adwg 数控系统控制电路图Adwg 液压夹紧系统原理图Adwg 支座零件图Adwg 全液压多功能甘蔗收获机设计收割输送装置设计 说明书doc(16页) 割梢去头刀片Adwg 甘蔗收获机收割去头机构装配图dwg 喂入机构部件图dwg 割蔗头蔗梢部件图dwg 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设计 说明书doc(24页)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工作空间图dwg 机构简图dwg 导向套dwg 支架dwg 支座dwg 转动壳体dwg 支座和手臂装配图dwg 终端执行器dwg 实体pg 动画pg 洗衣机波轮注射模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A2定位圈dwg A0 装配图dwg A1凹模dwg A2凹模套板dwg A2动模固定板dwg A3浇口套dwg A3凸模dwg A4浇口套dwg 制品dwg 相机壳下盖注塑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27页) 模具组合动画avi 脱模动画avi 凹模DWG 零件DWG 模具装配图dwg 凸模DWG 行星齿轮的注塑模具设计及其模腔三维造型CADCAM 说明书doc(24页) 垫板Adwg 垫块Adwg 定模板dwg 定模固定板Adwg 动模板dwg 浇口套Adwg 推杆固定板Adwg 行星齿轮零件Adwg 装配图Adwg 扬声器模具设计 说明书doc(31页) 盖板dwg 上垫板dwg 凸模固定板dwg 下垫板dwg 下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上顶块dwg 下顶块dwg 冲孔凸模dwg 二模凹模dwg 二模凸模dwg 拉深冲孔凸凹模dwg 落料凹模dwg 落料拉深模凸凹模dwg 凸模(二模)dwg 模柄dwg 第二模具总装配图dwg 总装配图dwg 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说明书doc(29页) A0溢流阀装配图dwg A1溢流阀先导阀体dwg A1溢流阀主阀体dwg A1溢流阀主阀芯dwg A4溢流阀调节杆dwg A4溢流阀调压螺帽dwg A4溢流阀先导阀芯dwg A4溢流阀先导阀座dwg A4溢流阀主阀座dwg 运送铝活塞铸造毛坯机械手设计 说明书doc(26页) 答辩演示幻灯片ppt 实体pg 动画pg 装配图Adwg 末端执行器Adwg 传动轴Adwg 底座Adwg 底座上端盖Adwg 齿轮轴Adwg 底座转盘Adwg 工作空间图Adwg 传动轴底部端盖Adwg 导向杆前支架Adwg 导向套Adwg 机构简图Adwg 上下导向杆Adwg 楔块Adwg 支承端盖Adwg 发动机三维设计 说明书doc(45页) 发动机pg 剖视pg 气门相位pg 发动机总装配图dwg 30多张三维设计图 PRO/E 0 引言 X62W万能铣床是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机械,在机械加工和机械修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万能铣床的操作,是通过手柄同时操作电气与机械,以达到机电紧密配合完成预定的操作,是机械与电气结构联合动作的典型控制,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组合机床。但是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故障的查找与排除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继电器接触式控制系统,由于电气控制线路触点多、线路复杂、故障率高、检修周期长,给生产与维护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地影响生产。时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对工业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市场经济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满足这一要求,生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必需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灵活性,这就需要使用智能化程度高的控制系统来取代传统的控制系统,使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更加灵活、可靠,更容易维修,更能适应经常变动的工艺条件。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西门子S7-200和触摸屏对X62W 型卧式万能铣床的继电接触式电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1 X62W万能铣床工作原理及继电器接线图 1 工作原理 主电路中有三台电动机,M1是主电动机,拖动主轴带动铣刀进行铣削加工;M2是进给电动机,拖动升降台及工作台进给;M3是冷却泵电动机,供应冷却液。三台电动机共用一组熔断器FU1作短路保护。每台电动机均有热继电器FR作过载保护。其中以主电动机的热继电器FU1和冷却泵电机的热继电器FU2作总的保护,它们的常闭触头串在控制电路的总线上,而进给电动机的热继电器FR3只作进给系统的保护,其常闭触头接在进给控制电路中。因为主电动机要求不频繁的正反转,用组合开关SA5控制倒相。进给电动机的正反转频繁,用接触器KM3和KM4进行倒相。冷却泵在主电动机起动后方可开动,另有手动开关SA1控制。主电机采用两组起动按钮SB3和SB4并联,两组停止按钮SB1和SB2串联接触器KM1是电动机M1的控制接触器,SQ7是位置开关,用作主轴变速的冲动开关。主轴的起动,按下起动按钮SB3或SB4,接触器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电动机M1起动当主电动机起动后,KM1的辅助触头接通控制电路的进给控制部分,才可以开动进给电动机。 电机的转速达到一定速度时接通速度继电器,当按下停止按钮SB1或SB2时,接触器KM2得电,主轴电机反转。 工作台向右进给,当主轴起动后,工作台控制电源接通将位置开关SQ1旋转,SQ1-1常开触头闭合,接触器KM3通电吸合,电动机M2正转当运行到预定位置时,位置开关SQ1复位,电动机M2停止转动。 工作台向左进给,将位置开关SQ2旋转,SQ2-1闭合,SQ2-2断开,接触器KM4通电吸合,电动机反转,工作台向左移动。 当SA3-1、SA3-3闭合SA3-2断开时,电流通过11、SQ6、15、SQ4-2、16、SQ3-2、17、SA3-1、18、SQ1-1(或11、SA3-3、21、SQ2-2、22、SQ1-2、17、SA3-1、18、SQ3-1)、19、KM4、20 ,KM3得电M2正转,工作台向下运动。 当SA3-1、SA3-3闭合SA3-2断开时,电流通过11、SQ6、15、SQ4-2、16、SQ3-2、17、SA3-1、18、SQ2-1(或11、SA3-3、21、SQ2-2、22、SQ1-2、17、SA3-1、18、SQ4-1)、24、KM3、25, KM4得电M2反转,工作台向上运动。 当SA3-2闭合 SA3-1、SA3-3断开时,电流通过11、SQ6、15、SQ4-2、16、SQ3-2、17、SQ1-2、22、SQ2-2、21、SA3-2、19、KM4、20, KM3得电。当SA3-2闭合,SA3-1、SA3-3断开时,进给电机M2正反转就组成了互锁,SQ1,SQ2,SQ3,SQ4位置开关控制圆盘旋转不同的位置。 不论电动机正反转,接触器KM3和KM4的线圈电流都由SQ1-2和SQ3-2接通若机床正在向左进给 机床的联锁问题,当SQ2或SQ4被旋转时,它们的常闭触头SQ2-2或SQ4-2是断开的,所或向右进给时,发生误操作,压着上下前后手柄,则一定使SQ3-2或SQ4-2中的一个断开,使KM3或KM4断电释放,电动机M2停止运转,以确保安全。位置开关SQ6为进给变速冲动开关。 冷却和照明控制,冷却泵只有在主电动机起动后才能起动,所以主电路中将M3接在主接触器KM1触头后面, SA1控制冷却泵。照明电路用安全电压36伏用开关SA4控制。2 X62W 型万能铣床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1 PLC 的选择和硬件设计。 根据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要求,输入输出均为开关量,需要PLC监测的输入信号有8个按钮,5个行程开关,两个选择开关,输入点为 21点,PLC输出控制信号有6个继电器,1个照明灯,共7点。因此,选用了西门子S7-200PLC,具体配 置 如 下 :CPU226CN AC/DC/DC型(6ES7 216-2BD23-0XB8),自带24点输入,16点输出,自带两个接口2个RS-485接口 PORT0和POT1,一个通讯接口,能满足控制要求。PLC的I/O口分配是根据其控制对象的特点和控制要求,将I/O口的输入输出口与相应的电气设备相连,达到控制和检测的功能,具体I/O分配如表1。进行完I/O分配后,进行PLC硬件设计,PLC外接硬件电路如图1。I/O分配表表1 内部寄存器I/O分配表表2 2 PLC编程: 根据机床控制要求,PLC语句表如程序1,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用了6个内部辅助继电器来简化程序设计,主轴电机正反转互锁和进给电机正反转互锁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程序中将不同的控制方式均分开设计,这样程序结构简洁、清晰。由于整个系统用触摸屏控制,它可替代物理按钮和开关及其指示灯,所以在编程序是这些按钮和开关均使用了内部寄存器M6-M1, 把下面程序的输入寄存器改成相应的内部寄存器即可。内部寄存器程序,如程序2 程序1 手动控制程序程序2 自动控制程序3、触摸屏选择及设计 触摸屏越来越多的用在了工业中,方便,易于远程控制。根据X62W铣床的控制要求,我们用NTOUCH触摸屏和MCGS组态软件配合PLC来替代控制柜上的按钮和选择开关等物理元器件,并且还可以通过触摸屏来监视铣床运行动作情况。 1 MCGS组态编辑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在本系统中,依靠MCGS系统设计组态画面,实现对系统操作和监控。如图2图2 系统控制总体画面 以上提到此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均是开关量,所以在MCGS组态的实时数据库中定义的名字类型也要为开关型的,如图3图3 实时数据库 2 通讯连接 既然用MCGS控制此系统,那么怎么才能让其与西门子PLC相互通讯,起到监控的作用?MCGS组态软件在设备窗口中建立系统与外部硬件设备的连接关系,使系统能够从外部设备读取数据并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工业过程的实时监控。根据此系统的控制要求以及控制方式,可以利用PPI电缆,相互传数据,以便实现监控。 在设备窗口中需要设置设备0-[通用串行口父设备]属性和设备1-[西门子S7-200PPI]属性,此时,还需要设置设备内部属性增加相应的PLC通道,和通道读写类型,输入通道多数用到的是内部寄存器,读写类型是只读类型,输出寄存器Q0~Q6读写类型,Q和Q1只读类型值读取SA313和SA32的开关信号,在实际通讯过程中,在设备属性设置中“串口端口号”设为0-COM1,通讯波特率设为:6-9600,数据位位数:3-8位,数据校验方式:偶校验,一位停止位,数据采集方式:同步采集。设置完后单击“确认”按钮返回。 为了西门子S7-200PLC与MCGS更好的通讯,必须在设备属性设置:[设备1]对话框中设置属性设备注释为:西门子S7-200PPI,初始工作状态为:启动,最小采样周期为:1000ms,PLC地址为:2,内部属性设置PLC通道要与实施数据库中所定义的名字相对应。如图4。图4 PLC通道属性设置 编辑完毕组态画面,在上位机上试验成功,便可以通过上位机的网线接口用一根网线和触摸屏上的网线借口相连接,并且在MCGS嵌入式组态软件菜单栏中“工具”\“下载配置”设置好IP地址,便可以下载到触摸屏中,如图8,然后,用PPI电缆连接触摸屏和PLC,母头连接触摸屏COM5口,公头连接在PLC接口上,即可实现丢掉控制柜面板上的按钮控制,用触摸屏的软按钮控制,画面生动,清晰。4 结束语 本文所述方案是对原来的继电接触式模拟控制系统进行 PLC与触摸屏改造而成,已在实验室控制柜予以实施。运行结果表明,该 PLC 控制系统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控制稳定可靠,且尽大限度降低了操作的危险性。参考文献: [1]、陈远龄机床电气自动控制[M]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2]、吕景泉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杨长能,张光毅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及其应用[M]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 [4]、MCGS嵌入式用户手册 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5]、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我先给你目录,你要的话先给分 我再发你邮箱 谢谢

87 评论

大萌萌Alice

用latex 编译 ,之后需要用dvi转为pdf

114 评论

相关问答

  • 控制理论与应用投稿模板页脚溢出

    用latex 编译 ,之后需要用dvi转为pdf

    比尼爱汤姆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控制理论与应用投稿模板

    控制理论与应用排名,控制理论与应用投稿,控制理论与应用怎么样控制理论和应用 是一门比较热的专业 就业也还可以控制理论与应用排名,控制理论与应用投稿,控制理论与应

    俳句之神芭蕉桑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控制理论与应用投稿模板英文

    Modern control theory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control theory since the

    云里雨里大太阳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模板

    控制理论与应用》创刊于1984年,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

    贫僧法号能吃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latex模板

    如果已经写好了word文档,可以转成tex格式,如果还没有写,可以下载ctex套装学着用,不难上手,但用好了不容易

    睿智杭州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