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8

辉love玉
首页 > 论文问答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文文兔18

已采纳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63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办学规模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19个学院、3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4400余人。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中药学、中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ESI全球学科2个(药物学与毒物学、临床医学)。直属附属医院: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附属第二医院(筹)、第三附属医院、附属生殖妇幼医院、附属眼科医院合作共建附属医院:附属第五人民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临床医学院、附属重庆中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遂宁中心医院/遂宁临床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临床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西区)/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康复临床医学院、附属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精神卫生中心、附属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临床医学院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学校有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岐黄工程”专家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3人,国家级特聘专家4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全国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4人。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10人,四川省特聘专家41人。                                    学科建设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39门;省级各类精品示范课程75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学校作为教材主编或副主编单位已完成 80 多部行业规划教材编写,主编人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三。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评选中,3部主编教材获全国二等奖,副主编教材分获特等奖1部、一等奖1部、二等奖4部。博士后流动站(3个):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内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运动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神经病学、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针灸推拿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学、药学、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民族药学、眼科学、中医眼科学、护理学、护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妇产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妇产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医养生学、中医药信息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3个):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 。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23个):临床中药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妇科学、方剂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急诊学、针灸学、温病学、金匮要略、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养生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民族药学、中药炮制学、中医神志病学(培育)、中药毒理学(培育)、中医药信息学(培育)。四川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四川省级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外科学、方剂学、生药学、民族医学、药理学、药物化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诊断学、中医儿科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四川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中医内科学、生药学、方剂学。教学建设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39门;省级各类精品示范课程75门;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中药基础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药用植物学、中药学、针灸学、方剂学、中医眼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 、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医疗学 。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9年制)、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部“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1个):制药工程。四川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中药基础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单不全)。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医学信息工程、制药工程、预防医学、藏医学、藏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 、生物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市场营销。四川省级特色专业(7门):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藏医学。四川省级精品课程(31门):中医耳鼻喉科学、康复疗法学、推拿学基础、中医儿科学、中药鉴定学、中医诊断学、伤寒学、骨与关节损伤、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内科护理学、医学伦理学、金匮要略、温病学、刺法灸法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药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护理学基础、经胳腧穴学、中药炮制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方剂学、基础护理学、中医思维原理、药用植物学。                                    科研项目近年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387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62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36项,其中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省科学技术将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人才培养建校初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杏林”系列校园文化品牌。学生荣誉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学术科研及创新创业赛事奖项、志愿服务类赛事奖项、文化艺术类赛事奖项等170余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科研机构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实验室79个,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1个):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国家级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4个):中药学实验室、中医眼科和视觉功能保护实验室、针灸与系统生物学实验室、中医诊断技能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西南道地药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西部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5个):中药品种质量鉴定实验室、视听生理实验室、中西医结合模拟医院实验室、中医药病毒实验室、时间医学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中医视功能保护研究院、针灸与时间生物学研究室、中药资源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7个):视觉生理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中药药剂实验室、中药品种质量鉴定实验室、时间医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病理生理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9个):中医眼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实验针灸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药品质资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药药剂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药学中心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药药效物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民族医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医症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药药理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培养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历教育学生(含本、硕、博)及多种类型的短期进修培训学员,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开展学历教育和互换学生项目;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在葡萄牙开设“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澳门)国际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
126 评论

号仔在厦门

和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经脉人照片。天回医简整理组供图 新华社成都12月13日电(记者王迪)经六年整理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的重要研究。

129 评论

榴莲恋上冰激凌

和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经脉人照片。天回医简整理组供图 新华社成都12月13日电(记者王迪)经六年整理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的重要研究。

308 评论

无敌炒米饭

成都中医药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四川211大学名单(5所):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985大学名单(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成都中医药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973计划”承担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在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 2006年6月,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开设37个本科专业;拥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合作共建附属医院9所。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中,有国医大师3人,首届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四川省第二届杰出人才奖1人,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人,四川省万人计划专家14人,首届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0人,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累计10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科建设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3个):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 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23个):临床中药学、中医眼科学、中医妇科学、方剂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急诊学、针灸学、温病学、金匮要略、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养生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民族药学、中药炮制学、中医神志病学(培育)、中药毒理学(培育)、中医药信息学(培育)四川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四川省级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外科学、方剂学、生药学、民族医学、药理学、药物化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诊断学、中医儿科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四川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中医内科学、生药学、方剂学质量工程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39门;省级各类精品示范课程75门;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 、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康复医疗学教育部“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1个):制药工程四川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中药基础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单不全)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医学信息工程、制药工程、预防医学、藏医学、藏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 、生物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市场营销四川省级特色专业(7门):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藏医学科研成果截至2020年3月,“十三五”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新上各类科研项目2171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8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92项,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                                    科研机构截至2020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有各级各类实验室74个,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馆藏资源据2020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1万余册,馆藏古籍83万册,中外文现刊1675余种,电子图书61万余册,数据库69个;建成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兼顾理、工、管、文、农、教等学科的综合性藏书体系;图书馆建立了数字图书馆体系,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SCI、SD、Ovid、Springer等中外文数据库,以及超星、书生、优阅等中外文电子图书;并自建了巴蜀中医药古籍等数据库资源,开通了移动图书馆、书香成中医等移动阅读平台。合作交流截至2020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培养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历教育学生(含本、硕、博)及多种类型的短期进修培训学员,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开展学历教育和互换学生项目;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在葡萄牙开设“成都中医药大学葡萄牙宝德分校”,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澳门)国际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985和211大学有何区别第一、985大学一定是211大学,但是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简单点来说就是一种单 向包含关系,从数量上就可以了解到,985大学是比较少的,也就是比较精的,是重点 大学里的重点大学,而211大学就是比较重点的大学,可能年代久远,高校的发展都发 生了变化,有一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第二、211高校并非都是一本,985全是重点高校。这个是和上个区别有一点重复的,但 很多人会误解211高校,认为211就算不是最重点的,也应该是位于一本的行列,其实不 然。当时的评比是由国家区域照顾的,部分的211高校在省内是二本招生的,而且还有 国家级和省级的区别,而985是全国国家级的重点高校。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四川211大学名单(5所):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985大学名单(

    为君俏颜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

    南开大学古籍研究所, 浙江树人大学地域文化与古籍整理研究所

    april841002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地址

    回答 西安市有文物鉴定的地方,名称是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地址是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一路35号。 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为省

    學僧You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官网

    和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经脉人照片。天回医简整理组供图 新华社成都12月13日电(记者王迪)经六年整理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的重要研究。

    candy晓琳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招聘

    和天回医简一同出土的经脉人照片。天回医简整理组供图 新华社成都12月13日电(记者王迪)经六年整理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的重要研究。

    隐形冠军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