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5

飞龙在天wxd
首页 > 论文问答 > 湖北旅游杂志江汉大学孙超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条野太浪

已采纳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逝水浮萍》/戚兆磊著北京:台海出版社,10(明日文学丛书)ISBN7-80141-440-3I 逝… II 戚… III诗歌-作品集-中国-当代IV I22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141225号丛 书 名:明日文学丛书书 名:逝水浮萍著 者:戚兆磊责任编辑:孙 超范超一鸿装帧设计:一鸿文化传媒工作室出版发行:台海出版社社 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东街20号 邮编:100009印 刷:武汉人辉印刷厂发 行:新华书店开 本:850× 1168毫米 1/32印 张:625 字数/100千字版 次:2006年10月第1版 2006年10月第1次印刷定 价:00元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文/李进才清代诗人赵翼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从戚兆磊同学笔下充满青春气息的诗稿中,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华诗词进校园的希望,欣慰地感受到校园诗歌文化日渐繁荣的气象。诗歌从来都是与青年联系在一起的,古往今来的大诗人莫不是从青年时期就创作出其精彩华章。大学是诗人和诗歌的摇篮,是诗歌文化孕育、生长的一片沃土。活跃的诗歌创作是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校园诗歌文化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文修养能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青年大学生的校园诗歌创作,绝非一处可有可无的风景,应当得到鼓励、扶植,应当受到关注、呵护。戚兆磊是江汉大学人文学院一名普通的大三学生。作为青年诗者,他以其旺盛的创作热情和作品表现出年轻人独有的丰沛、敏捷的才情。从戚兆磊的诗中,我们不难窥见他心灵里满怀着的“大我”,如《七律·中华颂》中的“一展宏图抒巨擘,凝眸华胄意鹏程。”不难清晰可闻他思绪里弥散着复兴中华的铮铮强音,如《水调歌头·中华》中的“几度星移物换,四海重归一统,世事现辉煌。异彩纷呈尽,锦绣铸荣昌。”我们可以读取他诗作里张扬着的风发义气,如《书意》中的“欲上琼宵凌九云,长风之望何时及。”我们更多的能从他的字里行间感受到青年学生身上特有的单纯、浪漫、可爱。我们看到,青年大学生诗诗歌艺术中较为活跃的因子,是校园诗歌创作当之无愧的一支生力军,是弘扬和发展中华古典诗词文化传统的希望。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华诗词以浩然长存的民族正气、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为国为民的爱国热情、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悲天悯人的救国情怀、万古长新的艺术魅力,皆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了“开创社会主义时代诗词的新纪元”和“适应时代,深入生活,走向大众”的方针,这对传统诗词的创作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当今各级各类诗社、诗词学会以及诗词刊物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兴起,中华传统诗词的创作数量、质量,都出现了一个新的良好势头。武汉诗词学会每年通过举办榴花诗会、重阳诗会、诗书画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中华诗词得到传承和弘扬,使中华诗词进校园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中华诗词文化传统逐渐在高等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戚兆磊的诗作以及活跃在大学校园、热爱传统诗词的许许多多青年学生的诗作,便是中华诗词进校园的缔结的果,便是校园诗教活动绽开的花。作为一名青年诗者,不仅应善于把自己的内心外化为“诗”,而且应当会把自己的“诗”内化为“思”。诗永远是一种追求,一种探索,一种创造,一种艰辛里拌着甘甜的事业。所以诗歌创作离不开创作思考和创作思维。所谓“古韵出新声,新声融古韵”,就是要求我们以旧体诗的基本体式,和谐而富有诗味地摹写新人物,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时代。戚兆磊诗作有的虽显稚嫩,但他的整个创作正是这样一种有益的尝试。我在处理繁忙的公务之余,绕有兴致地梳读了戚兆磊同学的诗稿,读其诗,品其味,识其人,这是否可视作一个老教育工作者与一个弱冠不久的青年的忘年交吧。基于我对戚兆磊同学诗作的理解和与之交流后感慨,我为他的诗歌创作成果感到喜悦,并由衷地期望他能作为一名与蓬勃时代并辔同行的青年诗者。是为序。丙戌暮春于汉阳三角湖畔附:李进才,1938年生,湖南益阳人,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历任教育部高教一司副司长、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现任江汉大学校长、武汉诗词学会会长、全国高校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独撰和主编了学术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诗词近百首。承担国家重点课题两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多项成果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中华诗词学会、湖北诗词学会、心潮诗词社、天问诗社等社团之会员。 (逝水浮萍笔名来源)自名逝水浮萍,乃借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饮水词·山花子》词中语句。词曰:“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词中有“浮萍”、“逝水”二词,余借此为名。然后或与原意相去甚远,不论,只抒拟己意,命题胸襟。余尝作集句七绝三首:其一: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依稀过隙经年梦,何处天涯何处家;其二:来如流水逝如风,何处来兮何所终。一梦迟迟酣久睡,清风满纸白云声;其三:经年华胥醉生平,万事蹉跎逐利名。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集他人句己句化为一体,只缘己于人生绪感。尝感人生于世,实如清风流水,不知来自何方,又不知将去向何处! 流水、清风体俱无由匆匆飘飘之形,亦是人生一种。人生来去海角天涯,实如一叶无根浮萍,人海飘零。之所谓:“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且人生醉逐名利一生,到头来不外万事俱空,繁华落尽只自然长存。萧瑟风雨,明空华胥,一盖无情。源于此,得斯名矣。余好为古体诗词,以志经年轨迹,及些许人生绪感,或怀乡念友,或兴寄美刺,或歌生命恒在之本,或咏须臾俯仰之心……此皆心情所在,用以朗照诗心,洗心梳魄,力达惬意醉情……梦杳天涯逐月明,依稀长忆陌相逢。浮萍随水无根逝,鸿雁乘云有路行。应感他乡言意绪,堪怀客里道心情。凭时穿隙悄然落,犹记今朝此世名。 《逝水浮萍》即将出版发行了。它是继《梧桐朝雨》(与人合著)(2006年8月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之后,我出版的又一本古体诗词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词是经两千余年菁华滋润锤炼,铸成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的家乡在燕赵大地的京东平原上,背倚层峦叠嶂的燕山山脉,面临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湾,坐落冀东滦河河畔的滦南小县,依燕赵醇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小,我就对中国古典文化情有独钟。记得小时候,身为农民的父亲,在空闲时却喜欢在家里吟诵诗词,我就在旁边静静的听着,畅想着诗中广阔的画面……可能就是在那时起,我就和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上学后,我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本上的古典诗词,时常醉心诵吟,心旷神怡……中学之后,我便开始写些诗词习作,虽然有时写的不伦不类,自己却是欣喜非常。大学后,自己才真正接触到诗词写作的格律,音韵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经一些老师指点后,自己也时常练笔。经过大学前三年时间的积累,已有数百首诗词的作品问世,间或也能在一些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能发表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得到了认可,这样更是激励了我诗词的创作之心。后来,我的作品居然在《词刊》(国家级)上发表了,《词刊》可能是国内诗词刊物最高级别的刊物了,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出版自己的诗词集。《逝水浮萍》的出版,真正圆了我的这个梦想。在诗歌日益不景气的今天,古典诗词更是鲜有人问津,作为一个年轻人,能出版自己的古体诗词集,而且是在学生时代出的书,真的感到很欣慰。这也更坚定了我以写作古典诗词弘扬中国古典文化的决心,我会一直不懈的坚持下去!在本诗集的编撰过程中,曾蒙一些师长、诗人、朋友的指点,以及同学的评说。在此,特别感谢江汉大学校长李进才教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本集撰写序言。另外,周建民校长、刘义贤部长、彭延安部长、吴艳院长、高选勤教授、李建华教授、孙超老师、韦琪老师等也在结集中提出过宝贵的意见,唐辉、罗光辉两位朋友在集子的编辑排版中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一并鸣谢!由于本人学识浅薄,基底不深,作品中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师长和同仁斧正指教,是为之幸!戚兆磊丙戌秋月于江汉大学 目 录序……………………………………………………………李进才自序…………………………………………………………………卷一:逝水浮萍踏莎行·秋暮感怀……………………………………………………2鹧鸪天·夜感…………………………………………………………3蝶恋花·秋暮感怀……………………………………………………4苏幕遮·渺……………………………………………………………5醉花阴·暮雨…………………………………………………………6七律·无题(六首)…………………………………………………7书意……………………………………………………………………13归自谣·感怀…………………………………………………………14如梦令·感秋(三首)………………………………………………15十六字令·秋(五首)………………………………………………18菩萨蛮·夜思…………………………………………………………19忆秦娥·秋月夜………………………………………………………20点绛唇·感怀…………………………………………………………21清平乐·抒怀…………………………………………………………22阮郎归·思夜…………………………………………………………23谒金门·感怀…………………………………………………………24鹊桥仙·抒怀…………………………………………………………25青玉案·秋暮抒怀……………………………………………………26千秋岁·冬景…………………………………………………………27一斛珠·冬夜…………………………………………………………28惜纷飞·本意…………………………………………………………29贺圣朝·冬夜…………………………………………………………30南歌子·冬夜…………………………………………………………31满庭芳·冬夜…………………………………………………………32误佳期·夜……………………………………………………………33暗香·抒怀……………………………………………………………34洞仙歌·冬夜…………………………………………………………35御街行·冬夜…………………………………………………………36何满子·冬晨…………………………………………………………37河传·冬夜……………………………………………………………38风入松·月夜…………………………………………………………39凤凰台上忆吹箫·冬夜………………………………………………40声声慢·江天暮雨……………………………………………………41贺圣朝·别意-步原韵………………………………………………42霓裳中序第一·春暮…………………………………………………43凤箫吟·暮春…………………………………………………………44卷二:云月清风七律·游黄鹤楼有感…………………………………………………46七律·中华颂…………………………………………………………47七律·华夏谣…………………………………………………………48七绝·送友人…………………………………………………………49七绝·老师(今韵)…………………………………………………50水调歌头·中华………………………………………………………51七律·感连战、宋楚瑜访陆…………………………………………52浪淘沙·拟樱花自述…………………………………………………53渔家傲·感两岸近期交流作…………………………………………54七律·回乡之旅………………………………………………………55水龙吟·感抗战胜利六十周年………………………………………56永遇乐·感抗战胜利六十周年………………………………………57七绝·又感红豆………………………………………………………58七律·盘古……………………………………………………………59蝶恋花·本意…………………………………………………………61七律·娲媓宫…………………………………………………………62七律·伏羲……………………………………………………………63七律·神农……………………………………………………………64七律·神荼·郁垒……………………………………………………65七绝·忆戍人…………………………………………………………66七绝·曹雪芹…………………………………………………………67生查子·无题…………………………………………………………68捣练子·秋日…………………………………………………………69卜算子·咏晚桂………………………………………………………70眼儿媚·秋日…………………………………………………………71西江月·本意…………………………………………………………72一剪梅·忆重游黄鹤楼………………………………………………73祝英台近·本意………………………………………………………74琐寒窗·雪……………………………………………………………75满江红·用武穆韵记西安事变纪念日………………………………76贺新郎·有感南京大屠杀六十七周年纪念日………………………77天仙子·冬日黄鹤楼晚景……………………………………………78离亭燕·别意…………………………………………………………79锦缠道·游武汉长春观………………………………………………80沁园春·思项羽………………………………………………………82疏影·梅花……………………………………………………………83望海潮·游黄鹤楼……………………………………………………84画堂春·贺新春………………………………………………………86七绝·乙酉除夕………………………………………………………87七绝·春………………………………………………………………88鹧鸪天·爱的十二元素………………………………………………89七绝·赠文文(两首)………………………………………………90七绝·赠陈龄彬老先生………………………………………………92沁园春·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年………………………………………93七律·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年…………………………………………94七绝·河塘月色………………………………………………………95七律·赠友人…………………………………………………………96卷三:华胥明空读世书人………………………………………………………………98忆江南·闲题…………………………………………………………99浪淘沙·夜眠醒后作…………………………………………………100长相思·夜思…………………………………………………………101七律·遣怀……………………………………………………………102唐多令·中秋夜赋……………………………………………………103雨霖铃·中秋…………………………………………………………104七绝·闲题……………………………………………………………105尘缘……………………………………………………………………106七律·感“黄粱一梦”之故事于斯…………………………………107烛影摇红·尘缘………………………………………………………108采桑子·感怀…………………………………………………………110虞美人·初冬即事……………………………………………………111临江仙·黄鹤楼………………………………………………………112念奴娇·金陵怀古……………………………………………………113人月圆·本意…………………………………………………………114桂枝香·冬晨湖畔感怀………………………………………………115荆州亭·江天午后……………………………………………………116蓦山溪·感怀…………………………………………………………117玉漏迟·冬夜思………………………………………………………118摸鱼儿·忆梁祝………………………………………………………119七绝·无题……………………………………………………………120七律·无题……………………………………………………………121七律·无题……………………………………………………………122七绝·浮萍……………………………………………………………123无题……………………………………………………………………124七绝·禅………………………………………………………………126后记……………………………………………………………………127
308 评论

谦谦妈妈2015

湖北的旅游景点排名前十推荐的有:武当山 、黄鹤楼、神农架、大别山 、三峡人家、三峡大坝、武汉东湖、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宜昌长江三峡、三国赤壁古战场。赤壁古战场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赤壁市境内,沿江而上,通洞庭巴蜀,经武汉东下可达吴越苏杭,北望汉沔千里沃土,隔江就是洪湖乌林。东汉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几万大军南下,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江东下,与逆江西上的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初战于赤璧,曹军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今洪湖县乌林公社),与孙、刘隔江相峙。东汉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几万大军南下,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江东下,与逆江西上的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初战于赤壁,曹军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今洪湖县乌林公社),与孙、刘隔江相峙。后孙刘联军巧用火攻,乘东南风大起,向曹营举火,火船借助风势,直冲曹军水寨。曹军船只一时尽燃,岸上营落,火逐风飞,烈焰冲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红,赤壁也因此得名。孙刘联军乘势进攻,曹操领余部经华容道(今鉴别县西北)向江陵败走,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武汉东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数百万人次,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地,2014年前曾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汉中心城区扩大,东湖退居武汉市江夏区的汤逊湖之后,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

317 评论

相关问答

  • 湖北旅游杂志江汉大学孙超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逝水浮萍》/戚兆磊著北京:台海出版社,10(明日文学丛书)ISBN7-80141-440-3I 逝… II 戚… III诗歌-作品

    肥猫啃鱼头 1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湖北旅游杂志

    湖北值得去的旅游景点有: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三峡人家、恩施大峡谷、武当山。1、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神农架是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绿色宝地,具有比其它温带

    子非鱼1102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湖北旅游杂志李黎

    近几年来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智能型隔震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国家电力总公司项目“大跨越输电塔的风振控制”、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项目“四渡河

    主君的太阳Soo 1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湖北旅游杂志投稿

    回答 北最有名的景点,有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神农架、黄鹤楼、恩施大峡谷、武当山、屈原故里、腾龙洞风景名胜区、西游记公园、九老仙都景区。 1、神农架

    君临天下之嚻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湖北旅游杂志官网

    包含如图88个景区湖北景区旅游年卡定价300元,一年内可免费游全省110家优质签约景区。其中5A景区5家,4A景区48家,这些景区门票总价6956元,每家温泉、

    豪门小慧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