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19

华科办公
首页 > 论文问答 > 美国医学科学杂志影响因子怎么查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吉一吉

已采纳
国内期刊影响因子查询:中国知网(CNKI) → 学术文献总库 → 文献出版来源 → 输入期刊名称
92 评论

小聪聪爱妈妈

Wu Guo-Ping, He Xiao-Chuan, Hu Chun-Bing, Li De-Ping, Yang Zhi-Hui, Guo L Effect of Electroporation-Mediated Transfecting Recombinant Plasmid pIRES-hBMP2-VEGF165 on Mandibular Distraction O Ann Plast Surg, 2011 (SCI收录,影响因子:293)WU Guoping, HE Xiaochuan, YANG Zhihui, et Influence on the osteogenic activity of the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fected by liposome-mediated recombinant plasmid pIRES-hBMP2-hVEGF165 in Ann Plast Surg, 2010,65(1):80- (SCI收录,影响因子:293)Zhou Bin, Wu Guoping, An Yanchuan, He Xiaochuan, Teng L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Elastic Outside Distraction on the Expression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in Female Porcine N Aesthetic Plast S 2011 Dec [Epub ahead of print] (SCI收录,影响因子:274)Teng L, Jin XL, Wu GP,et Correction of hemifacial atrophy using free anterolateral thigh adipofascial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 2010,63(7):1110- (SCI收录,影响因子:508)M Sun, F Ma, X Zeng, Q Liu, X-L Zhao, F-X Wu, G-P Wu, Z-F Zhang, B Gu, Y-F Triphalangeal thumb-polysyndactyly syndrome and syndactyly type IV are caused by genomic du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long range, limb-specific SHH J M G 2008;45;589- (SCI收录,影响因子:750)Teng Li, Wu Guo-ping, Sun Xiao-mei, et Correction of inverted nipple: an alternative method using continuous elastic outside Ann Plast Surg, 2005,54(2):120- (SCI收录,影响因子:293)吴国平, 何小川, 安彦川,等。 持续弹性外牵引对小型猪乳头及其支撑组织胶原含量的影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12):1510- (影响因子:093)吴国平,李绍兰,胡纯兵,等。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响。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1,27(5):(影响因子:600)吴国平, 黎德平, 何小川,等电穿孔介导的pIRES-hVEGF165-EGFP转染对牵引成骨过程中早期血管生成的影响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0,16(3):191- (影响因子:403)吴国平,黎德平,胡纯兵,等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区新生骨骨密度与强度的影响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0,26(3):207-(影响因子:600)胡纯兵,吴国平。牵引成骨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作用。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9(8):1238- (影响因子:644)吴国平,何小川,杨智慧,郭力。脂质体介导的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体外转染对h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23(9):108- (影响因子:093)吴国平,李盛华,黎德平,等。电脉冲介导的基因治疗兔下颌骨牵引成骨模型的建立。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9,25(4):284-287。(影响因子:600)何小川,吴国平,廖毅,等。颈部瘢痕挛缩整复术中颌颈角形成的技巧与美学意义。中国美容医学 2009, 18(7):914- (影响因子:644)吴国平,何小川,蒋晓丽,等。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联合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矫治面下颌角肥大。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9,15(4):244- (影响因子:403)吴国平,何小川,滕利,等。陈旧性眶颧骨折合并眼球内陷的治疗 中国美容医学 2009, 18(2):166- (影响因子:644)吴国平,何小川,滕利,等。骨形成蛋白4基因在颅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8,14(1):45- (影响因子:403)吴国平,滕利,杨锴,等。密度梯度离心并贴壁法分离人BMSC的成骨特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7):1209-1212。(影响因子:668)吴国平, 何小川,郭力促进下颌骨牵引成骨新骨形成的研究进展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7,23(5):354-(影响因子:600)吴国平,滕利,归来,等。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手术治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5,21(5):338-341。(影响因子:600)吴国平,滕利,归来,等。内置式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及其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22(1):18-(影响因子:600)吴国平,滕利,归来。内窥镜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进展。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20(5):391-393。(影响因子:600)吴国平,滕利,归来,等。眼眶及眶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手术治疗。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2):800-803。(影响因子:661)Wu Guo-ping, Teng Li, Sun Xiao-mei et Mandibu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for improv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icrognathia complicated by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6):195- (影响因子:668)吴国平,滕利,归来,等。扩张器在头额部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5,16(1):18-(影响因子:698)吴国平,滕利,张智勇。巨痣的基础研究及治疗进展。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15(3):150-152。(影响因子:698)吴国平,杨锴,滕利,等。羟基磷灰石硅胶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检测 整形再造外科杂志,2005, 2(4):228-232。蒋晓丽,吴国平 郭力,等。上睑下垂的术前评估及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治的疗效评价。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7,5 (影响因子:403)黎德平,吴国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骨形态发生蛋白促进牵张成骨的研究进展。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9,15(2):142- (影响因子:403)滕利,吴国平, 张智勇,等。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游离移植矫治半侧颜面萎缩。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15(1):60-(影响因子:536)滕利,吴国平, 杨锴, 等。开放式手术矫正陈旧性外伤性歪鼻畸形。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5,16(3):144-(影响因子:698)何小川,蒋晓丽,吴国平 颅颌面部骨骼重建相关基因治疗的研究与进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1):8327-8332。(影响因子:668)滕利,孙晓梅,吴国平,等。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治疗儿童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5,21(4):248-251。(影响因子:600)熊爱兵,郭力,吴国平 面部凹陷畸形的修复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8,14(2):88- (影响因子:403)吴国平,夏德林,何小川,等老年人慢性顽固性皮肤溃疡的治疗。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0,1:31-32滕利,吴国平, 孙晓梅,等 持续弹性外牵引矫正乳头内陷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5,16(2):80-82任敏,滕利,丁波,吴国平,杨锴,卢建建,归来。高位Le Fort Ⅰ型截骨同期牙槽嵴裂植骨矫治唇腭裂术后面中部畸形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5):526- (影响因子:093)Teng Li, Zhang Duo,Wu Guo-ping, et Application of tissue expansion in the repair of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defects of the scalp and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35):8104- (影响因子:668)李盛华, 何小川, 刘希, 杨智慧, 黎德平, 吴国平, 廖毅, 郭力。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模型的建立。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9,32(05), 490-494。(影响因子:240)黎德平,胡纯兵,何小川,吴国平,等。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下颌骨牵引新骨生成影响的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9(11):1632- (影响因子:644)李绍兰,郭力,吴国平。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17(2):156- (影响因子:403)

93 评论

写下文字

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中文的用中国知网。2、主要查找办法:(1)、JCR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它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SCI的影响因子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汤森路透统计发布,此为最准确的官方版本,其他网站均以此为版本,只作为参考意义,并非100%准确。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扩展资料: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3、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4、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5、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6、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7、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193 评论

o0大鹏0o

一、影响因子(ImPactFactor)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二、查找: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2、中文的用中国知网。三、主要查找办法:1、JCR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为查询影响因子的官方网站,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不准确。

118 评论

你瞅谁啊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例如,某期刊2005年影响因子的计算 本刊2004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48 本刊2004年的发文量: 187 本刊2003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128 本刊2003年的发文量: 154 本刊2003-2004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总计: 176 本刊2003-2004年的发文量总计: 341 本刊2005年的影响因子:5161 = 176÷341 意义:该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附:IF值计算方法(以1992年为例) A=1992年的全部引文(指定数据库中的记录) B=1992年引用某期刊发表在1990和1991的论文的总次数 C=某期刊1990 和1991 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总和 D(期刊1992的影响因子)=B/C 影响因子查询系统 这个地址也可以-if/

176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