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1

蓝莓嘉人
首页 > 论文问答 > 城市规划建设论文结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寻梦的蒲公英

已采纳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 “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又由于城市设计自身兼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双重属性,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理论与方法,因此,城市设计“独立”的呼声日渐高涨。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城市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说法,在学科体系中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并列等同; 同时,大量以“X X X城市设计”命名的工程项目及设计成果不断涌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人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 应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 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可见,对于那一时期而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是同一行为的不同表述而已;即使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也与城市规划难分你我。现代城市设计论的倡导者沙里宁最初建议:“。,。…为了分析中避免引起误解,谈到城市的三维空间概念时,就避免使用‘规划’改用‘设计’这个名词……一,在不涉及到所讨论的问题时,同意接受‘规划’这个通称。” 由此可知,城市设计最初是承担了城市规划中某一领域(三维空间)或某一部分的工作,并为了把该部分工作加以强调而作的用词上的规定,目的是为了提起人们对该部分工作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分工,引起了城市空间设计的削弱,导致城市空间整体环境质量逐渐下降。人们为克服这一弊端,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概念,使城市设计工作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的《城市设计—城镇建筑》一书中也提到,今日我们不得不使用城市设计(UrbanDesign)这个词汇, (与传统的城市设计Civ-ic Design相区别—笔者注),但“城市设计概念的建立,并非要去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防止这一基本的环境问题被忽视或丢弃。”可见,城市设计概念的提出,不是为了创建一个全新的学科,而是为了唤祝人们对环谙问颗的羊汁,为了恢复城市规划本身具有却被长期忽视的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职能,从而使城市规划更好、更全面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 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 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 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问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又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当前很多地方都是在还没有进行规划之前,就委托进行“城市设计”,这种没有规划原则指导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漂亮的模型和图纸上,很难说有多少现实意义。 另外,从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也一直是融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可概括为: 本世纪初学欧美,50年代学前苏联,80年代以来学欧美与建构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并存(60^-70年代断层,无规划)。无论哪个时期,在规划程序上始终以总体规划设计(含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设计进行阶段划分,如果“设计”观念不在全过程体现就无法达到整体效果上的完美。而且,在我国以往的规划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注重物质形态规划、对可行性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对成果的评价也往往是认为图纸画得越漂亮,设计水平就越高;我国现行的规划教育体制仍未能突破形态规划的传统,使得学生对“形体”、“造型”的设计产生偏爱,而缺乏对理论研究的关注和热情。 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无论从实践发展,还是从对规划的认识、规划的过程以及教育体制上,在对形体方面的关注不是提得不够,而是提得过多了,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识之士早就开始呼吁:“超越形态规划”、“少些表现、多些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的独立性,很可能是为形体规划论打起了一把保护伞,使我们又回到只注重物质形态规划的老路上去,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若人为地将其分开,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 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人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 即使在西方,60 年代以后城市设计的发展也并不是废弃了城市规划,而恰恰是城市规划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向两个方向转移:一个是以Zoning为代表的法规文本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另一个就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城市空间环境塑造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设计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335 评论

倒数第一丑

下面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1 建筑学院(83795761)050403 美术学01 室内设计02 景观设计03 公共艺术04 美术创作与理论05 美术史及理论150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712 中外美术史及理论④502 设计表现(6小时)图板、图纸及绘图工具等自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复试科目:512 环境艺术设计(快题)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01 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园林研究02 东方建筑研究03 现代建筑理论与外国建筑史研究04 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复试科目:513 建筑历史与理论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1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02 公共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03 居住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04 节能与生态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复试科目:515 建筑设计(快题)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01 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02 城市化与城乡空间发展03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04 城乡规划技术与方法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复试科目:516 城市规划设计(快题)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01 建筑物理环境研究与设计02 建筑节能与能源再利用技术03 建筑技术与设计04 建筑结构体系与建筑造型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302 数学二 或 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或 918 传热学 或 925 结构力学组合一:③713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组合二:③302数学二④918传热学;组合三:③302数学二④925结构力学。复试科目:514 建筑技术 081320 ★景观建筑学01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02 风景名胜与游憩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03 景观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复试科目:5f2 建筑环境设计(快题) 081321 ★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01 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02 历史名城及其保护研究03 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04 城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复试科目:513 建筑历史与理论 085100 建筑学硕士01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02 公共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03 居住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04 节能与生态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355 建筑学基础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授予建筑学硕士 专业学位复试科目:515 建筑设计(快题) 095300 风景园林硕士01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02 风景名胜与游憩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03 景观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04 景园技术实践与研究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③344 风景园林基础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或 504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授予风景园林硕士 专业学位 复试科目:5f2 建筑环境设计(快题) 参考书目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344风景园林基础风景园林知识:《园林工程》,孟兆祯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园林树木学》,陈有民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李德华编,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下内容:1城市规划学科的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理论;2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它规划的关系;3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355建筑学基础外国建筑史参考书目:《历史-建筑-历史——外国古代建筑史简编》,刘先觉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第2章5、6节,第3章第2、3、4、5节;《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3版),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2、3、4、5篇,第6篇第16章;《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第2、3、5、6章;《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古代——十八世纪)》,罗小未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中国建筑史参考书目:《中国建筑史》(第6版),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8;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第3版),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下部分:1城市规划学科的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理论;2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3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建筑技术:《建筑物理》(第2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点考试内容为各篇基础知识章节;《大跨建筑结构构思与结构造型》,梅季魁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3章;《建筑构造设计》,杨维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7,上册1-7章全部,下册第8章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第10章维护结构保温与隔热构造。712中外美术史及理论《中国美术简史》,1999年;《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713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清华、东大、天大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建筑史》(多卷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02设计表现(6小时)《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美』约翰·0·西蒙兹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室内设计师手册》高祥生,建工出版社503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不提供参考书目504风景园林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不提供参考书目918传热学《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高教出版社925结构力学《结构力学》单建,东南大学出版社512环境艺术设计(快题)图纸大小为1号图须自备制图工具:尺、针管笔、铅笔、草图纸、制图纸等,自备表现图工具513建筑历史与理论中外建筑史教材,现代建筑理论,遗产保护相关法律与文件,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刊物,近年一级和核心刊物建筑历史与理论论文,中外城市建设史教材。514建筑技术不提供参考书目515建筑设计(快题)不提供参考书目516城市规划设计(快题)不提供参考书目5f2建筑环境设计(快题)不提供参考书目

241 评论

damaodaomao

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廖德梅 司马列东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  民生活的基本。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  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  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  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  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  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  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  住宅建设与景观有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拥有美好的环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建  筑、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居住  区景观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居住区景观建  设起到积极作用。  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  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  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  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  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  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在这一秩序中,住区设  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如果设计者缺乏空间  观念或不考虑前一阶段的设计意图,就会出现住宅建筑与户外环  境也毫无关联的情况,表现为一些琐碎的景观元素零散分布在房  前屋后,虽名称花样翻新,却都大同小异,居住区景观建设应该根  据广义建筑学的倡导,协调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工作者共同  参加,实现三者的互动,改变单向的建筑决定论,做到既根据建筑  的要求调整景观,也根据景观的需要改进建筑,并经过从建筑到  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  2 景观设计要素  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  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  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此外,  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  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  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  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  境的最优化。  3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  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  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  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  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  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  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重庆龙湖  “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  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  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  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3.2 明确的功能要求  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  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  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  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  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  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  “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  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  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  “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  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  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  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  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  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  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  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  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  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3.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  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  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  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  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细致,应努力营造一个“围而不闭,疏而  不透”的空间氛围。实践表明:同单靠建筑的围合相比,利用景观  手法进行围合不但行之有效,而且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围合感的  塑造应与空间性质的不同而细致地变化。一般说来,公共空间  (入口广场、休息广场、主题景观、观赏草坪)的设计线条动感且颜  色艳丽,强调太阳光的照射、舞台暗示,体现“人看人”(交流渴望)  的乐趣。隐秘空间(人户门厅、宅前绿化、联排私院、屋顶露台)的  设计则侧重静谧和私密的感受,需强调阴影、构造的细节,采用导  热率低的材料以及必要的视线遮避。  3.5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  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  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  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  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  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  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  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  3.6 生态的设计原则  生态设计的思想应自始至终贯穿于环境设计的全过程。生  态性原则是根据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的构想,使外部  空间景观生态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  性,通过引入自然界的山、水与绿化,模拟出自然风光,使住区景  观环境生态化,让人们感受自然生态之美。正如美国景观学者西  蒙德所说:“应该把自然(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  中计划领域,细心而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内、河谷之畔,并于  风景之中”。  4 结语  居住区的建设反映了科技与人文的共同进步,随着城市化的  快速发展,也在经历文化导向上的转型,向更加理性、科学、开放、  创新的文化主流发展,寻求人性化、高品质、个性化的景观环境已  成为居住区发展的追求方向,并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更大  程度地考虑到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这就更多地表现为居民对住区  环境营造和维护的参与性,使设计师和业主形成“互动创作”的方  式,更大范围的遵循使用者的需求与情感体现,实现人与环境之  间的协调共生。建设更加体现精神特色的美好环境,是居住区景  观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章祝联.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J].山西建筑,2007,33  (6):42—43.  [2] 张耕民.住宅郊区化及康城的市场定位[J].百年建筑,2002  (3):3l一32.  [3] 许亚文,鲁坤元,杨 慧.住宅庭院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  [J].住宅设计,1999(3):11.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313 评论

奶油花生AAA

建设部要求改进城市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245 评论

相关问答

  • 城市规划建设论文结语

    建设部要求改进城市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嘉定美食客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城市规划建设论文

    你想继续缴纳

    无痕之音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2
  • 城市建设与规划论文

    有钱的话,请个外语家教,或上个外语班,没钱的话,制作英语卡片,看英语读物,电影,多读,多写,多练!

    cindyhouse0221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3
  • 城市规划与建设论文

    建设部要求改进城市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坦丁堡的血泪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城市规划建设论文范文

    需要费用的哦,不过质量保证的,如要可以咨询。

    馋嘴鱼了乐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