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8

cocoabread
首页 > 论文问答 > 吉林劳动保护杂志百度云下载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易买易得

已采纳
法律分析:它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158 评论

狮子跃峡谷

1、《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点评》,《当代法学》,1994年第3期。2、《试论我国工资立法的原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高教文科学报摘摘要、获奖。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权的特点与内容结构》,《法律科学》,1994年第6期。4、《论劳动法是保障人权之法》,《中央检察官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5、《经济合同的无权代理与滥用代理权》,《法学杂志》,1995年第1期。6、《略论财产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经济法制》,1995年第2期。7、《劳动关系契约化:劳动法实施的关键》,《光明日报》,1995年11月28日。8、《市场主体的经济法义务》,《经济与法》,1995年第2期,获奖。9、《关于中国人民人行法的法学思考》,《吉林金融研究》,1995年第6期。10、《略论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与保障机制》,《长春城市金融》,1996年第1期。11、《反垄断法论纲——兼论我国制定反垄断法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1期。 《法学研究》“法学研究综述”引用。12、《公司减资与债权人利益保护初探》,《法学杂志》,1996年第3期。13、《论法律权威》,《长白论丛》,1997年第1期。14、《减刑、假释的法定程序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4期。15、《解释与适用——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检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6、《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1期。17、《论劳动者录用优先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世纪之交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五年回顾与展望》,《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1期。2、《强迫职工劳动罪若干问题探讨》,《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2期。3、《从九五到十五: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当代法学》,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4、《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若干问题探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高教文科学报摘摘要摘录。5、《民法与劳动法:制度的发展与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4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8期转载。6、《信用:契约法的伦理基础》,《法制天地》,2002年第1期。7、《强化合同担保机制》,《吉林日报》,2002年2月21日。8、《契约自由与反垄断规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9、《我国劳动法中应增设竞业禁止条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3期转载。10、《市场信用机制的法律建构与保障》,《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11、《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成就与未来趋向》,《经济法理论与实务热点问题探讨》(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12、《劳动权论略》,《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年第6期转载。13、《市场信用的法律求索——以经济法、民商法为视角》,《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 6月版。14、《强化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新视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4期。15、《劳动权的双重属性:社会权属性与自由权属性》,《中国劳动保障报》(理论版), 2004年2月3日。16、《劳动权的多重意蕴》,《当代法学》,2004年第2期。17、《跨国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经济法学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18、《WTO:有限政府与现代经济法》,《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5期论点摘编。19、《公司分立与劳动权保障——我国应确立劳动契约承继制度》,《法学家》,2005年第5期。20、《正确认识竞业禁止制度》,《中国劳动》,2005年第12期。21、《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问题论纲》,《当代法学》,2005年第4期。22、《经济转型期中国反垄断立法的挑战与抉择——以垄断力的认定为核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23、《〈经济法学〉课程内容体系的反思与重构》,《高教研究与实践》2005年第2期。24、《口头劳动合同法律效力与事实劳动关系法律效果》,《中国劳动》2006年第1期。《劳动合同解除的“三金”适用与<劳动法>的修改》,《社会正义的十年探索》(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社会法评论》(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定期劳动合同的认识与立法误区分析》,《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4月3日。《劳动合同的效力认定与效力扩张——普通性与特殊性的双重审视》,《月旦民商法杂志》,2007年第16期。《职工参与制及其理论基础质疑》,《当代法学》,2007年第5期。30.《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载《劳动合同立法理论难点解析》(文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4月版。31.《中国应确立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以实现劳动司法的公正和效率为目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6期摘要。《非典型劳动关系中的报酬权及其实现保障——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之解析》,载《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法保障》(文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6月版。《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劳动合同法——总体评价与创新点解析》,《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34.《稳定并非和谐:劳动者辞职权制度再检讨》,载《中国经济法三十年》(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10月版。35.《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法学的理论贡献》,《当代法学》2009年第1期。《劳动合同服务期规则的适用——以东航返航事件为切入点》,《当代法学》2009年第4期。

89 评论

lucifer487

比较多,中文外文都有。

209 评论

蔡一诺1989

《劳动保护》杂志创刊于1953年,先后由全总、劳动部主办。1986年1月,《劳动保护》杂志改由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主办。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安全生产职能由劳动部划归国家经贸委,刊物由国家经贸委主管,安全科研中心主办。2001年2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刊物改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主管,安全科研中心主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多年来,《劳动保护》杂志在全国各地区、各产业部门和广大企业安全管理干部中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拥戴,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1992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6000多家科技期刊评选中,《劳动保护》杂志获得国家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1年11月份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全国8000余家期刊评比中,《劳动保护》杂志被列入中国期刊方阵,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组成的“双百”期刊,在进入中国期刊方阵的1496家期刊中,仅有192家入围“双百”期刊。2002年,《劳动保护》杂志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在全国近5000种科技期刊中,获得国家期刊奖项的仅有180种。《劳动保护》杂志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彩色印刷,胶订,月刊,每月1日出版。2007年,杂志扩版为128页,每月还由杂志社出资赠送20万字的最新法规文件汇编,进一步扩大了杂志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安全生产信息的需求。《劳动保护》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尊重、热爱、保护生命——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她的核心读者是:企业安全管理干部和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中的安全管理干部。她的编辑方针是:关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关注。增强刊物的可读性和服务性,贴近读者、文章生动、知识实用。她的市场定位为:安全生产管理干部的政策专刊,领导智慧专刊,科技知识专刊。她的经营定位是: 以杂志为核心和依托,发展广告,发展相关的安全文化产品和咨询服务,开展大规模安全文化群众活动,使品牌杂志的资源充分利用。 我们的办刊理念是:创造一流的期刊,把《劳动保护》杂志建成我国安全文化产业之林中一棵茁壮的大树。有人说,一个杂志社,就像一辆汽车,杂志编辑、发行、广告、品牌经营就是它的4个轮子,缺一不可。为了开好这部车,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杂志为旗帜,以市场为先导,以实业促事业,从管理求效益。以杂志为旗帜:就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办刊宗旨。把杂志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来经营,讲究内部的质量和外在的包装。以市场为先导:就是要按市场的要求来办刊,杂志编辑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办事,按市场机制的规则来运作。杂志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面对市场,面向读者。在杂志的编辑工作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扬长避短,占领市场。以实业促事业:就是走安全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依托杂志的品牌,开发安全文化产业,积极开创性地向外拓展,利用杂志形成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办刊与经营并重。以管理求效益:加强杂志社的内部管理,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发杂志社人员的的活力,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116 评论

相关问答

  • 吉林劳动保护杂志百度云下载

    《劳动保护》杂志创刊于1953年,先后由全总、劳动部主办。1986年1月,《劳动保护》杂志改由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主办。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安全生产职

    风晓晓你知晓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吉林劳动保护杂志百度云

    《工业水处理》《环境工作通讯》《环境化学》《陕西环境》《重庆环境科学》《轻工环保》《农业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劳动保护科学技术》《中国环境管理

    黑崎龍少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吉林劳动保护杂志百度云盘

    《劳动保护》杂志创刊于1953年,先后由全总、劳动部主办。1986年1月,《劳动保护》杂志改由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主办。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安全生产职

    家装工装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吉林劳动保护杂志百度网盘下载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规范与应用岳宗福》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_phwjJUQ?pwd=5n69 提取码:5n69简介:本教材共分16章。章是全书的基

    歹徒通缉令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吉林劳动保护杂志百度云网盘

    法律分析:它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

    CENGUODIAN1324760608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