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6

沫卡MOKOO
首页 > 论文问答 > 山西青年编辑部主任是谁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hen251791802

已采纳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 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 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清乾隆、嘉庆两朝重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峭直敢谏闻名于世。其书法味厚神藏,有廊庙气度,是清代最有名的帖学大家,作书喜用浓墨,故世人又称其“浓墨宰相”。 刘塘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一年后散馆,授编修,进入仕途,再迁侍讲。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其父刘统勋(时任陕甘总督)因办理军务失宜下狱,刘墉受株连而遭逮治,旋得宽释,降为编修。次年六月,充广西乡试正考官。十月,提为安徽学政。任职期间,针对当时贡监生员管理的混乱状况,上疏“请州县约束贡监,责令察优劣”,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部议准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调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他又上疏:“生监中滋事妄为者,府州县官多所瞻顾,不加创艾。(行政官员)既畏刁民,又畏生监,兼畏胥役,以致遇事迟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后,应责革者,并不责革,实属阘茸怠玩,讼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时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称赞其“知政体”,并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命他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升任冀宁道台。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间,失察所属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国库银两,坐罪革职,判死刑。乾隆帝因爱其才,特加恩诏免,发军台(清代西北两路传达军报及官文书的机构,即邮驿)效力赎罪。次年赦回,命在修书处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授江宁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迁江西盐驿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陕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刘统勋病故,回家服丧。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刘墉服丧期满还京,清廷念刘统勋多年功绩,且察刘墉器识可用,诏授内阁学士,人直南书房。十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任总裁。次年七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曾劾举秦州举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惩办。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刘墉以劾举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学政绩显著,迁户部右侍郎,后又调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授湖南巡抚。时值湖南多处受灾,哀鸿遍野,无灾州县也盗案迭起,贪官污吏猖撅,百姓怨声载道。刘墉到任后,一面查明情由,据实弹劾贪官污吏,建议严办;一面稽查库存,修筑城郭,建仓储谷,赈济灾民,井准许民间开采硝石。仅一年余,库银充实,民粮丰足,刘墉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迁刘墉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书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馆总裁。此时,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等。刘墉奉旨偕同和珅审理山东巡抚舞弊案。刘墉至山东,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访,查明山东连续三年受灾,而国泰邀功请赏,以荒报丰。征税时,对无力缴纳者,一律拿办;并残杀进省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9人。及至济南,经审问,查清国泰已知贪赃案发,遂凑集银两妄图掩饰罪行。刘墉如实报奏朝廷,奉旨开仓赈济百姓,捉拿国泰回京。此时皇妃已为国泰说情,有的御史也从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护国泰。刘墉遂以民间查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据理力争,终使国泰伏法。在处理国泰一案上,刘墉不畏权要,刚正无私,足智多谋,与钱沣一起挫败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挠而成功地执行了大清律法,为民除了害。后来,民间曾据此事写成通俗小说《刘公案》,对这位“包公式”的刘大人大加颂扬。 国泰案结,刘墉被命署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不久授工部尚书,仍兼署吏部,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命署直隶总督。八月,又调吏部尚书,不久,充顺天乡试正考。是年底,充经筵讲官。次年五月,复兼理国子监事务。六月,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充玉牒馆(修帝王族谱之处)副总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以上书房阿哥师傅们久不到书房,刘墉身为总师傅而不予纠正,被降职为侍郎。不久,授内阁学士,提督顺天学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迁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礼部尚书,并再次兼管国子监事务。五月,又署吏部尚书。嘉庆二年(1797)四月,授刘墉为体仁阁大学士。五月,奉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察看黄河之后,他上疏请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嘉庆四年(1799)三月,加太子少保。后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刘墉不畏权势,很快查明和坤及其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奏朝廷。皇上处死了和珅,没收了他的家产。 嘉庆四年底,刘墉上疏陈述漕政,对漕运中的漏洞体察至深,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嘉庆皇帝看后,深以为然。嘉庆六年(1801),刘墉充任会典馆正总裁。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书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中称赞刘墉道:“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他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致。刘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工书善文,名盛一时。著有《石庵诗集》刊行于世。 嘉庆七年(1802),皇上驾幸热河,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时,他八十有余,却轻健如故,双眸炯然,寒光慑人。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刘塘卒于官,享年85岁。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
341 评论

石语angeline

1975-1978年,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78-1987年,共青团山西省委办公室干事、调研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其间:03-06挂职任山西省榆社县委副书记)1987-1990年,共青团山西省委调研室主任1990-1992年,山西省委宣传部调研室正处级调研员1992-1995年,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1兼任山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1995-1996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副局级调研员1996-1997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副局长1997-1998年,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局长1998-2001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其间:03-01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1-2002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2-2003年,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兼新闻局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3-2004年,求是杂志社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4-2006年,求是杂志社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其间:03-04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6-2008年,求是杂志社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 2008年06月-2014年04月,求是杂志社社长2014年04月-,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189 评论

1234大兄弟

【人物简介】郑渊洁,地球人。1955年6月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浮山。男,汉族,童话作家、战士、工人 ,《东方少年》杂志编辑,《中国盲童文学》主编,《大灰狼画报》、《童话大王》撰稿人,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合同制作家。 50后作家。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3年世界纪录保持者。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下级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在北京长大。读过小学四年级。服过5年兵役。在工厂看过5年水泵。最高学历证书为汽车驾驶执照。1977年选择用母语写作作为谋生手段。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和《皮皮鲁》半月刊是全部刊登郑渊洁一人作品的杂志,创刊22年总印数逾亿册。其作品字数超过一千万字。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的人物。家人:父亲郑洪升,母亲刘效坤,儿子郑亚旗,女儿郑亚飞。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下级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1961年郑渊洁随父母迁入北京。在北京马甸小学就读,二年级靠一篇《我长大想当掏粪工》的作文,被老师赵俐大肆表扬,推荐到校刊上,自此郑渊洁恬不知耻真以为自己写作最好。到四年级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郑渊洁中断学业,之后在遂平干校学习时,因为老师要求写《早起的鸟有虫子吃》,郑渊洁唱反调写《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再加上数学老师发难,于是拉响鞭炮,被开除了。从此郑渊洁没有上过一天学。其实际最高学历为小学四年级,虚假学历为小学毕业。1970年至1976年郑渊洁服兵役,在向塘当空军地勤维修飞机。郑渊洁从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创作了首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经过母亲刘效坤,《山西青年》副总编辑杨宗等人帮助发表于《儿童文学》。1984年郑渊洁异想天开想写一本只刊登自己一人作品的杂志,无奈上级不同意,1985年郑渊洁分别给共青团山西省委和宁夏人民出版社说明,想请他们办这事情,经过讨论后,共青团山西省委捷足先登创办专门只刊登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自此郑渊洁在文学界声名鹊起,《童话大王》也成为郑渊洁童话专刊。1987年每期销量突破100万册。皮皮鲁,鲁西西,大灰狼罗克,舒克和贝塔已经成为亿万小读者心目中的明星。1992年,郑渊洁的“有头脑”又遭遇了一次创业冲动。当时,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找他合资开公司,郑渊洁以无形资产入股50%,成立了郑渊洁少儿用品开发有限公司。市面上开始出现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等品牌的牙膏、书包、鞋子、服装、文具。全国各地都开了专卖店,郑渊洁到处去剪彩——公司给他安排在王府井的董事长办公室他根本没怎么去。 “一开始特别红火,可是后来就不行了——到处全是假冒的。假的就有质量问题,有了质量问题,所有消费者不找这个公司,就找我郑渊洁。打假?我也参与打假,有一次,福建假冒生产的皮皮鲁鞋子把小孩脚给硌了,我去打假,可当地工商部门都向着当地人。环境不行,没有游戏规则,所以我心里没底,想还说不定会出什么事。” 后来公司准备上一个大项目,学迪斯尼的路子,在北京通县盖一个皮皮鲁乐园。这个主意把郑渊洁吓坏了。“我说千万别,万一再把小孩腿弄断了……” 10年后,合作合同到期,郑渊洁拒绝再玩。“只不过我们没有想到十年那么快就过完了。”郑渊洁的童话也遭到盗版商觊觎。崔永元说过:“有一次在前门饭店开研讨会,他去了。听说比这重要得多的会他都懒得去。轮到他发言,一阵慷慨激昂。他说盗版害苦了他,他的全集征订数为零(到处是盗版),新一期《童话大王》还没写完街上就卖开了。他去抓盗版者,盗版者请来当地公安对付他。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人借他的书稿看,不久盗版书就上了市。弄得他谁都不敢相信。那天主办者岔开了他的话,写东西的,谁还没被盗版过呢,但郑渊洁觉得不一样,因为他没别的手艺。家里连人带狗,就指着这点稿费过呢。”1995年,郑渊洁写了第1部成人荒诞小说《我是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揭露社会阴暗面”成了他的后期创作风格。2004年,为了潜心写作而隐居的郑渊洁终于开始频频在媒体面前亮相,2005年在新浪开了“勃客郑渊洁”。【人物性格】郑渊洁不轻视名利。性格自闭。心胸不开阔。易怒。爱听鼓励话。闻过不喜。宠辱都惊。喜走独木桥。患有强迫症,临床表现为像对待父母和领导那样对待孩子。成功秘诀:只听鼓励话,远离其它话。近期做法:删除博客上一切不喜欢听的话,只保留鼓励话。他顽固地认为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生活禁忌:吸二手烟时过敏(凡在距离我一米之内吸烟者,都将被我认定为谋杀我的人,不共戴天)。饮食习惯:分餐制;早餐后吃一根香蕉;午餐晚餐后各吃一个苹果;不食辣。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现代汉语词典》 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1983年6月30日首次当爸爸【《童话大王》半月刊】1984年,郑渊洁产生了一个想法: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作家的作品出现在同一本刊物上。1985年,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童话大王》杂志创刊,《童话大王》是郑渊洁童话专刊,全部刊登郑渊洁一人的作品。《童话大王》是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的家,创办20年来在海内外影响颇大,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纯文学月刊,月发行量最高时逾百万。这种由一人作品支撑的持续20年大发行量纯文学月刊在古今中外文学、出版史上尚无先例。《童话大王》是一本适合全家所有人阅读的刊物,老少咸宜。郑渊洁的作品被《童话大王》杂志垄断,其他任何报刊都没有郑渊洁作品。《童话大王》在邮局订阅和零售,每本96页,定价3元,月初出版,订阅代号22-89。国外订阅:北京399信箱,国外订阅代号:6093M。2005年5月是《童话大王》创刊20周年的日子,7月,《童话大王》改半月刊,上半月是作品版,下半月是漫画版《皮皮鲁》画册(原来是2005年1月出版的独立期刊,由亚旗创办),2007年4月下半月改作文版。2008年1月改版,每本定价5元,页数增加到128页。【郑渊洁作品集】郑渊洁童话全集《郑渊洁童话全集》是郑渊洁童话作品的总汇,共33卷,每卷20万字。《郑渊洁童话全集》囊括了郑渊洁从1978-2000年所有精彩童话作品,并且收录了他的所有随笔。学苑出版社出版皮皮鲁总动员郑渊洁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张秋林社长是朋友了,他决定将他大部分的作品交给张社长出版。《皮皮鲁总动员》收录了皮皮鲁的所有故事并且串联了许多童话,还收录了部分《郑渊洁的100个第一次》、郑渊洁与郑亚旗对话录、舒克舌战贝塔。郑渊洁长篇小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我是钱(原名《奔腾验钞机》)《我是钱》是郑渊洁1995年创作的16万字长篇小说,原名《奔腾验钞机》。故事由6张不同面值的钞票的自述构成,人类生活中只有钞票能随便进入每个家庭观察人们的一切,这使得钞票可以近距离和人类成员作亲密接触,获悉人类成员的一切秘密。《我是钱》涉及的人物众多,场景宏大。《我是钱》出版后已多次印刷。白客《白客》是郑渊洁2000年创作的20万字长篇小说。高考落榜的孔若君利用电脑和数码相机编制了能更换现实生活中人头的软件,由此引发一系列离奇、惊险的事件。作品涉及爱情、犯罪、城乡差别、法律,演艺界等等。出版后已经多次印刷智齿《智齿》是郑渊洁2001年创作的25万字长篇小说。梁功辰是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一次,他在医生的劝告下拔除智齿后,丧失了写作才能。已经和他签约出版下一本书的出版社心急如焚,梁功辰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智齿和写作究竟有什么关系?智齿和人类的智慧有什么关系?《智齿》出版后已多次印刷。鬼车《鬼车》是郑渊洁2002年创作的15万字长篇小说。某汽车销售公司技师苗我白的妻子崔文然是出租车司机,惨遭歹徒杀害。此后,苗我白在夜间总是能听到汽车报警器的鸣叫,而其他人听不到。一天深夜,苗我白在听到报警器鸣叫后,下楼察看究竟。他见到了崔文然死后幻化成的复仇鬼车。于是,苗我白同 鬼车一起开始寻找杀害崔文然的凶手。故事由此展开,情节恐怖曲折。《鬼车》出版后多次印刷,是畅销书。金拇指《金拇指》是郑渊洁2001年创作的19万字长篇小说。女一号欧阳宁秀是下岗工人,家境贫寒。一次同学聚会改变了她的命运。偶然的发现使她得知自己的某个大拇指是能洞悉股市未来行情的金拇指。金拇指给她的家庭、友谊、生命制造的悲欢离合可谓登峰造极。《金拇指》出版后已多次印刷。病菌集中营《病菌集中营》是郑渊洁2000年创作的16万字长篇小说。某医院化验科化验员丁永辉救了一个名叫袁猎猎的病菌的命,从此丁永辉和袁猎猎成为朋友。丁永辉由此知道每座医院都是病菌集中营,而病菌只有依附人体才能生存,当它们依附人体时,被依附的人就生病了。袁猎猎在帮助丁永辉治愈了一位病人后,要求丁永辉帮它的同胞找依附对象。丁永辉决定让全国的病菌统统去贪官身上登陆。可怎么才能知道谁是贪官呢?贪官知道真相后,必然要置丁永辉于死地。出版后已经多次印刷。 【郑渊洁语录】100分把童年变成100岁。 ——摘自《我是钱》当官的乐趣不在于说对了部下听,而在于说得不对部下也得听。 ——摘自《飞马牌汽车》 不会摇尾巴的狗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法生存的,除非你不当狗。 ——摘自《狗王梦游》 电视台如果说真话就是光临观众家的天使,如果说假话就是夜入民宅的小偷流氓强盗。 ——摘自《机器猴传奇》 腰缠万贯是另一种穷。一贫如洗是另一种富。 ——摘自《狗沟》 有人高兴,就必定有人痛苦。有人痛苦,就必定有人高兴。这就是人类。这就是生命。 ——摘自《名画风波》越是丑陋的人,越怕别人说他丑陋;越是完美的人,越爱说自己不完美。 ——摘自《郑渊洁童话全集》第14卷 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 ——摘自《我是钱》 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摘自《我是钱》 吝啬的真实含义不是舍不得花自己的钱,而是舍得花别人的钱。 ——摘自《异人》 在游戏规则不健全的地方,最不保险的事就是买保险。 ——摘自《流星暴雨》 写回忆录的本质是自己给自己整理遗容。 ——摘自《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老虎没有虎性就不吃人的。人没有人性就吃人了。——摘自《郑渊洁童话全集》第16卷 撑死的鱼比饿死的鱼多。涝死的花比旱死的花多。富死的人比穷死的人多。 ——摘自《异人》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的最佳手段是推行廉政 ——摘自《病菌集中营》 “理屈词穷”已经过时。如今是理屈词富的时代。越是没理的人越喋喋不休。 摘自《大灰狼罗克》 【郑渊洁随笔】郑渊洁的100个第一次郑渊洁的一部随笔集,他记录了自己从出生到成名的经历,文笔轻松幽默诙谐,并能给读者以启示,原本在《童话大王》月刊上由郑渊洁撰写,应读者之邀,收录于《郑渊洁童话全集》第26,31,33卷和《皮皮鲁总动员》上,并出版了《第一次写皮皮鲁》。第一次进广播电台播音室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一味赶路,应该学会欣赏沿途的风光。回忆是一种欣赏人生旅途风光的好办法。我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听电子管收音机是唯一的媒介娱乐方式。电子管收音机上有个很小的显示窗口,当你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后,显示窗口里会慢慢出现一个类似舞台大幕那样造型的图案,随着“大幕”的拉开及变绿,收音机就出声了。儿时我经常揣摩收音机为什么会发出人的声音,我甚至一度曾经认定收音机里藏着小人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知道收音机里的声源来自广播电台。我第一次进入广播电台的播音室是在1987年。那年的5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的记者崔永元打电话给我,他说该节目时常收到听众关于要求采访我的来信,希望我能去广播电台录制一个节目,以满足听众的要求。我答应了。5月23日上午,我按约定的时间来到位于北京复兴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门口,崔永元已经在门口等我。崔永元带我到传达室办理进入广播电台的手续。随后,我跟着崔永元走进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头一次进入广播电台,我很是好奇,不禁想起儿时认为收音机里藏有小人儿的怪念头。走进《午间半小时》节目组的办公室,崔永元将我介绍给一位叫虹云的女士,崔永元告诉我,一会儿由虹云同我录制节目。在办公室稍坐后,虹云对崔永元和我说:“咱们去播音室吧。”我跟在他们后边走进一个有军人把守的房间,房间的墙壁由布满小孔的隔音材料制成,房间中央是密密麻麻的播音设备。虹云大概是看出我有点儿紧张,她问我:“郑渊洁,你是头一次进播音室吗?”我说是的。虹云又问:“紧张吗?”我说很紧张。虹云说她头一次进播音室也紧张,还说没关系,慢慢就适应了。虹云向在隔壁房间通过大玻璃窗看我们的崔永元示意可以开始了。虹云开始向我提问题,而我却紧张得连声音都变了调。“不行,重来。”虹云说。幸亏那时广播电台的节目鲜有直播,大都是录播,不满意可以重新来过。见我仍然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圆,虹云索性停止录制,同我闲聊起来。我记得她问我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关系,我说是双胞胎。虹云说她也是双胞胎。那次节目录制完成时,我已是大汗淋漓。从播音室出来后,我问崔永元卫生间在哪儿。崔永元带我去卫生间小便。我一边小便一边同他说话。崔永元说,小便时最好别说话,对身体不好,还说是一个深谙养生学的道士告诉他的。从那以后,我至今保持着小便时坚决不说话的习惯。有时我也怀疑,我怎么能凭他崔永元一句话就养成一种习惯呢?万一小便时不说话对身体有害怎么办?1991年10月上旬的一天,崔永元给我打电话,说有事求我。我问什么事。崔永元说,他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北京××小学就读,那孩子对写不完的家庭作业深恶痛绝,索性罢写。老师教育他,他就拿郑渊洁的话反击老师。校长被惊动后对那孩子说,如果你能把郑渊洁请到咱们学校来给全校同学做一次报告,我就特批你可以不写家庭作业。那校长对于郑渊洁近年深居简出埋头写作一般不参加社会活动早有耳闻,他听说连郑渊洁亲儿子就读的学校都请不动他,那校长由此断定该同学根本不可能请到郑渊洁,于是敢于夸下特批学生不写作业的海口。崔永元希望我能助那孩子一臂之力,去该学校一次,将那孩子从家庭作业的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看在崔永元将小便时不能说话的养生秘诀免费传授给我的情意上,我答应了。1991年10月15日下午,我驾驶汽车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面的国家海洋局门口接上崔永元,一同去位于万寿路的××小学。我当时的感觉是我们像两位仗义行侠的骑士去扶助弱小杀富济贫。当将信将疑的校长真的看见我们时,他立即吩咐老师集合全校师生去大礼堂。我想我此生此世是忘不了那敢于罢写作业的男孩子在校门口见到我时的激动表情了。我在大礼堂给该校的学生讲话,我告诉他们我上小学时考试成绩并不好,我还告诉他们有一位老师曾断言我长大不会有出息,我又告诉他们我上小学时家庭作业很少……校长坐不住了,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崔永元走上主席台来到我身边对我耳语说:“校长说,郑先生很忙,耽误郑先生的时间太过意不去了。能不能现在结束讲话?”崔永元看了台下的校长一眼,又说:“校长说,我们辛辛苦苦教育学生几年,郑渊洁只10分钟就让我们白干了。”我对崔永元说,既然来了,我起码要讲1个小时。崔永元一边使用怜悯的眼光看台下如坐针毡的校长,一边表示支持我讲满1个小时,他还助纣为虐地说:“孩子真爱听你讲话,瞧他们笑的!”无巧不成书。就在我写这篇小文时,我的儿子跑进我的房间告诉我,他说他刚才在电脑因特网上收到一个电子函件,发件人竟是6年前被我从家庭作业的苦海中拯救出来的那个男孩子。如今他也和我儿子一样,成为驰骋网坛的电脑高手。我很少看电视。曾有一段时间唯一喜欢看的是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我认为崔永元是中国绝无仅有的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正宗的幽默。我这样褒奖他,绝不是因为他向我传授过养生秘诀,有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向我传授的秘诀比小便不说话级别高多了。【郑渊洁和郑亚旗对话录】郑渊洁和儿子每次在车上聊天,车子上有录音机,日后儿子郑亚旗将录音转化为文字,在《童话大王》下半月《皮皮鲁》刊登。郑亚旗:咱俩在上集《皮皮鲁》谈了你的转基因教育,你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实际上是转基因教育。郑渊洁:是的。父母生育的孩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天才,另一种是普通人。父母对孩子实施教育,实质上是转基因教育。要么将天才转变为普通人,要么将普通人转变为天才。郑亚旗:咱们上次已经探讨了父母如何将天才孩子转变为普通人,方法就是眼睛只盯着孩子身上的缺点,整天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不行。长此以往,孩子就真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了,完成由天才蜕变成普通人的过程。今天咱们重点说说,作为父母,如何将普通孩子转变成天才。郑渊洁: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同类欣赏。越是年龄小的人类成员,越希望获得同类特别是带他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两个人的由衷欣赏。欣赏是天才催化剂。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郑亚旗:我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忠言逆耳。郑渊洁:真正的忠言都是顺耳的,鼓励就是顶级忠言。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我怀疑,世界上真的有闻过则喜的人吗?反正我是没见过。郑亚旗:家长使用鼓励的方法,就能将普通孩子转变为天才?郑渊洁:没错。但是对孩子的鼓励不能是一时的、即兴的,而要持之以恒的。作为家长,鼓励孩子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鼓励,不批评。郑亚旗:你确实是这么做的。在我的印象中,我已经22岁了,你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一次。不过我想问,难道孩子身上真的没有缺点吗?郑渊洁:咱俩上次说过,孩子身上的所有缺点,都是孩子从他们身边的成年人身上学来的,特别是从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身上学来的。孩子身上有三种素质最强大无比,想像力、模仿力和逆反力。其中模仿力可谓登峰造极。家长想让孩子改正所谓的缺点,不应该直接批评孩子,而是要找到孩子身上缺点的出处,也就是源头,然后对源头进行斩草除根式的灭除。郑亚旗:我在家常听你说,表扬孩子要直截了当,批评孩子要转弯抹角。郑渊洁:孩子出生以后,他的脑细胞都处于冬眠状态,需要外力来激活它们。这个外力,主要是父母。人的脑细胞分很多区域,你夸奖孩子,孩子大脑中优秀的脑细胞就被激活了,他就真的优秀了。你贬低他,他的脑细胞中的消极区域就被激活了,孩子就真的越来越不行了。所以作为家长,如果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出人头地,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鼓励、鼓励、再鼓励。表扬孩子要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批评孩子一定要三思而行,顾左右而言他。郑亚旗: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学习成绩很重要。假如有个孩子在学校老是成绩不好,他又懒散,作为家长,也鼓励他?郑渊洁: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这肯定不是缺点,相反,可能正是他的优点。我们知道,如今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填鸭式应试教育,完全适应这样的教育方式甚至如鱼得水的孩子,不会是创造型人才。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不需要只能重复前人知识的考试机器。孩子日后能否出人头地,取决于他是不是创造型人才。为什么牛顿、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读书时的考试成绩都不好?正是这个道理。这些创造大师在幼年都无法容忍应试教育。爱迪生被学校除名。牛顿藐视老师。爱因斯坦更是对学校生活感到厌倦,由于不尊重老师,他在16岁时退学。老师当时给爱因斯坦下的结论是这个人终身一事无成。郑亚旗:爱因斯坦后来还是上了大学吧?好像是苏黎世联邦工业学院。郑渊洁:爱因斯坦是以全班倒数第二名的成绩从苏黎世联邦工业学院毕业的,毕业后,由于成绩差,没有任何一家学术机构要他,他只能靠当家教谋生。郑亚旗:看来,天才不会和现行学校教育水乳交融。郑渊洁:天才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蔑视权威。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就是权威。爱因斯坦有一段著名的话:“因为我蔑视权威,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也成为权威。”能成为权威的人,都是靠蔑视权威起家的。郑亚旗:这话比较耐人寻味。好像没有哪位天才是性格顺从的人。我明白了,如果有个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考试成绩不好,对老师也不顺从,这不但不是孩子的缺点,反而可能是孩子的优点,家长不必忧心忡忡坐卧不宁。郑渊洁:正是这样。假如某位家长的孩子是爱因斯坦再世,他在学校蔑视老师,考试全班倒数第二。该家长勃然大怒,对小爱因斯坦横加贬斥,怒目恶语,就为了那除了记忆力什么也说明不了的考试分数和孩子死活过不去。其结果,不就是将眼看到手的给诺贝尔奖得主当亲爹亲娘的资格拱手让给您的邻居吗?郑亚旗:天下有这么傻的父母吗?郑渊洁:……(《郑渊洁和郑亚旗对话录》全文请参见第3集《皮皮鲁》画册)【郑渊洁作文讲堂】[编辑本段]由郑亚旗在北京创办,聘请郑渊洁培训小学生写作文的讲堂,又名皮皮鲁讲堂。每次郑渊洁请一位名人做客,亲身教授体会,郑渊洁给他的弟子演示自己写作文的过程。 【郑渊洁作品在线阅读】[编辑本段]郑渊洁在抗震救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发,神州哀鸣,大地哭嚎,而中华民族是铁血民族,不仅是政府,个人也在关注,童话大王郑渊洁此次出版《皮皮鲁总动员之大长篇》,首印作者版税和预期出版利润共60万元,全部捐献中华慈善总会用于抗震救灾。现在已经到了震后很久,郑渊洁认为灾区的孩子最需要心灵的慰藉,而阅读童话是最好的心理治疗灵丹妙药。郑渊洁和21世纪出版社决定再向四川灾区的孩子捐赠一万本《皮皮鲁总动员》(相当于郑渊洁再次向灾区孩子捐助两万元稿费)。这一万本《皮皮鲁总动员》,将由郑渊洁和21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亲自送到灾区孩子手中。郑渊洁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共计捐助三十八万元。

170 评论

大大大华哥呢

少小出入中南海王海容入京后。先后在京城名牌中学师大女附中、北京女五中就读。在如花的季节里,王海容勤奋刻苦,手不释卷。在人生的航道上,她也是一帆风顺。寓京二十余年间,尤其是“文革”以前,王季范一直是毛泽东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的座上宾。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从政之余,常拨冗约见家乡父老及湘籍先贤名流如程潜、齐白石、薛恭绰、章士钊、仇鳌、张干诸位老先生至中南海丰泽园小聚,王季范则每每出席作陪。席间,宾主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毛泽东兴致所至,还特意关照诸位老友可携子女同来。少女时代的王海容就是这样随乃祖出入中南海,渐渐与毛泽东熟识的。毛泽东对王海容、王起华姐弟有着一份特别的疼爱。王海容与毛泽东的次女李讷年龄相仿(长李两岁),由于她经常随王季范做客中南海,日久便与李讷成为亲密的朋友。虽然两人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各异,但性格爱好却有不少共同之处。因是毛泽东至亲.加上与李讷不同一般的友谊与亲情,王海容不仅可以随意进出中南海,有时还能在丰泽园住上一段时间.几乎成了毛泽东家中一名“编外成员”。正当花季妙龄的王海容衣着朴素大方,性格温和文静,更兼家风书香渊源,接人待物彬彬有礼,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养。举手投足间显现出一种寻常少女鲜有的气质。这令毛泽东十分欣喜。一次,毛泽东与王季范祖孙在中南海闲坐聊天。“海容,你中学快毕业了吧?”毛泽东笑吟吟地开了腔。“嗯,今年就要毕业了。”王海容点点头。“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啊?”毛泽东又笑着问。“主席公公,我还没有想好呢!”王海容据实以告。“你可以去报考大学嘛!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人才哩!”“我的学业平平常常,不一定考得上。眼下国家是建设时期.培养一个大学生国家要花不少钱呢!如果考不上.我就去当工人、农民……”毛泽东见王海容小小年纪就知道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考虑,心中十分高兴。他对坐在一旁的王季范说:“九哥,你生了个好儿子.又养了个好孙女!你看海容,这般大年纪,就有了忧国忧民意识.这很了不得哩!”“润之老弟,你快莫夸她了,海容缺点不少.还要搭帮你多多教育哩!”毛泽东听罢。摆摆手说:“九哥,你就莫要客气哟,什么帮不帮的,培养教育他们姐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啊!”毛泽东一番话让王季范、王海容祖孙激动了好一阵子。1962年12月26日.正逢毛泽东七十寿辰。他破例在中南海举行家宴。除家人之外,还邀请了章土钊、程潜等数位湖南同乡老人与会.王季范当然也在邀请之列。是日,毛泽东兴致所至,还特意关照各位来客可携带一名子女.王季范自然携同王海容前往。就在那天.王海容第一次见到随父亲章士钊同来的章含之。她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两年.自己竟然和毛泽东一样尊章含之为师,后来又共事于外交部。在这次宴会开始之前。兴致颇高的毛泽东与诸乡贤海阔天空论古今沧桑兴亡,末了又问及儿孙辈近况。毛泽东诚心诚意聘请章含之为自己的英语“塾师”。“拜师”之后,毛泽东又和王海容闲聊起来。“海容啊,我这大门一直是朝你敞开的,什么时候想来就来,来了也可以住下来不走,就算是我们家庭中的一员,你看要不要得哇?只是不晓得你爷爷舍不舍得.放不放心喽?”王季范闻毛泽东这番话.心情很不平静:“润之老弟.二十多年前我把德恒送到延安.你带着他走上了为人民解放的光明大道。今天,海容跟着你,走的是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我怎么会不放心、不舍得呢?”毛泽东极重情谊,后来他果真说到做到。只是老人家如此安排对王海容一生利也,弊也,那是见仁见智的事了。是非唯有留待后人评说矣!王海容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挫折是在1957年盛夏。高考时,王海容名落孙山,当化学工程师的美好理想顿时成了泡影。那个时候,社会风气甚好,北大、清华一类高等学府决无后门可走。当然,以季范先生的清廉家风,王家也决计不会向有关部门舰颜相求,更不会去敲毛泽东的“后门”。最初的时候,王海容的心情虽然非常苦闷,但她并不气馁。她和一些落榜同学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在家自学,补习功课。她心中依然有一个大学梦,依然有着对化学工程师的憧憬。1958年“大跃进”像春雷般激荡着神州,王海容那少女的心开始躁动不安起来。王海容想参加工作,加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但是她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家庭的一致反对。他们想让王海容认真复习,第二年再参加高考。王海容的倔强个性第一次表现出来,她瞒着家人,满街奔走寻找工作,终于找到了北京化工厂。王海容的心灵深处依然眷恋着化学,她还是想当门捷列夫、罗蒙诺索夫的传人。偷偷办妥了进厂的一切手续,王海容最后才向家里摊牌。木已成舟,面对既成事实,大家不知所措,愣了半天,到底还是默许了王海容的选择——半是开明家风,半是无可奈何。王海容很快跨进了北京化工厂的大门,默默开始了她一生中短暂的徒工生活。毛泽东为她取名“王波弹指一挥,春秋两载。1960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中国青年》刊登了一篇署名徒工王波,题为《我的经验》的心得体会。这家当年发行量近三十万份的青年刊物同时还发表了胡耀邦、陈士榘等革命前辈撰写的重要文章。当时,谁也没有去想这位“徒工王波”是何方人士,更没有把这篇普普通通的文章与领袖人物联系起来。不过,有些让人困惑不解的是,编辑部为名不见经传的“王波”的这篇文章写下一大段提纲挈领的编者按语:《我的经验》是一篇好文章。作者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对有高中文化水平的知识青年当徒工是不是屈才,青年徒工应该如何去体会今天党和国家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自己应该如何迅速地掌握阶级斗争知识和生产斗争知识等问题.都作了清楚的阐述。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和革命者应该如何对待革命工作中的错误缺点这两个问题。文章中说:“我们要牢牢记住,真正的知识是在实践中得来的,任何书本知识只有作者们在实践中反映了客观真理,才算是真正有用的。否则,书本上的道理便只是无用的假道理.决不是能够改造世界的有用的真理。”又说:“在上面,我讲的全是些好事情,这是真的。难道没有一点坏事情,或者叫做错误、缺点吗?当然是有的,年年有的.月月有的。怎么对待呢?以我们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把所有错误、缺点,一件一件克服掉。”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终于真相大白:原来这位王姓“徒工”不是别人.就是毛泽东的姨表侄孙女王海容!《我的经验》系“御批”——经毛泽东的“大手笔”亲自修改润饰的锦绣珠玑好文章!北京化工厂的经历在少女时代王海容的记忆里是很难抹去的。那时.她深感思想上取得了不少的收获。中国青年杂志社在获悉了王海容的不寻常经历后.便约她写一篇经验体会。王海容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写就一篇洋洋洒洒数千言的长文,详细介绍了自己高中毕业后在北京化工厂当徒工的经过和体会。文章的初稿这样写道:1958年大跃进.我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到北京化工厂当徒工。在我们徒工中.有人认为读了十二年书当徒工是屈才.我觉得,今天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知识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们应当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只有把书本知识和生产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生产水平。事实证明,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师傅的帮助.在短短几个月中,我已掌握了较复杂的操作技术。老工人有丰富的技术经验.这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我们应虚心学习他们高尚的品质和生产经验。我也懂得,今天的劳动不是为了资本家而是为了劳动人民和社会主义祖国,这是无上光荣的。劳动对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改造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培养我们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这不是屈才不屈才的问题。我们要做又红又专工农化的知识分子。任何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反映了客观真理才算是有用的。我们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这是值得自豪的……王海容的文章语言朴实,真实地表达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党、对祖国以及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对自己这篇不加修饰的文字,王海容并没有底,她心里有点不踏实,很想听听毛泽东的意见。于是,王海容在那年8月1日提笔给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中国青年杂志社约我写一写关于自己对徒工的体会和认识,以便帮助广大青年徒工早日改变上述不正确的态度.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同时,他们还希望能够得到主席公公对青年徒工的指示和希望。稿子我现在已经写好了.但感觉许多地方重点不突出,内容也欠佳。我想让主席公公在百忙中抽出一点点时间替我修改一下……”其实,王海容只是想请毛泽东过过目,对文章提一些修改意见.并没抱太大的期望。因为她知道.作为人民的领袖,毛泽东实在太忙了,日夜操劳党和国家的大事.对自己这样一个中学毕业生的文章.不要说没有时间去改,有没有时间看都是问题。所以,她在给叶子龙的信中最后也表示,如果主席公公没时间代她修改,就请早日将文章寄回来。文章随信寄出之后.一晃就是两个多月,王海容一直没有收到退回的文章,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不安。没有想到10月中旬的一天.突然接到通知,说是毛主席要亲自见她。王海容欣喜若狂。1960年10月17日下午3时.王海容准时来到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所丰泽园。一进门,只见毛泽东手中正拿着厚厚的一沓稿纸。仔细一看,正是自己早先随信寄给叶子龙的稿子。毛泽东不仅仔细阅读了全文,而且对这篇差不多是中学生作文式的文章亲笔作了大量的修改。在稿子的第一页上,毛泽东写了两行大字,第一行是“我的经验”,第二行是“徒工王波”。原来毛泽东除了为她的文章定了标题.还为她本人起了个笔名。这大约是王海容一生中唯一的笔名。毛泽东一向喜好为下属改名、取名。看似随手拈来,其实颇有深意。“波”与“海”相关,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一阵寒暄之后,毛泽东将手中的稿子递给王海容。王海容发现不少页码上除了许多重要修改之外.有些段落完全是毛泽东重新写的。那些精心推敲的点睛之笔,令满纸生辉。毛泽东在从政之余破例拨冗认真修改这篇中学生式的稚嫩习作,这在他数十年批注圈阅文件生涯中,也许是绝无仅有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做,固然是出于领袖对新中国千千万万青年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是他从王海容的这篇文章中看到了教育知识青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天下午从3点到5点。毛泽东与王海容谈了整整两个小时。内容从工厂到学校,从劳动锻炼到思想改造,涉及的面非常广。北京的10月,天黑得早,傍晚5点多钟王海容从毛泽东处告辞出来,大街上已是华灯初上,她的心情格外兴奋和舒畅。外交部之“王”王海容应约开始为《中国青年》写稿的当年初夏,她再度向高考发起了冲击。这一次拼搏获得了成功——王海容跨进了北京师范学院的大门,成为该院俄语系的一名并不年轻的新生。王海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地处京城闹市的北京师范学院聚集着很多来自附近街巷胡同的学子,他们常常回家补充营养.只有王海容等少数城里姑娘是例外。四年的大学生活,自甘寂寞的王海容常与来自京郊的农村女同学为伴,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冷清的学生集体宿舍里度过的。王海容很少回到那个近在咫尺、温暖舒适的爷爷的家。她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除了专业以外,对哲学、文学、数学甚至军事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学好俄语的基础上,王海容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还拼命自学英、法、德语。这为她后来进入外交界打下了语言方面的良好的基础。毋庸置疑,就当初而言.王海容毕业后的职业就是中学俄语教师,别无选择。因为这所市属高等师范学院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北京城乡各中学培养合格的师资。但是,当毛泽东风闻自己的表侄孙女在北京师院俄语系深造以后,情况就起了微妙的变化。当1964年那个酷热夏季开始之际,北京师院校园里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上级让刚刚拿到毕业证书的王海容去北京东城外交部街三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报到。这让王海容也愣住了。但她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进,马上又被派到了孕育了许多当今中国第三代外交官的“摇篮”——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英语。在王海容“修炼”的一年多时间里,毛泽东进一步施加了自己的影响。他亲自让秘书找到自己的英语“塾师”、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的章含之。毛泽东“屈尊”拜托这位正在给自己业余讲授英语的优秀而年轻的女教员平时对海容姑娘多加关照,辅导辅导,开开“小灶”。于是,按照“最高指示”,章含之每星期给王海容补两次课。入学之初,王海容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斗士”风采。“文革”期间她的种种标新立异的举动其实在此时已初显端倪。1964年9月28日,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的王海容写信给毛泽东,反映对学院教学改革的一些意见。王海容这样写道:“在改革的某些具体做法上或某些措施上还有不少的偏差,存在一定的问题,我认为如果现在不及时纠正,那么将影响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收到王海容来信,毛泽东十分重视。他老人家当即批转党内分管文教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明确表示:王函中“有些事值得注意”,“请派人调查一下,及时改正”。毛泽东特别在王函第一页上写下一段赞扬性的批语:“此人叫王海容,是个女孩子,很有些志气,是人民代表王季范的孙女儿,也是我的外孙女儿。你如果想找她谈谈,可叫我的秘书徐业夫送她去。”平心而论,王海容20世纪50年代出席中南海毛泽东的便宴或家宴时.她不过是“叨陪末座”、“厕身其间”的陪客。王海容开始与毛泽东面对面地交谈是在20世纪60年代。除了前述一次外,最重要的当推山雨欲来的“文革”前的那一次。在北外进修结束前夕,毛泽东曾召见过自己的表侄孙女。狂热年代前夕的这次“亮相”非同寻常.王海容差不多是一夜之间成了显山露水的人物。在那次接见中.毛泽东海阔天空地发表了他对中国教育革命的一系列看法。毛泽东说:“要允许学生上课看小说.打瞌睡。”他老人家甚至还夸奖那些不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毛泽东说:“老师讲得不好,为什么就一定要听呢?”他还说:“在学习上不要搞五分,也不要什么二分.搞三分、四分好!”领袖这些闻所未闻、“离经叛道”的惊世之论使得在传统教育中长大的王海容颇为惊骇,脸上充满了迷惘不解的神色。多少年后,她才真正理解了表祖父的话原来就是鼓励年轻人敢想、敢说、敢干的“造反精神”——这是自称“猴气十足”的毛泽东一贯的思想。毛泽东的灌输,对性格直爽、办事风风火火的湖南妹子王海容多多少少有所影响,特别是不久就开始了那场延续了十年之久的浩劫。在那次差不多是家庭式的祖孙漫谈中,毛泽东让王海容读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毛泽东不无开导地对表侄孙女说:“要做翻译,搞外文,不读圣经、佛经,不读小说,那怎么行呢?”毛泽东希望王海容要记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句。他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表孙女:“我们的干部子弟很令人担心,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而要完全靠自己。”后来的历史多少有点让毛泽东不幸言中了。1965年11月.王海容结束了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进修,学成归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她被安排在外交部办公厅秘书处综合组。在最初的时候,王海容的工作主要是负责部长们与总理间的文电收发,同时也干些诸如编写外交通报之类的杂活。那时,与她在办公厅一起共事的就有中共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现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的刘华秋,以及“文革”中风雨同舟的战友——前驻委内瑞拉大使、驻佛得角大使陈德和等。陈德和第一次见到王海容已是1966年七八月间,他刚从山西汾阳参加四清工作回到北京不久。年轻的王海容给陈德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看上去不到三十,衣着朴素.性格直爽,平易近人。”由于在“文化大革命”中站队正确,更兼特殊的政治背景,王海容在外交部“仕途”平坦,一马平川。从礼宾司负责人到部长助理、副部长,只经过短短四个春秋。20世纪70年代中期,她攀升到一生中的政治巅峰,在中国政坛上熠熠生辉。

153 评论

lifeierwawa

郑渊洁,地球人。1955年6月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浮山。男,汉族,童话作家、战士、工人 ,《东方少年》杂志编辑,《中国盲童文学》主编,《大灰狼画报》、《童话大王》撰稿人,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合同制作家。 50后作家。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一个人写一本月刊23年世界纪录保持者。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下级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在北京长大。读过小学四年级。服过5年兵役。在工厂看过5年水泵。最高学历证书为汽车驾驶执照。1977年选择用母语写作作为谋生手段。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和《皮皮鲁》半月刊是全部刊登郑渊洁一人作品的杂志,创刊22年总印数逾亿册。其作品字数超过一千万字。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的人物。家人:父亲郑洪升,母亲刘效坤,儿子郑亚旗,女儿郑亚飞。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下级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1961年郑渊洁随父母迁入北京。在北京马甸小学就读,二年级靠一篇《我长大想当掏粪工》的作文,被老师赵俐大肆表扬,推荐到校刊上,自此郑渊洁恬不知耻真以为自己写作最好。到四年级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郑渊洁中断学业,之后在遂平干校学习时,因为老师要求写《早起的鸟有虫子吃》,郑渊洁唱反调写《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再加上数学老师发难,于是拉响鞭炮,被开除了。从此郑渊洁没有上过一天学。其实际最高学历为小学四年级,虚假学历为小学毕业。1970年至1976年郑渊洁服兵役,在向塘当空军地勤维修飞机。郑渊洁从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创作了首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经过母亲刘效坤,《山西青年》副总编辑杨宗等人帮助发表于《儿童文学》。1984年郑渊洁异想天开想写一本只刊登自己一人作品的杂志,无奈上级不同意,1985年郑渊洁分别给共青团山西省委和宁夏人民出版社说明,想请他们办这事情,经过讨论后,共青团山西省委捷足先登创办专门只刊登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自此郑渊洁在文学界声名鹊起,《童话大王》也成为郑渊洁童话专刊。1987年每期销量突破100万册。皮皮鲁,鲁西西,大灰狼罗克,舒克和贝塔已经成为亿万小读者心目中的明星。1992年,郑渊洁的“有头脑”又遭遇了一次创业冲动。当时,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找他合资开公司,郑渊洁以无形资产入股50%,成立了郑渊洁少儿用品开发有限公司。市面上开始出现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等品牌的牙膏、书包、鞋子、服装、文具。全国各地都开了专卖店,郑渊洁到处去剪彩——公司给他安排在王府井的董事长办公室他根本没怎么去……

195 评论

七色缤纷彩虹

肖复兴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肖复兴,曾经当过十年的记者。 作者语:“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代表作: 线上作品阅读 报告文学 啊,老三届 当金山的母亲 中短篇小说 面的司机 今冬无雪 远在天边 影壁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在新的一届作协全委会上,作家铁凝当选为新一任的全国作协主席。现年49岁的铁凝生于河北,从事文学创作30年,出任中国作协主席之前担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代表作有《大浴女》、《麦秸垛》、《铁凝日记》、《笨花》等。   在铁凝之前,中国作协共有两位主席,分别是茅盾(1949年至1981年)和巴金(1984年至2005年)。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现年49岁。与前两任相较,茅盾在53岁时走马上任,巴金则以80高龄担任该职;本届作协主席年龄首次降至50岁以下,同时也成为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女性作家。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 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 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橡树”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作家简介: 刘墉,1949年生,号梦然,祖籍北京,现任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及副教授,著名的散文家及画家。其作品以教导读者如何面对人生为己任,行文穿插各种小故事及自己的人生体会,虽无特别的哲理智慧但却颇有寓教于乐的功效,是较高雅的都市文化快餐。 作品年表:

131 评论

相关问答

  • 山西青年编辑部主任是谁

    肖复兴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

    私人发艺工匠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山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一)课题研究:主持完成团中央课题《当代青年接受特点与邓小平理论教育方式的选择》(2001年至2004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决咨委课题《本市党员队伍结构变动的历

    妞妞帅哥两个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山西教育编辑部主任是谁

    郑渊洁,地球人。1955年6月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浮山。男,汉族,童话作家、战士、工人 ,《东方少年》杂志编辑,《中国盲童文学》主编,《大灰狼画报》、《童

    大眼博奇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山西日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常芝青,(1911年—1985年),原名守廉,山西省交城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西北《抗战日报》编辑部主任、副总统辑、总编辑,《晋绥日报》总编辑、

    沐沐沐牧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山西青年杂志社历任主编是谁

    一直四处游走,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不吸烟不喝酒,因为害怕轻易的死掉。迷恋纸张的味道,于是习惯在无数个黑夜里书写着自己迷恋的文字。向往安然,却依然无法阻挡内心

    iamjiayi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