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59

阿拉朱旺
首页 > 论文问答 > 卫生检验与检疫论文文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倓里格倓*

已采纳
科教文卫指: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包括以下四类:1、教育事业单位高等教育事业单位 中等教育事业单位 基础教育事业单位成人教育事业单位特殊教育事业单位 其他教育事业单位2、科技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综合科学研究事业单位 其他科技事业单位3、文化事业单位演出事业单位 艺术创作事业单位 图书文献事业单位文物事业单位 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报刊杂志事业单位 编辑事业单位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其他文化事业单位4、卫生事业单位医疗事业单位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单位 血液事业单位计划生育事业单位 卫生检验事业单位 其他卫生事业单位
136 评论

最幸福的米虫

卫生检验与检疫是属于医学类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培养具有预防医学、卫生理化检验及生物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卫生检验:属于预防医学范畴,是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眼睛,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对环境、食品、化妆品作业现场、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污染的危害进行监督、监测,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医疗方法提供检验依据,实施卫生防疫措施效果的评价等。卫生检验与检疫(学制四年):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面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环境卫生监测部门、食品卫生监测机构、检验检疫机构、质量监督所、医院检验科及化妆品行业等,具备从事卫生检验与检疫、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门人才。发展前景具体来讲,主要为以下几点:(1)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卫生检验检疫、动植物检验和食品检验岗位的工程师或管理岗位;(2)独立检验检测服务机构:现场采样分析工程师和职业卫生评价师岗位。(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检验(科)中心,主要为卫生理化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以及临床检验岗位等;(4)农委系统的农产品质量监测部门的检测中心;(5)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食品药品检验中心的食品检验及管理岗位;

226 评论

DoughnutTOP

牲畜屠宰加工后,经过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生鲜肉或冷冻畜肉还要进行理化指标如挥发性盐基氨、铅、无机砷、铬、汞,农药残留及兽药残留方面的检测。冷鲜肉又叫保鲜肉,冷却肉。是指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24小时内降为0-4摄氏度,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的鲜肉。  与鲜肉相比,它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始终处于低温控制下,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肉毒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分泌毒素的速度大大降低。另外,冷鲜肉经历了较为充分的成熟过程,质地柔软有弹性,汁液流失少,口感好,滋味鲜美。  安全系数高  冷鲜肉从原料检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的全过程始终处于严格监控下,防止了可能的污染发生。屠宰后,产品一直保持在0-4℃的低温下,这一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数,而且由于一直处于低温下,其卫生品质显著提高。 而热鲜肉通常为凌晨宰杀,清早上市,不经过任何降温处理。虽然在屠宰加工后已经卫生检验合格,但在从加工到零售的过程中,热鲜肉不免要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在这些过程中肉的温度较高,细菌容易大量增殖,无法保证肉的食用安全性。  营养价值高  冷鲜肉遵循肉类生物化学基本规律,在适宜温度下,使屠体有序完成了尸僵、解僵、软化 和成熟这一过程,肌肉蛋白质正常降解,肌肉排酸软化,嫩度明显提高,非常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且因其未经冻结,食用前无须解冻,不会产生营养流失,克服了冻结肉的这一营养缺陷。  冷冻肉是将宰杀后的畜禽肉经预冷后在-18℃以下速冻,使深层温度达-6℃以下。冷冻肉虽然细菌较少,食用比较安全,但在加工前需要解冻,会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流失。除此之外,低温还减缓了冷鲜肉中脂质的氧化速度,减少了醛、酮等小分子异味物的生成,并防止其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感官舒适性高  冷鲜肉在规定的保质期内色泽鲜艳,肌红蛋白不会褐变,此与热鲜肉无异,且肉质更为柔软。因其在低温下逐渐成熟,某些化学成分和降解形成的多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积累,使冷鲜肉的风味明显改善。  冷鲜肉的售价之所以比热鲜肉和冷冻肉高,原因是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多道严格工序,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成本较高。  合格与不合格的冷鲜肉,单从外表上很难区分,两者仅在颜色、气味、弹性、黏度上有细微差别,只有做成菜后才能明显感觉到不同:合格的冷鲜肉更嫩,熬出的汤清亮醇香。  正是由于鲜肉具有安全卫生、味道鲜美、口感细嫩,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发达国家市场销售的均是冷鲜肉,在我国也必将成为肉类消费的一种趋势。

193 评论

有多久没见你

口蹄疫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 (一)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鼻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我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O、A、C三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据观察,一个地区的牛群经过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注射之后,1-2月内又会流行,这往往怀疑是另一型或亚型病毒所致。这是因为该病毒易发生变异。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冰冻情况下,血液及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120-170天。阳光直射下60分钟即可杀死;加温85℃15分钟、煮沸3分钟即可死亡。对酸碱之作用敏感,故1%一296氢氧化钠、30%热草木庆、1%一2%甲醛等都是良好的消毒液。 (二)进行特点 牛尤其是犊牛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骆驼、绵羊、山羊次之,猪也可感染发病。本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100%,犊牛死亡率较高,其他则较低。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畜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该病人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本病传播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春秋两季较多,尤其是春季。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播的因素之一。 (三)症状 该病潜伏期1-7天,平均2-4天广捕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O一41℃。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井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该病型叫良性口蹄疫。有些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5%~50%。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很高。 (四)病理变化 除口腔和蹄部病变外,还可见到食道和瘤胃粘膜有水疱和烂斑;胃肠有出血性炎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液体。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 (五)诊断 口蹄疫病变典型易辨认,故结合临床病学调查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其诊断要点为:①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经过;②大量流涎,呈引缕状;③口蹄疮定位明确(口腔粘膜、蹄部和乳头皮肤),病变特异(水泡、糜烂);④恶性口蹄疫时可见虎斑心;⑤为进一步确诊可采用动物接种试骏、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六)口蹄疫与牛瘟区别:牛瘟传染猛烈,死亡率高;瘤柘膜可见糜烂但蹄部无病变;胃肠炎严重;真胃及小肠粘膜有溃疡。口蹄疫与牛恶性卡他热区别:恶性卡他热常散发;口腔及鼻粘膜有糜烂,但不形成水疱;常见角膜混浊。 (七)防治口蹄疫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检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千克体重o,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经一周左右多能自愈。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可对症治疗:①口腔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或O.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1%一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也可涂撒中药冰珊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为细末)于口腔病变处;②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水清洗,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软膏等,用绷带包扎;③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一3~3硼酸水清洗,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患恶性口蹄疫之牛,除采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强心剂(如安钠咖)和滋补剂(如葡萄糖盐水)等。

278 评论

小顽童阿淑

重庆医科大学的检验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考试专业有英语 政治 还有统考西医综合 重医的分数线是执行国家线 如果要公费要310以上

209 评论

beckywei12266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作为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在国际贸易日趋繁荣、物资交流和旅游活动日益便捷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有可能再度遭到口蹄疫的侵袭。口蹄疫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给牧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可使对外贸易和旅游业遭受惨重损失。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百亿美元,口蹄疫的暴发已经影响到国际关系、国家声誉和经济发展,在某些流行过程中病毒还可发生变异,也给防控和消灭口蹄疫带来困难。进一步了解其病毒的本质和流行规律、病源及传播方式、临床表现及防制措施等对该病的控制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对其国内外的研究做一综述,为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1 口蹄疫流行状况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溃、鹅口疮。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将其列为18种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该病以病毒为载体,传播速度快,途径广,易感畜几乎100%发病,死亡率虽然只有2%~3%,但除动物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患病期间和患病后其肉、奶产量下降及种用价值丧失也可造成较大损失。口蹄疫于1514年首次在意大利发现,之后时有暴发流行,且多在冬春季节,夏季很少。最近几年,口蹄疫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甚广,欧、亚、非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口蹄疫的重灾区〔1〕。1999年全世界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口蹄疫。2000年韩、俄、蒙、日、南非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均发生口蹄疫。2001年,口蹄疫在英国卷土重来,并在欧洲广泛蔓延,给英国造成约90亿英镑的经济损失。我国是口蹄疫的老疫区,建国前的半个世纪口蹄疫总的流行情况是农区少发,牧区多发,没有停止过,有时是大流行。建国后口蹄疫曾发生4次大流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口蹄疫暴发流行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90 评论

无锡捞王

的职责与工作范畴:1、学习、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有关方针、政策,推动科教文卫界的委员参政议政,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科教文卫事业贡献力量;2、联系和组织政协委员及有关人士,就科技、教育、文体、卫生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通过座谈讨论、专题调查等方式,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3、正常与党政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围绕加快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开展各项协商、咨询、交流和交往活动;4、做好文史资料的征集、编辑、发行工作;5、组织开展委员的理论学习、培训和对委员优秀事迹的宣传报道;6、加强同乡镇委员联络组的联系,为政协指导好乡镇委员小组的活动和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乡镇委员知情出力创造条件;7、加强与上级政协和有关县(市、区)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联系,沟通情况,交流经验,促进本委工作开展;8、承办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交办的事项。

163 评论

相关问答

  • 卫生检验与检疫论文文献

    的职责与工作范畴:1、学习、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有关方针、政策,推动科教文卫界的委员参政议政,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科教文卫事业贡献力量;2、联系和组织政

    maggie800315 6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卫生检验与检疫论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dp73239085 6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卫生检验与检疫导论论文

    1、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茉莉芬芳2008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卫生检验与检疫论文2500字

    1、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甜甜婉儿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论文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培养具有预防医学、卫生理化检验及生物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可以了bb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