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2

大眼博奇
首页 > 论文问答 > 南开大学哲学院五四论文孙恺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叫我姐姐SAMA

已采纳
最北边: 黑龙江大学:一所哲学味很浓厚的大学,在这里包括书记和校长在内的校级领导有一半以上为哲学出身。校长衣俊卿是著名的中青年哲学家,在文化哲学方面独树一帜。此外张奎良教授等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研究,在学界影响较大。 东北王: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哲学学科是国内的老牌劲旅。在刘丹岩、高清海等老专家的带领下,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内最先开展理论创新,高清海教授提出的对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的批判更是影响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最近高老病逝,全国哲学界一片悲叹,可见其人份量之重。高清海教授桃李满天下,留在吉大的孙正聿、邴正、孙利天等人继续扛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大梁。另外该校的科学技术哲学实力也比较强。 北京的京城学派: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4年,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大文科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更名为哲学系。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任华、陈修斋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使这里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的摇篮。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部分高校哲学骨干教师汇入北大哲学系,进一步壮大了哲学系的阵容。目前北大哲学系经过9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和健全的学院风格。张世英(西哲泰斗)、黄楠森(马哲权威)、汪子嵩、汤一介等老一代哲学家仍在发挥余热,王东、丰子义(马哲)、陈来(中哲)、赵敦华、靳希平(西哲)、张祥龙(现象学)、陈嘉映(语言哲学)、叶朗(美学)、楼宇烈(东方哲学、佛教)等教授分别在各自领域保持着在学界的领先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具有一支十分尖端的人才队伍,汇聚了刑贲思、叶秀山、李泽厚、王树人、邱仁宗、蒙培元、蒙登进、金吾伦等老一代哲学家和李景源、李德顺、李鹏程、杨学功、江怡、周国平、徐友渔、涂纪亮等中青年哲学专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等领域研究尤为显著。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在国内各著名大学的哲学系中名列前茅,哲学二级学科发展全面,具有象萧前、庄福龄、陈先达、罗国杰等一批著名哲学家,而刘大椿、焦国成、方立天、杨耕、何光沪、张志伟、李秋零、张法、陈志良等教授也是硕果累累。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罗国杰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方立天任所长)经教育部严格评审,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显示了人大在伦理学、宗教学方面的优势。 北京师范大学:有由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领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和著名西方哲学专家韩震牵头的西方哲学学科,其他学科发展平稳。 此外清华大学哲学学科制定文科复兴计划后发展迅速,以万俊人、王路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学者开始在学界活跃开来。 天津老校: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哲学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但最近些年发展相对较慢。在今年8月南开学子双双捧得中国哲学大会学生论文大奖,引起了大家的瞩目。而他们的指导老师正是南开哲学第一人、国内社会哲学的领衔者王南湜。 山西大学:山西大学哲学系的特色在于科学技术哲学,郭贵春教授领军下的科技哲学在去年被列为科哲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山东大学:山大哲学在易学、儒学、中外哲学比较、犹太哲学、社会发展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现任学院院长傅有德教授。 沪宁杭地区: 复旦大学:目前复旦哲学的优势在马哲和西哲。首席教授俞吾金和陈学明基本代表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高水平。刘放桐、张汝伦等人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也是引人瞩目。吴晓明、孙承叔、王德峰、张庆熊等人在学界也是颇有影响力。 华东师范大学:该校的中国哲学学科是由已故著名哲学家冯契教授奠基的,目前杨国荣、陈卫平、高瑞泉等人继续延续着中国哲学方面的优势。 南京大学:该校中国哲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徐小跃教授在中国哲学尤其是禅学、易学方面见得卓著,赖永海、李书有、洪修平等人在中国哲学及佛学宗教方面也颇有发轫。该校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有孙伯揆、刘林元等老专家,张异宾教授系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一部《回到马克思》让世人震动。 浙江大学:该校的外国哲学总体学术水平居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夏基松教授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研究在国内一直居于领先地位,陈村富、庞学铨、杨大春、包利民也分别在现代西方哲学分支学科有所建树。该校在东方哲学(尤其是日本哲学)研究方面也较有特色。盛晓明教授牵头的科技哲学学科目前发展态势良好。 此外,重视基础文科建设的苏州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是一个亮点,任平教授在业界的影响力正在日益加大。 武汉:哲学重镇 武汉大学:国内惟一一所在建制完备程度上可以和北大哲学系媲美的老牌学府。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2年9月武汉大学前身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始建的教育哲学系。80多年来,范寿康、万卓恒、洪谦、张颐、金克木、周辅成、张世英、陈修斋等一批著名学者在此任教。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是解放后武汉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和武汉大学哲学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他在任期间给予了哲学系特殊的关怀,这与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但也因此成为武大哲学系历史上不可忘却的光辉一页。武大哲学薪火相传,目前武大哲学学院老专家陶德麟、雍涛(马哲)、刘纲纪(美学)、江天骥(科技哲学及逻辑学)、萧萐父(中哲)、杨祖陶(西哲)尚在,中青年哲学家郭齐勇(中哲)、邓晓芒(西哲)、陈望衡(美学)等已经在各自领域铸造了自己的品牌。彭富春、赵林、朱志方、段德智、吴根友、汪信砚、何萍、桂起权等在美学、西方哲学、宗教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等学科具有相当造诣。 华中科技大学:一支尤其值得关注的哲学生力军。该校哲学系目前在著名中青年哲学家欧阳康和张曙光等领衔下呈现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为特色,其他哲学均衡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欧阳康教授的社会认识论研究和张曙光、邹诗鹏教授等人的生存哲学、人学研究在学界处于领先地位。另外,殷正坤、韩东屏、张廷国、万小龙、李耀南等人在生命伦理学、基础伦理学、现象学、量子力学、中国美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除武大和华中科大外,武汉其他几所高校哲学学科也较成气候。刘可风、王雨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伦理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方面;林剑、高新民(华中师范大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方面;江畅、罗炽(湖北大学)在伦理学、中国哲学方面有比较高的学术水平。 四川大学:历史悠长,张颐、朱光潜、牟宗三、唐君毅等曾在此任教,目前以宗教学见长,拥有宗教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卿希泰等人主持)。 湖南师范大学:地处长沙的湖南师大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之一就是由伦理学家唐凯麟教授主持的伦理学。 厦门大学:该校中国哲学研究以易学哲学和道家、道教文化的交叉研究见长,詹石窗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另科技哲学和外国哲学发展态势也相当良好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系,建立于1924年,为中山大学创建之初最早培植的学系之一。著名学者冯友兰、李达、吴康、朱谦之、周辅成、罗克汀、马采等都曾为她的成长浇灌了血汗。复系40多年以来,中山大学哲学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目前,中山哲学发展尤为迅猛。叶汝贤、徐俊忠、徐长福等人在该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方面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合理的人才结构。黎红雷、陈少明(中哲)、倪梁康(现象学)、鞠实儿(逻辑学)、刘小枫(美学)等人在学界均是如雷灌耳的名家。中山哲学自成岭南学派,在哲学界影响日隆。 此外,辽宁大学、兰州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哲学系实力也较强,在此不作一一介绍
161 评论

triangelrain

孙叔平(1905~1983年),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安徽萧县人,武汉大学外文系肄业。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中共萧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睢宁县委书记、徐海蚌总行委宣传部长、徐州特委书记、铜山县委书记等职。抗战时期,任新四军抗大四分校训练部长、教育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解放军华中建设大学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纵队特科学校(今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的前身)副校长、校长等职。建国以后,历任南京市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文教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兼党委书记等。1959年,调入江苏省筹建江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创办了《江海学刊》杂志。1960年,出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长。文革中,他深受种种迫害。文革后,回南京大学工作,任哲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叔平在学术界久负盛名。1981年,被国家教育部聘为首批博士生导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创建了国内第一批中国哲学博士点,并担任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历任江苏省人大常委、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顾问、中国无神论学会副会长等学术兼职。孙叔平曾在南京大学前后工作过十多年,为南京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倾注过大量的心血。新中国成立后不入,他就作为军代表进驻南京大学,1951年下半年,南京大学改为校长制,孙叔平出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后又担任南京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校长。作为当时南京大学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孙叔平不仅领导了对旧大学的接管与改造,而且参与并实际领导了新中国建设初期南京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首先,孙叔平在担任校领导期间,从当时大学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点”的高等教育的办学思路,这在当时的形势下无疑具有前瞻性的意义,为南京大学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孙叔平同志的这些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对院系调整后南京大学四年级教改实践的总结的范畴,而是对中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导思想以及有关原则和环节的系统而深刻的探索。其中诸多真知灼见,在40多年后的今天仍不乏指导意义。”(龚放著《孙叔平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载《雪后红梅---哲学家孙叔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其次,孙叔平为南京大学培养了一大批理论和学术人才。他五十年代在南大工作期间,向全校师生系统讲授了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他的讲课与报告,受到了全校师生及南京市各高校教师的热烈欢迎。因来慕名来听课的人很多,教室安排不下,只好在大礼堂上课。可每次上课,能够容纳近千人的大礼堂经常挤得满满的,后来者只好站着听。“这些针对性很强,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政治思想性为一体的专题演讲,至今仍为许多老教授津津乐道。”(《南京大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4页)孙叔平的报告不仅鼓舞了全校师生同心同德为建设新南大而努力工作,而且也对南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理论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第三,孙叔平与校领导一班人为南京大学的基本建设花费了大量的心血。院系调整后,南大坐落在金陵大学的旧址上,当时校园狭小,校内公私房交错,发展面临着困难。校领导立即着手进行基本建设的全面规划,将天津路以西,上海路以东,渊声巷以南,广州路以北作为南大的发展范围。1952-1953年,学校按此规划先后购进几十亩土地和几十幢私房,使南园初具规模并与北园联成一片,为了适应新南大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建造一批校舍,孙叔平认为,校舍的建设既要牢固适用,美观大方,还要体现出民族风格。因此,1952年以后竣工的一批校舍,如北园的东南楼、西南楼,南园的一舍、二舍和原来的八舍等,都以大屋顶宫殿式的民族风格为特色,宽敞明亮,古朴典雅,为南大校园平添了许多文化韵味。第四,孙叔平为推动南大科研工作的展开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校领导,孙叔平身体力行,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积极从事科研活动。在五?二0校庆期间,他带头举行学术报告,在南大造成浓厚的学术氛围,调动了全校师生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他自己也利用业余时间,根据教学需要撰写了《历史唯物主义纲要》、《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主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一系列学术专著。这些著作在五十年代陆续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例如《历史唯物主义纲要》,这是全国第一部系统全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学术著作,出版后即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欢迎,1958~1961年间曾多次修订和印刷,发行量达十几万册,但仍供不应求,成为当时理论工作者和广大干部、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教材之一。1980年,该书又再次修订出版,依然是社会科学著作中的畅销书。孙叔平在完成《历史唯物主义纲要》之后,又主编了《辩证唯物主义纲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教材使用,也受到了普遍好评。1962年,孙叔平在上述两部学术著作的基础上,又组织华东地区哲学工作者编写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纲要》教科书。该书以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的方式系统地阐述了哲学原理。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一版再版,发行量多达二十多万册。孙叔平主编的这本教科书与艾思奇组织北京哲学工作者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代表了60年代我国学术界哲学理论研究的水平。同时,孙叔平还围绕着经济学、哲学、历史学以及种种社会现实问题撰写了许多学术论文,分别以孙叔平以及“苏平”、“秋阳”、“海风”等笔名,陆续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哲学研究》、《南京大学学报》、《江海学刊》、《学术月刊》、《新建设》等报刊杂志上。这些累累学术成果使孙叔平成为在全国理论界有影响的著名学者。1959年,孙叔平调入江苏省筹建江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创办了《江海学刊》杂志,后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长。他一边负责行政工作,另一方面开始着手研究中国哲学史。当时国内尚没有一部系统的比较通行的中国哲学通史,甚至连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的资料也没有。于是,他决心从资料工作开始做起。为了搜集第一手资料,他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一本本地阅读中国哲学家的原著。在阅读时,随手摘录出论点。一个哲学家的原著读完后,参考旧有的传记,写出其生平事迹,并按照其所论述的哲学问题,拟出提纲,分类编排论点。一个时代搞完了,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存在到社会意识,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写出发展概观。前后用了四年的时间,孙叔平阅读了从孔子到李大钊近百个哲学家的原著,并按历史顺序,将摘录出来的大量的哲学家论点,汇编成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部分,共8册资料,打印成册,取名为《中国哲学家论点汇编》,共二百余万字。《中国哲学家论点汇编》(先秦编)于1986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即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可惜因为种种客观原因,以后的各编未能接着出版,实为憾事!正当孙叔平在编集资料的基础上准备动手撰写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文革”开始了。孙叔平在“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但他以顽强的毅力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痛苦折磨。直到1974年,他才从“五七干校”回到家里休息。在那个学术研究极为萧条、研究资料极端匮乏的年代里,他将自己精心保存的《中国哲学家论点汇编》拿出来,以此为基本资料,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开始了中国哲学史的写作。仅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内,他就按历史顺序完成了从先秦到近代的中国哲学史的写作。后又通过研读《大藏经》补充了几个重要的佛学家。至此,书稿才算全部完成。1978年,孙叔平应匡亚明校长的邀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南京大学工作,担任哲学系系主任、教授。他一方面积极做好哲学系的行政工作,不断提高南大哲学系在全国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尤其是创建了全国第一批中国哲学博士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哲学专业的硕士与博士,另一方面,他精心撰写的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中国哲学史稿》分上下两册于1981~1982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1982年,教育部专门将之审定为大学文科教材,并在南京大学召开了“《中国哲学史稿》讨论会”,中国哲学界的著名学者及全国各地哲学界的代表80多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哲学史稿》是一部有着独特见解、风格和体系的学术专著,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二十多年来,上海人民出版社一直将《中国哲学史稿》视为出版社的优秀重点图书,至今已8次再版印刷。在此期间,孙叔平不仅在《哲学研究》等刊物上撰写了一批学术论文,而且还撰写了一些针对社会现实的理论文章,充分反映了一个哲学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孙叔平晚年为南大的文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学术上看,孙叔平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哲学、经济学、中国哲学史等方面。几十年来,他努力工作,辛勤耕耘,出版了多部具有开创性的个人专著,研究成果卓著,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其中《中国哲学史稿》曾获第一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荣誉奖。孙叔平富有特色的哲学研究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哲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335 评论

长平公主

乐群南开考研为你解答:  研究方向  01科学哲学  02科学思想史  03科学技术与社会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7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864欧美哲学通史或867科学技术史  复试科目:  哲学基础知识论文  备注:  本院笔试占复试的比例为30%,复试占录取成绩的比例为30%  参考书目学长羣六二四五五六六九。  《2016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复习精编》(含真题与答案)  《2016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冲刺宝典》  《2016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核心考点解析》(肖前版)

108 评论

陆陆1234

就算是北大的哲学 都找不到工作

276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开大学哲学院五四论文孙恺临

    就算是北大的哲学 都找不到工作

    堇安年zq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南开大学哲学院五四论文

    南开作为重点名校,其哲学系在国内还是比较不错的,外国哲学专业属于B+这个水平,想考取的话,不难,但也需要认真准备,如果怕的话,你可以试试东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

    魔吞不動城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南开大学哲学院五四论文2021

    最北边: 黑龙江大学:一所哲学味很浓厚的大学,在这里包括书记和校长在内的校级领导有一半以上为哲学出身。校长衣俊卿是著名的中青年哲学家,在文化哲学方面独树一帜。此

    奔跑de小土豆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南开大学哲学院五四论文公示

    逻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指导人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学科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原则性的一门极为重要的科学,纯粹理念就是人类大脑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如果

    独家记忆159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南开大学哲学院五四论文夏钊

    五四运动“旗手”——鲁迅、蔡元培 五四运动人物简历 钱 穆 罗家伦 林语堂 傅斯年 马相伯 严 复 康有为 蔡元培 章炳麟 梁启超 林长民 王国维 陈独秀 李叔

    轻舞飞扬庆庆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