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0

可爱滴娃
首页 > 论文问答 > 韩国传统文化论文摘要写什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缕青丝万缕愁

已采纳
饮食文化——韩国向世界亮出的名片。韩国是一个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的国家,其鲜艳的民族服饰、独特的饮食文化已成为国家的名片,走向了世界。韩国也是一个品牌意识十分强烈的国家,其先进的制造业,产品遍及全球各地;其影视作品、流行音乐也是风靡东亚及东南亚地区,被人们称之为“韩流”。值得称道的是,韩国人推出的品牌,并不是一味引进、仿效西方的模式和形态,而是将极具本民族特色的东西,加以先进包装,推向世界,因此特别具有吸引力。长篇电视剧《大长今》就是一例。它通过一批韩国古代宫廷厨师的生活,展示韩国的饮食文化。该剧一经播出,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女主角李英爱一举成名,而且带动了韩国的饮食旅游。品尝韩国膳食,体味韩国风情,感受韩国文化,成为东亚及东南亚游客的追求目标。韩国人的这种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料理三大宝:泡菜、大酱和酱缸韩国饮食以自然为本。韩国的酱和泡菜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久远的传统。有时是原汁原味,平平淡淡;有时又是华丽无比,令人不忍食用。从豪华的宫廷宴席到简单的四季小菜,韩国饮食具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风韵。第一大宝:泡菜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食物与文化之谜》一书中写道:“告诉我你吃什么,那么我可以知道你是谁”。韩国人会说:“我们吃泡菜,所以我们是韩国人”。在韩国,没有泡菜的饭桌令人难以想象。韩国人对泡菜情有独钟,每家都有专门保管泡菜的“泡菜冰箱”。泡菜味道辛辣,调味品味儿浓,非常爽口。即使是发酵了一个冬天的泡菜,吃起来也如新鲜白菜般爽脆。吃油腻的东西时吃泡菜,可以爽口;跟清淡的东西一起吃,则更令人感觉清淡。韩国泡菜跟以酸味为主的中国泡菜不同,更有别于没有发酵过程的日本泡菜。自然发酵而成的韩国泡菜与其说是食物,不如说是药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有助于消化,据说还具有防癌作用。泡菜蕴含着韩国人的民族魂,是韩国的又一代名词。第二大宝:大酱韩国人一直深信“食物味道全靠酱味”,认为再好的原料,若没有酱味作铺垫,也绝对做不出好菜。因此,大酱、辣椒酱和酱油是韩国家庭一年里最重要的家底儿,这三种酱蕴含了韩国饮食的秘诀。由大豆做成的大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植物性脂肪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能消除胆固醇的维生素E,对预防疾病十分有效。现在,在商店里,大酱、辣椒酱和酱油随处可见。但是,很多住在农村的人还是用自己独特的秘方亲自做酱吃。第三大宝:酱缸在韩国农村住家的向阳地,总能见到整整齐齐摆放着的大小酱缸。延续了数千年的韩国酱,放在酱缸里,味道越来越浓郁。酱缸能吸走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若装水,则可过滤掉水中的有害成分。虽然一年四季气候有变化,但由于酱缸能保持内部温度,所以酱味不会改变,食物长期保持新鲜。酱缸可以说是贮藏韩国风味的宝库。韩国粘糕有“三心”:诚心、爱心和孝心韩国粘糕,也被称为“米糕”,是用蒸熟的糯米粉团制作而成,它在韩国传统饮食中可称得上是节日食品的“台柱子”,例如孩子的第一个生日、婚礼,以及六十大寿(在韩国的传统理念中,六十岁大寿意味着人生的一个新开始)等,人们制作并吃粘糕,以祈求平安。虽然韩国粘糕在英文中,也被称为“米糕”,但它与西方糕点相比,制作方法完全不同。韩国粘糕使用的原料是糯米粉而非面粉,里面既没有加入黄油,也没有牛奶、鸡蛋等原料。根据所使用的其他食材不同,韩国粘糕共有三四百种之多,这些食材包括谷物、大豆、花生、红枣、艾篙、南瓜、芝麻和香橼等等。韩国粘糕的制作过程也多种多样,不过大多数还是非常传统的方法:首先,将糯米研磨成糯米粉。接下来的一个步骤,可根据所制作粘糕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有些人喜欢将糯米粉弄湿后,直接放入陶罐内蒸熟;另一些人则喜欢在糯米粉中加入适量热水,然后揉成糯米团,之后,再将揉好的糯米团蒸或煮熟。然后,可将蒸熟的糯米团敲打成一定造型,或者油煎。其他诸如给粘糕涂抹上各种颜色,或点缀上一些颜色丰富的食物的过程,则可制成各种各样的特色韩国粘糕来。韩国粘糕,在韩国传统历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考证,在韩国吃粘糕几乎是和吃谷物的历史一样长,早在中国三国时期之前就已存在。据说粘糕里还含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节日送礼不能缺了粘糕,尤其送娘家礼中不能缺;搬家的时候,还有做粘糕分给邻居的习俗。
81 评论

乖乖黑宝宝

呵呵,楼上的看样子写的很多,韩流应该这么写,先写产生,公认的是HOT,再写发展,发展就是什么神话啊,之类,再说一下传播,传播一定要写韩剧的,因为韩剧是最先传出来的,韩剧的特点啊,为什么会火啊,分析下,分析不了找帖子,说完韩剧再说韩国音乐,楼上的这些可以写,再说下韩流的趋势,韩流的趋势是没落,这个港台流的分析方式一样恩,如果你愿意完美你的论文,可以横向对比七八十年代的日流和九十年代的港台流最后结尾的时候一定要写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期望,和发展的建议,这才是一篇完整的论文谢谢,希望有用

187 评论

月光下的芙蓉

论文嘛 ,不改个几十次都不好意思叫论文

180 评论

樱桃大丸子子

一、传统文化:1、宗教:在韩国,基督教和佛教信徒约占总人口的一半。2、服饰:韩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近代被洋服替代,只有在节日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才会穿韩服。3、饮食:韩食以泡菜文化为特色,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泡菜。二、韩国习俗:韩国政府规定,韩国公民对国旗、国歌、国花必须敬重。在重要活动开始前播放国歌时,在场人员须起立。外国人在上述场所如表现过分怠慢,会被认为是对韩国和韩民族的不敬。韩国立法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吸烟需到指定地点,不能边行走边吸烟。  由于受儒教影响较深,尊敬长者、孝顺父母、尊重老师是韩国全社会风俗,重视地位、辈分、老幼、男女之别。对地位高、辈分高的、年长者和男性都要表示尊重,说话要用尊称,见面要先问候,同行时要让路。对师长和有身份的人,递交物品时要用双手,并躬身行礼。扩展资料韩国的节日:1、元旦  元旦─新年,1月1日、2日为国家规定的公休日。国历正月初一也称阳历新年,以祭祖的家庭典礼、特制的食物、传统游戏来庆祝。全家人团聚,亲朋好友间互相拜年欢度佳节。  2、植树节  4月5日这一天,政府官员、教师、学生以及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韩国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计划植树。  3、儿童节  5月5日这一天为儿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让他们与父母一起尽情游玩。  4、显忠日每年6月6日是韩国的”显忠日”,即为国家献上赤胆忠诚的日子时至今天,06月06日则成为一年一度不容错过的,到烈士公园缅怀为保护国家安全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英雄的日子  。5、光复节1945年的8月15日,朝鲜民族从日本35年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  6、中秋节(或称丰收节)  阴历8月15日这是一年中重要的全国性节日之一。这一天要摆设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举行纪念仪式,晚上要一起赏月。  7、开天节阴历10月3日是传说中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韩国的日子。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韩国实用信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国

287 评论

迪拉索高品

“韩流”涌动的文化成因与市场运作 中文摘要5-6ABSTRACT6文献综述7-9序言9-12 一、论文的写作背景9-10 二、韩流的到来和波及的效果10-12第一章 在传播学视野下解读韩剧的成功12-40 第一节 韩流兴起的本质:成功的跨文化传播12-21 第二节 从“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理论看韩国影视产业的媒介生态环境21-23 第三节 从“文本互文性”理论看韩剧文本的文化旅行23-27 第四节 从“使用与满足”的受众观看韩剧征服中国观众的奥秘27-35 第五节 从“沉默的螺旋”理论看不甘落后的观众35-36 第六节 从传播的“培养分析”理论看韩国影视产业的消费者培育策略36-40第二章 韩剧成功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分析40-68 第一节 从传媒产业本质即“影响力经济”审视韩剧竞争优势40-42 第二节 韩剧兴起的文化产业基础42-45 第三节 “韩国模式”:政府主导、法律跟进、经济支持、海外扩张45-49 第四节 三大广播公司作为运作主体以及制播合一的管理体制49-57 第六节 韩剧独特的编剧机制和著作权管理57-62 第七节 产业化机制渗透到韩剧制作的每一个过程62-68第三章 韩剧的“热播”引发了中国电视人的“冷思”68-71结语71-72参考文献

348 评论

相关问答

  • 韩国传统文化论文摘要写什么

    “韩流”涌动的文化成因与市场运作 中文摘要5-6ABSTRACT6文献综述7-9序言9-12 一、论文的写作背景9-10 二、韩流的到来和波及的效果

    小小miffy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韩国传统文化论文摘要怎么写

    “韩流”涌动的文化成因与市场运作 中文摘要5-6ABSTRACT6文献综述7-9序言9-12 一、论文的写作背景9-10 二、韩流的到来和波及的效果

    默灬小米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韩国传统文化论文摘要

    韩国的传统家庭通常是一家3~4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因为喜欢家族人丁旺盛是当时韩国的风俗习惯。 但伴随着20世纪6、70年代产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及人口控

    黑糖丸子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韩国传统文化论文摘要格式

    韩国点击率最高的网站,相当于中国的百度, 上面能查到

    Samantna52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摘要写什么

    探析“土味文化”在广告传播中的运用及思考摘要 随着手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已经被打破,由原来的收音机、报纸传播到现在的电视、朋友圈、手机短视

    梧桐无羽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