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5

健威wjw505
首页 > 论文问答 > 苏州博物馆建筑赏析论文集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luelights

已采纳
不要门票,里面还可以,空调开得很低,冻死。绿茶等有色饮料居然禁止带入。贝律铭大神设计的么~所以各种好评的。你见过博物馆里面有小池塘的么?而且小池塘里的金鱼很肥的有木有,没有话就来苏州博物馆吧!见仁见智,听别人说不如自己去看。
308 评论

电风扇啊电风扇

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其亮点为: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的精巧;四是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贝老先生曾经说:“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比我在国外搞其它建筑设计要难得多。”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拙政园西侧,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总投资339,000,000元人民币,包括新馆建筑和忠王府建筑面积达到了26,500平方米。作为集中展示苏州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建筑成就的苏博新馆。继承和创新的采用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追求和谐适度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扩展资料: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州博物馆

331 评论

janetwen1390

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就屋面而言,如果用传统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192 评论

雅轩0310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艺术特点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苏州博物馆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扩展资料苏州博物馆的建筑格局:苏州博物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该部分还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忠王府被用作展示其丰富建筑遗产的橱窗以及那些通常无需高档展示空间的艺术品,诸如家具和雕塑等。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由于地块的大小、高度的限制以及博物馆设计规划的要求,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上方的悬臂楼梯到达地下室。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卫生间,藏品储藏库,各种行政管理和博物馆内部用房,机械设备用房、停车库以及装卸区域都安排在地下室。参考资料来源:苏州博物馆官网-苏州博物馆新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博物馆

187 评论

晴天2030

苏州博物馆新馆各部位明晰的线条显示出独特的力量和艺术美感。俯视角度中的建筑顶部简洁有力,没有丝毫的过分的夸张。这些线条构成的建筑几何造型强劲有力,与周边传统苏州园林的精巧优雅融为一体。在博物馆的室外,这些建筑线条支撑了深灰色的屋项和白色的立面,赋予了建筑白墙黛瓦的江南风格。再配以池水荷叶,透露出明显的水乡情调。将中国水墨写意山水画的风格运用于室外的片石假山上,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江南园林的特征和美感。在博物馆的室内,屋顶百叶窗的线条营造出温和的光线和强烈的韵律感。 这些屋顶百叶窗的木珊栏除了调节室外自然光线的作用外,还具有线条的节奏感。观展休息时,建筑间隙中的青竹既可一扫观众的疲劳,也是优美的装饰。 即使是在建筑的水泥天地中,也采用树木枝叶的绿色作为建筑灰白色的调节。六边形的大窗,既是采光通道,也统一了建筑整体几何造型, 门厅里大量线条构成的各种几何图案,让我们去体会设计大师贝聿铭的设计理念和建筑艺术。建筑之间的观众休息处,用藤蔓装饰,既是遮阳伞,又是营造美感。变形的花窗具有典型的中国木窗风格,优美至极。

347 评论

相关问答

  • 苏州博物馆建筑赏析论文集

    苏州博物馆新馆各部位明晰的线条显示出独特的力量和艺术美感。俯视角度中的建筑顶部简洁有力,没有丝毫的过分的夸张。这些线条构成的建筑几何造型强劲有力,与周边传统苏州

    八彩虹624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苏州博物馆建筑赏析论文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上体现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用现代几何形亭台楼阁形成空间序列,造成一种室外庭院空间的感觉。采用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和谐适度设计原

    思美味520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苏州博物馆建筑赏析论文摘要

    不要门票,里面还可以,空调开得很低,冻死。绿茶等有色饮料居然禁止带入。贝律铭大神设计的么~所以各种好评的。你见过博物馆里面有小池塘的么?而且小池塘里的金鱼很肥的

    QINGCHUN曲终人散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苏州博物馆建筑赏析论文题目

    融合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苏州博物馆为例2013-04-12 作者:郑丽娜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浏览:831分享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文化领域出现日

    童真记忆2008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苏州博物馆建筑分析论文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上体现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用现代几何形亭台楼阁形成空间序列,造成一种室外庭院空间的感觉。采用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和谐适度设计原

    百度钱包丶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