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6

李哈尼尼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全球传播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乐儿公主888

已采纳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网易新闻学院(id:weknowmedia)编辑:王茸李沁按:近两年,新闻界对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研究层出不穷,但高质量的研究到底有哪些?哈佛大学下属机构Journalist’s Resource选出了过去一年中十份关于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的顶级论文或报告,研究课题涵盖网络新闻付费、人工智能、新秀媒体公司等,可以说是媒体人必读的年度总结。网络新闻付费:六国情况比较分析Paying for Online New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ix countries作者: Richard Fletcher ; Rasmus Kleis Nielsen(牛津大学)发表于《数据新闻》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媒体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付费模式,然而,我们对影响用户付费的因素以及用户对网络新闻的看法了解有限。因此,这项研究对六个国家(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进行调查,分析了“谁在为网络新闻付费”、“未来,谁愿意为网络新闻付费”。(各国已经为网络新闻付费的人数比例)(各国有意愿在将来为网络新闻付费的人数比例)研究结论让媒体们喜忧参半:原来为印刷新闻付费的用户更有可能为网络新闻付费;惯用公营媒体的用户在当下和未来的付费意愿都不太高,这一定程度上因为他们已经能接触到免费新闻。但与研究假设相反,年轻人并没有更有更强烈的为网络新闻付费的意愿。总体而言,这六个国家中仍只有少数人为网络新闻付费,未来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但付费新闻的尝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就对其前景进行预测也许为时过早。(长按二维码可获取全文)2017年社交平台上的新闻使用情况News Use Acros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2017作者:Elisa Shearer and Jeffrey Gottfried(皮尤研究中心)皮尤研究中心调查了4971名美国成年人在2017年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的情况。结果发现,67%的调查对象会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而社交平台也愈发注重自己的新闻功能。喜欢在社交媒体上看新闻的人增多,主要是受到年纪更大、受教育程度更低的非白人用户的推动。如果根据学历划分,非本科学历用户使用社交平台看新闻的比例有所增长,相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的使用比例开始下滑。总体来看,Twitter、Youtube和Snapchat三家的用户看新闻的比例在提升最快。自2013年以来,已有一半的Twitter用户已经开始在上面看新闻。而在2017年,由于出现了一个爱发推文的总统特朗普,Twitter用户看新闻的比例迅速增加至74%,比去年提升了15%。在不同社交平台上看新闻的用户有着不同的特征。Instagram和Snapchat的用户一般更年轻,并且有更多非白人;Twitter和领英的新闻用户则学历更高,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9%和45%。(长按二维码可获取全文)关于获投资的新兴媒体公司和传媒领域的研究Venture-Backed News Startups and the Field of Journalism: Challenges, changes, and consistencies作者:By Nikki Usher(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于《数据新闻》这项研究区调查了包括BuzzFeed、GeekWire和Vox在内的18家美国和欧洲的新秀媒体公司,以了解新兴数字媒体正在如何改变新闻行业的格局。该研究还着重探讨了算法在预测用户行为、扩展产品创建时所扮演的角色。论文作者Usher采访了这些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创始人和其他员工,了解了公司的成立背景、发展愿景、技术研发情况和营收方式等种种细节。这些新秀媒体公司致力于发展技术、创建算法、创新文化和新闻的个性化,还对记者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让技术人员变得更像记者一样。这些对传统媒体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长按二维码可获取全文)科技公司参与政治传播:微软、Facebook、Twitter和谷歌公司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的表现Technology Firms Shap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Work of Microsoft, Facebook, Twitter, and Google With Campaigns During the 2016 US Presidential Cycle作者:Daniel Kreiss (北卡罗纳大学教堂山分校)Shannon C McGregor(犹他大学)发表在《政治传播》这篇文章以幕后视角,观察了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Facebook、谷歌、微软和Twitter公司是如何与政治活动进行合作的。本文聚焦于他们在2016年民主党全国大会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在竞选过程中为包括特朗普在内的候选人所提供的咨询服务。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科技公司在与数据相关的竞选活动中,日益完善了自己的政治知识,甚至形成了适合美国政党选举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与此同时,来自各公司的代表们表示,为候选人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是他们在选举期间的主要工作。他们希望候选人能够给予他们的服务和平台更大的公众知名度,并能和议员建立更多联系。(长按二维码可获取全文)当记者体验机器人写作后,他们如何看待自动化新闻When Reporters Get Hands-On With Robo-Writing: Professionals consider automated journalism’s capabilities and consequences作者:Neil Thurman, Konstantin Drr, and Jessica Kunert(慕尼黑大学和苏黎世大学)发表在《数据新闻》媒体变革将人工智能整合进新闻编辑室,比如利用犯罪统计数据和体育比赛的结构化数据来生成新闻报道。尽管许多记者都明白这一趋势的重要性,但大多数人都没有直接使用机器写稿的经验。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与小部分记者(来自BBC、CNN、路透社等)进行了研究讨论,向他们展示如何使用软件来创建数据驱动的新闻内容。在获得实际操作经验之后,记者们被问到这项技术的潜力和局限性。意料之中的是,很多记者谈到了自动化新闻的局限性,例如,有人担心自动化会使信息的分辨程度降低。也有一些记者看到了自动化的益处,包括节省时间和减少人为失误。对于一些人来说,用自动化方式生成新闻泽让他们感到沮丧,他们认为这将难以体现自身能力。(长按二维码可获取全文)人工智能对新闻实践的影响和启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actice and Implications for Journalism作者:Mark Hansen, Meritxell Roca-Sales, Jon Keegan, and George King(布朗媒体创新研究所和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数字新闻中心)当记者和技术人员在新闻编辑室里对人工智能进行头脑风暴时,他们会发现什么问题?这份报告记录了哥伦比亚大学数字新闻中心和布朗媒体创新中心组织的研讨会上的干货,记者和技术专家为这一话题展开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讨论。创造人工智能的技术人员和实际使用技术的记者之间的知识与沟通鸿沟,可能导致新闻工作者对技术使用不当。而且,新闻媒体需要向读者提供清晰的解释,说明人工智能是如何用于研究和报道新闻的。此外,技术人员还应和新闻工作者齐心协力,努力对抗人工智能存在的偏差,因为人工智能程序由人类编写,必然会出现一些错误,虽然有时候并不明显。作者:Rob Faris, Hal Roberts, Bruce Etling, Nikki Bourassa, Ethan Zuckerman, and Yochai Benkler(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和社会中心)在这份报告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媒体的组成和报道行为,解释了特朗普和克林顿如何得到了不同的报道。该报告共142页,其中包括大量的条形图、网络地图和其它可视化数据,甚至包括了一个关于克林顿基金会报道的案例研究。(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11月7日期间,候选人和相关话题的句子数量统计)虽然主流媒体对两位总统候选人都给予了负面报道,但特朗普显然占据了新闻报道的主导地位,并有机会借此塑造形象。报告显示,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后,民众对希拉里抱有期待,原本在民意测验中领先,但极右媒体成功地将克林顿基金会这件负面新闻推到公众视野中,使希拉里失去了反弹的机会。研究还认为,尽管假新闻是个不小的麻烦,但它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相比之下,来自专门党派网站的信息和宣传,在选举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新闻媒体呼吁记者利用社交媒体宣传自己的作品,并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这对记者下班后在Twitter和Facebook的活动有什么影响呢?结果发现,在社交媒体上认证记者身份、在职业范围内扮演专家、在任何时候充当新闻机构的代表让记者感觉压力很大。这个身份给他们在生活中留下了很小的空间,因为他们更愿意在网上分享家庭、信仰或友谊。该论文研究了社交媒体对记者身份的影响。作者采访了41位美国报纸的记者和编辑,以探讨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将个人和职业身份融合所面临的挑战。作者:Gary King, Benjamin Schneer, and Ariel White(哈佛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于《科学》该研究在一项涉及48个小型媒体组织的实验中,通过定量的方式,证明新闻报道对国际民主进程有所贡献。报道某个政策话题,会促使公众对这个话题表达他们的看法和立场。研究人员随机选择主题,并让媒体机构根据这些主题来撰写、发表文章,随后根据网站的浏览量和社交媒体的跟帖来评估影响。作者:Nic Newman, Richard Fletcher, Antonis Kalogeropoulos, David A L Levy, and Rasmus Kleis Nielsen(牛津大学路透新闻学研究所)路透新闻研究所每年都会推出一份年度数字新闻报告。协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舆观(YouGov)的数据,该报告就36个国家超过7 万民众的媒体使用与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报告中的主要发现有:2017年的桌面端的广告拦截软件(插件)业务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目前覆盖率为24%左右,而手机端更是几乎不受影响。此外,约有43%的受访者愿意在浏览特定新闻网站的时候主动关闭广告屏蔽插件,比此前有了增长。很多国家的用户越来越爱使用新闻应用。如瑞典受访者的使用比例最高达到37%,韩国为33%,美国为26%,均比去年有所增长。同时也有更多用户选择接受新闻应用的推送消息。路透研究者也统计了各国受访者付费看新闻的人数,2017年只有美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美国,新闻付费用户比例从2016年的9%上升到了2017年的16%,在18到 24岁之间的用户更是从4%上升到了18%。突发新闻和深度分析可能将是媒体付费内容值得关注的赢利点,用户更愿意为这些内容付费。近期好文荐读:《时代》杂志2017年最佳通讯社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2017全球获奖深度报道回顾困难时期能孕育出最好的新闻报道2018内容产业十大趋势投稿、合作邮箱:
183 评论

心如蝶舞

发表的学术论文散见于《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经济与政治》、《社会学研究》、《国际新闻界》、《中国传媒报告》、《现代传播》、《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河北大学学报》、Media Development等杂志。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传播与社会、网络与全球化、全球化与国家、虚拟社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媒介理论(全球与本土传播)等。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主要涉及传播学中大众和网众的理论界定、社会网络、宗教与经济发展等。这些论文得出的主要(有些属于初步的)结论包括:1、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观察到,是电话而不是电子大众媒体(例如电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腾飞阶段有正面影响。2、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论述过,中国社会的结构是具有封闭性的网络结构。信任问题使得网络间经济活动的成本大大增加。3、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初步探讨表明,没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儒家思想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有必然联系。4、由电子大众媒介传播的消费文化是全球化得以展开的文化基础。5、由于跨国公司的介入,国际传播正向全球传播转变。全球传播要和能传播的不是某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而是欲望文化。6、本土正在变为场所或景观,当代本土传播的核心是社会网络传播。社会网络传播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或风险。

268 评论

薛苏一世

全球化800字璧山中学高1的同学

146 评论

六月之程

近4年的主要成果有:论文《新媒体时代国际舆论引导与国家安全》,《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11期。论文《<北平无战事>对受众群体的审美关照——以反腐话题为切入点》,《北京广播影视》,2015年底2期论文《1985-1990美联社中国新闻报道研究》,《法制新闻传播》,2014年11期。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赋权与媒介素养》,《北京广播影视》,2014年底6期。论文《E-governance and social development》,《媒介素养教育与包容性社会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论文《2013年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回顾》,《2013年媒介素养年度报告》2014年9月出版。论文《全球传播视域下的文化强国与中国梦》,《现代传播》2013年第8期。论文《中国电视国际新闻传播问题探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4期。论文《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与意识》,《2012年中国与加拿大加女性论坛》,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论文《中国模式:国际新闻话语选择的新视野》,《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论文《中国媒介素养研究的重点、局限和未来的期待——2011年中国媒介素养研究综述》,《2012年媒介素养年度报告》2012年12月出版。论文《从草根运动到政策推动——全球媒介素养教育正走向理性化的发展道路》,《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年第4期论文《地方文化外交对国家形象塑造的贡献——以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为例》,《当代世界》2011年第9期;论文《由西方三大通讯社亚洲新闻选题引发的思考》,《现代传播》,2011年第10期;论文《西方媒体如何防范虚假新闻》,《法治新闻传播》,2011年第5期;论文《浅析英美大报版面设计特点》,《法治新闻传播》2011年第6期;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专业素养》,《中国传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11期论文《感知文化差异跨越传播障碍》,《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专著:《媒介素养教育与包容性社会发展》,2014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扬州运河文化传播与交流》,2012年8月外文出版社出版。《全球传播学》,2013年9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Finding China in Yangzhou”,2015年8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23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全球传播论文

    近4年的主要成果有:论文《新媒体时代国际舆论引导与国家安全》,《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11期。论文《<北平无战事>对受众群体的审美关照——以反腐话题为切入点

    聪明糊涂心yy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传播学论文题目大全

    你应该说一个大概想写的方向哦!!例如直播、新媒体、自媒体、短视频、网红、网红经济、突发新闻报道、热点新闻事件(当年比较热议的事件)等等,这样我可以针对每个方向再

    TTTTTTTT醬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音乐传播论文范文大全

    音乐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人们想学习音乐的时候会

    Sunnygirl88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发表全攻略爱传播

    好写的,有具体的写作要求就可以搞定。

    吃撑了别跑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网络传播论文题目大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的安全这几年备受人们的关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巨大的信息含量和交互功能,提高了各个领域的工

    catcat654321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