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3

添喜lucklily
首页 > 论文问答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期刊微博官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瑷逮云暮

已采纳
多迄今为止(2009年),合著专著1部(黄土洞穴灾害,科学出版社,2007),申请专利6项, 已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40余篇,主要有:[01]李喜安,黄润秋,黄土崩解性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A01):p3204-3213 (EI收录)[02]Xi-an Li, Jian-bing Peng, Aqueous foam stabilized by polyoxyethylene dodecyl ether, Chemical papers, 2009 (SCI收录)[03] Xi’an Li, Xiao Qiao, Ya HDeng, Run Yong Ma, & Jing Kang, Test Study on the Velocity of Tunnel-erosion in Loess,the 11th IAEG Congress, Auckland, New Zealand,2010(accepted)[04]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等:黄土洞穴潜蚀地貌及其利弊综合分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29(1):78-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5]李喜安,乔晓英、彭建兵、马润勇,大型天然黄土洞穴系统现场冲刷试验,工程地质学报,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6]李喜安,彭建兵,马润勇等:黄土洞穴危害及其形成演化机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7]李喜安,彭建兵,陈志新,李滨,黄土地层地表径流下潜模式与地质灾害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15(4)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8]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路基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5年6月,22(6): 8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09]李喜安,彭建兵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洞穴侵蚀模式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J], 2005年9月, 12(6): 25-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0]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路基湿陷性的室内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5年9月, 22(9): 9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李喜安等,湿陷性黄土地区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研究 陕西建筑 2005 (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李喜安,彭建兵等:黄土高原地区土洞对公路工程的危害及其致灾机理[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9月, 22(9): 6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3]彭建兵,李喜安:黄土洞穴环境灾害效应研究[J],地球与环境,2005年,33,(4): 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4] 彭建兵,李喜安等:公路黄土暗穴分布规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6月,22(6):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5]李喜安,彭建兵等: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洞穴的成因研究[J],公路 2005年11月,(11): 142-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6]李喜安,彭建兵等:公路黄土洞穴灾害与水土流失研究[J],公路 2004年12月,(12): 70-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7] 彭建兵, 马润勇, 卢全中, 李喜安: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灾害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 2004, 19(3):457-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8]李喜安,彭建兵等: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洞穴侵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3年6月,10(2): 28-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李喜安等,西安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 水资源保护 2003年5月,19,N3, p50-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李喜安等,黑垆土的地质特征初探,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2003年5月,p433-436,人民交通出版社[21]李喜安等,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沉积微相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10月,10(增刊), p248-[22]李喜安等,BP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新进展 2002年10月,p136-139,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3]李喜安,吴少波等,卡拉高莱斯油田U油组储层特征及其评价,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9月,24,N3, p36-[24]李喜安,彭建兵,用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评价黄土质边坡稳定性,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13,N4, p56-59(CSCD源刊)[25]李喜安,谭成仟等,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测井描述,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9月,23,N3, p33-
88 评论

jason86122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期刊级别:省级期刊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基础信息: 本刊为学术性期刊,季刊,主要刊登由地球内部动力和外动力以及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岩溶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土壤沙漠化、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方面的治理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 本刊论文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论文内容涵盖地质灾害、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诸多方面。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发展历程: 本刊创刊于1990年9月,为自然科学学术性期刊。1994年6月15日,原国家科委函[1994]118号文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6-4362,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467。本刊为季刊,主办单位为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主管机关为四川省教育厅。从2000年起,本刊开始邮局发行,邮发代号:62-140。借鉴:知方期刊网。

281 评论

agnes唯有Momo

(一)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不同单位的作者,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数字加以区分。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必须写准确、详细,并加上城市名与邮政编码;其余作者的工作单位可以不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二)中文摘要的字数为150~300字,关键词为3~8个。英文摘要中要有题名、作者及其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且要与中文的保持一致。(三)“作者简介”只要求介绍第一作者,介绍的主要内容有:出生年份,性别,已获得的学位,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的主要专业。有E-mail信箱的也可以列出。(四)如果与论文相关的科研受到某种基金的资助,请在篇首页的地脚注出基金的全称与该项目的编号。(五)文中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如“亩”等)。(六)文中不宜使用“我省”、“本地”、“本省”、“本人”、“本世纪”等词。(七)文中的插图:尺寸应不大于版心,图中文字,符号,线条应清晰可辨。(八)图名和表名应有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

358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