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8

fantienan002
首页 > 论文问答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求多少钱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华师小超

已采纳
(一类)  1、《杜甫敌视袁晁暴动问题的再认识》 文学遗产1999年1期。   2、《“拔树”与“卷茅”之风并非同一场》 文学遗产2001年1期。   3、《唐太宗能写出严整的七律吗?》 文学遗产2002年2 期 。   4、《论七律的定型与成熟》河北大学学报1997年1期 (人大报刊资料中心复印全文)   5、《杜审言与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兼述初唐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过程》   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1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心复印全文)。  6、《古代诗人骑驴形象解读》,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5期(人大报刊资料中心复印全文,新华文摘摘录本文要点500余字)。(二类)  7、《从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碑刻看北岳地点的沿革》 史学月刊2004年12期。  8、《杜甫的社会和谐思想》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2005,11,18。  9、《对〈四库全书〉处理“违碍字”问题的讨论》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年1期。  本文被《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精选文摘》(第13辑)摘录观点。(三类)  10、《我读王湾〈次北固山下〉》 光明日报1994年6月13日。   11、《时空并驭,造境宏深——杜诗艺谈》 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5期(本文要点被《新华文摘》摘录)。   12、《杜诗“当句对”艺术研究》 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6期。   13、《客体落墨,主体生辉——论杜诗的侧写艺术》 河南师大学报2002年3期。   14、《深婉绵密、真挚蕴藉的恋歌——李商隐〈无题〉一诗的描写艺术》 南开学报1991年3期 。   15、《破解杜甫心中的“古意” 》 文史知识2004年3期。  16、《社会改革家的临秋情怀》 名作欣赏2004年8期。  17、《“沉郁顿挫”新解》 学术研究2004年10期。  18、《新发现的两条研杜材料》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2004年11月。  19、《修竹——杜甫的山林密友和精神化身》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3期。  20、《杜诗“承露金茎”是指“天枢”铜柱》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5期。  21、《再论唐诗地名的使用艺术》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2期。  22、《刻画精微,出神入化——读钱起〈衔鱼翠鸟〉》名作欣赏2005年2期。  23、《三板一眼的“情圣”歌哭》名作欣赏2005年8期。  24、《世纪伟人的眼界与胸襟》,名作欣赏2005年12期。  25、《“露从今夜白”的情感解析》文史知识2005年1期。  26、《坚实的奠基:初唐河北诗人在唐诗发轫期的重要贡献》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1期。  27、《盛唐河北诗人群与“燕赵文化精神”》河北学刊2006年4期。  28、《燕赵文化精神与唐代燕赵诗人、唐诗风骨》河北师大学报2006年6期。  29、《杜甫对景物感知过程的真实表述》名作欣赏2006年6期。  30、《老杜小杜赋重阳》名作欣赏2006年8期。  31、《爱国志士的深思与呐喊》名作欣赏2008年7期。  32、《赵次公注在清初的流传及其辑佚》上海图书馆杂志2008年8期。  33、《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十个创新之举》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2008年。  34、《唐人选唐诗中初唐四杰之选诗及原因探析》电影评介2008年20期。  35、《论杜诗的句法艺术》河北学刊2009年2期。(四类)  36、《谈杜甫的咏画题画诗》河北大学学报1980年4期。  37、《深婉细腻的歌吟》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2期。  38、《试论杜甫成为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主观因素》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1期。  39、《论唐诗地名的使用艺术》 河北师院学报1995年4期 。   40、《杜甫〈送韩十四江东省觐〉写作地点及时间辨析》杜甫研究论集1996年6期。  41、《以空阔显孤微——杜诗艺谈》杜甫研究学刊1996年2期。  42、《杜甫〈喜雨〉新论》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3期。  43、《论杜甫的众生平等意识》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2期。  44、《杜诗“流水对”艺术探微》 河北师大学报2000年3期。  45、《弘扬杜甫精神,回应人类危机》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6期。  46、《有感于“寒士”之辩》文论报 2000年10期。  47、《论杜甫的众生平等意识》 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2期   48、《杜诗三首编年考论》 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2期   49、《札记二则》 中华诗词2002年2期 。  50、《论杜诗的炼字艺术》 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3期。  51、《杜甫销愁》 河北日报2002年3月22日。  52、《论杜诗的用典艺术》 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3期 。  53、《新发现的两条研杜材料》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  54、《两句三年得,一半来杜诗》 河北日报2003,1,17 。  55、《论杜诗的侧写艺术》 写作2003年6期 。  56、《以酒说诗兴味真》 光明日报,2004年3月18日。  57、《动与静相反相成》 写作2004年4期。  58、《杜诗“诗史”的第三重内涵》 南都学坛2004年6期。  59、《杜甫律诗章法研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6期。  60、《说说老杜的幽默》读书时报,2004年12月1日。  61、《〈杜律启蒙〉点校本前言》杜甫研究学刊 2005年3期。  62、《物候关情——对杜甫陇右诗的补注(二则)》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期。  63、《也说“弃官”与“罢官”——与李宇林等先生商榷杜甫离开华州任的原因》天水师院学报,2005年3期。  64、《杜甫对儒道思想的亲和——论杜甫秦州时期的思想特征》天水师院学报,2005年6期。  65、《仄韵五律之声律和韵律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4期。  66、《侧写——开拓想象空间的生花妙笔》中华诗词,2005年9期。  67、《“龟”字从何时退出中国人名?》 读书时报, 2005年2月9日 。  68、《“春蚕”、“蜡炬”何以成为千古绝唱?》读书时报, 2005年5月11日 。  69、《小议商业广告的社会接受心理》读书时报,2005,10,26。  70、《一首寓意别托的咏梅诗》,载《申身短诗品读与引用》,天马图书公司,05年3月版。  71、《李清哲〈水库诗草〉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72、《张志民〈诗囚居自吟集〉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版  73、《长歌何以能够当哭?——对诗歌创作本原动因的思考》读书时报 2005,12,14。  74、《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十个创新之举》济南大学学报 2006年2期。  75、《边连宝及其〈随园诗草〉〈杜律启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4期。  76、《解说“罢官亦由人”之“罢官”》杜甫研究学刊2006年2期。  77、《边连宝与〈杜律启蒙〉》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6期。  78、《杜甫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研究》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4期。  79、《时代飞歌?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1月。  80、《清代杜诗学文献考?序》凤凰出版社,2007年。  81、《心底的苦祭?序》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   82、《两〈唐书〉本传中的严武与杜甫笔下的严武》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8年3期。  83、《杜甫献赋出身而未能立即得官之原因考》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3期。  84、《苏轼与定州大秧歌》中国文化报2008年2月6日。  85、《深婉蕴藉的歌吟》大众阅读报2008年6月27日。  86、《〈云外蝉音〉序》大众阅读报08,10,24;  87、《〈陈文增诗词〉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88、《杜诗中的拇指猴》深圳特区报2008年3月17日。  89、《桃花时节说杜甫》深圳特区报2008年4月14日。  90、《谁给杜甫封的圣》深圳特区报2008年5月9日;  91、《“文赤壁”与“武赤壁”》深圳特区报2008年7月3日。  92、《令人喷饭的许彦周》深圳特区报2008年7月28日。  93、《老杜为何喜欢夜间上路?》深圳特区报2008年9月9日。  94、《唐诗中的重阳节》深圳特区报2008年10月17日。  95、《贾岛的名句本自杜诗》深圳特区报2008年10月27日。  96、《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2期。  97、《白话诗词:中华诗词的自救之路》中华诗词2009年3期。  98、《以驴为伴的古代诗人》深圳特区报2009年3月25日。  99、《唐宋诗人吟诗赞读书》深圳特区报2009年4月23日。  100、《唐诗中的端午节》深圳特区报2009年5月28日。   1、点校《杜工部诗集辑注》,全国古籍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出版补贴项目。主持。  2、点校《杜律启蒙》,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全国古籍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出版补贴项目。主持。  3、点校《仇兆鳌年谱》,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主持。   4、《燕赵古代碑文整理与研究》,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  5、《杜甫诗歌技法研究》,河北省教委社科规划项目。主持。
114 评论

wendyhuihui

1、河南没有比商丘学院更垃圾的民办三本了,可以用“民办野鸡三本”来形容它,商丘本地人也是一直这么叫的。2、这学校没有各个专业需要的实践器材,因为要买器材设备花钱呀,这个学校是私人老板办的,不舍得花钱啊,就连最基本的教科书都发不齐。老师的素质也很低,因为这些老师去不了公办大学,只能来这,说实话还没有郑州那些公办专科的老师素质好。每年老师都有跑路,每年连老师都招不齐。3、还是封闭式,平常不让出校门。有事要找辅导员请假,这边导员一个人管七八个班,态度很差经常骂学生,一年学费15000多,还学生说不让出校门为了安全?其实是为了强制你在校内消费,好让这学校的私人老板捞钱,就和监狱差不多。(顺便说一下,学校收食堂20%的营业额作为租金,所以伙食价格高的很。)5、商丘学院这个三本的文凭找工作并不好用,郑州的公司都不认可这个文凭,就连商丘本地的公司都不要商丘学院的毕业生,人家说商丘学院是民办三本,不符合学历要求,人家只要商丘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毕竟商丘师范学院是正规公办二本。综上建议大家不要报考商丘学院这种民办三本,四年花15万买个民办三本学历,找工作时公司第一排除。想上好学校建议大家再吃苦一年,复读考个公办二本,为自己的将来做最好的打算。

116 评论

吃客声声

2007年获南京大学行政管理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主讲公共危机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等课程。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与对策分析》,《理论月刊》2010年第6期(独立完成)《公共协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之道》,《天府新论》2010年第3期(独立完成)《电子政府:多维审视及思考》,《理论学刊》2010年第2期(独立完成)《论公共服务的政府供给》,《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教育制度创新与社会就业增长》,《前沿》2010年第2期(第二作者)《整体政府:西方政府改革新理念》,《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独立完成)《应急管理中多主体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对策》,《中国应急管理》2009第12期(第二作者)《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服务的责任关系及其建构》(独立完成)收录在《变革与繁荣——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问题与挑战》一书,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论美国公共服务改革及其理论的新发展》(第一作者)收录在《变革与繁荣——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问题与挑战》一书,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思考》收录在《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研究》2009年第5辑(独立完成)《论透明政府及其实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服务型政府:现实内涵、理论阐释及其实现》,《天府新论》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论协商民主及其实现》发表在《理论月刊》2009年第1期(第二作者)《公共政策视角中的就业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超越官僚制与中国公共行政改革》,《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第二作者)被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协商民主背景的公共决策质量提升》,《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独立完成)《论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理论月刊》2008年第5期(独立完成)《有限政府的理论溯源与价值》,《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有限政府:多维阐释及其实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公共利益:多元阐释及衡量》,《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责任政府: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中国法治政府的进程及其面临的挑战》,《东南学术》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大部制: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治道变革的新方向》,《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24.《论社会选择与协商民主之互补与交融》,《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被《公共行政》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社会风险化解的政策选择》,《前沿》2007年第11期(独立完成)《透明政府更需要拆除无形之“墙”》,《人民政坛》2007年第11期(独立完成)《环保:杜绝运动式》,《中国改革》2007年第9期(第二作者)《论美国公共服务改革及其理论的新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第一作者)《政府政策应具开放性——以牙防组事件为例》,《中国改革》2007年第7期(第二作者)《中国公共危机决策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社科纵横》2007年第7期(第二作者)《论德国公共服务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二作者)《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民族自治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二作者)《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比较研究》,《天府新论》2006年第3期(独立完成)《21世纪政府施政的十大理念》,《党政论坛》2006年第2期(独立完成)《论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及其重塑》,《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独立完成)《从“效率”到“服务”——政府管理新理念》,《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论公共危机的复合治理》,《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独立完成)《论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治理》,《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独立完成)《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中的腐败问题》,《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第二作者)《论信息公开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作用》,《社科纵横》2006年第10期(第二作者)《论社会资本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独立完成)《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独立完成)《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1期(独立完成)《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关系的重塑》,《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中国政府管理的借鉴》,《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第3期(第一作者)《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05年第4期(第一作者)《诺思的经济史观述评》,《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二作者)《论公民参与与公共管理》,《社科纵横》2005年第3期(第二作者)《论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问题》,《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2期(独立完成)发表论文《“一致”通过的决议缘何执行不力》被收入2005年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领导科学》一书(独立完成) 1.参与国家985项目“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研究”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研究”3.主持校级青年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4.主持校级教改课题“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研究” 参与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志愿服务制度化研究” 参与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共政策视角中的就业问题研究”,2008年获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周晓丽:《公共危机管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9月苏保忠,周晓丽,王拥军:《基层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基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视界》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1月《公共管理学》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参编)《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4月(参编)《公共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编)

16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