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6

艾利希尔
首页 > 论文问答 > 舞蹈类论文期刊大学生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草莓天天见

已采纳
《大众文艺》省级正刊 可以投稿到邮箱:
84 评论

fishmoon00

《舞蹈学位论文写作》应运而出 欧建平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10-02-26 2009:舞蹈演出年终盘点 欧建平 【期刊】艺术评论 2010-02-15 点评与反思: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 欧建平 【期刊】艺术评论 2010-01-15 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的反思 欧建平 【报纸】文艺报 2009-11-17 女生可畏 欧建平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09-05-15 中外舞蹈交流三十年 欧建平 【期刊】艺术评论 2008-12-15 重大突破 指日可待——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第三次北京之行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8-08-01 艾夫曼与《红色吉赛尔》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8-05-01 港台舞人印象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8-02-01 欧洲舞蹈新景观 欧建平 【期刊】艺术评论 2007-10-15 来自荷兰的震撼与回味 欧建平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08-10-24 21世纪内地舞蹈教育的成绩、问题与借鉴 欧建平 【期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6-06-30 舞蹈人类学引论 欧建平 【期刊】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5-12-30 2002年“约翰·洛克菲勒三世奖”在京颁奖——舞蹈家杨美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奖者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3-01-01 杜阿托六部作品点评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2-09-05 惊叹来自德国现代舞的激情与理性 欧建平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2-06-11 世界著名舞蹈节档案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2-04-05 贝雅与他的《生命之舞》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2-01-05 中国芭蕾新秀怎样成为国际大腕儿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1-12-05 读者信箱 杨越;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1-12-05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现代舞──第三届《中国现代舞展演》述评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1-08-05 杨新华:告而不别的芭蕾生涯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1-06-05 震撼之后的解读——评大型现代舞剧《乘愿再来》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1-04-05 舞蹈与舞者 欧建平 【期刊】两岸关系2000-10-15 愿君更上一层楼——评《香港舞蹈博览2000》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0-10-05 “辽芭人”的新风采——写在辽宁芭蕾舞团20周年团庆演出之后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0-10-05 回归大自然的先锋派艺术节——第六届韩国竹山国际艺术节写真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0-10-05 2000年国际舞蹈大赛中国选拔赛——羊城评舞追记 欧建平 【期刊】舞蹈 2000-06-05 迎向新世纪的辉煌──评介香港舞蹈博览九九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9-10-05 诺伊梅尔与汉堡芭蕾舞团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9-06-05 舞在“大”与“小”之间——评莫斯科大剧院芭团访华公演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9-02-05 一次一个新面貌——温哥华吴祖捷芭团第六次访华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8-12-05 德国布朗施维克芭蕾舞团在北京──作品评说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8-10-05 中国芭蕾面临的六大危机 欧建平 【期刊】民族艺术 1998-09-15 中国现代舞60年 欧建平 【期刊】民族艺术 1998-03-15 爵士芭蕾:酣畅淋漓,雅俗共赏——从加拿大蒙特利尔爵士芭蕾舞团演出想起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8-02-05 九七舞汇——香港国际舞蹈学院舞蹈节印象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7-12-05 经典何处去? 90年代西方芭蕾舞剧新趋势——《天鹅湖》的男性版本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7-12-05 法国莱茵芭蕾舞团的名作晚会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7-08-05 打开身心 随意而舞──记英国奥尔斯顿舞蹈团访华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7-06-05 康绍辉──驰骋北美的黑骏马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7-06-05 《多少悬在半空中》解析──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演出剧目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6-12-05 血肉之躯诠释下的心灵殿堂──评台湾陶馥兰的1996年新作《心斋》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6-08-05 风风火火碰碰车──评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两台新作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6-08-05 生存与发展的秘诀──兰伯特舞蹈团对中国舞团改革的两点启示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6-04-05 中国舞蹈走向市场经济的重点开发对象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6-02-05 以色列舞蹈史:1920~1995DANCEINISRAEL1920~1995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5-08-05 《睡美人》一觉醒来在神州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5-06-05 全身心地拥抱我们这个时代──’94北京国际舞蹈会议写真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4-10-05 身心并用其乐无穷──我在美国学编舞 欧建平 【期刊】舞蹈 1994-04-05 默斯·堪宁汉的舞蹈思想及编舞方法 欧建平 【期刊】文艺研究 1986-12-27 舞蹈与编舞形式——亚、非、欧舞蹈文化的比较研究 别基特·奥克桑; 欧建平 【期刊】文艺研究 1986-10-28 物理学与芭蕾舞 欧建平 【期刊】文艺研究 1985-10-28 回归自然的先锋艺术节 欧建平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0-07-14 怎样欣赏斯图加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欧建平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0-09-08 辽芭团庆首演《吉赛尔》 欧建平 【报纸】文艺报 2005-09-22 “辽芭人”的气派 欧建平 【报纸】中国文化报 2005-08-23 篱笆墙,里外瞧 欧建平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03-08-29 突破西方芭蕾传统叙述模式 欧建平 【报纸】人民日报 2001-10-05 “入世”:中国舞蹈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欧建平 【报纸】中华读书报 2001-08-15

89 评论

小小小文er

论现代舞 现代舞蹈重建的意义不在于提升舞蹈家的地位,而在于使人们重新认识身体的意义。  这是因为,身体是灵魂的载体,拥有和谐的身体才能承载和谐的生命。舞蹈家如果能在这一层面上进行创作和表演,那么,舞蹈才会真正留在观众心中。  前些日子举行的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可以称作中国舞蹈史上舞种最全的比赛,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好舞、好戏,并且促进了当代舞蹈的多样化发展,同时,它还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舞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殷实成果。  本次大赛参赛选手最多的团体是北京舞蹈学院,他们不仅捧走了民族舞蹈与现代舞的桂冠,而且在其他舞种亦有突出的表现。在传统舞蹈中,《扇舞丹青》和《风吟》不仅带着迎面扑来的时代气息,亦深蕴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他们在“传神写照”中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在“体韵遒举,风彩飘然”的动态形象之中,建构起中国古典舞之“雅”气———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舞在继承民族传统从“形”到“神”的更大超越。  现代舞的艺术探索对于现当代中国舞蹈的整体发展与进步提供的启示、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但自身却往往由于“有悖传统”而被打入另册。其实,当代中国舞蹈家所有的努力都在使中国舞蹈走向现代化,只是被纳入“主流”文化的舞蹈立足于张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因而比较契合由传统文化艺术观念培养起来的观众的审美理想;而现代舞则试图突破旧传统的僵化部分,探求艺术发展新的可能性。现代舞蹈追求艺术的质朴与真实,落下足尖,褪去装饰,为舞蹈真正成为人的艺术而首先使舞蹈动作“人化”。在着力追求舞蹈艺术的人文精神的同时,向舞蹈艺术“本体”回归。  《咱爸咱妈》、《两人车站》和《胭脂扣》的创作与表演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优秀作品均出自舞蹈院校的青年教师与学生之手,并突破了“学院派”舞蹈创作重“舞”轻“质”的倾向,同时突破了传统舞蹈创作重“质”轻“舞”的偏颇。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作品将艺术表现的视点投向普通的中国老百姓,表现他们的亲情、爱情以及乡情。  业余舞者的参赛使大赛的表演平添几抹色彩。农民秧歌队、工人艺术团、文化宫、群艺馆等舞蹈团的节目丰富多彩,甚至涉猎了难度很高的踢踏舞和芭蕾舞,都表演得颇有水准。其中,北京大学舞蹈团的《校园音画》独树一帜,以浓浓的人文情怀给观众以感染。唯一进入决赛圈的中学舞蹈团———北京第二中学的舞蹈队,用朝气、用稚气、用活力捧走了业余组的金杯,他们的舞蹈,集中地体现了今日全民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水平的提升。  CCTV电视舞蹈大赛最大的成功是使喜爱舞蹈或不熟悉舞蹈的观众坐在屏幕前观看了舞蹈,参与了舞蹈。电话、网络热线显现了观众参与的热情。舞蹈大赛也通过邀请资深舞蹈家、教育家的现场评说,或通过综合素质考试的题解普及舞蹈文化,给观众走近舞蹈铺路搭桥。其实,更精彩感人的镜头都关在幕后,在讨论当代舞与现代舞的区别时,有位年轻的网友说他的“老妈”见解很“经典”;一个是“时髦”,一个是“另类”,是否十分准确我们将另作讨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确很精彩。还有许多未能进入决赛的作品,多少受制于“比赛”  这一游戏规则,一些没有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舞者的那份勇敢和真诚,让我坚信:舞蹈的舞台,每一个人都享有权力。  在以“收视率”论英雄的年代,许多大型电视晚会很少将3分钟以上的时间给予一个舞蹈。于是乎,舞蹈成了电视的包装;成了歌星的包装;成了杂技的包装,最终,其它艺术都好看了,舞蹈却成为了包装纸、包装袋……是舞蹈家的舞蹈没跳好,还是身体的感觉退化了,使人们忽略了舞蹈?我认为,现代舞蹈重建的意义不在于提升舞蹈家的地位,而在于使人们重新认识身体的意义,这是因为,身体是灵魂的载体,拥有和谐的身体才能承载和谐的生命,并且,身体本身是一部历史,它由自然、社会与文化构成;舞蹈艺术作为身体“体现”的典型现象,是在人的鲜明意志主导下,以特殊的形式训练身体形态,无论在官能感觉还是在抽象的精神方面,都集中体现着某种国家的、社会的、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文化习俗的身体特征,因此,通过舞蹈及其身体的“体现”,我们理解生命,解读生命,表现生命,交流生命,协调生命,最终保障与发展生命。舞蹈家如果能在这一层面上进行创作和表演,那么,舞蹈才会真正留在观众心中。

303 评论

相关问答

  • 舞蹈类论文期刊大学生

    论现代舞 现代舞蹈重建的意义不在于提升舞蹈家的地位,而在于使人们重新认识身体的意义。  这是因为,身体是灵魂的载体,拥有和谐的身体才能

    笑靥的梦魇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舞蹈类论文期刊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

    点評狂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舞蹈类期刊论文

    可以说说具体的写作要求么?

    静婷雅香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舞蹈类论文期刊排名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

    veinna2002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舞蹈类期刊论文选题

    你与舞蹈的故事,舞蹈改变了你的***、***是我的**(舞蹈)

    papapaopao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