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8

dreamydream
首页 > 论文问答 >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什么的发展为核心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津小吃好

已采纳
这个题目解读有点麻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1、如果把题目中的“微机”理解为“电子计算机”的意思(虽然这种概念指代是错误的,但目前社会上确实错误的很泛滥……),那么应该说,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主要是以电子元件的制造材料为代表的,在通行的电子计算机的划带中,使用电子管的是第一代,使用晶体管的是第二代,使用集成电路的是第三代,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第四代,目前已经有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按照这个概念应该算作第五代,但是各类教科书中还没有第五代的提法。但是,按照这个代次划分的标准,实际上本题的题目就有问题了:譬如第一代使用电子管的计算机,众所周知的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 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这样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可以称为“微机”么?  2、如果把题目中的“微机”严格的按照定义理解,也就是说是“微型计算机”、“个人电脑终端”的意思,那么应该说,开启微机时代的标志性硬件是Intel于1978年所设计的8086微处理器,是一个16位微处理器芯片,也是现有大多数微机通行的x86架构的鼻祖。其后,IBM公司于1981年8月12日推出了型号为5150的新款电脑,“个人电脑”这个新生概念随之诞生。从那个时候起,“微型计算机”、“微电脑”等概念才在社会上和学术界被广泛讨论,后来的代次划分中也主要是以CPU的计算频率为主要指标、以主流CPU的计算能力为核心界定的,比如一度流行的“286”、“386”、“486”、“586”等代称,都是一个时代代表性微机的计算能力和整体性能来区别的。但是,虽然这种代称方法非常普遍,但在各种理论教科书中还很少有这样划分代次的提法的。个人观点,也许,不论最初的8086、8088芯片,还是现在多核的CPU,其基础架构都是建立在X86架构上的。刨除CPU集成度、计算速率的提升这些指标,从整体上而言,也许这些都只能算是第一代微机吧。
278 评论

大V呀大V

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因此,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微处理器的发展如果我们想把十进制减法变成加法做,用什么办法呢

273 评论

clover冬儿129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由一片或少数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这些电路执行控制部件和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微处理器能完成取指令、执行指令,以及与外界存储器和逻辑部件交换信息等操作,是微型计算机的运算控制部分。它可与存储器和外围电路芯片组成微型计算机。

178 评论

百变珠珠侠may

硬件的,比如最开始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他们都是按照硬件来为发张表征的

166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