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9

春暖花开cai
首页 > 论文问答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国家权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陳奕婷3144

已采纳
一、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发展理论、哲学认识论方面的研究。二、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共产党宣言》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持) 制度创新(主持)三、著作及主编著有《制度创新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等论著;主编湖南省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基础知识》等。另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等。四、论文发表《制度资源论》、《思想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张驰和谐》等论文 80余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问题意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年第4期)《公平与效率:优先性与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年1月5日)《问题视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创新路径》(《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文化生产力主体要素及特征棎析》(《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8期)《论文化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船山学刊》2005年第3期)《论制度设计中的人性假设基础》(《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4期)《在可能与现实之间的主体间性——虚拟实践四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 期)《整体规范下的人与自然——论和谐制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试论知识性生产资料》(《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实践的价值维度——兼论》的逻辑主线及其发展(《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研究综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非理性因素对制度创新的作用及扬弃》(《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学校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建设》(《南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知识性生产资料再探》(《创新》2009年第3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的第三维度》(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从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看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形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7.《论党的思想路线演进的根据》(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第4期)18.《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探要》(《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第1期)19.《中国共产党执政守位律初探》(《学习论坛》2005年第2期)
243 评论

ly的天空

《关于制订民法典的条件是否成熟的几个问题》(合著),《中国法学》1998年第4期。《企业财产权“物权说”评析》、《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企业产权制度比较》,《经济学家》2000年第2期《论欺诈、胁迫之民事救济——兼评〈合同法〉之二元规定》(合著),《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1999:中国大陆合同法之制定与台湾民法债编修订之比较》,《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一期,2001年4月《加强本科教学,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增刊(办学理念文集)《论法定代表人》,《贵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共识与分歧——评现有三部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征求意见稿》(日文),日本《比较法》第41号(2004年)《中国大陆物权立法及其若干问题探讨》,(台)《法令月刊》2003年2月号;《我国民事立法的回顾与展望》,《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5期,2003年7月《论民法典的编纂思路和体系》,《法学杂志》2004年第2期《民法典应如何安排人格权制度》,《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设立债法总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7期,2004年6月《董事还是董事会?——公司法第60条第3款“董事”之解读》,《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法律行为的有效与生效》,《中国民法典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王利明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复旦民商法学评论》(2004年12月)第三卷《修改公司法应实行三大转变》,(香港)《学术前沿》2004年第9期《关于完善商事登记立法的两点建议》,(台)《法令月刊》2004年10月号《关于时效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5期《股权转让与一人公司问题探讨》,《法学论坛》2005年1期《保护患者权益不宜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便车——兼谈保护患者权益的立法问题》,《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大陆物权法草案的得与失》,(台)《法令月刊》2005年10月号《论抵押物的价值及其相关法律问题》,《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6期《物权法草案之得失于若干问题探讨》,《中国法学文档》第二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我国物权立法的继受与创新》,《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社会转型时期的民法回归》,《社会科学》2006第10期《意思自治与法律行为制度》,《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斩不断理还乱”的法定代表人制——评新公司法第13条》,(台)《法令月刊》2006年第7期《论添附中的求偿关系之法律性质》,《法学》2006年12期《从非典型之债看债法总则的设立》,《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上卷《关于如何看待债法总则对各具体债适用的问题》,《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民法上的抗辩与抗辩权》(合著),《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物权法的得与失》,《湖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关于我国民法典应设立债法总则的若干问题》,《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从所有权到物权——和谐社会的基本财产法律制度》,《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从新旧破产法之比较看对破产债权的保护》,《法制论坛》第10辑(广州市法学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非典型之债初探》,《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关于我国非国有财产征收立法问题的若干建议》,《福建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权利能力的若干问题》,《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1期《从“强制取得”到对债的依归——关于民事责任本质问题的思考》,《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民法学的任务》,《法学》2008年第10期《中国法治30年:民法篇》,载《中国法治30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特色”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6期。《回归传统——中国百年民法学之考察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学的理论转型——中国百年民法学之考察之二》,《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关于中国民法学体系构建问题的思考,中国百年民法学之考察之三》,《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同命同价”?——关于<侵权责任法>第17条的冷思考》,《中国法律》(香港)2010年第3期《“一国两制”原则下“两岸四地”的私法统一问题》,《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1期《我国土地权利制度的变迁与现状》,《海峡法学》2010年第2期《当事人缔约能力之辨——评<合同法>第9条第1款关于“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具备相应民事权利能力”之规定》,《法学经纬》第2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版)《当代中国私法之发展与对西方私法的借鉴》,《暨南学报》2011年第3期《渐行渐远的民法典》,《比较法研究》2012年第1期

195 评论

随风思恋

1.“Chinese Education in Diplomacy”,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SSCI journal), Volume 10 Number 1(April 2012): 77-922.《关于中国安全战略的若干思考》,载《理论视野》(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6期,第51-54页(《新华文摘》2011年第21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3.《墨家思想对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启示》,载《国际观察》(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2期,第60-66页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对中国外交的影响》,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2期,第188-194页5.《当代中国外交教学的缺失与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第66-79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0年第23期论点摘编)6.《中国外交战略定位:历史进程、现实基础与原则策略》,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第78-83页7.《中国实施良种战略的必要性与路径探析》,载《社会科学战线》(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2期,第154-158页8.《中国国际角色与结构性认知》,载《求索》(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8期,第88-89页9.《中国国家利益的层次分析与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5-8页10.《中国外交战略定位:基于外部环境与国家利益的分析》,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70-72页11.《“和”:中国外交理念的植根之道》,载《吉林日报》2009年10月17日理论版12.《对中国外交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载《高教研究与实践》2003年第3期,第16-18页 《国际战略惯性与苏联的命运》(第二作者),载《中国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6期,第184-192页14.《安全的获得与维持: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安全问题的思索》,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第105-110页15.《冲突与战争的根源:三种主流国际战争观的分歧及其比较》,载《甘肃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第124-127页16.《文化、情感与理性选择政治学:一个政治学的难题》,载《公共管理研究》(CSSCI来源集刊)第8卷(2010年8月出版),第53-63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17.《结构主义战争观:一个基于历史研究的评估》,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第149-155页18.《新制度主义的新流派:话语性制度主义》,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2期,第23-28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2010年第8期全文转载)19.《论文化对国际制度创新的影响》,载《东北亚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5期,第41-45页20.《国际关系主流理论范式中的安全合作模式》,载《学习与探索》(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5期,第69-72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21.《和谐世界与权力政治观初探》,载《理论探索》(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6年第3期,第41-43页 22.《东北亚安全走向与中国战略调整》,《教学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7期,第75-80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 “DPRK Integrity Important for Peace” (co-author), China Daily, March 1, 2011, A24.《冷战后东亚秩序的转型与中美两国的东亚战略》,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期,第34-41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2期学术卡片论点摘编)25.《东北亚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与合作模式》,载《东北亚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2期,第42-48页26.《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日关系》,载《理论探索》(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8年第6期,第131-132页、144页27.《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若干思考》,载《教学与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9期,第64-69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28.《中美在东亚安全结构中的冲突——2006年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一种解读》,载《东北亚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6期,第62-66页29.《后冷战时期的中俄关系:回顾与展望》,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6年第4期,第69-73页30.《冷战后美日同盟:从“漂流”到强化》,载《现代日本经济》(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3期,第12-16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31.《21世纪初东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地缘战略》,载《黑龙江社会科学》(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5年第4期,第73-75页32.《后冷战时期的中日关系——三大理论范式的多重解析》,载《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44-46页33.《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的现实与前景》,载《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24-26页34.《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解析》,载《史学集刊》(CSSCI来源期刊)2000年第3期,第70-74页 35.《西班牙巴斯克民族主义问题论析》,载《国际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第63-68页36.《从英国自由党的没落看政党的政策与政策理念》,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28-30页 1.《东北亚地区安全战略研究》(合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东北亚地区政治与安全报告(2012)》(参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东北亚地区发展报告(2010)》(参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中国外交史》(参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撰写第二章、第三章5.《地缘政治学》(参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撰写第七章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国家权力

    1.“Chinese Education in Diplomacy”,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SSCI journa

    跑跑跑pao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民族精神在何方 文化战争

    易叉叉叨叨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期刊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在中宣部主管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求实》、《理论与改革》、《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yf只想依赖祢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期刊官网

    文章篇名:《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主要内容:介绍了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我的感受:我们中华民

    畅吃无阻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期刊官网订购

    经济学胡坚、王海平主编:《国内金融发达城市金融产业促进政策比较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1月。2.王铁军,胡坚主编:《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成功案例

    无敌花花Nancy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