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0

守望的原罪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国际地质力学杂志电子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刻骨銘心』%

已采纳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Geomechanics)是地质学与力学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把解决地壳运动的起因作为自己的总体科学任务。地质力学从建立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来反演地壳运动的程式,李四光把全球构造体系划分为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三大构造体系,认为它们是地球自转速率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经向切向力、纬向切向力及由于它们的不平衡而导致的剪切力所产生的(图1-1),同时认为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快或变慢是地壳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的动因(大陆车阀说,详见后述)[5]。图1-1 全球构造体系和地壳运动方向(据李四光,1973)F1-1 The global tectonic systems and the earth's crustal movement directions(After JSLee,1973)谈到地质力学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追溯到20世纪初至20年代期间世界地质学,特别是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发展情况。正是从这些追述中可看出地质力学理论形成的一些历史背景。1908年美国地质学家泰勒(FCTaylor)提出“巨型大陆大规模地朝向赤道滑动,从而形成褶皱山脉”的观点(1910年著文论述)。他认为亚洲大陆第三纪山脉的形成导源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致使北半球大陆向南滑动,南半球大陆向北滑动,在滑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乃在山脉中形成凸出的顶部。他描述原始劳亚大陆有如大陆的硅铝壳,从极区向赤道方向扩张,颇似陆地上的冰层一样,形成环状向外流动,在前面形成山环和岛弧。20世纪10~20年代是大陆漂移提出和盛行的时代。魏格纳(1915)在《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中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硅镁质洋底上,地球自转离心力所产生的离极力驱使大陆从高纬度向低纬度赤道移动,同时认为向西漂移是日、月吸引所产生的潮汐摩擦使地球的自转速度减慢,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大陆相对于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有落后的趋势而导致大陆缓慢地向西移动。当移动的大陆前缘遇到大洋底的阻力时,因遭受挤压而形成褶皱山脉,美洲海岸山脉便是这样形成的[6]。大陆漂移说主张存在大规模的水平运动,而固定论则只承认相对固定于某一位置的垂直运动。显然,李四光是活动论者。我们从李四光早年的论著和李四光科学思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世界地质科学对他的重要影响,也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大地构造学的一些理论思维,特别是大陆漂移说后来成为地质力学理论的重要历史渊源。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在历史上是从两方面即从物质组成方面(也就是建造方面)来研究地质构造的和从结构方面(也就是形变方面)来研究地质构造的。前人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自然也就成为地质力学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一种渊源。但应该说地质力学更着重传承了传统构造地质学对构造形变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只是摒弃了其单纯形态论的部分而加强了地质构造形迹间成生联系和力学本质的研究。李四光在总结地质力学的形成发展过程时,认为地质力学是经过两个阶段发展起来的。为了正确地表述他的认识,这里我们尽可能引述他的原文[7]:第一阶段从1921年研究中国北方石炭纪—二叠纪的沉积物开始。关于太原系的时代有过长期的争论。李四光等人对地层古生物的研究证明:中国南部占主要地位的晚石炭世和一部分石炭纪—二叠纪过渡的海相层与中国北方以陆相为主夹有若干海相地层的太原系是同时代的产物。获得这一研究成果后给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当时的海侵海退为什么有这样南北的差异? 这个问题牵涉到当时大陆局部的升降运动和海面全面的升降运动,以及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存在着海面差异运动等可能性。他经过对地球上其他地区当时的海侵海退现象的初步比较,特别是对古生代以后大陆上海水进退规程的初步探索,得到一种假说,这就是:大陆上海水的进退不完全像著名奥地利地质学家徐士所提出的那样,即海面的升降是全球性的,而是可能还有由赤道向两极又反过来由两极向赤道的方向性的运动。这个假说又引发一个问题,为什么海洋会发生这种具有方向性的运动? 当时初步设想,这可能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反复发生过时快时慢的变化。这种设想是否正确,当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过它对地质力学工作的开端起了相当重要的启发作用。它的作用在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大陆运动包括区域性的构造运动是不是也会受到这种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影响? 如果是,即如果构成大陆的岩石受到长期地质力活动的作用而它具有一定刚性和塑性的话,那么当大陆和海洋发生南北向的方向性的运动以后,在大陆上也应该留下相应的形迹,人们有时说地质力学不管沉积,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在20世纪20年代,关于大陆运动起源的问题,各个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四光[6]发表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一文。此文在批判一些传统学派的同时,根据大陆上大规模运动的方向,推论了那些运动起源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提出了“大陆车阀”自动控制地球自转速度的作用。从一个局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升到对全球构造问题的思考,这正是李四光这位大科学家不同于一般区域地质实际工作者之处。但是李四光在回顾以往的科学研究进程时,却以自我批评的精神谈到这一时期学术研究的缺点。他写道:这一套理论(指大陆车阀说——引者注)不是没有一点实践的基础;但是,这种立论,大体上说,也和其他各派的学说一样,在方法论上存在着很大的缺点,主要的缺点在于:用的资料不够广泛、不够细致、不够落实,而是片面地抓住一些事实或者若干现象,参考一些第二手资料,就急急忙忙地提出大的理论来。实际上,这些所谓理论,是很低级的,也是很粗糙的。它们所依靠的证据,往往可以这样解释也可以那样解释,这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粗略而不是没有益的经验。特别是让我们对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有所认识,这是地质力学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如前所述,李四光不是不研究建造,而是在研究建造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大地构造和地壳运动的。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他从建造形成的多解性认识到任何有关构造地质与大地构造的假说,其正确与否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这就是能否解释现存的地壳变形记录。正是由于这种思考,他毅然决然地把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从对建造和地层古生物的研究转向形变的研究。他写道:地质力学发展过程的第二阶段,不是从结束了第一阶段才开始的,而是在第一阶段的后期已经开始了一些零星的工作。那些工作主要是针对区域性构造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构造现象是指大型、小型、单式、复式的褶皱和各种断裂而言。这些形变形象是当地地壳运动的陈迹,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要了解当地所经历的地壳运动的程式,就必须对它们各自的本质、形成过程和它们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有所认识。这样来看问题,就和第一阶段中,只注重大块大陆的运动有所不同了。李四光对构造现象本质的探索是从认识一些个别的和特殊的现象起始的。起初,他看到像乌拉尔那样褶皱强烈的山脉在东西两面广大平原之间突起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一条山脉? 光说它是由南北向地槽在回返阶段中转变而成的,只是把问题向后推了一步而没有最终解决问题。李四光认为乌拉尔这条在晚古生代经过一次巨大的构造运动而形成的山脉,很难设想它是孤立的。实际上,在它的东西两侧的广大平原——俄罗斯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以南,还存在着一套相当复杂的弧形山脉。西边从高加索以西,东边到阿尔泰山系都属于这套弧形山脉穿插的地带。当时知道这些弧形山脉中有些是大致和乌拉尔大致同时产生的。虽然它们之间相隔很远,走向也不同,但它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成生联系呢? 李四光说这是他认识山字型构造的开端,李四光说光靠当时所掌握的事实,当然还不能作出任何结论。李四光回顾这段经历时说,不在于这个设想正确不正确,而是想揭露当时如何冒着很大的危险打开一条思路,到实践中去认真检验这种构造型式或构造体系的概念究竟行不行得通?1928年前后在南京镇江一带初次发现了宁镇山脉这个大致东西向的弧形构造,它的弧顶位于镇江一带,向北凸出,在它南面相当辽阔的平原中,出现了一条茅山山脉,这条山脉的伸展方向大致成南北向,它和宁镇山脉一起形成了一个构造体系。这个构造体系的特点,基本上与乌拉尔山脉及其以南的复杂弧形山系所形成的构造体系相符合,不过方向相反罢了。这时对山字型构造体系的认识就进了一步,但还不够落实,还需要扩大范围。在野外进行大量观测,看看是否在我国境内还存在这种类型的构造体系。当时为了方便工作,把这种南北向的组成部分,称为脊柱,把它前面的弧形构造带称为前弧。以后,又先后提出和确定了广西弧、淮阳弧等。在过了若干年以后,由于找到了脊柱,才确定了广西山字型和淮阳山字型(后者至20世纪50年代才确定)。但是在这个时候,从地盾、地台等观点来分析地质构造和从构造体系的观点来分析地质构造,还存在分歧。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除肯定了几个山字型构造以外,还发现了其他一些不同类型的构造体系。对这些不同类型构造体系的认识,模拟实验起了一定的作用。就当时所认识的构造类型和它们的分布范围、规律,以及它们在地壳运动问题上的含义,李四光在1929年作了一次总结。这个总结概括了不同类型构造的特殊本质,明确了构造体系的概念,测定了与每一类型构造体系有关地区的构造运动的方向和方式,推断了大陆和海洋运动的主因,这些都为地质力学的建立打下了实践和理论基础。20世纪30~40年代初期是地质力学在上述基础上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以构造体系概念为指导,继续向着尚未研究过或尚未深入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构造类型进行研究,找出它们各自独特的本质,修改、补充和丰富构造体系这个概念的时期。李四光认为在这个时期地质力学才开始走上自己的道路。在地质学的领域中,逐步扩大了自己的活动范围,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发现了许多构造体系的定型性、定位性、定时性和在同一地区不同构造体系之间互相交错、部分重叠的关系,亦即复合的关系。诸如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华夏系、新华夏系等多字型构造都是在这一时期确定的。到了这个阶段,地质力学已经不光是停留在描述构造体系的特点上了,而是要求对它们的起源提出合理的解释。例如多字型构造显然反映了力偶的作用,山字型构造通过模拟实验和初步理论分析,它的特征可以和平板在平面上受到弯曲而发生的形变相比拟。诸如此类,其他类型的构造型式也都要求说明在有关的地块中地应力活动的方式。这就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岩石力学性质的问题。根据野外观测,岩层和岩块在地应力的作用下有时表现弹性反应,也有时表现程度不等的塑性反应,究竟是什么条件决定了同样的岩体显示这种不同的反应? 在这里,地质力学不得不进入弹性和非弹性力学的领域。这样又进一步引起了一系列复杂的理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很清楚,需要从事实验工作,也需要把实验所获得的资料和实际的构造现象结合起来,对岩石在自然界的力学性质和应力场进行分析。李四光写道:“在明确了上述地质力学工作的方向以后,在四十年代初期地质力学这个名称才被正式提了出来。也就是说只是到这个时候,地质力学这门边缘学科才算正式形成和诞生,这是因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地质力学终于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如地质力学在解决形变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传统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的方法学原理,其中重要的如对各项变形构造的筛分,有别于构造层分析方法的从新到老、层层剥皮的构造复原方法等。从以上李四光对地质力学形成过程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相当清晰地看到地质力学是怎样依照它的创始人的思路和科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最终形成地质学与力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但是只从这方面来论述地质力学是不够的,还不能科学地说明地质力学为什么在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诞生的缘由。本书作者认为地质力学之所以能在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诞生其社会和科学背景有三:①当时国际地质学从传统地质学转向现代地质学的历史进程要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与力学结合产生新的边缘学科;②固定论与活动论在世界范围的争论,特别是大陆漂移说揭开了认识大规模水平运动的序幕,要求解决大规模水平运动的力学机制问题;③因为构造地质学是区域性很强的学科,正像北美和俄罗斯因发育完好的地槽和地台而成为槽台说的故乡一样,中国本土的区域构造发育众多完美的种类齐全的构造型式和构造体系,它非常有利于建立地质力学的科学体系。正是上述时代和科学的社会的区域地理背景再加上李四光本人对地质学、力学、数学、物理学等方面深厚的科学素养,才使中国成为地质力学的故乡,李四光成为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本书是要对地质力学与板块构造理论进行对比性研究,我们除了对各自形成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和产生的科学社会背景有所了解和认识以外,还应该对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有所了解。而要认识这一点,还必须把它们放回到各自产生时的科学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从地质力学的理论体系来看是有它的独到之处。尽管李四光的大陆车阀说中关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通过角动量转换产生地壳运动的机理尚有待进一步论证,尽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离极力和水平切向力足以形成纬向和经向构造系的认识已经受到质疑,但把地壳运动问题与地球的整体运动及其变化相联系(在这以前已经有与地球的自转相联系,李四光创新和前进之处在于与地球自转的历史变化相联系)则自李四光始。正如马宗晋所指出的:地球自转变化是诸多地球动力因素中的一个主要的和基本的因素,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像李四光那样全面系统地研究过地球自转对地壳运动的动力作用并形成一整套学说[4]。这是李四光学说在理论上的优势。为了说明这一点。在这里我们还得比较多地引用李四光对学说阐述的原文。李四光所提出的地球自转动力学理论基于全球巨型构造体系的定向性即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和扭动构造体系(后者被认为是前两者因运动不平衡而产生的变种)。李四光指出:……不同方式的运动,在地壳的许多部分和地壳的上、下层中,虽然各自都有区域性的特点,表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式,但是归根到底,它们总的方向都是一致的。换句话说,从构造体系分布和排列的规律来看,地壳的区域性运动的方向和地壳整体运动的大方向,是统一的,是一致的,即不是经向的水平错动,就是纬向的水平错动。经向的水平错动,有把地壳上层的物质,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推动的趋势;纬向的水平错动,有把大陆向东西两方面分裂,南北大陆相对扭动和大陆西部边缘挤压为褶皱山岭地带的趋势[5]。为什么大陆上的物质有向低纬度方向推动的趋势? 为什么南亚大陆向印度洋方面水平错动? 为什么非洲大陆相对欧亚大陆向西水平错动? 为什么南、北美大陆向太平洋方面水平错动,而北美大陆较南美大陆错动更大? 为什么太平洋洋底的西边,特别是它的北段有向亚洲大陆以下的深部楔入的现象? 为什么在低纬度,特别在地壳下层和太平洋底纬向平错断裂特别发育? 为什么地壳上层的构造,在许多地区比它下层的构造更为复杂? 这许多问题,都牵涉到构成地壳上、下层物质的性质和它存在的条件(主要是压力和温度),而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推动地壳运动的力量。是什么力量按照前述方式推动了地壳运动? 适合于前述地壳运动方式的要求,看来只是一种力量,就是在重力控制下的地球自转的离心力[5]。不过为了寻找上述基本规律的根源,我们应该注意到,决定地壳运动的因素是一回事,让地壳各部分有发动周期性水平运动和伴随而来的垂直运动的可能又是一回事。这两个方面必须同时加以考虑,才不致陷于片面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果上述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构造运动简单地起源于地球自转作用的话,那么在地球自转几十亿年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固定的重力和离心力联合力场的要求,它的外形和它的表层内部结构应该早已达到平衡状态,大规模地壳运动就不会时起时歇,也不会迟到第三纪乃至第四纪还会沿上述那样两种方向发生运动。这样在论到决定地壳运动方向的因素时,我们应当考虑的不是地球自转,而是地球自转速度变更的问题[5]。李四光继续写道:当地球角速度加大到一定强度时,地壳,特别是它的上层,在等温面上升的条件下,就会沿着某些纬度和某些经度发生主要是挤压性或张裂性的大规模构造运动。同时在某些个别地区又会发生水平扭动,这些运动的总的主要趋向,是使地壳的扁度稍稍加大,让地球的形状适应它加大了的自转速度。一旦这些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发生跟不上随着基底往东加速前进的大陆部分,不免有整体稍微向西错动的趋势,例如,南、北美洲可能就是这样的大陆块。当比较坚硬的由基性岩组成的大平洋底阻挡它们趋向西滑动时,就有可能在南、北美洲西部边缘发生大规模的褶皱或凹褶。科迪勒拉和安第斯地向斜以及在这两个地向斜中继起的褶皱山脉很可能就是这种作用形成的。由于这种运动在某些趋于向西错动的大陆基底和前面受到阻碍,发生摩擦,又由于大规模较重的岩浆向地球表层侵入或向地壳流出以及由于大规模区域变质等作用的影响,还由于潮汐论者认为这种影响大部分是“弹性”的,地球的角速度又会稍稍变慢。角速度变慢的结果又有可能发生与上述情况类似但方向相反的构造运动。这样,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简单的推断:即在全球性大规模构造运动发生以前,地球角速度应该在一个时期中逐渐加大,而在大规模构造运动期间及其以后,它的角速度就会显著变小,并且继续变小,直到它的角速度又重新加大。有人认为这样产生的动力,不够强大到把像喜马拉雅、落基山、安第斯那样的山脉抬高到它们所达到的高度。这是把两种造山作用混为一谈。水平推动的力量只是使地壳发生凹褶或褶皱。至于把褶皱的地带抬高起来成为山岳地带的这一现象,是与重力有关的均衡作用的必然结果。……根据上述看法,我们可以说,地壳的构造运动是控制地球自转速度的自动机制……[5]。李四光学术思想的第二个长处是他抓住了地质构造的本质,即它的力学本质。虽然传统的构造地质学在分析构造形变时已经运用应变椭球体的应力-应变分析,地质力学分析方法则进一步具体分析各种具有成生(成分和生因)联系的构造形迹的共生组合及其所反映的构造变形场和构造应力场,也就是建立构造型式和构造体系,再由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反演地壳运动的程式,再由地壳运动的程式探求地壳运动的力源。这是地质学的反序法在构造地质学中的成功实践。其中心环节是建立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李四光建立了严密的研究工作逻辑步骤,包括野外观察、室内模拟实验、岩石力学研究、数理论证等一整套工作内容和方法。虽然在建立构造系统分析方法的同时,难免同时带来对复杂自然地质现象简单化处理的弊端[4],而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有一些同行走上了先入为主模式化的道路,加上受当时测试技术水平和经费的限制,可信度受到怀疑,这也正是在构造学界地质力学所提出的概念和某些构造型式至今未能得到普遍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它毕竟开创了一条认识地质构造的崭新的道路,而从构造地质学所要解决的科学任务来说,这条道路是终归要走的,这也就是地质力学从长远来说的根本优势所在。不过,科学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经典地质力学是李四光根据他生前当时的地质研究事实作出的概括。而在他身后,许多新的地质事实又发现了,如新的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新的构造实体和构造复合关系的发现,要求在理论上作出新的概括。地质力学提出的有些概念本身具有相对性,如果我们不注意这种相对性,把它绝对化也会阻碍地质力学的发展,例如关于构造迁移和构造型式的定向性、定型性和定时性就只具有相对性。众所周知,构造活动的迁移和构造运动的穿时性使构造运动的定时性只具有相对性;而构造型式的定型式也由于边界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构造边界形态的变化)、构造发展阶段的变化(萌动期、壮年期和衰亡期)、后期构造的复合改造等而发生变化。正因为如此,马宗晋[4]指出,构造体系的概念提供了一个对地壳变形进行总体分析的方法,但它的定型、定位、定向性又把复杂的地质现象简单化。当然,本书作者认为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的基本概念还是能够成立的,经典地质力学的工作方法也是基本科学的,只是要强调对于如此丰富多彩的地质变化,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就有可能使我们的地质力学研究思维陷于僵化。显然,这对地质力学的发展是极端有害的。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是一个长期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位的国家,在列强的科学技术面前,相当一部分人怀有民族自卑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构造界掀起了一股追赶国外现代构造地质学先进水平的热潮,其中包括滑脱构造、基底析离、韧性剪切变形、递进变形的研究等。其实国外这些现代构造地质学的新水平和新内容有些在我国20世纪40年代地质力学创立之初已经开始研究。众所周知,强调大陆表层对于基底的滑移是李四光一贯的思想,地质力学中构造序次的概念也就是递进变形的概念,岩石力学性质随深度、温压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概念早在地质力学创立之初就已经开始研究了……。但是地质力学这些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提及和开始研究的领域在中国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并没有因为在这些方面研究比较早而走在前面,相反,却在几十年后反过来还要向国外学习。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深究的,当然尔后我国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和国力状况对于我国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有严重制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以上论及我国地质力学的发展过程和可能影响我国地质力学发展的一些因素问题,本书作者丝毫没有想低估我国地质力学几十年来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发展,相反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在李四光生前指示要开展工作的地质力学研究领域在他身后有了重要的进展,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李四光学术思想的启迪和传承,如马杏垣、索书田的构造解析学,王嘉荫、刘瑞珣的应力矿物,谭忠福、熊成云、汤吉方等的复合构造体系及控岩控矿构造研究、沈淑敏、宁崇质等对区域构造的构造应力场和模拟实验的研究,孙岩的断裂构造带的划分和构造地球化学,杨开庆、董树文的动力成岩成矿作用和地壳物质调整研究,吕古贤等的构造超压的物理化学作用的研究,吴磊伯、覃慕陶的构造体系、构造序次控制花岗岩型铀成矿带矿床和矿体研究,崔盛芹的古构造研究,林潜、马醒华的古地磁研究,王小凤、刘瑞询等的显微构造研究,姜光熹等的X光岩组研究,马宗晋的地球构造和动力学的研究,胡海涛、陈庆宣、孙叶、易明初等对活动构造体系、安全岛现今构造应力场、区域稳定性评价和构造预测、地质灾害预报研究和王成金、吴珍汉、钱维宏等对地球自转动力作用的研究,等等(上述这些研究成果曾先后以专著或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在《地质力学论丛》《地质力学研究》《地质力学文集》《地质力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我们还应特别注意到地质力学在为国民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的优势。由于地质力学侧重具体的构造变形的研究,而构造型式、构造体系的展布及其成生发展规律对于有用矿产的时空展布、工程地基的稳定、地下水的分布、地质灾害等都有着控制的意义,因而系统研究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不仅对研究地壳运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生产实践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非常大的可操作性,地质力学工作方法易为从事实际工作的广大地质工作者所运用。许多地质勘测报告仍然大量记录着用地质力学方法所获得的各项工作成果,这正是地质力学有强大生命力的一个佐证。因此,地质力学工作者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不应因目前信奉经典地质力学理论观点者不多而气馁,应该看到一门科学能否站得住脚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学科在理论上能解决什么科学问题,在实践上能为国民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什么益处。以上所提到的只是经典地质力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事实上,时至今日,地质力学已经发展成为广义的地质力学或新概念地质力学,其在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但这已不是本书所要阐述的范围。
97 评论

粒粒soso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氨基酸和生物资源半导体光电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学报包装工程爆破爆炸与冲击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北京医学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表面技术冰川冻土兵工学报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病毒学报波谱学杂志玻璃钢/复合材料材料保护材料导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材料科学与工艺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研究学报蚕业科学草地学报草业科学草业学报测绘科学测绘通报测绘学报测井技术测控技术茶叶科学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长江科学院院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肠外与肠内营养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城市规划学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传感技术学报传感器与微系统船舶工程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磁性材料及器件催化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大豆科学大连海事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水产学院学报大气科学弹道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淡水渔业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低温工程低温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地层学杂志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进展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地球学报地球与环境地学前缘地震地震地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学地质力学学报地质论评地质通报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地质找矿论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纪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电池电镀与环保电镀与涂饰电工电能新技术电工技术学报电化学电机与控制学报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电路与系统学报电气传动电网技术电源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子显微学报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元件与材料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动力工程动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报动物学研究动物学杂志毒理学杂志锻压技术发光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纺织学报飞行力学非金属矿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分析仪器分子催化分子科学学报分子细胞生物学报分子植物育种粉末冶金技术福建林学院学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辐射防护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复旦学报 医学版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复合材料学报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甘肃农业大学学报钢铁钢铁研究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高电压技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通报高分子学报高技术通讯高校地质学报高校化学工程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A辑高压物理学报高原气象给水排水工程地质学报工程勘察工程力学工程热物理学报工程设计学报工程数学学报工程塑料应用工程图学学报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建筑工业水处理工业微生物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公共管理学报公路交通科技功能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功能高分子学报古地理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固体火箭技术固体力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学报管理评论管理世界管理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光电工程光电子·激光光电子技术光谱实验室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光散射学报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光学技术光学精密工程光学学报光子学报广东农业科学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广东医学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广西植物硅酸盐通报硅酸盐学报贵金属贵州农业科学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国土资源遥感果树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工程海洋湖沼通报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科学进展海洋通报海洋学报海洋渔业海洋与湖沼含能材料焊接学报航空材料学报航空动力学报航空精密制造技术航空学报航天控制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合成化学合成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河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核动力工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技术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科学与工程核农学报黑龙江农业科学红外技术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湖北农业科学湖泊科学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湖南农业科学华北农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华西药学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化工环保化工进展化工新型材料化工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学进展化学世界化学试剂化学通报化学学报化学研究与应用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学报环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昆虫学报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与健康杂志会计研究火工品火力与指挥控制火灾科学火炸药学报机器人机械传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强度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与研究基础医学与临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激光技术激光生物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激光与红外激光杂志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吉林农业科学极地研究计量学报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科学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探索计算机系统应用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力学学报计算数学计算物理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检验医学建筑材料学报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学报江苏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江苏医药江西农业大学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解放军医学杂志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金融研究金属热处理金属学报经济数学精细化工精细石油化工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菌物学报科技导报(北京)科学通报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空间结构空间科学学报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空气动力学学报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矿床地质矿物学报矿物岩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矿冶工程昆虫分类学报昆虫学报昆虫知识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离子交换与吸附理化检验 B, 化学分册力学季刊力学进展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量子电子学报量子光学学报辽宁农业科学林产工业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临床儿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临床检验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流体机械麦类作物学报煤炭学报煤炭转化煤田地质与勘探棉纺织技术棉花学报免疫学杂志模糊系统与数学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膜科学与技术摩擦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内燃机工程内燃机学报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南京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南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南开管理评论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泥沙研究农药学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农业机械学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气候与环境研究气象气象科学气象学报汽车工程强激光与粒子束桥梁建设轻金属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情报科学情报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燃烧科学与技术热带海洋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热带作物学报热加工工艺热科学与技术热能动力工程人工晶体学报人类工效学人类学学报日用化学工业软件学报色谱山地学报山东大学学报 工学版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山西农业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上海环境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天文台年刊上海医学神经解剖学杂志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生理科学进展生命的化学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研究生态毒理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生态科学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生物多样性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报生物加工过程生物数学学报生物物理学报生物信息学生物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生殖与避孕声学技术声学学报湿地科学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化工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实验地质石油物探石油学报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石油钻采工艺时间频率学报时珍国医国药实验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用妇产科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实用肿瘤杂志食品工业科技食品科学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世界地震工程世界地质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世界林业研究兽类学报数据采集与处理数理统计与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数学进展数学年刊 A辑数学物理学报数学学报数学研究数学研究与评论数学杂志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水产学报水处理技术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辑水科学进展水力发电学报水利水电技术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利学报水生生物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研究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四川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四川动物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塑料塑料工业塑性工程学报台湾海峡太阳能学报炭素技术探测与控制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天津大学学报天津医药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天然气地球科学天然气工业天然气化工 C1化学与化工天文学报天文学进展天文研究与技术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铁道学报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通信学报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涂料工业土木工程学报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土壤土壤通报土壤学报推进技术微波学报微电子学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微计算机信息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杂志微特电机微体古生物学报卫生研究无机材料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武汉大学学报 理学版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物理物理化学学报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物探化探计算技术物探与化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北地震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北农业学报西北植物学报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西南农业学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稀土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系统仿真学报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系统管理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细胞生物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纤维素科学与技术现代地质现代化工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现代雷达现代免疫学现代制造工程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学报心血管病学进展新疆地质新疆农业科学新疆石油地质新型炭材料信号处理信息工程大学学报信息与控制畜牧兽医学报循证医学压电与声光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亚热带植物科学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石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岩性油气藏研究与发展管理盐湖研究眼科研究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遥感技术与应用遥感信息遥感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药物生物技术药学服务与研究药学学报冶金分析液晶与显示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医用生物力学仪表技术与传感器仪器仪表学报遗传印染应用泛函分析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光学应用化工应用化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应用激光应用科学学报应用力学学报应用气象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应用声学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数学学报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营养学报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油田化学铀矿地质有机化学有色金属渔业科学进展宇航材料工艺宇航计测技术宇航学报玉米科学预测园艺学报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能科学技术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植物研究运筹学学报运筹与管理杂交水稻灾害学噪声与振动控制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浙江林学院学报浙江林业科技浙江农业学报针刺研究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诊断病理学杂志振动、测试与诊断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郑州大学学报 工学版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植物生态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制冷学报制造技术与机床制造业自动化质谱学报中草药中成药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癌症杂志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表面工程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中国草地学报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地方病学杂志中国地震中国地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力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工程科学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公路学报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国管理科学中国惯性技术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药物中国航海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科学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激光中国激光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科技史杂志中国科学 A辑, 数学中国科学 B辑, 化学中国科学 C辑, 生命科学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中国科学 E辑, 信息科学中国科学 G辑,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粮油学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气象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全科医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软科学中国沙漠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国生物防治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国兽医科学中国兽医学报中国输血杂志中国水产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塑料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陶瓷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中国铁道科学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微生态学杂志中国卫生统计中国稀土学报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烟草科学中国烟草学报中国岩溶中国药房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野生植物资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中国油脂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国造船中国造纸学报中国针灸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华耳科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男科学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中文信息学报中药材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医杂志肿瘤肿瘤防治研究种子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铸造资源科学自动化学报自然科学进展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灾害学报自然资源学报作物学报作物杂志

322 评论

.芒果pai

地质力学由李四光在1921年首创。其后经过长期的尤其是1949年以来广大的地质工作者50年的努力,这一学科得到飞速的发展。它建立了亚洲和我国的重要构造体系以及构造型式,尤其是几个巨型构造体系的生成、发展和演化的研究,如新华夏构造体系、青藏歹字型构造体系、东西向构造带(阴山—天山带、秦岭—昆仑带、南岭等)等。构造型式上有多字型、山字型、歹字型、入字型与帚状等。地质力学认为,地球自转不均衡所产生的水平力量是发生地壳运动和形成各种构造体系的主要原因。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反映出地质力学的全球观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从过去着重研究大陆构造到现今将全球构造和海底构造结合起来研究,尤其是结合海底年代学资料,从发展演化的眼光将构造体系的改造和建造结合起来研究;从构造体系的力学研究逐渐拓展到构造体系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背景方面的研究。地质力学在现今地应力测量和现代地壳运动方式上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它已建立了完善的地应力测量的理论基础、先进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有先进的软件系统,包括地应力数据处理软件、有限元和边界元应力计算软件,可用来处理非线性问题,如岩石的弹塑性、粘弹性、介质的应变软化及硬化、非稳定性破坏过程的应力计算等。此外,在技术方法方面,近来亦有长足的进步,如计算机技术、岩石力学性质的测定、构造应力场的分析和模拟实验。地质力学在油气普查勘探、矿产地质、矿田构造、工程水文地质、地震、地热及地壳稳定性评价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区域稳定性评价上更为突出,如李晓等作出的《1:500万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图》,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图像识别和专家系统等手段,得到了定量化的区域稳定性评价指标和参数。日本学者针对深部地下工程,根据日本岩石的地质力学性状,进行了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岩体稳定性分类。地质力学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加强本身的基础理论研究外,还要发挥自身的优点和特长,尤其是在近代构造活动、现今地应力场测量研究以及矿产和构造体系的联系等方面,要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190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地质力学杂志电子版

    地质力学由李四光在1921年首创。其后经过长期的尤其是1949年以来广大的地质工作者50年的努力,这一学科得到飞速的发展。它建立了亚洲和我国的重要构造体系以及构

    雅轩0310 2人参与回答 2024-05-02
  • 国际地质力学杂志电子版官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构造地质、新构造与地质灾害、地应力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气地质及矿田构造、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等研究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国际工程地质与

    o晴天娃娃o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2
  • 国际地质力学杂志电子版下载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

    燕子060207 2人参与回答 2024-05-05
  • 国际地质力学杂志电子版百度云

    地质力学由李四光在1921年首创。其后经过长期的尤其是1949年以来广大的地质工作者50年的努力,这一学科得到飞速的发展。它建立了亚洲和我国的重要构造体系以及构

    周小米jia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5
  • 国际地质力学杂志

    2013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958篇,同比增长4%,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225篇、EI检索论文8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6篇;出版专著21部。中国地质科

    气球飞哇 1人参与回答 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