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3

童心惠敏
首页 > 论文问答 > 纺织学报编委会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蓝冰蓝

已采纳
纺织学报》的编辑委员会由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专家、教授等在内的26位知名人士组成。2007年成立了新一届编委会,包括海外编委5人,工程院院士6人;建立了审稿人队伍,目前参与稿件评审工作的人员近200人;免费向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团体会员和个人高级会员赠送;优先刊登高级会员的优秀论文等。
259 评论

南瓜冰妈

兼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兼丝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服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浙江省高等学校轻工纺织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纺织出版社编辑委员会委员,《纺织学报》编委。长期从事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承担《现代纺织工艺理论》、《膜与离子》等课程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

147 评论

吃尸体的秃鹰

党的十三大以后,全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蒸蒸日上。丁力于1983年担任上海纺织局副局长以后,积极筹划,认真研究,狠抓技术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组织了一批重大项目的攻关和一大批企业的技术改造,使上海针织、服装、色织、化纤、丝绸、纺机和棉纺织印染的行业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观,建成了针九、针织大楼、针织五厂、中纺机、一纺机、二纺机、联吉涤纶总厂、一丝印、七丝印、二毛、三毛等一大批样板厂和先进企业。有近300多家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从1982年到1993年的10余年中,共筹集各类资金技措投资近70亿元(包括技术设备引进近4亿美元),比前30年的技措投资总和增加22倍,加速了上海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全局固定资产原值从94亿元上升到27 亿元,净值从41亿元上升到05亿元,全局系统的劳动生产率(元/人年)由8万元/人年上升到5万元/人年。为了提高化纤原料的自给率和生产水平,1988年,在丁力的全力争取下,经有关领导机关批准,上海纺织系统兴建7万吨聚酯项目——上海纺织涤纶总厂,由上海化纤公司承建。当时该项目是上海纺织局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经论证于1989年由上海市建委、计委、经委批准了扩初设计,总投资2亿元,工程分两期,第一期年产37000吨(日产120吨);第二期年产33000吨(日产100吨)。该项目由丁力任总指挥,1990年组团去国外实地考察,参观了美国杜邦公司和德国吉玛公司的技术和设备情况,经过分析,了解到当时国际上的聚酯单线生产能力以日产200吨在技术、经济上较为合理,而且日产200吨与100吨的生产线设备价格相差不大,经过全面调查分析后,再复核了原来的扩大初步设计,果断决定调整方案,在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日产200 吨的生产线,采用技术上较先进、价格也适当的吉玛公司设备。这项决定得到了上海三委的同意和纺织工业部领导的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丁力善于抓住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深入现场,调研解决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工程于1994年7月完成,一次开车成功。最后投资费用比原计划减少了1200万美元,生产的产品一等品率达8%,当年就实现产值(不变价)3亿元,销售收入4亿元,出口创汇313万美元,实现利润2729万元。该项目被上海市政府誉为市优秀工程项目,也是当时国家计委批准的8个7万吨聚酯项目中第一个投产的项目。1992年,国家决定为纺织工业设立“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引进技术国产化”专项,引进清梳联、精梳机、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片梭织机及相关关键配件的制造技术。丁力抓住这个机遇,会同上海的有关纺机、纺器厂的领导八次上北京汇报,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理解,最终获得引进德国赐来福238型自动络筒机,意大利马佐里精梳机,日本丰田JAT600型喷气织机及综架、边撑等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上海纺机厂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上海有关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了纺织企业的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有利于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丁力在以上项目的实施中,积极组织技术交流,认真进行设备的选型与谈判,并灵活运用各项政策,争取最优的选择。例如在中纺机引进喷气布机的谈判中,利用两家日本纺机公司都想争取项目的商机,通过艰苦的谈判,把丰田公司转让技术的费用从开价120万美元压到25万美元。1988年,上海市政府为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提出了14 个重点工业会战项目,其中“多功能涂层复合织物”项目由上海纺织局承担,丁力任该项目的会战领导小组组长。他从组织上加强领导,技术上层层把关,亲自选点落实任务,经讨论共确定68 个攻关课题,组织全市各大学、有关研究院所、企业等100多个单位开展课题攻关招标活动。在会战项目进行中,他始终抓住重点,及时组织力量解决。如原来PU转移涂层的转移纸使用寿命短,常会发生断裂。丁力直接与攻关组人员一起研究,采取措施,并提出调整工艺参数,将运转速度、转移纸的张力等都进行了调整,同时积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水平,使转移纸的使用寿命由2-3次延长到20次。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共鉴定了39项成果,获上海市科技振兴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与此同时,还开发了纺织新产品18类、50余种,为纺织局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方向开拓了新途径。1989-1992年期间,上海共生产了5670多万米各类涂层产品,产值达84亿元,创利3000万元,创汇700万美元。丁力一贯重视科技开发和研究工作。在他担任副局长期间,从1985-1993年的八年中,上海纺织系统共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36项,纺织工业部科技成果奖100项,上海市科技成果奖98 项。在他兼任纺织科学研究院院长期间,更直接主持拟定了上海纺研院的科研规划,审定科研项目,落实研究任务,对推进上海纺织系统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丁力十分重视开展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1984年,他代表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与上海市贸易促进会、香港雅式公司商定每两年一次在上海举办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该展览会延续至今不间断,已成为上海具有国际影响的最大展览会之一,对了解和交流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扩大眼界,促进新产品的开发,都有重要的影响。此外,他在与国内外纺织界的交往中,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凡对发展我国纺织技术有利的事,他都乐意热心促成,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丁力在科技界承担了多种社会职务。他曾担任两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两届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一届上海市杨浦区科协主席,两届上海市科协委员,多年担任《纺织学报》编委会主任,1996年曾被评为中国科协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先进个人。丁力对人才培养十分热心。从1986年起,连任上海市纺织局的高级技术职称评委会主任,1989年起连任两届上海市工业系统教授级高工的评委,1988-1992年连任两届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委。曾多次应东华大学的邀请担任硕士生、博士生答辩评委,为上海纺织系统的人才培养做了大量工作。丁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写过许多学术文章。2002年起应中国纺织出版社约稿,组织了一批国内的棉纺专家经过两年的努力编写了《棉纺手册》(第三版),共200万字,已于2004年10月出版。丁力亲任主编,为手册的编写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丁力几十年来为我国纺织科技事业辛勤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是有权威的学术带头人。丁力为人诚恳,作风踏实,治学严谨,品格高尚,在我国纺织界深受人们敬重。

185 评论

相关问答

  • 纺织学报编委会

    党的十三大以后,全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蒸蒸日上。丁力于1983年担任上海纺织局副局长以后,积极筹划,认真研究,狠抓技术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

    小红红黑黑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纺织学报编委会名单

    党的十三大以后,全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蒸蒸日上。丁力于1983年担任上海纺织局副局长以后,积极筹划,认真研究,狠抓技术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

    奶油不够变球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纺织学报编委

    《纺织学报》的编辑委员会由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专家、教授等在内的26位知名人士组成。2007年成立了新一届编委会,包括海外编委5人,工程院院士6人;建立了审

    蛋的故事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纺织学报编委会怎么样

    《纺织学报》的编辑委员会由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专家、教授等在内的26位知名人士组成。2007年成立了新一届编委会,包括海外编委5人,工程院院士6人;建立了审

    我的宝贝叫小啦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纺织导报和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国外的一些期刊比较好

    ellegirlme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