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5

陽-iYummy
首页 > 论文问答 > 土壤学论文题目推荐怎么写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白羽蓝翎

已采纳
法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及其启示  法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在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就整个行业而言,任何单一化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设计方法,最终都将遭到社会的抛弃。但就个体而言,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一个设计师又不得不追求个性化、专门化的工作方式。因此,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而言,我们只能“就人论人,就事论事”,绝不能以偏概全,用几句口号来概括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理念。对于同样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此外,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总的来说,法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就像“潜能布朗”所说的,每一个场地都有巨大的潜能,要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  2 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实体比较容易受到关注,而空间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们目前的设计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质实体景物,对软质实体景物相对忽视,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邻里空间的联系等等注重不够,形成各种堆砌景物的设计方法。因此,注重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塑造,强调空间胜于实体的设计理念,针对视觉空间领域进行整体设计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第十一章说:“……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也就是说,实体“有”之所以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是因为空虚处“无”起着重要的配合作用。  3 注重时效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园林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地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因此,设计师提出将运动中的花园作为自然持久的作品。所以风景园林师必须认真研究时间性和时效性因素,注重园林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以塑造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园林景观。一个园林景观作品的诞生,就像一个婴儿出世一样,他本身的生长、变化过程就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愉悦和满足。不要期望园林景观作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那样将会失去很多乐趣。  4 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5 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  “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高度概括设计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现手段,是简约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简约的设计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减少细枝末节过多的纠缠,以求少走弯路,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也就是“最小干预”的原则。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  6 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在近邻德国的影响之下,法国风景园林师逐渐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关于生态,有几点需要进一步阐述。首先,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不是光靠风景园林师就能够解决的,园林景观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生态理念,更多的是呼吁政府、公众的关注生态环境,更多的是表明一种姿态;其次,风景园林师提出的生态理念与生态学家、环保组织提出的生态理念还有一定的差别,他们所关注的内容虽有着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根本上却具有不同的层面,否则社会就不需要风景园林行业了;最后,如若完全从生态原理出发,设计师往往会陷于极端而难以被社会接纳。  法国风景园林师并没有天天把“生态”挂在嘴边,呼喊各种“生态”口号,而是努力把生态理念落实在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上。生态学的本意,是要求风景园林师要更多地了解生物,认识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赖的生存方式,将各个生物的生存环境彼此连接在一起。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具有整体的意识,小心谨慎地对待生物、环境,反对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为。不能把生态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大量种树、提高绿量。此外,生态学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以自然为师,研究自然的演变规律;要顺应自然,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减低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建园林景观类型,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要尊重场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等。因此,荒地、原野、废墟、渗水、再生、节能、野生植物、废物利用等等,构成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念中的关键词汇。  7 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  自然与人工,是贯穿整个园林景观发展史中的对立统一体,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既是某种园林景观形式、风格、类型的衡量准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来决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来说,在城市环境中,应较多地考虑到人工与自然结合,考虑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随着离城市环境的远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渐增强。  园林景观设计实际上反映出设计者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并通过设计手段加以表现。在各种园林景观形式中,自然始终是设计的源泉。风景园林师对自然的认识、理解的程度,如何处理自然与人工的关系,是其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8 注重科学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边缘性学科,与多门学科交叉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如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美学等等。因此,风景园林师应采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个学科特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调科学的设计方法。  但是,园林景观设计又是统筹和综合的技艺,任何一门单一的学科都取代不了园林景观设计。因此,就某一个项目而言,我们可以重点突出某一学科的特点,但是就整体而言,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特性并不可取。在一个复杂而充满变动的社会,单一性的景观设计趋向是难以为继的。现在这种不分场地、不分环境的强调绿廊、湿地的做法,实际是对生态学的误解,是在破坏生态环境,也造成园林景观的单一性和趋同性,最终必将像国际建筑那样遭到抛弃。  9 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  在一个越来越强调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社会,个性体验、个人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保证。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并非鼓励个人刚愎自负或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而是强调个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态、对艺术、对历史等等的独特理解、在旅行中的独特体验、以及个性化的设计表现手法,强调个人对园林景观内涵与本质的独特认识。  对中国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启示  近10年来,中国的园林景观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面对开放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市场,面对各行各业、尤其是境外设计师的激烈竞争,中国的风景园林师如何提高行业的门槛,并确立自身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如何抵御外来文化的全面入侵与占领,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研究借鉴西方先进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同时,加深对本土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研究与认识,营造既符合“全球一体化”趋势、又具有本国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避免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完全丧失自我,以致被世界文化所淘汰,是每一个中国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  大量的园林景观建设项目和低劣的设计施工水准,造成中国现代园林景观整体行业欣欣向荣,设计作品却粗制滥造的矛盾局面,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园林景观行业的健康发展。学习、研究西方现代园林景观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对推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然而,无论是学习西方经验,还是继承中国传统,都应以科学、严谨、全面的治学态度,注重其内涵与本质的研究,反对各种形式的断章取义、惟我所用。因此,法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与设计理念,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  1 规范行业管理,完善竞争机制  只有在一个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才会有好的从业人员和好的作品出现。在国外严肃的设计师看来,中国还没有形成出“作品”、出“精品”的氛围;在国内设计师眼中,缺乏公平竞争机制、混乱无序的市场也不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走规范化、市场化之路,完善竞争机制,是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2 深入理论研究,反对形式主义  应加强对东、西方园林景观历史与文化内涵的研究,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其理论、理念,力求抓住园林景观本质性的内容,反对各种不求甚解的简单抄袭和形式主义风气。当中国人还在表面化地研究老子的学说时,外国同行则将其奉为研究空间理论的鼻祖,深度挖掘其理论的精华和实质。我们的园林设计不应一提到中国本土文化,就是仿古建筑,就是风水图形,就是金木水火土、阴阳八卦等等;一提到西方文化,就是欧式建筑、机械的平面构成,就是各种图案、色块,就是各种“风格”、“风情”等等。要提倡脚踏实地的研究作风,反对不求甚解的商业炒作。  3 借鉴西方方法,研究本土问题  学习、研究西方现代园林景观,首先要了解西方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要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适用的范围、场所。不能盲目照搬,表面化地将各种各样的风格特征都弄到自己的花园里来。我们应注重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并借此来研究中国的问题。要注重在观念上的学习和研究,反对粗浅的模仿和抄袭。  4 提倡未雨绸缪,杜绝急功近利  尽管目前我们的园林景观市场表面上看来是一片“欣欣向荣”,热火朝天,但是,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们的园林景观行业给我们、给后人留下哪些东西?现在看来,留下来更多的是遗憾,是若干年后人们不齿于面对的园林景观垃圾,是对园林景观资源与文化的糟蹋和破坏。如此急功近利、东拼西凑下去,中国的园林景观行业将走向没落,甚至遭到全人类的唾弃。  结语  大篇幅的比较和研究,最终目的都是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通过踏实的工作在我国出现一些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到底何谓好的园林景观作品?一个好的作品,是不能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应该从场地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景观。许多有识之士,许多境外严肃的设计师,都在强调对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本土化研究,都在探索营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园林景观之路。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就像园丁一样,要充分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要精心选育适合这片“水土”的种子,并加以精耕细作、悉心呵护,使其健康成长。  --------------------------  广泛浏览,确定题目  相关论文寻找,数量十几到二十篇。  研读,每篇概括总结,将要点纳为己用  将所有论文要点归纳总结,凑自己的论文。
134 评论

养鱼的老头

1945年,于天仁大学毕业后,由虞宏正教授推荐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任技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所归中国科学院领导,改名为地质研究所。于天仁任助理研究员。1953年1月,地质研究所的土壤室组建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于天仁仍任助理研究员,兼任土壤研究所学术秘书至1957年。土壤研究所建立后,科技人员迅速增加,工作条件大有改善,为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于天仁从我国国情和土壤特点出发,认为研究水稻土和红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他从40年代末开始研究我国红壤的化学性质;1953年开始系统研究水稻土的氧化还原性质。他认为,水稻土中氧化还原状况的周期性剧烈变化是水稻土不同于旱地土壤的主要特点,也是影响水稻生长和水稻土形成的主要化学因素。1958-1960年,在他的主持下,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总结农业丰产经验,在田间和室内进行了多学科、综合性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大量实验研究材料。1961年,他与有关人员合作编写了《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一书。该书涉及研究领域之广、第一手材料之多是空前的,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籍。 根据土壤化学的发展和本人的科研实践,于天仁认为研究土壤中带电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表现可以揭示土壤中化学现象的本质,并为土壤的合理利用和改良以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他的建议下,土壤研究所于1961年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土壤电化学研究室,于天仁担任室主任。从此,我国的土壤电化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30年来,于天仁作为学科带头人,与全室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对土壤电化学开展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土壤电化学学科日趋成熟,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实行改革开放后,于天仁先后应邀赴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比利时、法国、瑞士、意大利、加拿大等国访问,讲学和合作研究;参加在国外和国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多次被邀请为大会报告人,并曾担任国际水稻土学术讨论会(1980年,中国)组织委员会秘书长,论文集副主编,以及第十四届国际土壤学大会(1990,日本)Ⅰ-2专题讨论会的召集人。 1983-1987年,于天仁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为提高土壤化学科研水平,他先后三次组织举办现代土壤化学研讨会,请有关专家授课。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土壤化学原理》(1987年)、《土壤分析化学》(1988年)和《土壤发生中的化学过程》(1990年)三部著作,深受广大土壤工作者的欢迎。于天仁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善于独立思考。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开拓土壤电化学研究领域和研制离子选择性电极时,这两项工作在国际上尚处于萌芽阶段,在国内还未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他通过科学分析,预见到这些工作的广阔前景。在重重困难面前,他坚韧不拔,信心十足,埋头苦干,终于取得突破。他治学严谨,对工作有高度责任感,严于律己,对人要求也严。他提出的研究课题都经过深思熟虑,有的还做了预备性试验。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布置任务时,不仅提出目标和要求,而且还指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并经常和他们一起进行实验、试制或野外现场测定等工作。对他们的工作从研究方法到结果的处理总是详细了解,认真指导;对他们撰写的论文,更是仔细审阅,逐字逐句推敲修改。 他工作勤奋,惜时如金,经常讲,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他不但按时上下班,晚上和节假日也极少休息。春节向他拜年,往往只有在办公室才能找到他。工作紧张时,他更是争分夺秒,通宵达旦地工作。许多青年科技工作者都跟不上他的“快节奏”。于天仁是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土壤生物学和肥力》杂志(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在德国出版)的编委。他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研究生4人;发表学术论文120 多篇(其中用外文撰写的40多篇),编著中、英文学术著作13 部。由于他对土壤科学的重要贡献,1979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受到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奖励。

186 评论

guokeren555

本科毕业论文还是硕士毕业论文?可以找导师咨询

192 评论

蛋的故事

建议你多看看相关的文献,如汉斯的(土壤科学),文献免费下载查阅

82 评论

布丁无敌

你可以看下(土壤科学)吧,应该是有相关的资料让你参考学习的吧

202 评论

相关问答

  • 土壤学论文题目推荐怎么写

    你可以看下(土壤科学)吧,应该是有相关的资料让你参考学习的吧

    风舞飞雁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土壤学论文题目推荐

    我可以完成,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吧

    hocc豆叮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土壤学论文题目推荐大学

    建议你去看下汉斯出版社得(土壤科学),里面都是别人发表的论文,你看下别人的论题

    爱在身边111 1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土壤肥料学论文题目推荐

    湖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年排放量估算 阿维菌素在柑桔园中的残留降解行为研究 镉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积累与分布研究 太湖湖滨带沉积物磷污染特征研究 太湖典型入湖河流底泥

    颂美装饰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土壤地理学论文题目推荐

    网上不是很多么?

    与口水长流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