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32

花小卷2010
首页 > 论文问答 > 研究和编辑人体基因属于什么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玫瑰1111

已采纳
基因一般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化学生物都在研究的。
111 评论

兜兜兜尔

《重新设计生命》([英]约翰·帕林顿)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sssk    书名:重新设计生命作者:[英]约翰·帕林顿译者:李雪莹豆瓣评分:8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年份:2018-5-1页数:354内容简介:这本书是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科普类书籍。近年来在国际上,基因组编辑技术开始用于白血病、艾滋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上。我国“十三五”发展计划将重点发展基因组编辑技术,了解这一技术对于大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书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者是牛津大学细胞分子研究的专家,对基因组编辑技术有着领先地认识。这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科普著作。作者从人类最初的基因工程研究开始,全面讲述了基因工程的发展,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生物育种、临床治疗、农业、科研领域的运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在基因组编辑的过程中,找到一把自带“导航系统”的“基因剪刀”至关重要。CRISPR/CAS9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基因剪刀”,因其构成简单、编辑效率高且容易操作,成为基因组编辑炙手可热的工具。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治愈HIV,遗传疾病甚至癌症的方法,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危机、建立疾病研究模型甚至改造人类基因。然而,如果我们真的要把基因组编辑的巨大潜力用于人类,那么全面了解这项技术的影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决定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否真的应该开启人类设计生命的新纪元。作者简介:约翰·帕林顿,牛津大学细胞分子学教授、分子药理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院士,著名的媒体科普类专栏作家,著有《更深的基因组:为什么人类基因组比眼睛更多》。他曾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如《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发表80余篇专业文章。约翰·帕林顿主要研究生殖和早期胚胎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理解细胞信号传导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方法。

262 评论

紫色的花瓶

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或者动物生理,细胞工程。

336 评论

小老虎山大王

分子生物学,也有遗传学的

150 评论

apple樱子

人体基因,又称人类基因体,是指人的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体染色体、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以胸腺嘧啶(T)、腺嘌呤(A)、胞嘧啶(C)和鸟嘌呤(G)四种碱基排列成碱基序列,其中A与T之间由两个氢键连接,G与C之间由三个氢键连接,碱基对的排列在DNA中也只能是A对T,G对C。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全世界的生物学与医学界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调查人类基因组中的真染色质基因序列,发现人类的基因数量比原先预期的少得多,其中的外显子,也就是能够制造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只占总长度的5%。当一个或多个基因发生不正常表现时,便可能会使某个相对应的表型产生一些症状。遗传异常的原因包括了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是三联体扩张重复突变(triplet expansion repeat mutations)。如果受损的基因会从亲代遗传到子代,那就会成为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知有大约4000种遗传疾病,囊肿性纤维化是其中最普遍的疾病之一。科学家通常会以群体遗传学的方法进行遗传疾病的研究,对于疾病的治疗,则是由一些经过临床遗传学训练,且同时也是遗传学家的医生来进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使遗传检测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检查出一些与基因有关的疾病,并且改进治疗方法。父母能够透过遗传咨询来侦询一些遗传症状的严重性、遗传的机率,以及如何避免或是改善这些症状。

258 评论

倾城闸北摄影

找个好导师就行了,其他的靠后。

205 评论

爱逛DP的小吃货

这次获诺奖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是什么?它的终极用途其实是医学

233 评论

十米之上

基因最初是遗传学家们提出来的概念,即使是现在遗传学研究的核心仍然是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分子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基因组学均是遗传学的更进一步延伸

217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