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8

墨剂先生
首页 > 论文问答 > 现代语言学期刊属于几类刊物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oemai0505

已采纳
方向不同,一类只有科学,,,,,
214 评论

微微的辣

幽兰,《清华学报》 2 , 1925 。 The Bones of Sincheng ,《中国科学社论文专刊》 31 , 1926 。 安阳发掘报告发刊语,《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29 ,页 1-2 。 小屯地面下情形分析初步,《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29 ,页 37-48 。 殷商陶器初论,《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29 页 49-58 。 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虚之经过及其重要发现,《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0 ,页 219-252 。 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0 ,页 337-348 。 现代考古学与殷虚发掘,附载于《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0 ,页 405-410 。 俯身葬,《安阳发掘报告》第三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1 ,页 447-480 。 发掘龙山城子崖的理由及成绩,《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 1 , 1931 。 “Archaeology,” In: Symposium On Chinese Culture , , by Sophia H Chen Zen, Shanghai : China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31, 515- 安阳最近发掘报告及六次工作之总估计,《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3 ,页 559-578 。 安阳发掘报告编后语,《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44 ,页 729-733 。 殷虚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庆 祝蔡元培 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 1933 ,页 73-104 。 城子崖报告序,《城子崖》,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1 , 1934 ,页 11-17 。 “Summary of Recent Archaeological Work in China ,”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 V IV, Canada , 1934, 2815- 中国考古之学过去与将来,《东方杂志》 7 , 1934 。 田野考古报告编辑大旨,《中国考古学报》第一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36 ,页 1-2 。 民族学发展之前途与比较法应用之限制,《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 1941 。 古物,《中央日报》全国美展特约论文, 1943 。 远古石器浅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第一次专题展览会》, 1943 。 小屯地面下的先殷文化层,中央研究院《学术?刊》 2 ( 1944 ): 1-14 。 研究中国古玉问题的新资料,《六同别录》中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 1945 ,页 1-3 ;又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3 ( 1948 ): 179-182 。 中国考古学报前言,《中国考古学报》第二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47 ,页 1-2 。 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48 ,页 1-100 。 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篇-锋刃器,《中国考古学报》第四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48 ,页 1-70 (稿 存上海);又刊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4 , 1952 。 跋彦堂自序,《小屯第二本‧殷虚文字甲编》,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报集之 2 , 1948 ,页 14-16 。 豫北出土青铜句兵分类图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2 ( 1950 ): 1-17 。 瑞岩民族学调查初步报告 ── 体质,《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文献专刊》 2 , 1950 。 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础,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1 , 1950 。 中国民族之始,《大陆杂志》 1 ( 1950 ): 2-5 。 博物馆与科学教育(中央广播电台讲演辞 1944 ),索子明着故宫文物浅说代序, 1950 。 值得青年效法的 傅孟真 先生,《自由中国》 1 , 1951 。 中国史前文化,《大陆杂志》 11 ( 1951 ): 1-5 。 从人类学看文化(联合国中国同志会第三十五次座谈会讲辞),《大陆杂志》 11 ( 1951 ): 356-363 。 傅孟真 先生领导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几个基本观念及几件重要工作的回顾),《傅所长纪念特刊》,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 1951 ,页 11-19 。 殷虚有刃石器图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3 下( 1952 ): 523-619 。 小屯陶器质料之化学分析,《台湾大学傅故校长斯年先生纪念论文集》, 1952 。 关于台大考古人类学系之创设,《台大文摘》 4 , 1952 。 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之经过,《大陆杂志》 7 ( 1952 ): 219-225 。 北京人的体质与生活,《大陆杂志》 10 ( 1952 ): 321-329 。 跪坐蹲居与箕踞,《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4 ( 1953 ): 283-301 。 考古人类学刊发刊词,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 , 1953 。 关于在中国如何推进科学思想的几个问题,《自由中国》 9 ;又《三民主义半月刊》 19 , 1953 。 太平洋科学会议的性质与成就,《中国一周》 191 , 1953 。 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民主评论》 4 , 1954 。 太平洋科学会议(联合国中国同志会第八十八次座谈会讲辞),《大陆杂志》 4 ( 1954 ): 3 04-306 。 从中国远古史的几个问题谈起,《中央日报地图周刊》八周年 400 期纪念, 23 。 台湾大学现行招生办法之商榷,《自由中国》 9 , 1954 。 如何办科学馆,《中国一周》 211 , 1954 。 “Notes on Some Metrical Characters of Calvaria of the Shang Dynasty Excavated from Houchiachung, Anyang,”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1 ( 1954 ): 549-558 。 “Importance of the Anyang Discoveries in Prefacing Known Chinese History with a New Chapter,”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 91-102 。 “Studies of Hsiao-t'un Pottery : Yin and Pre-Yin,”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 103-117 。 “Diverse Backgrounds of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he Yin Dynasty,”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 119-129 。 对于丁文江所提倡的科学研究几段回忆,《中央研究院院刊》 3( 1956 ):155-160。 论追求真理应该从认识自己身体作起,《中央日报》, 5 。 试论中国文化的原始,《中央日报学人》 1 , 2 。 殷虚陶器研究报告序,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8 , 1956 。 人之初,《中央日报学人》 12 , 18 。 论道森氏晓人案件及原始数据之鉴定与处理,《现代学术季刊》 2 , 1957 。 “Pattery and Bronze of the Yin-Shang Period,”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9/10 , 1957 。 “Hunting Records Faunistic Remains and Decorative Patterns from the Archaeologial Site of Anyang,”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9/10 , 1957 。 殷虚白陶发展之程序,《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8 下( 1957 ): 853-882 。 由?形演变所看见的小屯遗址与侯家庄墓葬之时代关系,《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9 下( 1958 ): 809-816 。 ?形八类及其文饰之演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0 上( 1959 ): 1-69 。 殷虚建筑遗存序,《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殷墟建筑遗存》,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2 , 1959 ,页 1-4 。 “Examples of Pattern Dissolution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pecimens of Anyang ,” Artibus Asiae 1/2(1959): 138-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ew York 文化沙漠,《自由中国》 10 , 1959 。 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国际会议开会辞,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5/16 ,1960。 我与中国考古工作(口述,由李青来笔记),《新时代》创刊号, 1961 。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Collier's Encyclopedia , New York , 故院长 胡适 先生纪念论文集序,《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4 上( 1962 ): 1-3 。 “Some Anthropological Prodlems of China : Reconsidere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of Asia ,” Second Bienni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我在美国的大学生活,《传记文学》 5/6 , 1962 。 Chinese People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20 , 1962 。 我的记忆中的 梅月涵 先生,《清华校友通讯》 2 , 1962 。 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3 ( 1962 ): 351-370 。 侯家庄 1001 号大墓序,《侯家庄第二本‧ 1001 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3 , 1962 ,页 1-3 。 殷商时代装饰艺术研究之一(比较觚形器的花纹所引起的几个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4 下( 1963 ): 699-739 。 “Foreword in Kuang-Chih Chang's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黑陶文化在中国上古史中所占的地位,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21/22 , 1963 。 古器物研究专刊发刊辞,《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4 ‧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一本, 1964 ,页 3 。 古器物研究专刊序,《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 之 4 ‧ 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一本, 1964 ,页 5-10 。 殷商时代青铜技术的第四种风格,《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5( 1964 ):343-351 。 南阳 董作宾 先生与近代考古学,《传记文学》 3 , 1964 。 想象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之比较(历史博物馆专题讲辞),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丛刊》 3 , 1965 。 「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及其所引起之问题,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14 , 1965 。 回忆中的 蒋廷黻 先生,《传记文学》 1 , 1966 。 如何研究青铜器,《故宫季刊》 1 , 1966 。 关于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的一般问题和建议,灵辉译,《新时代》 7 , 1966 。 二十五年来之中央研究院,《星岛日报创刊号廿五周年论文集》, 1966 。 大龟四版的故事,《 董作宾 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集》,台北, 1966 。 红色土时代的周口店文化,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16 , 1967 。 我的初学时代,《传记文学》 3 , 1967 。 自由的初意,《自由谈》 4 , 1968 。 考古琐谈(一)──古物保存法颂布后所引起的第一个问题(一),《自由谈》 5 , 1968 。 考古琐谈(二)──敦煌学的今昔,《自由谈》 6 , 1968 。 考古琐谈(三)──古生物得到了中国法律的庇护,《自由谈》 8 , 1968 。 考古琐谈(四)──牙的故事二则──中西学术界治学态度的一幅对照,《自由谈》 10 , 1968 。 华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别、分布与编年,《大陆杂志》 4 , 1968 。 斝的形制及其原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9 上( 1968 ): 335-350 。 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附载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40 下( 1968 ): 913-944 。

253 评论

hua爱美食

回答 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 按这个分的基本是地方性的机构的一种分法,每个地方的分类不太一样。 一般期刊等级的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2、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更多5条 

326 评论

tonyxiaozb

检索了一下现代语言学这个名称,但是没有检索结果,你确定你发的期刊名称是对的吗,建议再核实一下。

256 评论

屠夫糖糖

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 并非政府行为。

360 评论

相关问答

  • 现代语言学期刊属于几类刊物

    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

    昆山angelababy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现代语言学期刊属于几类

    杂志属于A类还是B类,一般在它的封面或封底有标注。没有标注的,一般是不入类的。A类期刊分为一、二、三级,凡被SSCI、A&HCI收录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学校一般

    小小爱人小姐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现代语言学期刊属于几类文献

    有些单位归为A、B、C、D四类,但现在大多归为省级 国家级  学报  核心 。

    叶子晓桐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现代语言学期刊属于几类杂志

    《现代语言学》是一本关注语言学领域最新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语言学领域最新动态,研究进展及前沿报道、学者讨论和专业评论等多方面的论文。[1] 在第

    littleCargod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现代肿瘤医学属于几类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是指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准后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1、《中国社区医师》: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2、《医学

    嫣雨飘零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