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0

文武大叔
首页 > 论文问答 > 生物技术文献综述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obert8727500

已采纳
综述是某一领域里的进展,经整理后整理出来的文章,一般都是由比较权威的专家来撰写 只要你在检索栏打上关键词,一般会在标题那里写明综述字样
120 评论

妹喜儿lady

内容主要有动植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基础研究及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食品、环保方面的应用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有关的商品、产业化信息、政策、法规等。可供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及企业有关人士的跟踪参考。跨越世纪的1997-2007年,发表国际国内最早的转基因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oviduct bioreactor)和系统遗传学(以及遗传学发展三时期)概念、理论和原理的论文。《生物技术通报》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及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刊物。2008年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首批进入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农、牧、林、渔及医学、轻化等领域中生物技术研究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成果与发展趋势,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物工程的应用、新的实验技术与方法等。 顾问:卢良恕、李载平、王涛、范云六、丁勇、贾士荣主任:沈桂芳副主任:梅方权、黄大昉、章力建、安道昌、雷茂良、孟宪学、李思经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王海波、邓子新、石燕泉、孙国凤、成卓敏、朱玉贤、朱祯、朱鑫泉、阮力、李秀兰、吴祥甫、何家禄、辛志勇、陈永福、周永春、张启发、郑康乐、赵琦、贾继增、郭三堆、唐纪良、童光志、曾邦哲、蔡幼民。主编:沈桂芳 一、栏目及其内容专家 论坛 专家对当前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中的大事、要事及热点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综述与专论 论述生物技术领域某学科国内外前沿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某重点课题的研究进展。技术与方法 新的或改进的实验技术、检测手段及方法。研究 报告 某项实验研究的试验材料、技术与方法、结果与讨论。成果与应用 介绍某项成果的开发与应用情况(含技术方法和经济效益)。可附上与文字配合的黑白照片2~3张;每篇1500~3000字。其 它 报道重要生物技术会议,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令,重点实验室与公司介绍等。要求:每篇500~1000字。二、投稿要求及说明文章要求:(1)第一作者请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职务、研究方向;(2)中英文题目要一致,每篇文章要有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5~8个关键词;(3)附主要参考文献,每篇文章最好6000字左右。(4)表格请使用三线表格式,标注表题。(5)如需用图片说明,请提供黑白的清晰照片,并附上图题、图注。(6)针对“研究报告”类文章,试验结果除了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外,还需附以文字对重点内容加以描述、说明。此外,图表中的指示性数字、符号等所代表的具体内容要在图下加注解释(例如,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条带M,1,2,3…分别是哪种物质)。(7)作者在对某一专题、或是某一研究领域进行综述时,需要对收集的文献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明晰文章论点,并对选题做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论述。最后,在全面、深入地分析、评价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合理化预测,且提出严谨、有价值的建议。综述是本刊的重点栏目之一,作者在投综述类文章时,需要对专题的发展过程,或是前人研究历史做清晰、有条理的论述,避免大量文献的堆砌。此外,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最好是近5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一律用文后参考文献的形式,所引用的参考文献需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且与文后参考的序号相对应。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1) 作者,书名.地址: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例:刘良式,植物分子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杜,1998,40~48.(2) 作者,作者,等.文章题目.刊名,年,卷(期):页码.例1: 朱立煌,徐吉臣,陈英,等.用分子标记定位一个未知的抗稻瘟病基因.中国科学(B辑),1994, 24:1408~1502.请勿一稿多投,稿件文责自负,1个月后如未收到录用通知可投他刊。邮寄打印稿1份并同时发送电子稿。

255 评论

小美人杰西卡

生物综述(细胞篇)作者:未知 当然这仅是人为地划分,这些方面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连的,一定要把细胞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一定要把生命过程和细胞组分的结构和功能联系起来。 既然细胞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把发育和遗传联系起来,细胞分化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因为就整个有机体而言,遗传特点不仅显示在长成的个体,而是在整个生命过程不断地显示出来。在细胞水平,细胞的分化也就是显示遗传特征的过程。 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是红细胞中血红素的转换。人类胚胎早期的红细胞中首先出现胚期血红素,后来逐渐被胎儿期血红素所代替,胎儿三个月之后,后者又被成体型血红素所代替。关于这些血红素已经有很多研究例如它们各自由那些肚链组成,这些肚链在个体发育中交互出现的情况,它们各自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各个肽链的基因位点,以至基因的结构都已比较清楚,工作可以说是相当深入了。 但是,追根到底有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甚至没有解答——这也适用于关于其他细胞的终末分化的研究。 实现了终末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了转变为其他细胞类型的潜能,只能向一个方面分化。例如红细胞,虽然发生血红素的转换,但不能转变为其他类型的正常细胞,与胚胎细胞相比,它们的情况要简单些,因为胚胎细胞在尚未获得决定的时候是具有广泛潜能的。拿中胚层细胞来说,它们既可以分化为肌细胞,也可以分化为前肾细胞、血细胞、间质细胞等。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往往乐于使用培养的细胞,它的优点是可以提供足够量的细胞做生化分析,并且只有一种细胞,材料比较单一,分析结果方便。但是对于某些方面的研究则有不足之处,因为细胞在任何一个有机体里都是处于一个社会之中,和别的细胞不同程度地混杂在一起,在其生命活动中不可能不受到相邻的其他细胞的影响,甚至是相邻的同类细胞的影响,其处境要比培养的细胞复杂得多。因此为了研究在一个细胞群中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关系,细胞社会学被提了出来。 细胞社会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不同细胞或相同细胞的相互识别,细胞的聚集与粘连、细胞间的交通和信息交流,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的相互影响,甚至还可包括细胞群中组织分化模式的形成。有些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料,从细胞社会学的角度有目的地深入下去一定会提供更系统的,有用的信息。由于细胞社会学是以细胞群体为对象,而且有些问题也是发育生物学需要了解的,发展下去很可能它会成为细胞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的桥梁。 展望细胞生物学的研究,除了关于各细胞组分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对各种生命现象的研究还要继续深入外。研究是什么原因使得基因能够有序地选择性地表达,可能会成为今后重点研究的问题。此外细胞社会学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知这里面有没有你能用到的信息

202 评论

卓木木收藏

你把你想找的文章的关键字 搜索下,就出来了啊

94 评论

Hello糖咖啡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在国内国外,都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把“文献”与“情报”,“文献学”与“情报学”等同起来,虽然这种等同未必适宜,但却反映了文献在情报活动和科学中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区分文献类型或形式有多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文献在科学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在:(1)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结果的最终表现形式;(2)是在空间、时间上传播情报的最佳手段;(3)是确认研究人员对某一发现或发明的优先权的基本手段;(4)是衡量研究人员创造性劳动效率的重要指标;(5)是研究人员自我表现和确认自己在科学中的地位的手段,因而是促进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活动的重要激励因素;(6)是人类知识宝库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与此类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构成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知识、载体和记录 文献综述有两种,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经常会发在专门发Review的杂志上,或者是在Handbook里。写这种综述文章的人有许多是权威人物,但也有一些是助教授级别的人写的,但作者一般都是在这个题目上做了相当贡献的人。“大综述”中还有一种“超大综述”(这些提法都是我为了论述方便杜撰的)以前在Bhagawati时代,Bhagwati、Max Corden等人做过一些整个国际贸易理论领域的综述,但这些年我没有见到有谁做类似的东西,现在一般综述都是就作者擅长的一个方面写的,然后集在手册里。另外一些研究生教材,特别是Feenstra的那本,写法很像综述。   另一种是“小综述”,就是论文第一部分Introduction部分的综述。这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核心功能是定义“Gap",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所以,这种综述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不是“掉书袋”,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对于”大综述“,我觉得我们在没有一点原创性的研究以前最好不要写。没有见过几棵树,谈不上去见森林。我现在有了一点点研究体会之后感觉,一个题目,你没有扎进去之前,许多体会感受都是虚的。以前国内文献搜集有困难,早期出来的一些前沿介绍当然就很有意义。现在你如果真正做研究,文献检索不应该成为很大的困难。所以做二道贩子,将人家研究的东西半懂不懂地编译一下,在真正做研究的人中间也不会有什么市场。至少我自己,我也建议大家,不去看没有原创贡献的作者写的综述文章。即使是原创文章的前沿综述,也有一些问题。前一段时间一个老师给我一些城市经济学的综述,是这个领域的很活跃的一些作者要出的手册,当时这个老师给我的时候,指着其中一章说:This strand is dying。都是最活跃的作者写的在还没有出版的手册上的文献综述,有的就已经要过时了。所以,赶风头永远是赶不上的。   对于“小综述”,这是人人都可以写,而且应该写的。如果你心中有了题目,就应该围绕这个题目去尽量搜集最新的文献,这个风头是绝对应该赶的。我个人看法是不要强求自己去理解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脉络,具体题目深入下去,对整个国贸理论有时候有具体而微的全息功效,你自己有时候也会产生有一些格物致知的感受。但是,真正要去理解什么脉络,恐怕不是一下子的工夫。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前沿、深入,都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人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条件和功底,会有不同的成果和收获,只要尽责做了,就是好的。

199 评论

相关问答

  • 生物技术文献综述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

    都市月亮飘飘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生物技术英文文献综述

    《nature》上去巴

    qiaochu168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生物技术相关文献综述

    综述是某一领域里的进展,经整理后整理出来的文章,一般都是由比较权威的专家来撰写 只要你在检索栏打上关键词,一般会在标题那里写明综述字样

    蓝精灵粑粑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食品生物技术文献综述

    我国常用食品分析与安全检测技术化工仪器网2016-11-10 ·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中国化工仪器网 本网原创】导读:食品分析与安全检测技术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多啦X梦521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生物技术英语文献综述

    这一般是在生物类文献的基因中出现,两个基因中间加上两个冒号,原意解释如下,请参考achmutationstrainisshowed:deltaicameansa

    纯情小泰伦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