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90

爱美柯净水器
首页 > 论文问答 > 编辑界的名人有哪些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咂咂咂1

已采纳
碰上年轻朋友爱读新闻采写专业,我就满心欢喜。不过,也有泼冷水的时候,比如,倘使他说“要做就做法拉奇,全世界兜兜,跟领导人聊聊,蛮惬意,写出来就成名记者”。 “你见过名记者吗? ”因为,我是见过的,非止一个。我知道他们大抵无甚“惬意”,一路艰辛走来,挺苦。新闻界老前辈陆诒,人称“陆公”,如果名记者分级,他当之无愧是国家级。用夏衍的话“抗日战争时期有三位出色的新闻记者,这就是范长江、孟秋江和陆诒”。晚辈报人那时候都爱听他讲述嚼窝头、宿野地、爬兵车、冒枪弹的采访传奇。记得1981年我还与人一起就此写过访谈录,发在《解放日报》上。最精彩的,要数我们的总编辑陈念云在《悼陆公》中转述的:“他曾告诉我,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一次采访,是采访台儿庄大捷。 ”那时前方鏖战急,三十余名中外记者静候徐州,靠从司令部得到战报后发电讯。陆诒和范长江心犹不甘,潜往五六十里外的台儿庄前线。大部分记者尽是苦出身。你要重视新闻事实,遂无权利绕开艰险。今天,不是有学子赴陕北考察几天就嚷嚷 “那里太落后了”?但75年前的斯诺却冒着白色恐怖之险一去四个月,遍访那里的沟沟壑壑,这才有轰动中外的《西行漫记》。法拉奇也是,历经多少国际战争和社会骚乱,“世界第一女记者”才脱颖而出。甚至在1968年报道墨西哥城反政府示威中她负了伤,“头上子弹在呼啸,我们浸泡在被血染红的水里”,依然采访不辍。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信然,只是在这里,还得加上“血水”才贴切。然而,一旦见到他们,采访活动就成为一场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每一回都是豁出去呵!用她的话说:“害怕,是我不能享受的一种奢侈”,“害羞,是我无法承受的一种负担”。岂可看人挑担不吃力,还说“蛮惬意”呢。
150 评论

雨樱花ran

要。sci论文返修要开始跟踪修订功能,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实时的和现在论文修改前后的对比,不仅能够方便我们进行查看,也节省了来回切换界面的时间。有时在匿名审稿人的问题之前,编辑会整合审稿人意见提出要求。这也是需要认真回复的,因为编辑会根据你的答复探测你的态度。回复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自己做出哪些修改,以此表明诚意。二是针对两名匿名审稿人的质疑,摆明自己的态度,甚至指出他们的问题。在审稿人和作者的态度相左时,往往是编辑根据自身经验和知识做出裁决。

345 评论

:小小的菇凉

1,穆青。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原名穆亚才,祖籍河南开封杞县,为了生计,举家随祖父迁到安徽蚌埠。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文学艺术同盟”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我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穆青于2003年10月11日凌晨3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2,陈柏生。1926年出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赴晋察冀解放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采访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记者之一。3,彭迪。国际新闻记者、国际问题评论员。江西萍乡人。1920年10月14日生。1944年在成都燕京大学历史系肄业。从事新闻记者工作近40年,发表了大量国际新闻、通讯和评论。1979~1984年在美国所写作品已辑为《彭迪国际评论选》出版。所写评论文章尖锐泼辣,逻辑严密,独具风格,在国内外读者中有一定影响。4,纪希晨。原名松晓,河南伊川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5,闾丘露薇。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并成为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2002年,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穆青 (杞县籍当代著名新闻记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柏生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希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闾丘露薇

229 评论

装饰小板凳

1、纪希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学习。曾任晋绥边区《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和新华通讯社雁门分社编辑、驻成都办事处主任,《人民日报》西南记者站负责记者,新华社四川分社第一社长,《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1983年参加创办《中国老年》杂志,任总编辑。擅长写新闻通讯、报告文学。著有《战斗的青春》、《时代的足迹》等。2、彭迪国际新闻记者、国际问题评论员。长期在新华通讯社工作,历任英文翻译、国际部编辑、国外分社记者、分社社长、新华社编委会委员和副总编辑。从事新闻记者工作近40年,发表了大量国际新闻、通讯和评论。1979~1984年在美国所写作品已辑为《彭迪国际评论选》出版。所写评论文章尖锐泼辣,逻辑严密,独具风格,在国内外读者中有一定影响。3、陈柏生陈柏生,女,安徽安庆人,1926年出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赴晋察冀解放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采访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记者之一。4、黄钢我国著名报告文学家,政论家,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建国初期,在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工作。1963年调到《人民日报》任国际部评论员。这时期写了大量的文艺性政论。结集成《亚洲的新纪元》、《伟大的变化》、《这就是美国的缩影》(与人合著)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黄钢作为发起人之一创建了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担任常务会长,1984年组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出任理事长。5、李峰李峰,男,新华社资深记者。新华社资深记者,20世纪50年代初就被新闻界和社会上广大读者所关注。北大和复旦等高校把他当时写的《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了》等新闻特写,列为新闻系的参考教材,认为它在新闻写作上有新的突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当代十大名记者

190 评论

二階堂真红

邵飘萍。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人称为“新闻全才”。范长江原名:希天。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邹韬奋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原名邹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汉族,江西省余江县人。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先后就读于福州工业大学、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南洋公学中院,1919年由南洋公学上院机电工程科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埃德加·斯诺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170 评论

silvia147852

答:爱迪生的故事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所有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把一面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医生说:“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聪明救了你的妈妈。”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要制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勤学好问的故事: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259 评论

相关问答

  • 编辑界的名人有哪些

    答:爱迪生的故事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

    小梅0429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编辑界的名人有谁

    碰上年轻朋友爱读新闻采写专业,我就满心欢喜。不过,也有泼冷水的时候,比如,倘使他说“要做就做法拉奇,全世界兜兜,跟领导人聊聊,蛮惬意,写出来就成名记者”。 “你

    真巧穆斯林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编辑界的名人

    邵飘萍。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人称为

    活力的维维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编辑界的名人名言

    难道是字数短一点的名人名言吗?我找了几个,你看看吧:读书是好的,但必须记住,书不过是书,要自己动脑筋才行。——高尔基《在人间》,意思是我们不要盲目地去读,要动脑

    脂肪君绝缘体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编辑界的名人杨

    3位粉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广:隋明帝杨素: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统帅。杨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杨国忠:唐天宝年间著名权臣。杨玉环:

    traveler0723 9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