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4

smilejoyce922
首页 > 论文问答 > 武夷山科普论文比赛获奖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甜的小马

已采纳
武夷山与朱子游道  【摘要】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东方文化圣哲,他的学说被称为后孔子主义(Noeo-Confuciansm)。朱熹一生有四五十年生活在武夷山,游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文章探讨朱熹在武夷山旅游活动所蕴含的游道,以便引起世人对这位哲人旅游活动与旅游思想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武夷山;朱熹;游道;旅游文化  在旅游文化领域讲究旅游理蕴与艺术,称之为游道。朱熹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对旅游也情有独钟。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水、杂五方之俗的地方风土人情和儒、释、道三家合流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了朱熹的游观意境。本文试就其游道进行概括与浅析,以期抛砖引玉。  一、“书史之外,酷爱山水”——悠游有度  宋代的经济、文化繁荣,旅游活动盛极一时。风景佳处楼台、亭榭广泛建立,僧侣们在名山胜地开山创寺,修筑道路,旅游设施日趋完备。士人漫游成风 ,甚至到了贫者也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的地步。  朱熹一生也爱好旅游,他曾说过:“予少好佳山水异甚。”[1]又说“书史之外,酷爱山水”。[1]但朱熹不同于苟且于淫奢旅游生活的病态旅游者,他并未耽于游乐,讲求旅游适度,秉持中庸而不丧志。他强调说:“那个优游和缓,须是做得八九分成了,方使得。”[1]而且是“令稍稍虚闲,依旧自要读书。”[1]有一次,他打点行装准备出游,这时收到好友吕祖谦的来信说要来他这里,朱熹认为,中辍山水之兴,虽未忘然,但杜门省事,未必不佳。正如清代董天工所说,在武夷山,朱熹“自辟(武夷)精舍,令从游者诵习其中,亦惟是山闲静,远少世纷,可以专意肆力于身心问学中,非必耽玩山水之胜。”[2]由此可见,朱熹不因游乐而废其时,只是把旅游作为学习、著述、讲学生活的调济。  二、“狂奴心事只风雩”——畅游有风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讲求旅游,形成了舞雩之风。《论语·先进》记载,暮春的时候,春服既成,孔子带着学生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沂河洗洗澡,在求雨的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它描绘了孔子与学生们春游的愉快情景,这也是孔子及弟子们所向往的。  为什么孔子把登高山,嬉沂水作为志向呢?这验证了他“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的话。圣人往往比德于山水,孔子认为,山本身就象个宽厚的母亲,她出云播雨,繁衍鸟兽,滋生草木,有广泽人世之德;群山体大势高,稳重厚实,永不衰竭,有崇高之意与万寿之心。大山是伟大、恬静、仁厚的,符合仁者的生活信条。而“道”几乎接近于水,也就是说,水的形态变化多端、水的性质阴柔又刚强,它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它的流变符合智者的认知活动过程,自然为智者所乐。  朱熹仰慕孔子的那种游兴,承续其畅游的遗风,发出了“狂奴心事只风雩”[1]的慨叹,把孔子当作效仿的榜样,从而形成幔亭之风。正如朱熹的朋友韩元吉所说:“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外圃,暇则游焉。舆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辞,哦而歌之,萧洒啸咏,留必数日,盖山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31]这说明朱熹居崇安五夫时,就已把几十里外的武夷山当作后花园了,闲暇时常与门生偕游,徜徉泉石间,体会泛舟九曲,畅游诸峰的乐趣。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主管武夷山幔亭峰麓的冲佑观及淳熙十年(1183年)在五曲建武夷精舍后,讲学论道之余,更是尽得山中之乐。朱熹这样做并不象道士,遁藏山谷,服气如芝。而是为了“以学行其乡,善其徒”,“元晦既有以识之,便咸自得其幔亭之风。”[1]  朱熹“近山思无穷,临水心未厌”[1],从观想武夷山水动静中建立起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在《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仁智堂》中写道:“我惭仁智心,偶自爱山水。苍崖无古今,碧涧日千里。”[1]诗中委婉地表达了自号仁智堂主的朱熹既仁且智的博大心胸。  三、“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屡游不厌。  朱熹从武夷山五夫里到临安参加省试前,曾作《远游篇》:“愿子驰坚车,躐险摧其刚。”“朝登南极道,暮宿临太行。睥睨即万里,超忽凌八荒”。[1]他提倡旅游,奉劝世人不要裹足不前,终日独守空堂。诗中抒发自己年轻气盛,想游历四方的抱负和豪兴。朱熹一生游踪遍及中国半壁。  但是后来当他的好友吕祖谦写信邀他游浙江天台山,朱熹倦游此山,说:“书到令人愁,此山岂不幽?何必赋远游?”[1]因而朱熹更多的是以武夷山五夫家或以武夷精舍为中心的近游。他对所钟爱的山水不以一次游历为满足。象离五夫家七里远的仙洲山密庵及武夷山景区都是朱熹百游不厌的地方。密庵古木四合,泉石甚胜,绕涧百余步有昼寒亭,附近有瀑布,且住着高僧道谦。朱熹多次登临且还师事道谦学佛理,并常在这里吃斋饭。“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1],说明他常来这里游玩,甚至到了仙梦肯来游的地步。他留下了大量的旅游诗文,描绘了仙洲山的险峻、密庵与昼寒亭的静谧及瀑布的奇绝。  朱熹不怕旅途的艰辛,往往旧游或重寻。他曾与学友门人数人早发五夫潭溪,夜登建阳云谷山,冒雨登建阳龙湖山,一日行程百余里。因为泉石的招引,使他忘记了旅途的疲劳。他知道无数风光在险峰的道理,因而寄语后来人,勿辞行路难。后来,他干脆在云谷山上筑“晦庵”,流连山间。林泉之胜、思想的自由及归途还可采薇蕨、蔬笋等乐趣,使他苦游不畏。朱熹具备如林语堂所说的胸中一幅别才,眉下一幅别眼,对旅游活动有较高的山水审美水平,故地重游每每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他能够随着一路景物的不同,时序的不同,随处留情随处乐,因而就不怕旅途的辛苦和屡次重游了。  四、“便将旧友寻山去,更喜新诗取意成”——游辞有艺  朱熹游目聘怀,题诗唱酬。他的武夷旅游诗雅赏风景,格调清新,情景交融,空灵轻逸,形神兼备,词意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首先,他善用比喻来摹写物态特征,使之精当、新颖、富有美感,既有形似之感,更兼传神之妙。例如《天柱峰》中“屹然天一柱,雄镇斡维东。”把大王峰比作天柱,突出了它的气势。把密庵瀑布比成“白龙飞下郁兰天”,[1]可谓形神俱显,活灵活现,令人心动魄摇,增加了艺术美感与诱人魅力。其次,他善用衬托的手法描绘他物,以对所咏之物起陪衬或烘托作用,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如《游密庵分韵赋诗得清字》:“误落尘中岁序惊,归来犹幸此身轻。便将旧友寻山去,更喜新诗取意成。晚翠乍看浑欲滴,寒流重听不胜清,个中有趣无人会,琴罢尊空月四更。”[1]通过寒流、四更月、辞官归乡、旧友,来衬托出“清”的气氛及无官一身轻而悠游、弹琴、赋诗、饮酒的闲适之情。再者,朱熹还善用拟人的手法来活化毫无生命之物,从而闪耀出不凡的光彩。如《九曲棹歌》描摹武夷山的玉女峰:“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1]把一座山峰人格化了,描绘成婷婷玉立插花打扮的少女,突出了玉女峰的神韵。最后,朱熹旅游诗中也融入了丰富的典故和民间传说。如《九曲棹歌》中有:“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1]就用到了“仙人葬”的神话传说。朱熹的旅游诗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悠然与神谋,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五、“不学飞仙术,累累丘冢多”——穷游尽理  朱熹旅游振策寻源,往往直到山中无往躅才肯罢休。他在游赏山水中没有忘记探求人生和自然的种种哲理。作为儒、释、道三教同山的武夷山,深山穷谷中有不少道士、释子。一方面,朱熹心存仰慕,“飘飘学仙侣,遗世在云山”;另一方面对他们这种做法又不无表示怀疑,“我欲往从之,脱履谋非难。但恐逆天道,偷生讵能安?”他又说:“眷言羽衣子,俛仰曰婆娑。不学飞仙术,累累丘冢多”。[1]作为入世的理学家,他显然不同意佛、道的出世偷安的做法,但对他们的人格还是持褒意的。他说“是其绝灭伦类,虽不免得罪于先王之教,然其视世之贪利冒色沉溺而不厌者,则既贤矣。”[1]  朱熹寄情于山水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态度的反映。《论语·泰伯》里有孔子一句政治名言,叫“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朱熹浙东辞官归来退居武夷山讲学著述是他历来现实中四处碰壁后的另一种更深远的进取。他的喟叹“吾道不行”恰如孔子周游列国后的“道不行,乘槎浮于海”的决绝之言。好友陆游的诗“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两忘”吐露了对朱熹从此与世相忘的担心。而朱熹的《感春赋》提到的“悟往哲之明训”[1]回答了他想通过讲经宣道救世的愿望。  朱熹寓学、寓教于游,让学生亲近自然,把旅游当作求知的课堂。在《武夷图序》一文中,记录了他对“悬棺葬”进行的实地考察,“两岸绝壁人迹不到处,往往有枯杈插石罅间,以庋船棺之属”,世传为仙人葬处,披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朱熹则大胆指出:“旧记相传诡妄,不足考信”,[1]而认为它是道阻未通、川雍未决时夷落所居。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对悬棺提出了比较符合科学的独立见解。  朱熹认为世上万物皆有其理,通过旅游可以达到了健身的效果。在游云谷诗中他呤到:“沉疴何当平,膏肓今自砭。” [1]他平生三伏天不再出游,而是躲进深山避暑,为的是不欲暑行劳人,力争不伤不损。他穷游山中,往往循涧跻危蹬,披云得胜游,在游历观赏山水中领略玄趣,与月为朋与云为友,与环境合为一,从而达到物我相通、天人合一、独游不孤的精神境界,可谓因游及理,因景言理。  六、“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纪游不朽  朱熹观山临水有以诗文纪游的习惯,他在咏仙洲新亭的诗中吟到:“若无诗律好,清绝不成欢”、“共说新亭好,真堪妙墨留”[1]就说明这一点。他孜孜以求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旅游诗,如《武夷精舍杂咏·并序》、《九曲棹歌》、《武夷七咏》、《过武夷作》、《游密庵》、《密庵瀑布》等等,为我们勾勒了宋代武夷山水风景图,其中《九曲棹歌》更是被后世尊为武夷首唱的千古之作。  朱熹也留下了一些题赞。如武夷山吴屯瑞岩寺为唐代高僧扣冰祖庭。扣冰俗姓翁,名藻光,因能在严冬扣冰而浴,故称其抑制情感的“惺惺”之说与朱熹“灭人欲”之说相近,朱熹对其大为赞,并曾策杖寻访遗迹,除了写有《咏瑞岩寺》诗外,也留下了对配祀的唐、葛、周三将军的题赞,这些都表达了朱熹对这些神灵的崇敬之情。  朱熹在武夷山还留下了十几处之多的匾额和刻石。水帘洞为武夷三先生刘子翚、胡宪、刘勉之讲学处,朱熹也曾在此受教,为纪念先贤,朱熹题有“百世如见”匾额挂于祠中。在武夷山一线天附近,有“天心明月”摩崖题刻。明月倍受朱子垂青,这大概是因其品行高洁及受月印万川启发,形成朱子理学“理一分殊”结论的缘故。此外如还有五曲“逝者如斯”石刻,下梅邹氏家祠“爱莲堂”匾等等。这些题刻给武夷山留下了永恒的历史文化魅力。  总之,朱熹对武夷山旅游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并形成自己的旅游之道。他赋予旅游更多的主观感受,以前很少涉及的山水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反映;其旅游有审美能力与意境领悟上的精进;他的旅游活动融入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遭际,从而丰富了武夷山旅游文化的内涵。明代周忱在他的《小西天游记》中说:天下山川,好之者未必能至;能至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文。能至是旅游的第一境界,能至才能享受,才能领悟;能言,即善于向人说出旅游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为旅游第二境界;能文为旅游的最高境界,只有能文才能感受深刻,才能传之久远。朱熹既能至又能言又能文,他的旅游活动已达很高的境界。我们有必要对其旅游活动及其思想进行挖掘,对其遗迹进行整理、保护。  参考文献  [1]朱杰人主编朱子全书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董天工武夷山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3]建阳蔡氏九儒研究会考亭紫阳朱氏总谱[M]建阳:第三印刷厂,2000.  [4]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沈祖祥主编旅游文化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6]林语堂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116 评论

沫卡MOKOO

1、2006年参加武汉市首届历史与社会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武汉市教科院)2、2007年参加武汉市环境教育优秀教案评比荣获二等奖。(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环保局)3、2008年应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邀请在人教网历史与社会优秀教师栏开个人专辑。 (人教社)4、2009年参加湖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评比荣获二等奖。(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5、2010年在区教师“精读一本书”工程中,获历史与社会学科优胜个人三等奖。(东西湖区教育局)6、2011年通过湖北省普通话测试中心测试员考核,获得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湖北省语委)7、2011年在全国语言文字“双推”博文评比荣获中学教师组二奖。(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2006年至今,曾有部分教学论文、案例、课件、博客等获得区、市、省、国家级奖项;普通话比赛师德演讲获奖;辅导学生参加历史竞赛多次获得区市级奖项等)

325 评论

胖子9451

≮第一,站武夷山凉爽指数:★★★★★打榜理由:郭沫若曾说:“”福建武夷山“奇秀甲东南”,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胜景奇幻百出,“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推荐玩法:泛舟戏水登山如果郭沫若的话可信,那么武夷山无论如何是应该去看看的。即便他的话不可信,也不能就此认定武夷山不值一观。因为武夷山至少“奇秀甲东南”,至少还是福建第一名山。武夷山是一座山,而且是一座名山。但从“碧水丹山”这一美誉中,不难发现武夷山I~I,R山驰名,亦以水著称,可谓山与水之和谐统一。山之奇,水之秀,它们共同构筑了武夷山不是桂林胜似桂林的魅力。全长近二十公里的九曲溪集中了武夷山水之所有精华。这条清澈的小溪在群峰间斗折蛇行。如同一条轻轻缠绕于指间的丝带般,柔和,而且充满质感。山回溪折,折复绕山,山水互为依存互相映衬。泛舟九曲之上,在溪水潺潺中即可大饱眼福,千姿百态的三十六峰与九十九岩尽收眼底。一曲一景,曲曲景相异。浏览九曲溪,无疑是将武夷山的美景打包后尽情欣赏。仰首观山景,低头闻水声。一路行来,轻松惬意。当如此山水盛宴在你眼前一一展开时,当古越人留在悬崖绝壁上的“架壑船”和“虹桥板”不经意间跳进眼帘时,你是否产生一种穿梭于时光隧道中的错觉7然而,时光无法倒回,我们也无从知道,38D0年前这里曾经生活着怎样的先民?如今,古越人的音容笑貌旱已风干成峭壁之上的船棺,我们只能从一些残存的蛛丝蚂迹中,去探寻他们的往昔生活,去触摸他们的幸福与忧伤。从这个意义上说,游武夷山,是一次与山水的邂逅,更是一次与古人的约会。站庐山凉爽指数:★★★★★打榜理由:几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庐山叠障九层、崇岭万仞的赫赫气势,伴生出峰诡不穷、怪石不绝的刚阳之美。自古庐山天下恋。从古代司马迁“南登庐山”到现在,不知有多少名人登临庐山,他们所留下的4000余首诗词歌赋确立了庐山文化名山的地位。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等。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是中外闻名的避暑胜地,现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00余栋。推荐玩法:看珍稀地貌避暑摄影看云雾凉爽指数:★★★打榜理由:乌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郁的水乡古镇。这里除了具备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之外,更多地飘选着一股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在这座小镇,历史上曾经出过64个进士,161个举人。文学巨匠茅盾也诞生在这个小镇上。推荐玩法:看古建筑泛舟体验文史之乡第&鸡公山凉爽指数:★★★★打榜理由:河南省信阳鸡公山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早在本世纪初就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齐名。古人“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的诗句,就是鸡公山清凉宜人的生动描绘。三伏盛夏,山外挥汗如雨,燠热难当,山上则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

225 评论

青烟缭绕

宋春华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曾经担任常州市市长、建设部副部长等职,现任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房地产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名誉会长。宋春华主席是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名誉博士,美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以及国家建筑学会的理事。宋部长除了在规划方面,在房地产设计、建筑方面有很多的重要研究成果。宋春华简历1940年11月生,辽宁桓仁人。1966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历任中国石化总公司兰州石油化工设计院技术员、工程师、专业负责人。1983年至1988年任兰州市副市长、党组成员。1988年至1992年任甘肃省建委主任、党组书记。1992年至1995年历任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司长、总规划师、党组成员。1995年至1997年12月历任长春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1998年1月至2001年6月任建设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唐学山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主席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家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ILIA)主席,全国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顾问,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园林》杂志编委。获奖情况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武夷山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专家奖著作及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与风景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全国农林院校统编教材主持项目秦皇岛-北戴河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临城白云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承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山西大同御河公园(5303亩)大型公园规划与设计其他荣誉唐教授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科研及园林设计工作多年,有丰厚的积淀和丰富的经验。唐教授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派参加了武夷山、庐山和湖南洪江古商城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同时还主持和参加了青岛市、烟台市、济南市、常德市、峨眉山市、遵义市等城市的国家级园林城市评审工作。此外还承担全国许多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设计工作近60项。Alexander Novoszad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副主席亚历山大诺瓦查德(Alexander Novoszad)先生出生于1961年,成长于阿尔比斯山下的充满艺术气息的奥地利。大学攻读景观规划学,从事了30年的景观规划和设计工作,并于1998年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了奥地利格林尔特建筑师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奥地利知名设计公司之一。2010年,亚历山大先生通过与北京佳德淋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通力合作完成了上海世博会两项展馆的设计,包括奥地利展馆和中国航天馆的外观设计、室内设计、多媒体安装等。多年来,作为国际景观设计师在世界范围内亚历山大先生携手各国年轻人共同实施项目。他试图通过这些项目,修复被破坏的景观,并挽救相关的文化财富(例如印第安人或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文化)。因为工作上的贡献,他曾在波兰和澳大利亚获奖。他认为自己独特的工作重点在于设计主题公园和城镇改造。社会职务:奥地利景观协会副主席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 客座教授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专家代表作品:奥地利维也纳国际机场景观规划与景观建筑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法院景观建筑奥地利埃斯特哈查宫景观建筑奥地利维也纳城市整体规划奥地利格拉茨市公立医院规划瑞士伯尔尼经济住宅区规划奥地利节能低碳“自行车城”整体规划瑞士苏黎世豪华居民区整体规划美国佛罗里达别墅区整体规划李存东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副主席资深景观规划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副院长、教授级总建筑师,“鸟巢”景观设计师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硕士,1999年公派赴瑞典LUND大学研修建筑能源环境专业并获得学历,注册城市规划师,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景观设计年刊》编委会副主任;出版专著《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编写组成员。   作为主持人或专业负责人的主要建筑、规划、景观设计项目有:  建设部“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济南汇统花园、郑州德亿时代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四川省重点工程--四川省人民医院建筑设计;   国际竞赛最高奖优秀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   国家重点工程--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景观设计;   北京市重点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景观设计;   铁道部重点工程--青藏铁路拉萨站北广场景观设计;   拉萨市重点工程--布达拉宫周边环境整治及宗角禄康公园改造景观规划设计;  其他如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筑设计、北京西单商业区城市设计、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景观设计、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景观设计、西安南门广场景观设计、西昌火把节广场景观设计、北京回龙观C06文化公园及配套建筑设计等等。李建伟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副主席 东方园林首席设计师   EDSA Orient总裁兼首席设计师  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员   美国注册景观规划设计师  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ILIA)副主席   景观艺术专业硕士  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兼职教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教 育 背 景  1995年, 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景观艺术硕士学位  1985—1986,湖南大学建筑系主修建筑学  1984—1985,湖南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修美术  1982年, 毕业于中南林业大学,获林学学士学位工 作 经 历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李建伟先生在区域景观规划、风景区规划、高档主题酒店、旅游度假项目、公共设施及社区居住项目等领域的规划设计中建树卓著。1996年,李先生加入国际著名规划设计公司——美国EDSA,在美洲、欧洲、亚洲、中东等多个国家有着丰富的跨国设计及从事教育培训的经历,凭借杰出的表现被擢升为EDSA副总裁,直接参与企业的高层管理及重要项目的设计主持,赢得国际声誉。  李先生的设计融合景观本土的文化精神,体现着对享用景观的人们生活质量的关切。他不仅拥有艺术家的奇妙构想,更有将构想转化为令人惊叹的实景的驾驭能力,能够领导从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初设、详规到施工监理的全程服务。同时,他特别擅长于以抽象性表达将景观的生态要素、生活功能与文化内涵密切地结合起来。其特有的艺术敏感度以及对美学原理的尊重充分流露于他的作品之中。工 作 业 绩李建伟先生具有丰富而全面的国际运作经验,其部分代表作品如下: 太湖旅游度假区梅东区 株洲炎帝广场   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媒体公园   潍坊白浪河鸳都湖区域景观设计   上海徐汇滨江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 张北风电主题公园   南太湖中央公园   嘎洒喜来登度假酒店   九龙旅游度假区及高尔夫俱乐部   北京国际航空城   云霄温泉度假村   海南清水湾旅游度假区   海南土福湾旅游度假区   橡树湾   Ras Al Khaimah度假区   Broadwater滨水度假区   Peabody Expansion酒店   绿色丛林度假区   万豪阿鲁巴冲浪俱乐部   盖罗棕榈度假区及会议中心   佛罗里达凯悦滨海度假俱乐部   里兹-卡尔顿名人城   威斯汀奥兰多度假区及温泉疗养院   瑞迪桑阿鲁巴加勒比海度假区及娱乐场   Radisson Suite海滨度假区   凯悦Seville酒店   凯悦S Kitts度假区   塔尼卡郡娱乐城   桑尼比尔岛滨海网球俱乐部   南海种植园   彼得岛游艇俱乐部   好莱坞明星酒店及娱乐城   Widewater度假区获奖情况2007年 李建伟被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亚洲品牌管理中心联合授予“全球化人居生活方式最具影响力景观设计师”2012年 李建伟被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ILIA)授予艾景奖设计成就奖。路彬(Alex Camprubi)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副主席首席建筑师 北大客座教授 毕业于墨西哥蒙特雷理工大学(ITESM)建筑系,曾于墨西哥设计公司ARPPA任CEO,并于过去3年在中国两个顶级景观建筑公司任首席建筑师和景观设计总监。Alex的工作研究领域包括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工程的开发与实施。主要成就是为比赛得奖设计策略和开发综合设计解决方案。王向荣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特邀顾问龚兵华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秘书长

258 评论

相关问答

  • 武夷山科普论文比赛获奖

    宋春华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曾经担任常州市市长、建设部副部长等职,现任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房地产协会名誉会长

    草心草心丶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武夷山科普论文比赛时间

    (我认为是抄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临安市西北部,面积4284公顷,经度范围:119°24′11〃-119°28 ′21〃,经度范围:30°18

    guyanni1987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武夷山科普论文比赛结果

    武夷山与朱子游道  【摘要】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东方文化圣哲,他的学说被称为后孔子主义(Noeo-Confuciansm)。朱熹一生有四五十年生活在武夷山,

    王大锤哇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武夷山科普论文大赛报名

    ≮第一,站武夷山凉爽指数:★★★★★打榜理由:郭沫若曾说:“”福建武夷山“奇秀甲东南”,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胜景奇幻百出,“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曲

    为食猫8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武夷山科普论文大赛时间

    没有

    春天的薄荷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