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0

一心不二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国际社会保障论文选题意义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家的塑造者

已采纳
其实农民工养老保险是值得一写的,最近国家出台了适用于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办法,值得参考。其他诸如大学生就业保障,医疗系统福利化改革,国际社会保障比较,都值得一写。有关资料可以看看郑功成教授,陈良瑾教授的书,人大学报什么的。注意引用数据说明问题,建议看看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
246 评论

大头的陈小晶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考试方案一、考试目的:本实践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借鉴作以研究,为学生进一步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本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学会对社会保障制度不同模式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英国,德国,瑞典,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近期社会制度的改革情况;了解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趋势;领会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完善的重要启示。二、考试内容(任选一题写作,写作内容要包括该题目下所列内容)1、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及其特点,即投保资助模式,储蓄保险模式和福利国家模式;(2)社会保障制度不同模式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的方法;以及社会保障模式实施效果比较与分析。(3)了解英国,德国,瑞典,美国及日本等五个发达国家近期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情况;了解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领会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对我国的启示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比较及各种模式的优缺点;(2)社会保障基金分担方式比较。正确认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在基金分担的类型,分担方式。(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式比较。(4)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比较。(5)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国际比较。(6)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成功经验。(7)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运营,监管制度。3、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社会保障管理在管理机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国际比较;(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趋势;(3)各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实证比较;(4)西方国家近年来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5)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6)国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经验启示,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4、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含义、不同形式,养老保险制度的四种模式,即国家统筹模式,投保资助模式,强制储蓄模式和福利国家模式,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方式,待遇给付方式,待遇计发方式;(2)养老制度发展及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各国养老保险制度在资金来源,享受条件和待遇给付标准等方面的差异。(3)西方典型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比较;(4)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5、医疗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国际上医疗保险制度的几种模式的比较。(2)各国强化医疗供需双方费用控制机制改革措施、经验(3)国际医疗保险制度对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6、就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就业和失业的概念及失业的类型,失业保险制度的概念与类型,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失业保险制度在国际间的比较,各国保障就业的类型及各国促进就业的措施;(3)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4)领会国际经验对中国就业保障的启示7、职业伤害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职业伤害保险的基本含义与类型,职业伤害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2)能对职业伤害保险制度在保险立法,保险范围,筹集方式,给付标准,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国际间比较,并分析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职业伤害保险制度的内容及各国的特点;(3)我国职业伤害保险制度现状;(4)领会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8、护理保险制度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护理保险的现有模式,以及这些国家的具体实施情况和面对的相关问题;(2)护理保险的特点、不同模式的优缺点;(3)护理保险的最新情况,(4)我国实施护理保险的可能性、及有关的建议9、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国外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和特点;(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主要社会保障制度;(3)西方各国农村健康,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给我们的启示,结合我国国情与社会背景,把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改革进程12、社会福利制度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社会福利的基本概念以及社会福利的发展线索;(2)英国,瑞典,德国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基本内容及差异;(3)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4)各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结合我国国情与社会背景,把握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进程10、社会救助制度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比较分析各国在社会救助对象,范围,救助标准,资金来源与支出水平,社会救助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不同;(2)掌握中国现行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容、现状及问题。(3)总结国际社会救助的经验启示,进而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三、考试形式本实践环节的考试采取专题论文形式。字数2500-3000字左右,B5纸,手写,左侧订书钉装订作业格式统一为:XX课“增加实践环节”考试答题纸XX学院(校)姓名XXX作业题目。。。。。。。。。。。。。(以上为封皮,解答内容下页开始)四、考试规范1、论文须理论联系实际。2、论点须明确,论据须充分。3、须具备较充分的相关文献准备。4、写作须符合论文规范及要求。5、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五、评分标准1、选题恰当,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20分)2、论文结构合理、论题明确、论据充分。(20分)3、相关文献资料准备较为充分。(15分)4、理论联系实际。(20分)5、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15分)6、符合论文写作的规范及要求。(10分)也可登录河北经贸大学网站查阅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的保险知识,可以进入 >> “多保鱼讲保险”进行免费咨询!

358 评论

燕郊美心木门

摘 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生存、发展和就业的权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目前的安置模式普遍存在补偿数额低,风险不确定等因素不能很好的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土地换保障"的思路才能妥善的安置失地农民,让他们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成果。  关键词 土地换保障 补偿机制 社会保障 安置模式  1 失地农民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空间迅速扩大,为保证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的土地被征用。目前,我国已有被征地农民4 000多万(章安友,2004)。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还需要安排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 850万亩,其中90%以上为集体土地需要征用。按照目前全国人均耕地水平和现阶段每征用1亩耕地大约造成4个农民失去土地进行测算,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 850万亩,将有近2 600多万被征地农民需要陆续安置,年均需要安置失地农民260万人左右。  农民失去土地后就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之也流失了与土地相关联的一系列权利。因为土地被征用之前,农民主要靠土地来养活自己,土地是他们的立命之本,失去土地就相当于失去了生活的基本来源;而且农民一直是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工作;再者,土地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如果农民利用的好是可以为他们带来增值的,这就意味着农民失去土地后也就失去了一项经济价值极高的财产权利;最后,农民失去土地后,就失去了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这会间接导致村级干部的寻租行为。可见,土地的丧失会对农民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安置好这些失地农民将会阻碍国家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2 当前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1 以货币安置为主,补偿数额不足以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在实践中,我国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后,对农民的安置方式目前主要有货币安置、招工安置、农业安置、留地安置、社会保障安置等基本形式,但大多是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征地补偿费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费为4~6倍。如果按最高补偿30倍来算,一亩地平均产值1 000块,补偿费也才只有3万元,远远解决不了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据了解,浙江省由于经济相对发达,其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略有提高。据统计,1998年以来,浙江省各类征地给村里的补偿费平均每亩12 164元,安置补助费每人2 377元,经过村集体留存,实际到农民手上的土地补偿费平均每亩7 958元,安置补助费平均每人2 078元,青苗补偿费平均每亩498元,农户家庭得到的所有土地征用费总额(包括附着及其实施补偿费)人均8 828元。一大部分农户对此不满,因为这些补偿费只能暂时解决农民近期的温饱问题,如果今后就业困难,农民的基本生活靠什么来维持,更不用谈农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安置补偿费更是少之又少,连最起码的基本生活都解决不了,更解决不了农民的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2 以留地安置、招工安置为辅,农民权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留地安置是指在被征用的土地中按一定的比例(10%左右)返还给被征地村合作经济组织,并免缴有关规费,用于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用这部分土地建造标准厂房出租,获得高额的租金收入 ;还可以用留置的土地为村民建造安置房使村民能够安居乐业。从形式上来看,失地农民可以得到保障,可是受资金、技术的限制,一旦村集体经营的产业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农民的基本生活就没有了保障。  在招工安置中,用人单位可以暂时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但由于农民自身文化层次低,缺乏专业技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旦用人单位裁员时,这些失地农民又将重新面临失业的问题,可见招工安置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3 社会保障安置模式的覆盖面窄,体系不完善,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大  失地农民中有一部分已经完成了非农户身份转换,他们理应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社会保障待遇,可是据统计,失地农民加入城镇社会保障系统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5%左右。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社会保险费是主要从土地出让金,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中筹集的,保险费直接列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的"安置费"专户,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被征地对象签订安置协议,对符合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费的被征地人员,为其设立社会保险个人账户,达到退休年龄的,按月发放养老金。2003年浙江省嘉兴已有2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并实行了"三统一"、"一分别"的安置模式。"三统一"即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由政府统一实行征地、统一补偿政策、统一办理被征地农民户口"农转非"和养老保险,"一分别"就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安置对象分别进行补偿安置,浙江嘉兴的这种社会保险安置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多数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并没有用来缴纳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而这正是失地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失地农民成了"无班可上,无田可种,无保可拿"的三无人员,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可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没有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 "土地换保障"是唯一可靠和可持续性的安置模式  安置失地农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土地换保障的过程,因为在征地前,农民的生活、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都是以土地为依托的。农民失掉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失地农民应该随之分享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成果,在市场经济下就表现为,农民可以用土地换回他们生存、就业、发展和获得社会保障的实际社会安置成本。只有失地农民用土地换回了生存权,就业权、发展权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才能真正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能逐步实

235 评论

abcdeffggg

缓解社会矛盾,降低民众生存压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改善政府形象,增强国家凝聚力。

80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