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3

sunxiaoyan85
首页 > 论文问答 > 有关大理白族民俗的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桠枫娇娇

已采纳
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欢大锅牛肉汤,食用时要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一起食用。临河而居的白族,擅长水鲜烹调。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和奶,括小孩也要喝一杯。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生皮是为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荤菜。毛驴汤锅,是用毛驴肉烧制而成。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用发酵面团加佐料蒸制而成。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59 评论

好吃的小蓝

学术活动   民族志·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北京,2006年12月  第六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会议, 广西南宁,2008年7月  2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湖北长阳,2008年8月  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讨会,北京,2008年12月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云南昆明,2009年7-8月  参加课题  2003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摩哈咀彝族村、周城白族村、捞车土家族村、平峰汉族村、惠安大岞村的个案调查”(02BSH011)(朱炳祥教授主持)  2007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05BSH030)(刘铁梁教授主持)  2007-2008年,参加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民俗普查”项目(刘铁梁教授主持)  调查经历  2003年2-3月,云南大理周城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调查  2007年3月,河北赵县范庄龙牌会调查  2007年5-12月,北京房山区民俗普查  2008年7月-2009年4月,北京房山沿村荆编技艺考察  主要著述  《仪式中的象征与结构——以周城诞生礼为例》,《中华文化论坛》(2004、4)  《宗族文化与乡村社会发展》,《理论界》(2004、6)  《论“洋节”流行》,《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空间距离、情感、利益——影响差序格局的三角》,《湖南社会科学》 (2004、8)   《略谈民间文艺中的谐音》,《江汉论坛》(2004、12)  《服饰时尚中的文化变迁:以牛仔服与唐装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5、1)  《宗族在村治中的地位——周城白族村的田野调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  《文化反哺与代际传承模式的更新》,《文教资料》(2005 、28)   《“民族志·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民俗研究》(2007、1)   《庄稼主儿与牲口把儿》,刘铁梁主编《中国民俗文化志·北京·房山区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中)   《田野调查的历程》,《江汉论坛》(2008、6)  《民间手工艺的价值评判和意义解读——房山沿村的荆编技艺考察》,《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通讯》(2008、2),收录于《20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8、8)  《民俗志的学术定位和书写》,《西北民族研究》(2009、1)

109 评论

瓶子好多

白族是最喜欢热闹的民族之一,一年中各种节日不断,数量之多,不亚于中西节并重的香港。著名的节日有三白街、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蝴蝶会、浴佛节等。这些节日代代相传,历史远久、民族风情浓郁,热闹异常。  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 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常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 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 ,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 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 。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白族大理三月街  白族大理三月街是云南省遐迩闻名的物资交流大会和白族人民的传统盛大节日,每年农历三目十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古城举行。从佛教讲经庙会演变而来,已 有1000多年历史,届时除商贸盛会外还伴有赛马和歌舞等活动,每年参加者数以十万计。1991年起,被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徐霞客在他的记述中赞道:“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人口一百五十九万人。善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白族服饰非常好看,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头饰也很有特色,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冠左边有一缕穗,代表“雪”,他的长短就是代表人的大小(年龄)。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称男士为“阿鹏哥”(不包括小孩)。  白族人待客用“三道茶”来代表对客人的尊敬、热情。三道茶是白族

275 评论

茱莉亚罗伯杨

[建筑特色] 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洲,是白族居民建筑的精萃所在。 喜洲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象北京的四合院。一座端庄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一般的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户住“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开井,四眼小天井。此外,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犹似迷宫。不过这种古老而又造价昂贵华丽的住宅已不被当地白族人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不减当年,而且有所发展。 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正墙的彩绘装饰。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门楼建筑艺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确实其主人的经济地位,也是一种光宗耀祖的标志。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材料组成一座串角飞檐,花枋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的综合性艺术建筑。白族门楼建筑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结构技巧上也独具风格。有的地方整个门楼不用一颗铁钉或其它铁件,而联结却十分牢固,几十年风雨如故,再装上两扇较有厚度的铁黑色木大门,甚是庄重威严。 白族居民门窗木雕,无处不闪现着剑川木匠高超的手艺。一般均用剔透和浮雕手法,层层刻出带有神话色彩和吉祥幸福的白鹤青松、鹭鸶荷花、老鹰菊花、孔雀玉兰,以及几何图案。门窗的表面上还涂有褚红色的油漆,显得光滑明亮,古朴典雅。 室内清洁、整齐,左右为卧室,当中为客厅,放有嵌镶彩花大理石的红木桌椅和画屏。 照壁是白族居民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院内有照壁,大门外有照壁,村前也有照壁,可见照壁的作用和重要性。照壁均用泥瓦砖石砌成。正面写有“福星高照”、“紫气东来”、“虎卧雄岗”等吉祥辞句。照壁前设有大型花坛,花坛造型各异,花木品种繁多,一年四季,花香四溢。 [服饰特色]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 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286 评论

qingkong88888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318 评论

princefrank

农村,农民,乡村生活,大理农村这样的风俗习惯你见过没

163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大理白族民俗的论文

    农村,农民,乡村生活,大理农村这样的风俗习惯你见过没

    黄某某007luffy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有关大理白族民俗的论文范文高中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成果,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

    jessica-qn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有关大理白族民俗的论文范文初中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

    秋风扫落叶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有关大理白族民俗的论文题目高中

    你上省旅游局网站看看。

    Banyantree21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有关大理白族民俗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大理白族白族,也被称为白,白尼,勒墨,马,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白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民间习俗。大理市白族的主要聚居少数民族,白族占一半以上人口的城市

    夏萱萱大人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