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8

劳伦斯仿古砖
首页 > 论文问答 > 房屋抗震论文选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脂肪君绝缘体

已采纳
我可以提供资料: 砌体结构  masonry structure   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325 评论

康夫君和小静

作者:王社良 主编 ISBN:10位[7562926417] 13位[9787562926412]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12-1定价:¥00 元 本书是结合我国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编写的抗震结构设计教材。内容包括地震与地震动的基本知识,场地、地基和基础的抗震设计,结构地基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多、高层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房屋、砌体结构房屋、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单层厂房等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与消能减震房屋的设计。书中附有计算例题、各章提要及小结、思考题和习题。本书可供大专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及教师的教学使用,亦可供从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科研和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王社良,男,1957年生,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工学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与控制、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处理、智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负责《抗震结构设计》校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973科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录。通讯地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邮编:710055 1 绪论本章提要1 地震与地震动1 地震及其成因2 地震波3 地震强度4 地震区划与地震影响5 常用术语2 地震活动性1 世界地震活动性2 我国地震活动性3 近期世界地震活动性3 地震震害1 概述2 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4 结构的抗震设防1 抗震设防的目标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3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本章小结思考题2 场地、地基和基础 本章提要1 场地1 场地土及场地覆盖层厚度2 场地类别2 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1 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验算的建筑2 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承载力验算3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1 地基土的液化2 液化的判别3 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4 软土地基的抗震措施4 桩基的抗震设计1 可不进行桩基抗震验算的条件2 桩基的抗震设计本章小结思考题3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本章提要1 概述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1 计算简图2 运动方程3 自由振动4 强迫振动3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其反应谱1 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公式2 地震反应谱3 标准反应谱4 设计反应谱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分解法1 计算简图2 运动方程3 自由振动4 振型分解法5 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2 底部剪力法6 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1 刚心与质心2 单层偏心结构的振动3 多层偏心结构的振动4 偏心结构的地震作用7 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1 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2 考虑地基结构相互作用的抗震设计8 竖向地震作用1 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2 屋盖结构3 其他结构9 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1 概述2 恢复力特性曲线3 结构的计算模型4 地震波的选用5 地震反应的数值分析法10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1 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2 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本章小结思考题习题4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本章提要1 场地选择1 避开抗震危险地段2 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2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1 建筑平面布置2 建筑立面布置3 房屋的高度4 房屋的高宽比5 防震缝的合理设置3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1 结构选型2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4 多道抗震防线1 多道抗震防线的必要性2 第一道防线的构件选择3 利用赘余构件增多抗震防线5 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匹配刚度与承载力2 刚度与延性3 结构不同部位的延性要求4 改善构件延性的途径6 确保结构的整体性1 结构应具有连续性2 构件间的可靠连接7 非结构部件处理1 考虑填充墙的影响2 外墙板的连接本章小结思考题5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本章提要1 概述2 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1 结构体系选择2 结构布置3 抗震等级3 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1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2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4 内力组合5 框架结构位移验算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设计1 框架梁截面设计2 框架柱截面设计3 框架节点抗震设计5 框架结构设计例题本章小结思考题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本章提要1 概述2 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3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1 计算简图2 地震作用3 楼层地震剪力在墙体中的分配4 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4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1 多层砖房构造措施2 多层砌块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3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例题5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要点1 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2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要点3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6 内框架房屋的抗震设计要点1 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2 内框架砖房的抗震设计要点3 内框架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本章小结思考题7 高层及多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本章提要1 概述2 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1 高层钢结构的体系与布置2 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计算3 钢构件的抗震设计与构造措施4 钢结构节点的抗震设计与构件措施3 多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1 多层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与布置2 多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计算3 多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构造措施本章小结思考题8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抗震设计 本章提要1 概述 1 横向地震作用下厂房主体结构的震害2 向地震作用下厂房主体结构的震害2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1 体型与抗震缝2 屋盖体系3 窗架4 柱5 围护墙体3 单层厂房的横向抗震计算1 计算简图和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2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3 横向自振周期的调整4 排架地震作用的计算5 窗架的横向水平地震作用6 排架内力分析及组合7 截面抗震验算8 厂房横向抗震验算的其他问题4 单层厂房的纵向抗震计算1 修正刚度法2 拟能量法3 纵向柱列的刚度4 柱间支撑的抗震验算5 厂房纵向抗震计算的其他问题5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构造措施1 无檩屋盖构件钓连接与支撑布置2 有檩屋盖构件的连接与支撑布置3 屋架4 桂5 柱间支撑6 连接节点7 围护墙体本章小结思考题习题9 隔震与耗能减震房屋设计本章提要1 概述2 隔震结构设计1 结构隔震的原理与隔震结构的特点2 隔震系统的组成与类型3 隔震结构的设计要求4 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5 隔震结构的构造措施3 耗能减震结构设计1 结构耗能减震原理与耗能减震结构特点2 耗能减震装置的类型与性能3 耗能减震结构的设计要求4 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抗震计算分析5 耗能减震结构的连接与构造本章小结思考题10 工程结构防灾减灾 本章提要1 灾害概述1O.1 灾害的含义2 灾害的类型3 灾害的特征4 中国的灾害5 灾害的分级6 减灾系统工程7 防灾减灾对策与措施8 防灾减灾工程学发展简况2 地表变形灾害及防治1 地表变形2 地表变形的常见原因3 地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4 建筑物抗地表变形措施3 火灾1 火灾与燃烧2 燃烧种类及产物3 火灾分类及灭火原理4 建筑防火设计5 结构抗火设计4 爆炸灾害1 爆炸基础知识2 快速加载下材料性能3 建筑设计中的防爆设计4 结构设计中的防爆设计本章小结思考题附录1 中国地震烈度表附录2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附录3 建筑耐火等级、建筑构件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参考文献

297 评论

墨墨姐姐

在这个网站 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从重庆赶来北川的王川,原本来寻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却惊喜得知妻子已经平安无事回到家中。但看到这番悲惨的场面后,王川想:“反正都来了,就帮忙做点事情。”于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及时伸出援手的人。他从已经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来千斤顶,一个人来到曲山小学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来自重庆的特警赶来的时候,王川还在被困学生李月身旁忙活着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一,地震瞬间老师拽出最后一个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岁的都江堰新建小学谢老师在一片废墟中,扒出了装有学生联络方式的U盘。“5·12”地震使这个小学遭遇巨大不幸,数百名学生被埋在倒塌的楼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学里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家长不敢回忆倒塌场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时,距离灾难发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于市区中心的新建小学时,通往校舍的那条泥泞小路格外显眼,黄色的湿土插着一幅油画。画里是洁白的小花。走进校舍,空气中有股异味刺鼻。这是生命曾经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进原来的校舍,正对着大门的四层教学楼只残留约四分之一,黑板裸露在外。 操场很大,还有篮球架。能够想象,在灾难骤然来临前,这里曾经欢声笑语,生龙活虎。如今,只有几个家长还回到学校看看。他们不太敢详细描述教学楼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儿身入险境的场面。 新建小学共有学生600多人。经现场初步清点,安全撤离到操场的学生有近400人。不过,地震发生时,学校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这是一个奇迹。 危险瞬间教师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区,通讯仍时断时续。辗转之间,终于找到了负责新建小学特殊教育班的老师谢罡。后者今年31岁,有个8岁的男娃。在他的教师生涯中,有15年给了这些智障生和聋哑学生。 “地震发生时,盲哑班正在教学楼旁边一栋平房上课。”谢罡回忆,正是这样增加了学生脱险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楼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学生有时间逃生。”他说,当时自己一转身,背后的教学楼就垮了,“很快!” 学校老师见状,赶紧让学生出来。其中智障生问题很大。谢罡还记得最后一个智障生小马脱险的场面。剧烈摇晃的那一刻,小马还坐在教室里。“那时有个老师大叫,小马,赶紧出来。” 不过,小马还是没有反应。谢罡就冲进去,一把把小马拽了出来。地震后,为了保护幸存的学生,老师们自发围成了一个圆圈。 在一片废墟中,“圆心”是学生,外围是老师。情况一稳定,聋哑学生和智障生的家长被告知,带孩子们回家吧。有几个没有家长接的,老师们护送他们去了各自的亲戚家。 为方便重逢,废墟里挖资料 接下来几天,谢罡和其他老师们一直在新建小学的废墟里寻找,日日夜夜。男老师24小时日夜待命,女老师则要求每天固定时间集合,应对突发事件。 昨天上午,谢罡又去了一趟学校。在一片废墟中,他扒出了一个U盘。那里存着他的一些个人资料,还包括所有特教学生的联系方式。 谢罡说,虽说学生们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区里,找到他们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联系方式,那么,今后新建小学重建后,师生彼此的“重逢”就会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个老师都这么想。”谢罡说。 二,北川县委办楼坍塌3名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北川县县长称,该县许多干部在地震中遇难或失踪。北川抗震救灾总指挥、绵阳市委副书记易杰介绍,北川有1万余人在地震中丧生,向外转移灾民1万多人,尚有数百人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县城里,有近4000人的救援队正在展开救援。北川中学附近区域及县城救援现场的移动通信信号已经恢复,大大方便了各级指挥和救援机构的通讯。 北川县公安局折损2/3 北川县6名副县长中,3人遇难,3人失踪。县医院的160名医护人员,仅存4人。县级机关幼儿园的孩子至今还压在河边那座垮塌的房屋里。 北川县县长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3人遇难,3人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来后,立即投入前线指挥中心。 事发当天,北川县中队看守所有42名战士、35名服刑人员瞬间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几名在哨位上幸存的战士和武警北川县中队的司务长李远志一起,将有生命危险的25名服刑人员迅速向外地输送。沿途见到受伤的群众,他们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众,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获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厅公布,原本拥有144人的北川县公安局,仅幸存47人,他们大多都失去了亲人。 3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昨天下午5时13分,北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周凯被成功解救出来,与张周凯同时获救的还有北川县政法委副书记李贵川、北川县综治办主任崔代全,此时距地震发生已近75小时。 地震发生后,5层高的北川县委办公大楼瞬间整体坍塌,张周凯和数十名同事被压在了废墟中。 昨天下午1时40分,救援人员在县委办公楼废墟搜索的时候,听见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马上通过细小的缝隙将一些水和食物塞进去,并确认了现场有3名幸存者。 经过4个小时的救援,17时13分,张周凯等3人被成功救出。现场的医护人员检查发现,3人均没有重伤,身体状况较好。 被解救上来的3人裤子几乎全被撕裂,不过除了满身尘土和一些轻微外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重伤, 思维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说话。“我们一直在积极自救!”李贵川说,12日下午1时30分时,他和崔代全到张周凯4楼的办公室商量事情,地震发生后,因为办公室是整体倾斜,他们3人被一块较大的预制板遮挡了一下。 被掩埋后,3人随即开始自救。“我们一直在不断扒土,3个人就到了一起,扒着扒着摸到了饮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贵川说,在纯净水喝完之后,“我们就喝尿,还是继续扒, 听见有人走过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灾感人故事:总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泪 作者:挖范文 更新时间:2008-5-16 8:45:12 被压在废墟下的300多名学生很危险,在一次营救失败后,温总理冒雨攀上瓦砾堆,组织再次营救。10时20分,即时报道突然显示,“啊!总理摔倒了!”,“老爷子的手臂受伤出血了,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5月15日 《广州日报》)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热泪盈眶,深为温总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动。 温总理,抗震救灾的一线总指挥,一位年届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余震不断的救灾现场,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砾成堆的废墟上奔波,甚至急得亲自动手救人。摔倒了、爬起来,手臂受伤出血也不让医生包扎,而是让医生去抢救受伤灾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倘若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哪一个儿女不为之揪心?! 从灾情发生的那一天起,温总理便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中指挥抗震、救灾、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一位在现场的记者通过QQ发出即时报道称:“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其实,不是温总理不坚强,而是心系人民的总理为眼前的灾难而心痛,这是热爱人民的好总理此时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里灾民最多,哪里险情最严重,温总理就指挥到哪里。我们看到在抗震救灾最严峻的时刻,各路救援队伍,克服千难万险,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震区已有6万多人被救出。我们感受到了抗震救灾的勇气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国人民不会被这一重大灾情所吓倒,更不会被眼前出现的悲情所摧垮。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们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灾一定会取得胜利! 四,灾区战士“三过家门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妈,不要哭了!还有我嘛!”14日晚上,从重庆赶回家的大一学生宋辉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砾上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泣不成声。距离地震发生近3天后,宋辉第一次和失去联系的母亲见了面。 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完全改变了这里的模样。宋辉的家变成了一片废墟,“连一间房都没有剩下。”宋辉父亲工作的矿山所在地“两座山峰撞在了一起”,他的父亲至今生死不明。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大地震的宋辉,从学校赶回家寻找自己的父母。 综合新华社、央视、人民网消息,刘海健、何涛、窦丰昌、吴波、陈鑫欣、陆勇报道 14日6时30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宋辉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震后3天无法联系 7时50分,宋辉坐上了从重庆北开往成都的特快列车。和宋辉同行的还有另外两名同学,他们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灾区。 14日11时50分,宋辉到达了成都市火车站。火车站广场上热闹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宋辉没有停留,连忙赶到了昭觉寺汽车站,买到了去四川省德阳市的大巴车票。这是宋辉回家必须要经过的一站,到了德阳市后,他才能再转车去绵竹市。 在等车的时候,宋辉吃了一点东西。车站里了聚集了大量从各地赶回四川的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回家看看亲人是否安全,看看家变成了什么样子。 13时40分,宋辉赶到了德阳市长途汽车站,同样这里也聚集了大批正准备赶回家的人。赶到德阳的宋辉得到了一个最新的消息,他的一些亲人已经被接到德阳市的黄许镇,他又准备赶往黄许。 傍晚时分,在黄许国家粮食储备库内的院子里,不少人正忙着搭帐篷,宋辉83岁的老奶奶刚刚被接到了这里。在这里,宋辉得到了家人进一步的消息,母亲仍然守在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家里。 19时,宋辉决定要赶回家,奶奶叮嘱了他一句,“记得要安慰好你的娘。” 从德阳市往绵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灾情不断呈现在宋辉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严重。“我心情挺紧张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父亲没有任何消息 晚21时,宋辉终于到了自己的家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宋辉的家位于村里的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除了住有宋辉一家人外,宋辉父亲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里,这是一个家族的大家庭。 谁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辉离家上学仅3个月后,他再次回来时,家已经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宋辉踩着一片瓦砾进入家,整个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里,一间房都没有剩下。 母亲突然听到了宋辉的喊声,有些慌张地踩着砖块跑了过来,母子俩顿时抱头痛哭。在此次大地震发生后,一连三天宋辉和母亲都没有对方的消息,而此时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由于地震,宋辉的父亲宋彦忠工作的地点清平乡的磷矿所在地“两个山峰已经撞在了一起”,宋彦忠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里的几个亲戚看来,宋彦忠生还的希望已经不大了,“我们只是不敢当着她老婆的面说,怕她伤心。” 五,17岁男孩废墟中挖掘30多小时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档案 马志成,17岁 地点汶川 每一名能被送到医院的患者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17岁的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地震发生当天,家住彭州市银广沟的他跟随家人到汶川走亲戚,在亲戚家中,灾难发生了。 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个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处时,被压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亲人发现,他被埋在了废墟中。 亲人们的呼喊很快引来了劫后余生的人们,惊恐之中,人们迅速开始用手刨挖,据说天上当时下着暴雨,马志成亲戚家的房屋在山脚下,刚挖开一点,山上的泥沙就不断被雨水冲刷下来。 人们在雨中挖了30多个小时,雨越下越大,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强行将马志成的亲人拖离现场。 5个小时后,雨水渐弱,人们再次返回现场,却惊讶地发现——马志成已经自己爬出了废墟,躺在了泥水中。据马志成自己说,被掩埋后,房梁虽然压住了他,但形成了一个小空间,他能够活动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几个小时后,他开始一点点朝一个方向挖掘,一直不断地用手挖,最后竟然爬了出来。在爬出来的那一刻,他感觉再也没有了力气,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后估算,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个小时。 马志成出来时,武警官兵已经徒步翻山越岭赶到了汶川。当地已经没有条件对马志成进行医疗救治,人们决定将他抬到就近有条件的地方治疗。沿途53名官兵接力,经过两天两夜不间断地奔跑,期间又经历了数次余震,马志成终于被抬了出来,送到了最近的一个医院,最后被送到了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医院。 看着马志成,很多医护人员都流泪了,面对每一个被送来的患者我们都不能不动容,必须全力以赴救助他们

346 评论

dreamjennie

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江西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研究》,博士论文,2004; 2.《地域环境与传统民居特征的形成——兼论赣中吉泰地区“天门式”民居》, 潘莹、张敏龙,载南昌大学学报,2004/3,64—67页; 3.《江西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的研究方法》,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211—212页; 4.《简析明清时期江西传统民居形成的原因》,潘莹、施瑛,载《农业考古》, 2006/3 :179—181页; 5.《论江西传统聚落布局的模式特征》,潘莹、施瑛,载《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7/3 :94—98页; 6.《江西传统聚落中的文化类建筑》,潘莹、施瑛,载《农业考古》,2007/6 : 225—226页; 7.《江西传统聚落中的祭祀类建筑》,潘莹、施瑛,载《农业考古》,2007/3 : 201—203页; 8.《探析赣中吉泰地区“天门式”传统民居》,潘莹、施瑛,载《福建工程学院 学报》,2004/1:94—98页; 9.《建筑历史研究的哲学反思》,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2,57—60页; 10.《“重商”思想与“岭南派”建筑》,潘莹、施瑛,载《中国民族建筑论文 集》,2004,121—125页 11.《试从迁徙与融合的动态模式解析客家民居》,发表于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2001年3月。

168 评论

相关问答

  • 房屋抗震论文选题

    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江西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研究》,博士论文,2004; 2.《地域环境与传统民居特征的形成——兼论赣中吉泰地区“天门式”民居》, 潘莹、张敏龙

    卖烧饼的小怪兽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房屋抗震论文

    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江西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研究》,博士论文,2004; 2.《地域环境与传统民居特征的形成——兼论赣中吉泰地区“天门式”民居》, 潘莹、张敏龙

    阳澄湖边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房屋抗震论文题目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

    tonyxiaozb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房屋抗震论文范文

    生死不离 这首歌词是由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奥运会文化活动处处长王平久连夜创作的

    异次元2015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房屋抗震论文摘要

    额,我可以帮你翻,不过翻了没分很鬼亏啊……另,我不明白你第一句,什么叫“主题” 是一栋住宅楼?

    Incana199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