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3

婷婷1029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古代法律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鼹鼠大小姐

已采纳
我国是典型的成文法国家。 早在秦代,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韩非就曾说过“法者,宪令著于官府”,“法者,编著之图藉,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明确了法是由国家制定的、成文的和公开的。如今,作为中国法现时渊源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以及国际条约。尽管现在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定期发布案例,还有《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人民法院案例选》、《刑事审判参考》等刊物登载案例,但由于我国立法者并未认可判例制度,以上案例只具有指导性,不具有规定性,没有法律约束力。 纵观我国历史,判例也曾经是法律的渊源。 早在殷商时期就有“有咎比于罚”的原则,即有了罪过,比照对同类罪过进行处罚的先例来处理。在秦代有“廷行事”,即法廷成例。 1司法机关的判例,就是已行的成例。 在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多次提到“廷行事”,这说明“廷行事”在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原律文之外可兹援引的成例。至汉代,判例法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汉律》中就有“决事比”、“法事科条,皆以事类相比”的规定,尤其是董仲舒的引经决狱活动,更是赋予汉代的判例法以全新的时代特征,将司法活动的各项原则纳入到儒家的法学世界观之中。《唐律·名例》中也规定了“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此后的宋朝规定,“法所不载,然后用例”,例即断案的成例,且宋徽宗曾对断例进行编纂。明代则实行律例并行,“除以大明律及大诰为依据外,仍然采用唐、宋以来的‘以例断案’的传统”。在清代由于例的形式灵活,乾隆十一年确定:“条例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以后遂成定制。后又规定“即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清未变法修律,引进了西方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当时的大理院创制了大量的判例,《法院编制法》规定,“凡大理院所作出之判词,都具有法律效力,下级法院不得争论”。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历史上,判例法与成文法具有极高的亲和度,在成文法的框架内,判例法弥补着成文法的漏洞,缓解着成文法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如果说制定法的调整方式是由一般到个别,那么判例法的调整方式则是由个别到一般,这二种调整方式有机地结合,使法律的确定性和适用性相统一,这既是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也是优点。 2法律由此被看作是须由解释者补充完成的未完成作品,是必须由人操作的机器而不是自行运转的永动机,法律的外延由此成为开放性的 从现实的角度讲,由于“成文法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模糊性,滞后性”,导致我们往往在颁布一部成文法典后不久,有关部门又要针对该法的空白和漏洞发布法律解释。特别是“两高”为解决司法实践部门在法律适用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颁布了大量的司法解释,但这些解释的方式仍是从一般到一般,从抽象到抽象,而没有针对任何特定的人或事,其本质依然是抽象解释,是静态地解释静态的法律,其本身仍具有模糊性,只能有限的弥补成文法的缺陷,其解释的结果不可避免的仍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法律适用中还需要法官进一步的解释才能被掌握和运用。而且,“两高”抽象性的司法解释往往突破了现有法律的规定,有的甚至与之相冲突,具有准立法之嫌,违背了我国的宪政体制。可见,当前仅凭加强法律解释,是不能解决成文法所固有缺陷的。 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和世界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判例制度。 1判例的效力 即立法首先应当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判例在法律渊源中的效力等级。我国现行司法审判习惯于从一般法律规则到具体个案的思维方式,而且判例在我国的主要功能将是具体解释法律、填补制定法的漏洞、协调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等以弥补制定法的缺陷。因此,把判例的效力等级定位于现在的司法解释这一层次上是比较合适的,即判例的效力低于制定法,不得与宪法和法律、法规相违背,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应尽量依据已有的制定法律规范作出裁判,只有在缺少制定法依据的情况下,才可以遵循先例或创制判例进行裁判。其二,判例相互之间的效力关系。即我们耳熟能详的“遵循先例”原则,而这也正是判例制度得以存在的价值所在,其含义是,“当法院在一个案件中做了一个判决后,则本院和下级法院在处理与该案件相似的案件时,必须根据该案件的判决来判决。所以,一旦一个法院就一项事务做出了一项判决,其下级法院必须遵从”。但上级法院的判例具有“因缺乏注意”或“失效的规则”之情形时,可不予“遵循先例”。 2判例的发布 即立法应当解决判例由谁作出。有学者认为,地方法院无权发布判例,主张为了维护案例的权威性和法律的统一性,发布案例只能实行一元化,不能实行多元化,即只能由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发布,如同司法解释只能由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统一作出一样”。笔者不赞成此观点,相反法律应当授权中级以上法院有权发布判例,理由是:第一、判例与法律解释最大的不同在于,法律解释是抽象解释,而判例是通过对具体案件的处理,实现对法律规范的补漏与具体化,是具体解释,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时间、空间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具有个别性强的特征;第二、我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大国,各地的自然、地理、社会条件有着天壤之别,这就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判例制度,以适应这种国情;第三、中级法院辖区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自然、社会和人文、地理的行政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最接近、最相容的一个共同体,而且中级法院是二审法院,具有较高的法官素质和物质装备条件,由其发布判例指导本区域的司法裁判是适宜的;第四、如果只有最高法院才能作为判例的发布法院,那么不仅将大大提高判例制度的运行成本,降低判例制度的运行效率,而且也与国情不符,不能很好地发挥判例制度的效用;第五、由中级以上法院发布判例,并不会破坏国家法制的统一,因为判例是具体个案的法律适用,反映出的是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例如,在内陆青海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其赔偿标准肯定要低于在沿海广东发生的同类型案件。 3判例的制作与筛选 即立法应当解决判例如何产生。笔者认为,判例制度是建立在优秀裁判文书基础之上的。 1构建中国式的判例制度,其首要任务就是,“加快裁判文书的改革步伐,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 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质证中有争议证据的分析、认证,增强判决的说理性,促进法官在制作裁判文书时,能就法律推理的过程、结论作出详细、完整的论述,并在形式上保持文书结构完整、条理分明、逻辑严密。 2一份充满法理论证的裁判文书制作完成之后,并非都能荣膺“判例”地位,这需要一个筛选过程。 其标准是:在形式要件上,应当具有典型性,即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类型、适用法律难度较大的案件;案件的法律问题存在争议;案件的裁判必须已经生效等。在实质要件上,应当具有法律解释的内容。判例实质上是“具体法律解释”,是在结合具体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对法律规范作出的合理解释和运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正因为如此,法官才能从判例所示的具体范例中得到启发,准确地把握法律规范的精神实质,进而准确地将抽象模糊的法律原则适用于具体个案。而判例需要解释的问题,可源于法律规范文字含混不清,或文字与立法意图不合,或拟适用的不同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或法律缺乏对特定问题的规定等。 4判例的运用 同样的案件受到同样的对待,是一般正义的要求所在,如卡多佐所言:“如果有一组案件所涉及的要点相同,那么各方当事人就会期望有同样的决定。如果依据相互对立的原则交替决定这些案件,那么,这就是一种很大的不公。如果在昨天的一个案件中,判决不利于作为被告的我,那么如果今天我是原告,我就会期待对此案的判决相同。如果不同,我胸中就会升起一种愤怒和不公的感觉;那将是对我的实质权利和道德权利的侵犯”。因此,立法应当规定判例的运用方法,即运用判例的过程是一个类比推理的过程,必须将待处理案件的要点与判例中的要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具有本质联系的法律规则,而这不是一个机械地比较异同的过程,它不仅是一门“比较”的科学,还包含了解释艺术,从个案中提取原则的艺术。往往一个待处理案件可能需要若干个判例要点的集合才能找出法律规则,最后依据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观念作出裁判。 5判例的清理与废止 判例所确立的法律规则,是司法机关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旦立法机关通过制定法的形式予以确认和固定,判例就实现了从司法到立法的转化过程,其使命即告完成。或者上级法院作出了与判例结果相反的新判例,那么它也将失去拘束力,为新的判例所取代。所以,立法应当规定发布判例的机关,必须及时地对原有判例进行清理,将失效的判例向社会公开废止。 笔者希望,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我国以单一成文法为渊源的现状能得到突破。人类经验主义哲学的产物——判例的引入,将与成文法共同编织出社会严密的“法律之网”,促进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127 评论

爱心小猪

(050101)文艺学1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25)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美学史 见招生简章 2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25)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美学史 见招生简章 3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25)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美学史 见招生简章 4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11)单独考试英语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25)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美学史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26)现代汉语及其应用 见招生简章 2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26)现代汉语及其应用 见招生简章 3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26)现代汉语及其应用 见招生简章 4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11)单独考试英语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26)现代汉语及其应用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1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27)古今汉语 见招生简章 2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27)古今汉语 见招生简章 3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27)古今汉语 见招生简章 4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11)单独考试英语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27)古今汉语 见招生简章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1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5)文学文献学 见招生简章 (828)中国古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2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5)文学文献学 见招生简章 (828)中国古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3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5)文学文献学 见招生简章 (828)中国古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4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11)单独考试英语 见招生简章 (715)文学文献学 见招生简章 (828)中国古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6)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 见招生简章 (828)中国古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2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6)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 见招生简章 (828)中国古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3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6)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 见招生简章 (828)中国古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4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11)单独考试英语 见招生简章 (716)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 见招生简章 (828)中国古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29)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2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29)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3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29)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4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11)单独考试英语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29)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见招生简章 (050120)★写作学1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4)写作原理与文体写作 见招生简章 (878)文学原理与中国文学 见招生简章 2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4)写作原理与文体写作 见招生简章 (878)文学原理与中国文学 见招生简章 3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4)写作原理与文体写作 见招生简章 (878)文学原理与中国文学 见招生简章 4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11)单独考试英语 见招生简章 (714)写作原理与文体写作 见招生简章 (878)文学原理与中国文学 见招生简章 (050121)★对外汉语1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61)现代汉语及中国文化 见招生简章 2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61)现代汉语及中国文化 见招生简章 3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61)现代汉语及中国文化 见招生简章 4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11)单独考试英语 见招生简章 (713)语言综合 见招生简章 (861)现代汉语及中国文化 见招生简章 (050122)★影视戏剧文学1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79)影视戏剧综合知识 见招生简章 2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2)俄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79)影视戏剧综合知识 见招生简章 3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79)影视戏剧综合知识 见招生简章 4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11)单独考试英语 见招生简章 (712)文学理论与写作 见招生简章 (879)影视戏剧综合知识 见招生简章

293 评论

jewelleryz

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我国几千面的历史进程中,目的是为了治国安邦的需要,通过国家政权强制和要求人们遵守。在横向的方面主要是学习了每个历史时期国家政权的法律制度,着重以刑事立法。我也是学法学的、掌握法律制度本身的连续性和因革关系,对中国法制史有了一个新的全面认识,取其精华。法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应当是在夏朝出现了军队,它是法学的一个分支。还得到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到进入阶级社会出现国家以后,调整人们之间和人们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法作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是与国家同时出现的。所以说。二、有利于提高对社会主义法制优越性的认识,从教材中找出自己满意的结论,增强自觉遵守法纪的观念。避免单纯学习法律条文和历史事件的单调,归纳为以下几点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一,同时又是历史学中的一门专史,法律制度本身也有阶段性的发展变化、乏味、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中国历代法律中的一切有益的精华,所以只好介绍别人的文章了。中国法制史是一门边缘科学,拥有非常灿烂的历史文化,维护统治秩序、有利于了解部门法学的渊源、监狱和法庭,为学好部门法学打下历史知识的基础。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再下笔。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法律制度的历史,找出不足、原则,开始有了法律萌芽。因此,然后带着问题去读,制定各种法规。具体的说就是研究我国有史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啊法律制度的本质,对一些未知或者知而不详的问题先列下来。(这是上百度查的。作为全国法学学科本科生十四门必修课之一。三,最好是先对法制史有一个总体的框架。三,中国法制史的地位十分重要,包括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类型法律制度、发展,自原始社会默契、民事立法,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警察、内容、枯燥,我们主要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深入学习的、掌握中国法制史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司法制度为主要学习对象。结合自身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方法上、体系。这样既学到了知识,便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法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又怎强了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主要是将中国法制史当做一本普通的历史书来读。纵向方面、特点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及其产生,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制、演变过程和基本规律,对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法制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总结去其糟粕。二,首先让自己保持浓厚的兴趣、婚姻家庭立法,历代的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完善法制,最初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或集团出于同志的需要,我们应当从中审视自己:一,我的文笔不好。中国法制史是法学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226 评论

一起团购呀

明代监察制度 我国监察制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于殷商和西周。从秦代开始,正式置御史府,秦汉以后形成制度。魏晋以后,制度日臻完备,至隋唐时期,监察制度开始法律化、定型化,日趋成熟。宋元时期,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到了明朝,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日益向极端的君主专制方向发展,封建监察制度也更为完备和严密,为明朝统治树起了一根支柱。明朝监察监督机制有其独特之处,但亦因时代存在许多局限性。 一 演变 明朝的监察制度,大体上包括了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地方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等,这些制度大都由前代沿袭而来,到明代逐步完善。明代统治者总结了历史上历代治理国家的经验,尤其是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对于官吏的监督与纠察、强化“天子耳目”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使明代的监察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其一,御史制度上的创新。明初曾一度效仿元制设御史台,掌监察,之下亦效元制设殿中司和察院,成为国家三大府中尤为重要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使台,正是创设督察院,两年后又对其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从而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建文帝明世祖等后继者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都察院是专门负责维持封建国家机关以及官吏纲纪的部门,“职责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1]成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总揽全国监察事务。它是正二品衙门,其主要工作人员是各种御史。主官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正三品),其下有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正四品),左、右1111都御史各两人(正五品),以地区划分的十三道御史若干人(正七品)。他们按地区和业务分工,负责对全国各方面的监察工作,权力甚大,无所不监。因此在人选和任用上,明朝极其慎重,要求也非常严格。督察院的御史是最直接维护朝廷封建统治利益的人物,所以他们的职级虽然较低,但权力很大,这强化了中央对百官的监察权力,旨在使各衙门不能独断、加强皇权,促成了明王朝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之制度的建立。 其二,言谏制度上的发展。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六科给事中初设,至洪武二十四年以后逐渐定型,这成为明代监察制度的一个重要发展。假如说,督察院的御史着重监察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那么六科则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二者不相统属,可互相弹劾。每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从七品),给事中四至十人不等,其职责是“常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2]因为六部是全国最高的行政管理部门,所以六科一对它们的监察作为主要职责,对封建地主政权来说是有其必要性的。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但其专门化的业务监察,要求工作尚在进行当中便发现并纠正其可能的危害,消灭可能造成的损失。当然,明朝对其人选也是要求很严格的,按规定,一般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3]同时明朝也很关注给事中的考核,七品小官,其升降都要由皇帝来定度。可见,明朝大量设置台谏官,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皇权以防止权臣跋扈,另一方面则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以便于对内外百官行使皇帝的权力。 其三,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明代地方行政层级工分三级,监察机构也与此相对应。朱元璋称帝前就在全国13个行政区内分设按察司,并在其下设41个按察分四。按察司为地方最高监察机构,相对于都监察院又称“外台”,虽隶属于中央的督察院,但其行事有一定的自主权。洪武二十四年敕“懿文太子巡抚陕西”[4],始创巡抚之制。宣宗时期派遣巡抚“巡行天下,安抚军民”,已成定制。这些巡视地方的监察官员若兼领其他专项事务,则称总督提督等。到明中期前后,因某种需要,这些特殊的官名已发展为固定官职,如宪宗五年(1469年)始设两广总督;宣宗宣德年间在关中、江南等地专摄巡抚,都成定制。这样,总督巡抚监察专项事务的制度得以完善。主要由按察司督抚及监察御史出巡地方(巡按御史)等互不统属但相辅相成,形成纵横交错、组织严密的地方监察体系。 由于内容太多,请直接查阅: 参考资料: %C3%F7%B3%AF

20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代法律论文

    明代监察制度 我国监察制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于殷商和西周。从秦代开始,正式置御史府,秦汉以后形成制度。魏晋以后,制度日臻完备,至隋唐时期,监察制度开始法律化、

    竹径通幽处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

    夏刑大辟二百,膑刑三百,宫刑五百,劓刑各千。”中国古代的刑与法含义相同,刑罚的出现,标志着夏代法律制度已经产生。

    Tequila1114 1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中国古代法律论文范文

    初论无罪推定原则 对夫妻财产约定制度的立法完善 对合同法第286条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理思考 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关于县

    小冷0623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概论

    一、 中国法的起源 1�法源于天说 2�刑起于兵说 3�法源于苗民说 4�皋陶造律说 5�法源于定分止争说 6�法源于习惯说二、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中的刑、法、律的

    静婷雅香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论文

    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我国几千面的历史进程中,目的是为了治国安邦的需要,通过国家政权强制和要求人们遵守。在横向的方面主要是学习了每个历史

    阳澄湖边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6